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老茅臺之於老酒界,正如茅臺之於中國酒界。無論從認知度到收藏價格,均可在酒界、藏酒界傲視群酒。老茅臺的套路頗多、行話也不少,今天小酒童便來與您交流交流,學習老茅臺收藏有什麼必知的行話。

五十年代初期土陶瓶尿泡皮封口的茅臺酒,距今時間已經遙遠,普通藏友想要獲得一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我們今天的關鍵詞,便跳過天價茅臺,從60年代後的茅臺開始。

葵花、三大革命、三大葵花

茅臺酒常為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它在文革期間的變化,藏界俗稱的“三大革命”、“葵花”、“三大葵花”便與這一歷史時期有著緊密關聯。

文革時期,當時用於出口的“飛天”牌商標,因為採用敦煌壁畫上的飛天圖案有“四舊”嫌疑而被停用,取而代之的,是“葵花向陽心向黨“的“葵花牌”註冊商標。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與此同時,國內用於內銷的“五星牌”茅臺酒,則在背標上標註“三大革命”字樣——茅臺酒是全國名酒,產於貴州省仁懷茅臺鎮,已有二百餘年的悠久歷史。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三大革命運動,不斷總結傳統經驗,改進技術,提高質量。”由此,外銷的“葵花”、內銷的“三大革命”之名便因之產生。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文革結束後的1978年,二十萬張曾經取代“飛天“牌商標的”葵花牌“註冊商標被允許用在內銷的酒商。而此時的內銷茅臺,正標採用”葵花牌“,背標仍然沿用”三大革命“標,因而藏界稱之為”三大葵花”酒,該酒由於僅在1978年生產,因此稀缺而難得。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地方國營

1982年10月左右,五星茅臺酒停用了“三大革命”的背標,三大革命茅臺至此結束,此時的茅臺酒外包裝仍然沿用20世紀六十年代左右開始採用的棉紙包裝,俗稱“地方國營”。地方國營茅臺酒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86年9月,茅臺酒廠自此將廠名改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地方國營”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1982年-1986年的茅臺被人們稱為地方國營,但事實情況是,內銷和特供牌五星茅臺酒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便一直在採用“地方國營茅臺酒廠”作為瓶身上酒廠名稱。舉個例子來說,之前我們提到的“三大革命茅臺”它的正標上酒廠名稱同樣是“地方國營”,但由於“三大革命”標誌性更強,所以大家都接受了“三大革命”的說法。所以,地方國營嚴格意義上說並不嚴謹,但卻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它特指的就是1982年-1986年間生產的帶有“地方國營茅臺酒廠”廠名的棉紙茅臺。

大飛天

茅臺酒的外銷系列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953年到1966年,茅臺酒採用“飛天牌”註冊商標,白色瓷瓶、棉紙包裝、帶飄帶;1967年到1974年,採用“葵花牌”註冊商標,瓷瓶換乘了白色玻璃瓶,外包裝改為紙盒裝。

從1975年到1984年,“飛天”牌註冊商標取代“葵花牌”進行出口外銷,當時的酒瓶容量為540毫升,這個時期的飛天茅臺酒,不僅容量更大,酒標上的飛天註冊商標也更大,藏界稱之為“大飛天”。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1983年12月,貴州省糧油進出口公司下文:從1984年1月開始,茅臺酒外銷包裝的瓶蓋全部改用鋁蓋,取消原來的絲帶和小標籤。從1985年開始,外銷酒早於內銷茅臺先行採用鋁蓋。1986年9月1日開始,外銷茅臺容量改為500毫升,結束了540毫升“大飛天”的歷史。1987年後,外銷的鐵蓋飛天茅臺在金屬蓋外面加封了紅色塑料封膜,行話“紅皮”。

鐵蓋茅臺

1986年8月,茅臺酒廠接到上級通知更改內銷酒包裝,不僅容量由540毫升更改為500毫升,背標也相較地方國營更小;更重要的是,原有的塑蓋封口改為鋁蓋封口,行內稱之為“鐵蓋茅臺”。1986年後期,內銷茅臺酒取消棉紙包裝,取而代之的是紙盒包裝,從此,迎來了500毫升鐵蓋茅臺的時代。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在人均工資每月不到百元的1987年,一瓶鐵蓋茅臺的售價在當時是18.5元。不僅如此,198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開第十次全體會議,並通過了《關於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同年,國家開放了13種國家名酒的價格,茅臺酒隨之進入市場,消費者可以隨意購買,中國的白酒行業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彼時茅臺酒價格一躍變成了140元,這樣的天價在當時的人看來,同樣是可望不可及的。

黑醬、黃醬

醬茅,是一種特殊的存在。

解放後茅臺酒生產最初的雛形是便是醬色三節型土陶瓶。儘管外銷的茅臺酒瓶自六十年代開始便是用白玻璃瓶,但為了區分方便,內銷的茅臺酒,一直延續使用土陶瓶包裝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醬色的陶瓷瓶再一次出現在人們面前,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然而這個酒,絕非普通老百姓可以消費得起。它採用了黑褐色釉面,通體相較之五六十年代的土陶瓶在工藝上有了極大的進步。這種酒專供人民大會堂和釣魚臺國賓館,成為國宴特需用酒,從此拉開了“特需茅臺”的序幕。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特需茅臺又分“黃醬”和“黑醬”,1985年前,特需茅臺採用的通常是淺黃釉色陶瓷瓶,俗稱黃醬。它們的註冊商標通常是“五星牌”和“飛天牌”,其中,飛天牌茅臺特供酒在國宴中通常作為外國元首飲用之酒,因此在特供酒中級別高。“飛天牌”黃醬和“五星牌”黃醬,外觀上有所不同,為出口需要,“飛天”黃醬的正反標籤均有中英文翻譯,酒標的外觀設計更與國際接軌。而“五星牌”黃醬則無論從版式設計還是字體選擇方面,均更加復古傳統,可謂各有千秋。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黑醬茅臺的出現,晚於黃醬。從1985年初到1986年,人民大會堂和釣魚臺國賓館特需茅臺酒採用深醬色酒瓶,行話“黑醬”。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珍品

1986年,茅臺酒推出由著名包裝設計馬熊設計的高端豪華禮盒裝,並採用更優質的醬酒。這款以“飛天牌”為註冊商標的酒,其最早的一批沒有命名,人們根據包裝上的印章稱之為“一七〇四”。這便是茅臺酒廠當時建廠三十餘年來推出的第一款高端陳年酒——珍品茅臺的雛形。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之所以命名“一七〇四”,是根據《仁懷縣誌》的記載,茅臺鎮最早可考的“偈盛燒房”始於1704年。“一七〇四”茅臺生產包裝的時間僅有一年,保有量少,存世更是不多。

1987年,市場上出現“一七〇四”印章被“陳年”二字取代的珍品茅臺,這種酒生產時間很短,面世很少,收藏價值很高。

葵花、大飛天、鐵蓋茅臺,老茅臺這麼火,不學點行話怎麼行?

“陳年”之後,便是“珍品”,由此,在茅臺推出三十年、五十年年份酒之前,“珍品”這種高端茅臺酒的象徵便隨之確

[小酒童寄語]

從葵花、三大革命,到大飛天、鐵蓋茅臺,再到黑醬、珍品,看完今天的這篇文章,您是否對茅臺酒的“套路”行話有了一定的瞭解?

本文分享自東家匠人:曾品堂·陳香老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