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走進山西右玉殺虎口,一起領略一座古關的風采


這裡曾是有著千年歷史的重要關口,軍事地位十分重要。這裡曾是明朝在“隆慶議和”以後開放的重要馬市之一,貿易地位十分重要。而到了清朝,這裡又成為了當時的"第一稅關",可見其經濟地位的重要。同時,這裡還是我國傳統民歌《走西口》中的西口所在地,它見證和記錄了昔日貧苦人民為了謀生流落口外的悲慘生活。它就是我今天要特別介紹的我國長城沿線上一個重要的關口—殺虎口。

殺虎口地處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右衛鎮約10公里處,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地形十分險峻,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經由此地,為晉蒙兩省交接處。

殺虎口古稱參合口,唐朝稱白狼關,宋朝稱牙狼關。明朝為了抵禦蒙古瓦刺南侵,多次從此口出兵征戰,故而起名“殺胡口”。據《朔平府志》記載:殺虎口"其地內拱神京,外控大漠,實三晉之要衝,北門之扃鑰也","扼三關而控五原,自古倚為要塞"。上千年來,它見證了漢伐匈奴、唐戰突厥、宋驅契丹、明御內蒙古、清平喀爾丹等數千年的金戈鐵馬、烽火狼煙。


作為邊關上的一個重要關口,到了明隆慶五年,隨著“隆慶議和”事件的進程,這裡又成為中原與內蒙的集易中心。

嘉靖二十三年,明於長城南百餘步之處,築殺虎堡一座,城堡周長二里,高3丈5尺,只開南門,並築甕城。萬曆二年(公元1577年)磚包,城周為1公里,高11.7米。當初西城牆和南門外還分別置三門大鐵炮,炮口直視關外,防守十分嚴密。圖為開發前殺虎口堡保留下來的舊民居。

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5年)在殺虎口堡外另築新堡1座,名"平集堡",長、寬、高、厚都與舊堡同,兩堡之間又於東西築牆相連,構成了一個目字型城堡,成為全國明長城沿線獨一的古堡建築形式。圖為未經修復的平集堡堡門


圖為平集堡堡門上保存完好門匾,中間“平集堡”三字清晰可見,十分珍貴。

平集堡堡牆下的民居

到了清朝,康熙在三次親征喀爾丹部的戰爭中,這裡又成為了清軍的大本營,十多萬大軍從這裡走向前線,而負責運送糧草的又是十幾萬,人來車往,絡繹不絕。特別是到了康熙三十五年(1697年)十二月初三,康熙皇帝平定喀爾丹部落之後從此歸來,為了緩和兩個民族的關係,將長城沿線的殺胡口、阻胡堡、虐胡堡、敗胡堡等與“胡”相關的堡、關、口全部更名為“虎”。

而作為中原與蒙古、新疆、俄國貿易的必經之路,在清順治七年開始,這裡設立戶部抽分署,後人稱稅務監督公署,直屬戶部所轄,是當時全國38個稅關之一,也是山西唯一的常關。清極盛時期,關稅日進“鬥金斗銀”,清末年關稅收入還有13萬兩之多。從設立到民國28年倒閉,這裡曾是中國存在280年的稅關,從此可見其經濟地位也是同樣的重要

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殺虎口關城是為了旅遊開發而近年重修的,它的修建也曾一度引起了一些專家學者的爭議,在此我們不做探討,它在這裡我們所看到的殺虎口堡和平集堡則基本上保留了原貌。


遊客們在修建的關樓城牆上參觀遊玩

當我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看殺虎、平集這連環雙堡,感覺並不大,但據資料介紹,它在最繁華時,這裡曾先後設立了八大衙門,即戶部抽分署衙門、中軍都司衙門、協鎮衙門、驛傳道衙門、巡檢司衙門、副將衙門、守備衙門、千總署衙門。與此同時,堡內廟宇多達50餘座,住戶近3600戶,人口達到近4萬人,可謂是商賈雲集、店鋪林立、人丁興旺。

殺虎口堡裡的古戲臺

除了兩座古堡外,在殺虎口堡周邊還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兩座石橋,其中廣義橋明代建、通順橋為清代建,同樣珍貴。

古老的廣義橋

如今,堡內原來的居民搬到了新村,而兩座古堡也正處在開發階段,就讓我們共同關注它的變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