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的“一片石”,居然如此驚心動魄

說到公元1644年,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明朝滅亡,清軍入關

實際上,這兩者時間上雖然相隔不遠,但其實中間還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戰役,如果沒有這場戰役,即使清軍入關,也未必能以破竹之勢佔領整個中華大地。

1644年的“一片石”,居然如此驚心動魄

明思宗上吊遺址

一片石戰役

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離開北京城,和副將唐通,劉宗敏等人統率著滅亡明朝的農民起義軍向山海關外的一片石進發,數日之前,他已和吳三桂撕破了臉,吳三桂也暗中給滿清送去了降書以表歸順之意,隨後,多爾袞答應率領八旗兵和吳三桂一起擊敗李自成,以報其奪妻殺父之仇,三方在一片石展開了激戰,史稱一片石戰役。

三方力量

1644年的“一片石”,居然如此驚心動魄

李自成:農民起義軍(非正規軍)

起義軍是李自成的主要武裝力量,其主要構成即農民以及前任“闖王”高迎祥等所剩餘的部隊,號“大順軍“,但是其戰鬥素質相較於正規軍要差不少,能攻破北京成,主要是北京城的城防總管投降了,不然,憑藉北京的城防,堅持半年不是問題。

1644年的“一片石”,居然如此驚心動魄

吳三桂:關寧鐵騎(精銳部隊,崇禎曾想調用他們來保衛京師)

吳三桂和關寧鐵騎,關寧鐵騎是明朝末年為數不多的精兵,由山海關總領吳三桂統帥,人數並不多,但是很驍勇,在一片石戰役之前,打遍天下無敵手,皇太極和多爾袞遲遲未能入關很大程度上是忌憚這支關寧鐵騎,其實力大概是三方中最強的。

1644年的“一片石”,居然如此驚心動魄

多爾袞:八旗兵(女真和後金的部族軍隊)

八旗兵是由漢,蒙兵混雜而成的軍隊,根據軍隊血統編組,其中女真貴族和蒙古貴族的編制最為勇猛,”一正一鑲“是為一旗,八旗兵在入關後,成為了關內抵抗力量最頭疼的軍隊,多爾袞和他的八旗兵也是三方角逐的最終獲勝者。

戰爭經過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佔北京後,為解除明朝殘餘兵力對北京的威脅,四月十三,李自成下令親征山海關。李自成從北京帶來總兵力約二十萬,主將劉宗敏。從戰略部署上講,李自成"南臨海、西就野、北據山",形勢上比較有利。

為切斷吳三桂與關外的通道,阻止其投降滿清,並對山海關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李自成派遣降將唐通(原居庸關守將),率領"萬餘"精兵,繞到山海關北部的一片石關。

但是與此同時(四月廿一),吳三桂向多爾袞"借"清軍的先頭部隊也已急行軍到達山海關北,"吳三桂哨騎來報賊已出邊立營",清"前鋒兵"迅速在一片石與唐通的部隊展開激戰,"斬百餘人,賊兵遂遁"。據《清世祖實錄》記載,戰鬥的時間是四月廿一的晚上。

1644年的“一片石”,居然如此驚心動魄

一片石戰役

最終的結果和影響

一片石戰役以李自成大敗,關寧鐵騎元氣大傷,滿清漁翁得利這樣的結果告終,此戰之後,李自成迅速撤出了京畿地區,回到了西北,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幾乎損傷殆盡,八旗兵全部入關,佔領了北京城,並建立了大清帝國,此後開始了長達40年的抗清運動。

如果沒有一片石戰役,即使吳三桂獻關,滿清也要對李自成和關內的武裝力量有所忌憚,而此站消滅了李自成和吳三桂所有的有生力量,為滿清入住天下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