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重倉“大健康”板塊市值超200億元 三季度新進9股增持10股

本報記者 蘇向杲

近年來,險企紛紛佈局“大健康”(險企將醫療、醫藥、養老、康復等領域統稱為“大健康”),並頻頻在二級市場佈局,三季度也不例外。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ioce數據統計,今年三季度末,44只醫藥、醫療、養老闆塊的個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出現險資的身影,合計持股市值達220億元。其中,三季度末險資持有天宸股份、同仁堂、大博醫療、雲南白藥的流通股比例均超10%。

一家大型險企股權投資總裁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大健康是公司戰略之一,由於大健康與公司保險主業鍥合度高,通過大健康可以對保險客戶實現前期疾病預防、中期健康管理、後期醫藥治療的全鏈條服務,一方面可降低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可增加客戶黏性。目前公司已經成立相關股權投資項目,前期投資數十億元,後續還會擴大規模,主要投向醫藥、互聯網醫療,醫療器械、生物製藥、體外診斷、基因測序等領域,

險資新進9只增持10只

實際上,上述險企股權投資總裁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險資為何熱衷佈局“大健康”,而這一觀點的核心就是近年來不少險企管理層頗為重視的“凱撒模式”。

簡單來說,“凱撒模式”就是凱撒醫療擁有自己的保險公司、醫療集團、醫生集團,其中,保險公司賣健康險籌集資金,醫院提供就醫場所,醫生提供診療服務,三位一體。目前,凱撒可以做到比其他醫院降低10%-20%的成本,已有30%以上的美國人選擇凱撒作為參保單位。

這一模式也逐漸在國內落地。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保險機構正積極運用各種投資工具,包括股權、債權、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參與公立醫院和醫療健康設施的建設,不斷創新醫療健康及養老產業的發展模式。其中,國壽、泰康、新華、平安、陽光等保險公司直接投資或者收購醫療、養老和健康機構,獲取醫療保險服務定點資質,開展健康服務創新,獲得了有益經驗。

除直接投資外,險資也在二級市場重倉持有醫藥、醫療、養老等板塊個股。其中,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三季度末,險資持有天宸股份、同仁堂、大博醫療、雲南白藥流通股佔比分別達24%、16%、15%、14%。

此外,三季度,險資新進9只“大健康”個股,包括南微醫學、歐普康視、大參林、京漢股份、健友股份、愛朋醫療、奧佳華、海辰藥業、天士力。險資還增持了信邦製藥、同仁堂、千金藥業、南京醫藥、普利製藥、大博醫療、東阿阿膠、樂普醫療、海翔藥業、億帆醫藥。

險企密集佈局大健康

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在大健康領域,今年險資動作頻頻。

比如,11月6日,萬達信息公告稱,中國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近日增持了3.2047%,目前合計持股18.2301%,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在估值適當時繼續增持公司股份。實際上,國壽多次增持萬達信息也與其佈局大健康不無關係。

中國人壽集團公司投資管理部總經理匡濤此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雙方將強化協同發展效應,共同推進醫療保障領域技術和基礎技術發展,不斷提升醫保領域服務能力、商業保險專業化管理服務能力、健康管理和服務能力,努力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雙贏戰略目標。”

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昇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健康已經成為一種大眾共識,因此大健康產業是一個新型的朝陽產業。“作為大健康生態的支付入口,保險在大健康領域將發揮核心樞紐作用。從產業集中度而言,保險和醫院是大健康領域集中度最高的產業,也是巨頭雲集之所在,險企發揮引領作用是必然的。”

值得一提的是,養老社區作為險企佈局大健康的一大載體,已有不少險企紛紛涉足這一領域。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太平人壽、合眾人壽、君康人壽等多家險企在養老社區領域有投資,分佈於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等省市。

今年8月22日,君康人壽宣佈加入康養戰局。據君康人壽董事長路長青透露,按照君康人壽大健康戰略的規劃,未來5年,將在全國核心城市佈局5-10家大規模、全功能醫養融合的持續照料康養社區。目前君康年華北京順義新城康養社區與君康年華上海閔行浦錦康養社區,共規劃建設2500餘套生活單元,預計總投資70多億元。

一家已佈局養老社區的險企董事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養老社區投資回收週期較長,與保險資金投資週期十分匹配。從保險公司的角度來看,投資養老社區可以實現保險客戶服務鏈條的閉環,打通保險、醫療、養老,實現對保險客戶全生命週期的服務。同時,保險與養老還可以實現有效協同,比如公司的高端客戶可以轉化為養老社區客戶,養老社區客戶也可以轉化為公司的保險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