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奇特“城堡”高空俯瞰居然是巨大的五角星“五稜郭”


在歷史長河中,人類之間的爭鬥從未停止過,或進攻或防禦人類在這兩者之間一直不停的進行著角色轉換。城堡是一種自石器時代開始,人們就一直使用防禦工事和土木工程。在古代,城堡擁有堅固的防,御可以讓攻城的敵人陷入舉步維艱的困境。總之,城堡在古代時期是最為有效的防禦體系。

世界上的城堡或城池大多的樣式,基本上都是正方形或長方形。但是在我國的緊鄰日本卻有一處不同尋常,看似“不按套路出牌”的城池,它整座城池的形狀呈五角星形,名曰“五稜郭城”。今天我將用鏡頭帶領大家走進這座與眾不同的城池。

五稜郭城位於日本的北海道,北海道是日本最北的一級行政區,也是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唯一的道。這裡號稱日本北部的邊防前哨,有著“日本北門鎖鑰”之稱,可稱之為是戰略要地。

1854年日本與美國簽訂“神奈川條約”,條約的其中一條就是開放北海道函館港口,為了增加函館的防衛能力,德川幕府的徵夷大將軍下令建造五稜郭。

武田斐三郎是當時日本有名的軍事學者,設計的人物最終交給了他,那麼將城池是設計成傳統的四邊形還是其它樣式呢?這讓武田斐三郎犯了難。當時的戰爭中大炮已然成為了標配,而傳統的四邊形城池,對於大炮的防護和防禦士兵的部署有著諸多弊端。

隨著大炮的廣泛運用,新的防禦設施也隨之發展,城市的防禦也隨著武器技術的提升而重新設計規劃。1404年阿爾伯蒂發展出轉角稜堡,這種利用尖角形狀的“陵堡”減少周圍的防衛的死角,亦可預防敵人左右來襲時的炮火,再利用半月形狀的堡壘來掩護大門以及護城橋樑的作用。這種形式是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且比較成熟的建造方式,於是武田斐三郎最終按照這種理念設計了“五稜郭”城。

“五稜郭”城1857年開始動工建造,最終於1866年建造完成,歷經八年多的時間。 本應防於外患的五稜郭城沒想到迎來的卻是內患,建成僅僅兩年後日本爆發了戊辰戰爭,1868年10月26日日本的戊辰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五稜郭之戰在這座新建成的城池上演。


戊辰戰爭後期時的江戶幕府領導下的海軍,尊崇榎本武揚,拒絕交出江戶幕府旗下的艦隊,隨即率領土方歲三、大鳥圭介等北上佔領函館,並以進駐新建的五稜郭城為根據地。

1869年5月11日當時的日本新政府軍隊開始對五稜郭發起總攻擊,土方歲三槍戰中死亡。同年5月18日由新政府軍陸軍參謀黑田清隆進行終戰調停,終於使五稜郭開城降服,榎本武揚與大鳥圭介被捕後結束了這場內戰。

外郭的下方是以石頭堆積成的垣牆,上方是其壘牆,周圍有寬約30米的護城河。

如今這座曾見證歷史的城堡只剩下了外廓的城牆,這裡已經被改為公園供民眾參觀遊覽。城堡種了很多的櫻花,到了櫻花盛開之時從高空俯覽,猶如一朵巨大的五角星形的粉色花朵。五稜郭成為北海道有名的賞櫻勝地。

城堡種了很多的櫻花,到了櫻花盛開之時從高空俯覽,猶如一朵巨大的五角星形的粉色花朵。五稜郭成為北海道有名的賞櫻勝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