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衰?看完你就懂了

為什麼說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衰?看完你就懂了

在現在這個時代,心血管疾病幾乎成了現代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從中國心血管病報告中顯示,我國居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數超過2.9億,其中由高血壓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病患高達2.7億。

由此就不難看出,高血壓的危害並不侷限於血壓本身,對其他器官更是能夠造成嚴重的威脅。而所有的器官中,受到高血壓危害最嚴重就是心臟,心臟損害到一定的程度,確實會導致心力衰竭的情況出現。今天筱青就來跟大家說一說為什麼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衰?心衰有什麼特點?該如何有效的控制高血壓導致的心裡衰竭?

  1.為什麼高血壓容易導致心力衰竭?

為什麼說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衰?看完你就懂了

  我們都知道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心臟一直都在工作,不停的向外泵血,以保證身體各部分器官和組織的需求。但如果血壓升高的話,心臟在進行泵血的時候就會受到更大的壓力和阻力。想要將平時等量的血液泵出,需要消耗的能量就更多。說白了心臟在高血壓的情況下泵血,就是在超負荷工作。

  時間久了,在這種超負荷的情況下,心臟的就會逐漸增大,心室壁會變得僵硬,心肌也會變得肥大並且呈現纖維化的情況。這些情況的出現,會嚴重的影響到心臟的收縮舒張功能。而且高血壓的產生本身也是會加重血管的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加上高血壓患者容易引起冠心病之類的併發症。在很大程度上會加重冠狀動脈狹窄的情況,使心肌缺血缺氧更加的明顯。

  而心肌增大了之後,它的需求也進一步增加。在這種供需嚴重失調的情況下,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

為什麼說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衰?看完你就懂了

  眾所周知,高血壓的主要併發症就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患了高血壓之後,血管就會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逐漸痙攣變細。冠脈血管如果長時間受到高血壓的衝擊,不但會變細,而且會逐漸硬化。慢慢的就在冠狀動脈血管中就會出現斑塊,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的話,這些斑塊一旦破裂之後就會形成血栓,造成心肌梗死。或者是心臟供血的血氧量和血量都會出現下降,造成心肌缺血。

  這些情況下,一旦病發,就特別容易出現心細胞壞死,誘發不可逆的心力衰竭。

  所以說高血壓的控制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如果高血壓如果長期不控制,或者是控制不當的話,還會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上的改變,出現的症狀就是高血壓性心臟病。

為什麼說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衰?看完你就懂了

  這麼說或許大家可能沒有什麼概念,舉個例子說就是:我們都知道在量血壓的時候。醫生都會給我們說血壓的正常範圍是120/70 mmHg。這個值也就是我們的心臟所能承受的正常壓力。當血壓升高之後,我們的心臟就會承受更大的壓力。就像是一個氣球,長期的內部氣壓過大,就容易造成氣球的爆炸一樣。雖然心臟長期處於高血壓的狀態不會出現爆炸,但心臟卻會慢慢的變大。當心髒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不能夠正常的工作,也就出現了心衰的情況。

  2.高血壓導致的心力衰竭都有什麼特點

為什麼說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衰?看完你就懂了

  上面筱青已經跟大家說過,心臟泵血給全身各個器官輸送血液。其中一條路徑就是把血液泵到肺裡,在肺裡交換好氧氣之後,讓血液攜帶了氧氣在回到左心房,聽過左心房供應全身。而長期處於血壓高的狀態,就會導致左心房發生衰竭,左心的舒張功能出現異常,血液就會留在肺泡裡,沒有辦法回到心臟。

  長期如此就會導致肺裡出現淤血,嚴重的時候甚至會造成呼吸困難。典型的表現就是勞力之後呼吸困難、經常出現咳嗽、咳痰、夜間平臥是呼吸困難加重,睡覺的時候容易夢中驚醒。心力衰竭發生的時候並不是獨立存在的,會引起連鎖的反應,左心房的衰竭會累及到右心功能下降,導致全心衰竭。這種情況下的人就容易出現經脈怒張,肝腫大,兩下肢水腫,腎功能受損等一系列的症狀。

  3.高血壓導致的心力衰竭該如何進行控制?

為什麼說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衰?看完你就懂了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控制好血壓,高血壓是導致心衰的重要因素。只有更好的控制住了血壓,才能夠讓高負荷運轉的心肌得到很好的休息,它本身的功能就可以慢慢的恢復了。值得注意的是,心力衰竭的患者控制血壓的時候,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而是在一個健康的標準上保持平穩。

  而且高血壓以及心衰的治療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長期的堅持服用,堅持好的習慣。不能見好就收,這樣不利於治療和控制,而且在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進行用藥。

  

為什麼說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衰?看完你就懂了

  高血壓確實是非常容易導致心力衰竭。筱青建議大家,如果已經出現了高血壓的情況,要及時的進行控制血壓。不然引起心力衰竭之後,治療起來會很麻煩。

  關注筱青,瞭解更多和健康相關的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