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之旅:這家小小的書店,可稱為國內文藝書店的鼻祖,容易錯過


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書店,那還能稱之為城市嗎?老鄭每到一地,總會尋找當地有特色的書店。在青島,最具文藝氣息的書店,非“荒島書店”莫屬了。這家小小的書店,可稱為國內文藝書店的鼻祖,卻容易錯過。

在青島,我所知道的荒島書店,有3處:一處是安徽路的嘉木美術館,一處是福山路的蘇雪林故居,沈從文故居對面。還有一處就是這裡:黃縣路的老舍故居隔壁。老鄭沒有去,獨獨拜訪了黃縣路的荒島書店,只因為此書店開在黃縣路——老青島最具文藝氣息的一條街。

不過,這家書店可能是最像曾經的荒島書店了,書店的陳設,一門一窗一桌,四周書架幾把椅子,80多年前的荒島書店倏然眼前。上世紀30年代的荒島書店就這樣大,只不過原址在廣西路而已。

1933年,孫樂文與青島人寧推之籌集資金,在青島廣西路創辦了青島第一家經營新文藝書刊的書店,名為“荒島書店”。當年的青島,還是文化之荒島,卻有了這些青年開拓的情懷:在文化的荒島上,開拓新文化的綠洲。

斯是陋室,一間小小的書店卻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當時在山東大學任教的老舍、洪深、趙少侯,在中學執教的王統照、汪靜之、孟超,擔任小學校長的王亞平,以及在《晨報》任副刊編輯的蕭軍,在《民報》任副刊編輯的於黑丁都是書店的常客。

老舍先生在青島創作的《駱駝祥子》時,三分之一的稿件是由荒島書店訂製的“舍予稿紙”書寫。老舍夫人胡絜青回憶說,老舍經常領著孩子,到離家不遠的荒島書店買書和紙筆, 圖為店內印製的“舍予稿紙”。

當時寓居青島的蕭紅與蕭軍也是荒島書店的朋友,荒島的老闆孫樂文,更是將新文化的旗手魯迅先生,介紹與“二蕭”。當時蕭軍在創作《八月的鄉村》,蕭紅完成了《生死場》。後來,孫樂文幫助二蕭悄悄離開青島,去上海投奔魯迅先生。

蕭軍在回憶青島的生活時,寫下了詩句“夜氣如磐懷故壘,青燈坐時細論文”。這故壘,便是荒島書店。 在電影《黃金時代》,我們能看到當時二蕭在青島的場景。圖為店內的老古董留聲機。

上世紀30年代,因國立青島大學的成立,一大批文人遷來青島寓居,使得青島的文藝氛圍頗具民國氣質。就當時的文學地位而言,青島僅次於上海和北京的,老青島因此變得很有人文精神。

青島的好山好水還有便宜的海鮮,滋養了當時不少文藝大咖,胡適不無吃醋的對梁實秋說:“看你們喝酒的樣子,就知道青島不宜久居”。而信號山下黃縣路這一帶,正是文藝大咖們寓居微醺聚會之地。圖為書店窗外,便是這條年代滄桑的老街——黃縣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