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塔虎城,講述一段遼代古國的往事

松原塔虎城,講述一段遼代古國的往事

置身於殘垣斷壁,默默地忍受著風吹日曬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虎城遺址的城牆上,怎麼也想象不出這裡曾經是遼金時代著名的軍事重鎮和交易中心。九百多年的歲月滄桑,遺留給後人的除卻方方正正的土築高牆外,還是土鞏的高牆。

松原塔虎城,講述一段遼代古國的往事

從資料中得知:地處嫩江、松花江交匯處西側的塔虎城,因其地勢險要而成為遼金時期的兵家必爭之地。那麼為什麼該城叫塔虎城,而不稱為別的什麼城呢。一位在城牆裡耕種的白髮蒼蒼的老人猛吸了口旱菸袋,邊吐菸圈邊說:“塔虎城這兩個字是蒙語,翻譯漢語就是胖頭魚的意思。為啥這樣的寓意呢,那時,這地方的胖頭魚肯定海厚。當然,現在少多了。據我爺爺的爺爺說,胖頭魚是塔虎城這附近江中的寶貝啊,有多少人依靠它維持著生計呵。”

老人說著,顯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任憑煙霧在他面前升騰。我們猜測,他一定在懷想他爺爺的爺爺,或者他父親的爺爺的爺爺呢!

松原塔虎城,講述一段遼代古國的往事

翻開文史資料有這樣的記載:塔虎城在遼代的名字叫長春州,金代的名字叫新泰州。因為塔虎城恰好在松嫩兩江的交匯處,泡沼湖泊眾多,且水草茂盛,天鵝、野鴨等現在很稀罕的鳥類很多。於是,引來了遼代皇帝每年春季到這裡“巡幸”。 月亮泡、查干湖、洮兒河、嫩江、松花江都曾留下過皇帝們的身影。遼代皇帝這種吃喝玩樂活動,用契丹語來說叫做“春捺缽”。

松原塔虎城,講述一段遼代古國的往事

後來遼帝多行不義,引起女真人的憤慨,決定推翻遼帝的統治。傳說遼國天祚帝在一次頭鵝宴上,命令女真各個部落的酋長跳舞,完顏阿骨打沒有滿足天祚帝的要求,天祚帝很不滿意,完顏阿骨打險遭殺身。幸虧一位樞密使做工作,完顏阿骨打才免於一死。

大難不死的完顏阿骨打後來起兵將天祚帝打敗,他自己做了皇帝。遼國從此被金國所取代。金朝建國之初,也看中了塔虎城這塊風景悠美的好地方,金朝皇帝熙宗就曾到過塔虎城,在混同江也就是松花江上漁獵,只是將遼朝的“捺缽” 改稱為“刺缽”。 名稱變了,基本上還是一個意思。

松原塔虎城,講述一段遼代古國的往事

站在塔虎城的城牆上極目遠望,發現一條筆直的柏油馬路正好從城中穿過,這肯定是九百年前的遼人或金人所始料不及的。更令其始料不及的是過去的城區己被農民們種上了玉米和高粱。

古城的“馬面” 又叫垛口,現在還依稀可辨。古城四角的角樓與護城河雖然仍能夠看出點輪廓,卻已經很不清晰。角樓裡再也沒人駐守,護城河裡更無水流淌。

松原塔虎城,講述一段遼代古國的往事

透過隨行的一位朋友的望遠鏡,很輕鬆地將一座方方正正的小城舊址盡收眼底。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城池,究竟是怎樣毀滅的呢?陪同我們前來考察的一位文化局的朋友介紹說,1211年,蒙古汗國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進攻金國。開始徵金時,蒙古汗國只是以擄掠財物為目的,並不派兵鎮守攻下的城邑,於是,塔虎城與我國東北境內的渤海及遼、金時所建城池的絕大部分,都在這時被摧毀。

聽後,大家都很遺憾的嘆了口氣,因為,這無論對先人,對後來者無疑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假如那一座座古代的城池至今尤存,該是一筆多麼寶貴的文化遺產啊!這不用細說,任誰都能夠體會得到。

松原塔虎城,講述一段遼代古國的往事

日子就這麼快如穿梭,誰也無法阻擋。九百年,彈指一揮間,遼帝沒了,金帝走了,只有塔虎城還算幸運,留下幾段城牆,給予後人一點能夠經常玩味的歷史。這對當今人們來說,的確是值得大大的慶祝了。而遼帝也好,金帝也罷,卻連一塊骨頭也沒有留下。歷史也就真是這麼殘酷,如同惡作劇一般,想要不朽的早已變為泥土,而真正的泥土無意中卻尚留在人間!

無論你怎樣地琢磨,也琢磨不透,造物主是如何安排這一切的;更不知道,再過一個九百年,塔虎城這個地方是否會再崛起一座新城,而另一個老城會重蹈塔虎城的覆轍,難說。

松原塔虎城,講述一段遼代古國的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