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是什麼?

被激發的快樂


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是什麼?

一是可以實現穩定的盈利。能否實現系統的穩定盈利是衡量交易系統的核心標準,再複雜的技術體系,再科學的倉位管理都必須以盈利為中心。至於盈利的幅度不做嚴格要求,投資市場上經常說“嚴格按系統交易,盈利多少是市場給的”,因為系統是穩定的,而市場行情是波動的,我們不可能超越市場去刻意追求盈利幅度。

二是有科學的倉位管理。按交易系統去操作就是按照預案執行,就不能像普通散戶那樣全倉殺進、全倉殺出。例如,要根據趨勢確定倉位,熊市時最大倉位不能超過30%,牛市時最大倉位不能超過80%。進出一隻股票時,第一倉位不大於30%,並且永遠不能滿倉一隻股票。

三是有明確的買賣點。技術分析體系是交易系統的核心部分,其他幾項標準都是圍繞技術體系服務的,成熟的交易體系要求技術分析必須分析出精確的買賣點,買賣點必須明確,基本能夠實現入場即能盈利,形成絕對的持倉成本優勢,否則,很難在波動的行情中抵擋震盪。

四是有合理的止損策略。能否堅持止損是衡量一位成熟交易者的基本標準,我們無論如何強調止損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入市多年的投資者可能都有深刻的體會,如果沒有止損策略作為保障,再先進的技術都會失敗。如果交易系統比作一隻水桶,那止損就是水桶的底。

五是有嚴格操盤紀律。我們不認為心態管理是組成交易系統的標準之一,因為只要嚴格執行了操盤紀律就不會再存在心態問題。在操作中要嚴格執行倉位管理、嚴格執行止損條件、嚴格執行買賣點,只有嚴格執行操盤紀律才能保證交易系統的穩定性。

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關注頭條號!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並且私信我學習期貨知識。


期貨特營


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

一套期貨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是:單筆決策時間不超過10秒。

我覺得這一條足以檢驗一個人的交易系統是否成熟。

要注意理解系統的核心作用。

交易系統的目的很簡單,它是為了長期持續穩定的輸出你背後那套交易邏輯。邏輯是核心,而系統是效率最大化的工具。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各大生產流水線系統。

流水線上生產的產品,背後是各種各樣的創造邏輯,那是優勢的來源。而這套系統就一個目的,大量的製造這些產品。

所以,你的交易系統是否成熟,主要看效率就可以了。所有說自己有一套期貨交易系統的人,你都思考一下,你每一次下單需要決策的時間要多久?

量化的系統化交易者,決策僅需要0.1秒。決策由系統來完成,而主觀的系統化交易者,可能涉及到形態識別的過程,所以,這一點放寬到10秒。

超過這個時間,說明你的入場規則,出場規則,資金管理可能根本就沒有建立起來,或者明確下來。這樣的系統,並不成熟。


天啟量投


我給大家提2個標準,供大家評價自己的水平,第一個評價方法,看自己是否能夠連續作對6波行情2次以上,每波至少盈利10%以上,這個說明你入門了,許多人老是虧錢,不明就裡原因很簡單,就是你還沒有達到一定水平,甚至還沒有入門一輩子都沒有出現連續盈利6次的情況,如果你出現連續操作對10次行情,那說明你是一個了不起的高手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一個大城市裡面你這樣的高手肯定不到10個,哈哈,如果能夠連續操作達到14次以上盈利,你應該就是世界級大師了,哈哈。第二個方法,就是心理學方法,就是成熟的投資者回顧自己的投資歷史,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己以前就是個傻子加2B,哈哈,你如果成長成為一個高手,至少會出現4次覺得以前是傻子加2B的心理狀態,2次你才能入門,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很膩害了不起,你肯定還是沒有入門的,哈哈


血山飛蟲


穩定系統,簡單來說就是能獲利,做單能長期處於賺多陪少的局面,機械化執行相關的條件

下面來說下穩定系統的幾個階段

1.盲目操作,感覺操作

前期一般都是盲目操作,而且是牛市入市的,加上處於多頭,停留在賺錢比較快的一種快感,完全憑感覺操作,追漲殺跌,當大盤出現整理或者走空,還在梭哈,發現被套,積進的人員可能頻繁換股,運勢不好的也會被套,有些人就甚至進入了期貨等等,第一階段的人基本都虧,全軍覆沒

2.學習

當經歷了第1個階段,然後進入第2個階段開始學習,學習階段其實也不是很理想的,一直處於研究指標更換指標的一種狀態,甚至有些人已經離場,堅持下來的人也不一定能穩定的獲利

3.路漫漫其修遠兮

發現學習之後,發現倉位控制,止盈止損這些更為重要,這個初期也不是很穩定獲利,這個階段已經形成了初步的交易系統。

4.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成熟的系統的標準是10單能獲利6單就已經是標準的系統了,當然有的高手是10單可以獲利7單或者8單,勝率更高,一個系統出現買點每次買入,哪怕是先虧4次,再獲利6次,或者是先賺6次在虧4次,等等,只要他這套系統的進場點他就會操作,而不是前面虧了兩單,我就放棄了這套操作系統,這套成熟的系統,也就是說機械化的執行,形成這麼一一套系統,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總結

一個成熟的交易系統的標準就是能夠長期的穩定的獲利,實現賺多賠少,一定要能接受虧損,因為同樣的買點買入它是不確定的,而我們只要堅持同樣的買點,每次買入就好,帶上止盈止損,好的系統就是通過資金方面也能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投資智者


交易系統沒有所謂的成熟一說,它永遠都有可優化的空間,當然過猶不及會是另外一個陷阱。

交易系統所能達到的一個極致就是儘可能的合理:規則儘可能的明確,盈虧比儘可能的大,勝率儘可能的高。

再合理的交易系統也只能是捕捉特定的形態行情,甚至於在某些時候它給人的感覺是還不如一根均線好用,對這種總是存在的不完美的接受度是每個交易者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系統的盈利方式在於對可複製行情的持續重複,只有堅持做勝率才會有存在的意義。

剩下的其實還是取決於交易者對交易系統的執行力,如果可以用成熟來定義的話,一個成熟的交易者會對規則達到“愚忠”的程度,當然這在很對交易新手看來簡直是不可理解的。


交易匠人


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是什麼?

在股市中我們經常聽到“交易系統”這個名詞,但是很少見到專門談論“交易系統”的文章。為什麼呢?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交易系統是投資人認知的體現,具有個性差異性;交易系統是投資人全部認知的集中體現,具有整體複雜性。

這兩個因素決定了我們討論“交易系統”是非常困難的,每個人的交易系統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內容繁雜,就算有心論述,也是無處下手,全靠自己不斷用真金白銀購買經驗,試錯總結。我們經常說一個人,一個結構的交易系統好,這個好壞都是一個感性的直觀判斷。
一、完整性
一個交易系統在直觀的操作層面需要解決五個問題:①買什麼,②什麼時候買,③買多少,④什麼時候賣,⑤賣多少。
二、實用性
實用性指的是交易系統對於交易者的實際交易指導作用,主要指的是交易規則和交易依據。
一個好的交易系統一定是非常清晰,有理有據的同時有章可循。
有的投資人會發現自己的交易系統貌似很完善,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嚴重偏離,原因是實用性不強,指導性差,面對真實的交易無從下手。
三、穩定性
這個穩定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個是交易業績的穩定性,一個投資風格的穩定性。
這個穩定性其實主要是針對交易的整個風險層面講的,個人和機構對風險理解不一樣,如果是個人,做價值投資應該像芒格巴菲特一樣去理解風險,就是本金的絕對損失。波動不是風險,所以系統性風險帶來的波動不是風險,以持股為主,除非你有能力擇時。如果是機構,波動會帶來風險,就需要在估值波動上分析應對,或者利用情緒做交易。
四、進化性
市場上覆雜多變的,每個交易系統只能適應特定的環境條件,當環境發生變化,交易系統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體現出在整體保持穩定的前提下系列的不斷進化呈現整體的強大生命力。
我們需要注意這種進化是在比較長的時間內發生的,是溫和的,這個和交易系統的穩定性並不衝突。
五、可比性
可比性指的是一個交易系統是可以比較的,橫向可以和其他交易系統比較,縱向可以和以往相比。
可比性的本質是要求交易系統是邏輯清晰的,結構框架是簡潔的,而不是含糊不清。
於細微處見精深,細節處理好了,交易系統才更有價值。
六、自恰性
自洽性指的是交易系統的邏輯是圓滿的,不存在明顯的矛盾性。
自洽性主要包括:①理論框架是完善的,②理論和操作是和諧統一的,既不能談著趨勢做著反轉,談著成長做著菸蒂。
七、獨立性
因為每個人的認知都是不完全相同的,每個人投資人的具體環境也不一樣,理論上一萬個投資人就有一萬個交易系統。
交易系統的多樣化必然要求交易系統的獨立性,否則就不具備評價的必要性。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跟隨性,跟隨性也是一個獨立的交易系統,比如指數基金,雖然說模擬指數的,但也是獨立的交易系統。
八、可控性
很多人盈利後拿不住,浮虧後急於出局,,就是沒理解風險控制是盈利的關鍵。
風險來源於2個,一是行情沒走預期,這個需要通過止損來控制這個風險源。
九、包容性
交易系統是投資人在實際的操作中形成的,代表對市場的全部理解和應對。
交易系統的落腳點還是在於實際操作,唯有客觀操作風險控制決定了交易的成敗,換句話說,客觀操作風險控制決定了能不能賺錢,主觀判斷精準決定了賺錢是否穩定。客觀操作是基本功,主觀判斷精準需要經驗,能生存下來,才能談的上積累經驗。很多人做不到客觀操作,表面受制於貪婪恐懼,實則是受制於的對交易和市場的理解還沒到位。知道和做到之間缺的是理解領悟。

感謝大家 ,願期貨市場努力的你,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期貨盈利者


股票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是:簡單、可靠、穩定。

關於第一個要點:簡單。股票的交易系統是建立在技術指標基礎上的操作法則。股票的技術指標非常多有量、價、K線、均線、MACD指標線等等,每一個指標就是一個變量,分析研究任何問題如果變量太多就沒辦法獲得確定的結果。因此,以我多年的實踐經驗分析研究股票變量越少越好,這樣既便於操作,也符合大道至簡的事物發展規律。

關於第二個要點:可靠。前面講到的簡單必須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的簡單,簡單的終極目標是有利於準確把握行情。如果沒有可靠性,談所謂的簡單沒有實際意義。可靠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按照系統交易能夠持續盈利;二是系統波動區間相對較小。怎麼理解呢?就是說如果嚴格按照系統進行交易獲利概率要達到70%以上的交易系統才能算是優異的交易系統;而且這樣的交易系統對止損止盈比較靈敏,使交易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誤。

關於第三個要點:穩定。穩定性是交易系統的又一重要特性,表現為比較固定的交易模式,是個人總結出來的,比較適合自己的性格特點,一般情況不頻繁變動。這種交易模式是經過千百次成功與失敗交易的統計獲得的大概率。只有當股票的某些信號特徵出現時才做交易。

總之,股票的交易系統千變萬化,不一而足,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才是最好的交易系統。


九天攬月01


交易的路子千萬條,交易的方法萬千種。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就是簡單,可靠。

簡單

不管是大道至簡也好,厚積薄發也罷,最終的目的都是一個:簡單愉快的交易。一招鮮吃遍天,將自己的複雜的交易邏輯或者交易理念轉變成有效的一招,是一個沉澱的過程。這個過程會相對比較漫長,會存在很多痛苦的經歷,所以說,“簡單”二字其實不簡單。

簡單不等於隨便,是交易系統成熟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尋求簡單的目的就是一個,節約時間。一眼就看到比花費大量時間分析求證要重要的多,花費的時間吞噬了我們的機會成本,交易中的時間更是如此,不經意當中時空已經發生了轉換。

可靠

可靠就更容易理解了,不可靠的系統就是一件次品。為什麼說可靠而不是說穩定盈利?我覺得穩定盈利這個說法本身過於理想化,多久算穩定?一年還是一個月?怎麼算穩定?賺錢才算嗎?那賺多少才算?還是盈虧比大於1算穩定?可能你說,累計賺的錢越來越多就是穩定盈利。有道理,是這麼回事。但可能你今天還是賺錢的,過了一段時間賠了好幾單,賬面又虧損了,是不是又覺得不能穩定盈利了。所以說,穩定盈利只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用來評判交易系統可能過於模糊。



對於評判交易系統的成熟性我暫時只能用可靠來描述,包括止盈可靠,止損可靠。你的交易信號出來,一個單子進場,不管最後結果是止盈還是止損,都要可靠,有理有據,不存在主觀上的僥倖成分。止盈要及時,止損要堅決。



止盈和止損還包括另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交易要分清級別,這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錯誤,是人性的弱點。很多人看的小時線入場,卻又想抓一波日線的行情,或者做日線雖然被套了,但還沒打到止損位,這時一點小時級別的反向波動都緊張的抓耳撓腮。這兩種情況都是沒分清自己的交易級別造成的,因此能明確按照信號分級別止盈止損是系統可靠性的體現,是成熟的標誌。


入門老手


交易系統成熟的唯一標準就是長期穩定的盈利。

說一下我的外匯交易系統:

2018年3月開始,到當年5月賬戶盈利20%;5月-7月底盈利全部回吐賬戶還出現6%的虧損;之後行情配合但是到2019年2月,賬戶盈利50%。

2019年3月開始,到5月賬戶盈利16%,之後行情不配合,到8月中旬賬戶淨值虧損10,現在賬戶淨值還虧損3%。

對我而言幾個月的虧損根本根本不算什麼,我交易小時級別的波段盈利是以年為結算單位。

交易系統是否穩定只有這樣一個標準,別無他法。不管你用技術面或者基本面;再或者均線或者布林,左側或者右側;長期穩定的獲利是一個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

沒有一直獲利交易系統,盈虧都是交易系統正常的表現;只有長久來看期望值為正值的交易系統才有意義。

昨天晚上我同我的學生聊交易;在最後我給他講:中國哲學的的根源在易經,易經--道德經--論語。易經的的根本就是兩個字:陰陽。陽極而陰,陰極而陽。

物極必反是世間萬事萬物最根本的規律;交易系統也逃不開這個規律。

任何交易系統都會有失效的時候;一個原因是行情走勢的變化;一個原因只有交易系統衰敗才導致絕大多數交易者虧損,(絕大多數人虧損才是市場的本質)。

我們想一想,交易系統盈利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行情不配合進入虧損的階段;這時候多數交易員的想法是什麼?交易系統還有效嗎?上次交易不做就好了,上兩次交易這樣改一下就好了;下次交易可能還是錯的減少一下倉位吧;錯了這麼多下次交易可能就是對的,增加一下倉位吧。

多數交易員都會因為交易系統階段性的衰敗慢慢失去信心,改變交易系統;我們知道改變交易系統意味著新的虧損的開始,也意味著著之前交易系統的失敗。

因此:交易系統衰敗導致虧損,虧損導致交易員改變交易系統,進而導致交易失敗。

昨天晚上我同我的學生說:

我們辛辛苦苦制定和完善了交易系統,一定會遇到階段性的衰敗和虧損;此時我們一定要清晰懂得:不僅僅是我們的交易系統會有階段性的衰敗和虧損,所有人的交易系統都是如此;而交易系統衰敗的目的就人讓絕大多數交易者在衰敗中失敗,我們不能同他們一樣,你說呢?

因此:經歷盈利,虧損,穿越了熊市,牛市;交易系統依然給出正值的交易結果,這個交易系統就是成熟的。短暫的盈利沒有一樣。


世界太蕪雜,唯有關注我不可辜負。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


八位數花園


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只有一條:長期持續盈利。交易系統的好與壞,最終是由使用交易系統的交易者水平與能力來決定的,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交易者成熟的標誌是什麼的問題。這個標準需要分解說明:

1、交易系統:也叫交易規則,原則,交易邏輯,交易體系等都是一個意思。制定或構建交易系統首先必須遵循市場的客觀實際,其次從市場裡選擇在統計上大概率重複事件為構建依據。最後需要考慮構建的交易系統能否被較完美的執行,即執行的難易程度。

2、交易者水平與能力:交易者對市場運行與變化的認知、理解越深刻越全面越客觀,則交易者的水平越高。站在中小投資者的立場上看,我們必須要做到相對客觀的認識市場行情,因為從你我的角度看市場永遠是對的,錯也是對的,因為我們無法更改任何現實,只有適應,進而生存並竟爭。認知達到了還不行,交易者還必須要有優秀的執行能力,大局觀、耐心、果斷、迅速的採取行動,保持良好心態等等都是其交易能力的體現。

3、交易者與交易系統的契合度:交易者構建的交易系統是其對市場的認知理念與運行邏輯的派生物,交易者理念的深度與廣度、客觀性與可操作性直接決定了交易系統的質量的高低。與自身交易理念衝突或不契合的交易系統,在實盤中是很難被長期堅持和完美執行的,理念與系統的不契合最終導致執行的嚴重扭曲,造成很大的虧損。比如讓一個反應迅速果斷風控良好的日內交易者去操作一個價值投資體系,後果自然不可想像。

綜上所述,交易者與交易系統是交易行為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一體兩面的,所謂的契合度就是而者內在的統一性與邏輯性,世界上從沒有不匹配、不契合的交易者與交易系統就能在市場裡獲得長期持續盈利的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