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首富”跌落神坛,年过八旬债务压顶,3个月巨亏26亿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在创业阶段,大多数企业都熬不过3年,而那些存活了10年以上的企业就算佼佼者了,但是想要更长久稳定地活下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企业今年还闯进世界500强,说不定明年就破产倒闭了。

又一“首富”跌落神坛,年过八旬债务压顶,3个月巨亏26亿

特别是今年,企业集中爆发的问题尤其多,例如P2P平台频频爆雷,A股多家上市公司要退市,还有的互联网巨头、饮料巨头逐渐退出市场。与之伴随的是,多个地方的首富纷纷跌落神坛,负债累累,有的失联,有的跑到国外,还有的成为了老赖,昔日风光早已不再。

这不,又有一位“首富”跌落神坛,年过八旬债务压顶,3个月巨亏26亿,他就是力帆集团的创始人“尹明善”。曾当过“重庆首富”的他,突然之间陷入破产危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又一“首富”跌落神坛,年过八旬债务压顶,3个月巨亏26亿

尹明善的人生经历并非一帆风顺,1938年,他出生于重庆长江边的一个小镇,后来跟家人一起被赶到乡下,靠卖钢针为生。

14岁那年,受母亲“不读书则无为”的教导,尹明善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把所有的积蓄留给母亲,自己只身前往重庆求学,随后就考入重庆当时最好的中学,成为该校最用功的学生。

而当尹明善即将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时,突然因罪入狱,一坐就是整整18年,不仅读书梦碎,还跟家人断绝关系,这原本是拼搏奋斗的最好时光,却成为了他人生当中的至暗岁月。

又一“首富”跌落神坛,年过八旬债务压顶,3个月巨亏26亿

但是,尹明善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在劳动改造期间,他自学英语,经常书不离手,后来因为本领过硬,被领导安排担任英语资料的翻译员。

直到41岁,尹明善才重新迎来人生的曙光。因为之前“传道受业”有方,他被调到重庆设计学院当英语教师,同时兼任重庆电视大学英语中心的教导组长。在此期间,他翻译了一本《实用英语惯用法》,并于1985年出版。

又一“首富”跌落神坛,年过八旬债务压顶,3个月巨亏26亿

后来,尹明善通过社会招聘,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重庆出版社编辑的工作。在岗期间,工作成绩卓越,成为出版社编书、获奖和挣钱最多的员工,很快就被提拔为重庆出版社副社长,一时风光无限。

这时,正逢下海经商热潮,很多人通过经商早已腰缠万贯,而尹明善看到自己的工资却只够买一张长途机票,加上体制内的工作让他很难再有太大的施展。于是,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毅然决定辞掉出版社这个“铁饭碗”,加入到商海这片广阔的天地施展抱负。

又一“首富”跌落神坛,年过八旬债务压顶,3个月巨亏26亿

离开重庆出版社后,尹明善先到一家涉外企业担任总经理,一年内让公司扭亏为盈。短暂试水后,尹明善自己出来创业,成立了重庆职业教育书社。他主编的《中学生一毛钱丛书》在当时一炮走红,大卖三千万册,一举赚了60万,成为他人生当中第一笔“巨款”。

很快,书商生意遇冷,他再次放弃,随后涉足香烟和服装领域,但始终跟自己的目标相差甚远。而这时,重庆已经发展成全国摩托车生产基地,“嘉陵”、“建设”这些品牌都出自该地。尹明善又从中嗅到了商机,便开始加入到摩托车行业中。

又一“首富”跌落神坛,年过八旬债务压顶,3个月巨亏26亿

1992年,54岁的尹明善在重庆郊区租了一间农房当车间,用20万积蓄成立了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力帆集团前身),专门制造摩托车配件。

经过十多年发展,力帆集团成为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而65岁的尹明善不仅荣登福布斯50位中国富豪榜,花5000多万买下一个足球俱乐部,还燃起“造汽车”的冒险心。

就在66岁那年,尹明善拿出20亿元,开启造车之路,誓言要造出一辆完全自主的汽车。然而,他要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拿证,才有资格踏入造车行列;另一个是造车技术,通过收购同行企业又快又省心。

又一“首富”跌落神坛,年过八旬债务压顶,3个月巨亏26亿

又经过十年的发展,力帆汽车造出来了,公司也在A股上市了。但是,力帆汽车的销量似乎不尽如人意,这让公司的日子很难过。随后,尹明善又拿出52亿投到新能源汽车项目,这次冒险让企业难上加难。

就在今年10月,力帆的财务问题被引爆,资产负债率高达78%,在汽车行业中算是较高的。此外,力帆的总负债为179亿元,其中121亿元是带息负债,还有90亿元是短期借款,需要一年内还清。而在今年的三季度中,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力帆就亏了26亿。

又一“首富”跌落神坛,年过八旬债务压顶,3个月巨亏26亿

年过八旬的尹明善,原本应该安享晚年,如今却债务压顶,还要面对大批债主上门追索。耄耋之年,他还要为力帆操心,学习如何能够拯救一家濒临绝路的企业,因为在他的愿望中,希望力帆能够成为一家像美国福特那样的百年老店,如今看来,似乎渐行渐远,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