又一“首富”跌落神壇,年過八旬債務壓頂,3個月鉅虧26億

俗話說,創業難守業更難。在創業階段,大多數企業都熬不過3年,而那些存活了10年以上的企業就算佼佼者了,但是想要更長久穩定地活下去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企業今年還闖進世界500強,說不定明年就破產倒閉了。

又一“首富”跌落神壇,年過八旬債務壓頂,3個月鉅虧26億

特別是今年,企業集中爆發的問題尤其多,例如P2P平臺頻頻爆雷,A股多家上市公司要退市,還有的互聯網巨頭、飲料巨頭逐漸退出市場。與之伴隨的是,多個地方的首富紛紛跌落神壇,負債累累,有的失聯,有的跑到國外,還有的成為了老賴,昔日風光早已不再。

這不,又有一位“首富”跌落神壇,年過八旬債務壓頂,3個月鉅虧26億,他就是力帆集團的創始人“尹明善”。曾當過“重慶首富”的他,突然之間陷入破產危機,引起人們廣泛關注。

又一“首富”跌落神壇,年過八旬債務壓頂,3個月鉅虧26億

尹明善的人生經歷並非一帆風順,1938年,他出生於重慶長江邊的一個小鎮,後來跟家人一起被趕到鄉下,靠賣鋼針為生。

14歲那年,受母親“不讀書則無為”的教導,尹明善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把所有的積蓄留給母親,自己隻身前往重慶求學,隨後就考入重慶當時最好的中學,成為該校最用功的學生。

而當尹明善即將踏入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時,突然因罪入獄,一坐就是整整18年,不僅讀書夢碎,還跟家人斷絕關係,這原本是拼搏奮鬥的最好時光,卻成為了他人生當中的至暗歲月。

又一“首富”跌落神壇,年過八旬債務壓頂,3個月鉅虧26億

但是,尹明善並未因此一蹶不振,在勞動改造期間,他自學英語,經常書不離手,後來因為本領過硬,被領導安排擔任英語資料的翻譯員。

直到41歲,尹明善才重新迎來人生的曙光。因為之前“傳道受業”有方,他被調到重慶設計學院當英語教師,同時兼任重慶電視大學英語中心的教導組長。在此期間,他翻譯了一本《實用英語慣用法》,並於1985年出版。

又一“首富”跌落神壇,年過八旬債務壓頂,3個月鉅虧26億

後來,尹明善通過社會招聘,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得到了重慶出版社編輯的工作。在崗期間,工作成績卓越,成為出版社編書、獲獎和掙錢最多的員工,很快就被提拔為重慶出版社副社長,一時風光無限。

這時,正逢下海經商熱潮,很多人通過經商早已腰纏萬貫,而尹明善看到自己的工資卻只夠買一張長途機票,加上體制內的工作讓他很難再有太大的施展。於是,他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毅然決定辭掉出版社這個“鐵飯碗”,加入到商海這片廣闊的天地施展抱負。

又一“首富”跌落神壇,年過八旬債務壓頂,3個月鉅虧26億

離開重慶出版社後,尹明善先到一家涉外企業擔任總經理,一年內讓公司扭虧為盈。短暫試水後,尹明善自己出來創業,成立了重慶職業教育書社。他主編的《中學生一毛錢叢書》在當時一炮走紅,大賣三千萬冊,一舉賺了60萬,成為他人生當中第一筆“鉅款”。

很快,書商生意遇冷,他再次放棄,隨後涉足香菸和服裝領域,但始終跟自己的目標相差甚遠。而這時,重慶已經發展成全國摩托車生產基地,“嘉陵”、“建設”這些品牌都出自該地。尹明善又從中嗅到了商機,便開始加入到摩托車行業中。

又一“首富”跌落神壇,年過八旬債務壓頂,3個月鉅虧26億

1992年,54歲的尹明善在重慶郊區租了一間農房當車間,用20萬積蓄成立了重慶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力帆集團前身),專門製造摩托車配件。

經過十多年發展,力帆集團成為國內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商。而65歲的尹明善不僅榮登福布斯50位中國富豪榜,花5000多萬買下一個足球俱樂部,還燃起“造汽車”的冒險心。

就在66歲那年,尹明善拿出20億元,開啟造車之路,誓言要造出一輛完全自主的汽車。然而,他要面臨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拿證,才有資格踏入造車行列;另一個是造車技術,通過收購同行企業又快又省心。

又一“首富”跌落神壇,年過八旬債務壓頂,3個月鉅虧26億

又經過十年的發展,力帆汽車造出來了,公司也在A股上市了。但是,力帆汽車的銷量似乎不盡如人意,這讓公司的日子很難過。隨後,尹明善又拿出52億投到新能源汽車項目,這次冒險讓企業難上加難。

就在今年10月,力帆的財務問題被引爆,資產負債率高達78%,在汽車行業中算是較高的。此外,力帆的總負債為179億元,其中121億元是帶息負債,還有90億元是短期借款,需要一年內還清。而在今年的三季度中,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力帆就虧了26億。

又一“首富”跌落神壇,年過八旬債務壓頂,3個月鉅虧26億

年過八旬的尹明善,原本應該安享晚年,如今卻債務壓頂,還要面對大批債主上門追索。耄耋之年,他還要為力帆操心,學習如何能夠拯救一家瀕臨絕路的企業,因為在他的願望中,希望力帆能夠成為一家像美國福特那樣的百年老店,如今看來,似乎漸行漸遠,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