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57算隱身戰機嗎?

樹底下吃西瓜


蘇57當然算是隱身戰機,無非就是隱身能力好壞的問題而已。雖然蘇57經常被網友們戲稱為“有史以來的最強四代半”、“蘇27的拍扁魔改版”等等,但是從整體設計思想和技術標準來看,也是如假包換的五代機,畢竟俄羅斯航空工業的深厚底蘊是任何對手都不能小覷的。既然是五代機,那麼隱身能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絕對硬核指標之一,只不過基於不同的機型、不同的作戰需求,在各項性能指標的取捨平衡方面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俄羅斯在研製蘇57的時候,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經費不足,五代機的開發生產成本對於一個經濟規模跟廣東省差不多的國家來說,的確算得上是勉為其難了。好不容易拉到印度三哥這個不靠譜的合作伙伴,也沒有掏出多少銀子就跑路了。為了儘可能地減少資金投入,蘇57沿用了俄羅斯相對熟悉的中央升力體氣動佈局,再拉拉皮、整整容,所以看起來像是拍扁的蘇27也就不足為奇了,由此也產生了一系列難以解決的技術後遺症。

作為一款隱身戰鬥機,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最基本的條件:第一是機體外形設計要符合降低雷達反射面積的基本原理,也就是不能出現類似角反射器的強反射源,這才是戰鬥機能夠隱身的關鍵,機體表面的吸波材料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蘇57顯然沒有把這一點當成核心要素來優先保證,而是首先強調的是提高超機動能力和超音速飛行能力(這跟俄羅斯的空戰指導思想有關),因此存在著許多不利於隱身的外觀硬傷。

比如暴露在進氣道正面方向的發動機渦扇葉片,金屬框架外露的推蓋式分體座艙蓋,沒有做任何修型處理就直接外置的各種感知設備窗口等等,這些短板將蘇57的隱身性能至少拉低了一個檔次,或者說俄羅斯對蘇57隱身性能的要求還沒有達到需要考慮這種細節問題的程度。根據俄羅斯媒體公佈的數據,蘇57的正向雷達反射面積在0.4平方米左右,雖然比起四代機有了巨大進步,但是比起F22、殲20等五代機同行顯然有著數量級的差距。

第二是實現武器彈藥的內置化,隱身性能再好的戰鬥機,一旦把武器彈藥掛在外面,那就徹底前功盡棄了,所以隱身戰鬥機必須擁有足夠空間的內置彈艙。在這方面蘇57同樣不容樂觀,迄今為止都沒有公開過主/側彈艙的內部構造,以及武器彈藥的掛載模式。這或許正是由於蘇57採用中央升力體氣動佈局,造成了主彈艙在結構強度上存在一些問題,雖然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但目前還不夠完善。

至於用於發射近距格鬥空空導彈的側彈艙就更加神秘了,始終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大家最普遍的推測還是其位於主機翼外側的那對繭包結構裝置當中,仔細觀看蘇57的官方紀錄片還是可以從中找出一些端倪,在測試機身主體框架的時候可以清楚地看到繭包結構裝置的確存在較大的空腔結構,足以容納一枚小型空空導彈,應該就是蘇57尚未公開的側彈艙,只不過暫時還不能使用罷了。因此蘇57經常都是以外掛武器彈藥的方式出鏡,似乎完全不擔心隱身性能受損,也被公認為“唯一不用攜帶龍勃透鏡的五代機”。


晨曦談兵


(丫丫軍事研究)首先,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應是肯定的。眾所周知,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蘇-57被定位為俄羅斯空軍單座雙發隱形多功能重型戰鬥機,其前身為T-50戰鬥機,2017年8月11日被正式命名為蘇-57。俄羅斯計劃用其取代蘇-27,與美國F-22戰鬥機抗衡。

蘇-57戰鬥機具備超機動性能、隱身性能好、起降距離短、超音速巡航等特點,能實現飛行性能和隱身性能的良好結合,具備空中格鬥和對地攻擊能力。

從近期俄羅斯電視臺播放的蘇-57宣傳片中可以發現,蘇-57採用性能優異的推力矢量發動機為其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兩個串列布置的載彈倉展現了強大的火力;可發現400千米以外的目標,並同時跟蹤30個空中目標,可見,蘇-57的性能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蘇-57採用的是直通式進氣道,並毫無遮擋,因此其隱身性能不斷遭人詬病。其實各種吐槽都是源於軍迷們對這款戰鬥機的期望值太高了。人無完人,同樣的在隱身戰機的設計製造上也是隻有更好沒有最好。我們不妨看一下美軍的F-35。

澳大利亞出天價採購F-35,而F-35昂貴的造價和全壽命成本曾令澳大利亞政府遭受猛烈批評。為此,澳大利亞政府極力宣傳F-35“物有所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趕緊表示F-35的隱身性能遠超殲-20。然而洛馬很快被“打臉”,出紕漏的正是其引以為傲的F-35戰機的“隱身性能”。 事實上,在澳大利亞空軍在本土接收第一批F-35戰機的當天,美國媒體便曝出,F-35嚴重“水土不服”,其隱身塗料耗損遠超預期,可能需要每飛一個架次就得重塗一遍。如此這般,讓花費重金的澳大利亞情何以堪啊。


吾評武願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給隱身飛機本身下一個定義,因為隱身並不是指雷達完全瞧不見,而是在更近的距離上才能瞧見。那這個就有一個隱身的界定問題,我認為只要一架飛機它的雷達RCS能夠做到典型四代機RCS的1/10,那麼從某種意義上它就應該被算作隱身飛機。

下面我列出一些物體的雷達RCS(平方米/分貝),如無特別說明都是正面

  • B-52(100/20)

  • 蘇-35(2/3)

  • 陣風(1/0)

  • 人(1/0)

  • 鳥(0.01/-20)

  • F-35側面和後部(0.01/-20)

  • F-35正面(0.001/-30)

  • F-117(0.003/-25)

  • B-2(0.0001/-40)

  • F-22A(0.0001/-40)

那讓我們看看蘇-57是一個什麼水平。目前根據俄羅斯自己給出的數據,蘇-57可以在全向做到RCS不大於0.01平方米。如果真是這樣,這已經達到了F-35的等級。雖然還比不上F-22A和B-2,但是已經比很多4代和4++代飛機的RCS小几個數量級了。就算是俄國人的數據有些水分,哪怕是隻有正面能夠做到0.01平方米,也比蘇-35低了兩個數量級。如果這不算隱身的話,什麼算隱身?下圖是網絡上搜集的蘇-57(PAK-FA)戰鬥機的全向RCS數值,可以看到比較靠譜的是隻有前方一個很小的範圍內0.01。

再看看,蘇-57的外形其實是經過隱身處理的。所有的斜邊都是平行的,保證反射波集中射向一定的方向。

蘇-57在隱身上最被詬病的一點是它的S型進氣口並不能像F-22和F-35上的同類系統那樣遮蓋整個發動機進氣風扇。俄羅斯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是通過進氣口屏障(它具有除防止FOD之外的第二個功能)和發動機風扇前面的雷達波阻擋器來緩解。後者和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上的同類裝備類似。

因此,我認為蘇-57也許沒有美國的F-22/F-35,甚至我國的殲-20,但是絕對算得上一種隱身飛機。


稀星天外


如果蘇-57真隱身的話,就不會有這麼多人吐槽了;


一型武器裝備的技術取捨,通常是根據自身需求和對未來作戰環境的設想而考量的,蘇57也是如此,但是俄羅斯在PAK FA“未來前線戰鬥機項目”(也就是誕生蘇57的項目)的研製過程中對未來空戰環境的設想出了偏差。

PAK FA項目誕生於上世界八十年代末,是前蘇聯為應對美國ATF(F22)而研發新一代戰機項目,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全面取代米格-29與蘇-27戰機。

為此米格設計局與蘇霍伊設計局相繼拿出了自己的初步競標方案,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米格1.44與蘇-47“金雕”,但是隨著前蘇聯的解體,俄羅斯PAK FA計劃受到了衝擊,不得不將該計劃推遲。


▲其實從米格1.44和蘇-47金雕的氣動結構就可以看出來,最開始俄羅斯的兩大設計局在俄羅斯未來戰機的設計思路上就選擇了重機動而輕隱身的道路。

而俄羅斯之所以會在PAK FA項目上,選擇重機動輕隱身的技術思路,其實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俄羅斯對未來空戰環境的錯誤理解

俄羅斯對未來空戰的思路與美國不同,美國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與美國各主要航空企業在各類隱身驗證項目上取得成功以來,美國就逐步將未來空戰的作戰環境設想為以精確打擊武器為主要手段,隱身超視距打擊為主要需求的作戰環境,所以美國的五代機項目,無論是誕生F-22的ATF計劃、還是誕生F-35的JSF計劃,都在戰機技術指標確定的一開始,將隱身能力作為未來戰機技術的第一需求,戰機是主要圍繞隱身這一需求而設計研發的。

但是俄羅斯與美國恰恰相反,由於過去前蘇聯在米格-29、蘇-27等四代機在超機動敏捷性上取得的成功,俄羅斯難免不將這種“傳統”繼承了下來。

而根據俄羅斯對未來空戰的設想,如果利用先進電子戰技術在遠距離外干擾敵方戰機雷達/導彈,使其不能在遠距離鎖定自己,同時利用自己優秀的超機動能力,在遠距離外躲開敵方戰機的打擊,那麼當拉進到近距離內,PAK FA就有可能在超機動的加持下利用優秀的敏捷性取得空戰優勢。所以俄羅斯PAK FA計劃就將主要的技術指標當在了“超機動”上,而“隱身性”則相對滯後。



▲俄羅斯新千年復興PAK FA計劃的技術招標中,“隱身性”只排在九大技術需求的倒數第二位,僅強於“短距起降能力”。

在PAK FA原型機T-50首飛後,蘇霍伊總經理與蘇霍伊總設計師“西蒙諾夫”曾多次強調T-50的超機動性,但是對該機的隱身性則一直閉口不談。

其次,錯誤的技術跟蹤

由於前蘇聯/俄羅斯一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第一“假想敵”,同時PAK FA計劃又相對美國TAF計劃落後,所以俄羅斯對美國F-22、F-35的技術跟蹤,就成為了後來蘇霍伊在研製蘇-57的主要技術依據。

但是在這方面,前蘇聯/俄羅斯又犯了巨大的錯誤,根據PAK FA總設計師“亞歷山大.達維登科”在接受採訪時的說法,美國F-22的正面雷達截面積(RCS)足有0.3-0.4平方米左右,要比現在所有國內外航空權威估算的F-22RCS高出一個數量級。

所以達維登科在設計T-50的時候,很可能也是以此依據,認為在五代機中隱身性能並非絕對主要的,只要根據F-22那樣RCS達到0.3-0.4平方米或者低於一平方米就可以了。

▲根據蘇-57的氣動佈局情況看,無論是正面可見發動機葉片的直通進氣道、凹凸不平的機腹下表面還是進氣道前緣的百葉窗結構,蘇-57都不像一款隱身戰機該有的樣子。

當然,在俄羅斯方面看來蘇-57的隱身與否並不影響其是全世界最先進五代機的地位,就在今年11月11日,俄羅斯紅星電視臺還播出了一部關於蘇-57的紀錄片《從T-50到蘇-57》,在這部紀錄片中,紅星電視臺的記者採訪了蘇-57的主要設計單位與研發企業,當採訪到蘇霍伊集團首席開發人員“米哈伊爾.斯特雷茨”時,他是這麼說的;

“蘇-57戰機在一開始就是以多用途為目標研發的,在近距格鬥、中距空戰、對地/對海打擊等所有方面蘇-57都遠超F22與F35,而俄羅斯軍方給蘇57的代號含義也可以看出這一點(F22+F35=蘇57)”



所以……大家怎麼看呢?


武備趣科普


現在沒有人知道s57能反回去多少面積啊。

不過咱們可以從人家計劃來看看到底隱身不隱身。

s57到底有沒有隱身處理的地方?答案是絕對有的,s57是s系列家族雷達反射面積最低的飛機。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毛子為隱身機的反射面積的定義在0.5平方米還是0.05來著。。。在這個左右的為隱身機。。。這是俄羅斯的標準。。。

然而咱們說說美標,美標就要比俄標還要狠。比俄羅斯小几個倍數級的才能算上隱身機。

所以按美標來只有f22和f35 和我國的j20(j20是朝著美標走的,並沒有採用沈飛的方案)才算得上是隱身機,按俄標走,那麼s57和f22 f35 j20都是隱身機。



然後咱們在來看看實機情況(真實發生的,無論你在怎麼吹逼也要看實際情況,眼瞎的咱就忍了)

s57在俄羅斯軍隊裡面前途堪憂啊,首先服役時間一拖在拖,然咱們j20服役時間都超過了他,然而最近又有消息爆料出來,俄羅斯軍隊不想要s57,要s35。你說尷尬不尷尬? 這隻能說明s57沒有達到軍隊預想效果。 我認為有兩點原因

第一種可能性就是隱身問題,也需s57連俄標都沒有到,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美國中國歐洲也需早就用電腦算出s57的隱身性能大概了。還有s57的隱身實驗上面,竟然是個機頭,並不是說全部飛機。。。感覺好尷尬。

第二種可能就是機身強度問題。這裡不是重點所以不做多說了。

s57隱身不隱身,首先看標準,其次看軍隊態度,最後才能看實戰咋滴。


WHLL涵


目前,全球範圍內具備雷達隱身能力的戰機有4款,包括美國F-22、F-35戰鬥機、我國的殲-20戰鬥機(傳說中的殲-31尚未成型)以及俄羅斯的Su-57戰鬥機。Su-57雖然是一款隱身戰鬥機,但是隱身效果相對來說要差一些,相對於其他幾款四代戰鬥機,其雷達反射面積要大一個量級以上。
目前全球範圍內已成型的4款四代戰鬥機(俄製五代)


俄羅斯Su-57戰鬥機,外形不錯!

美國F-22戰鬥機是全球第一款具備雷達隱身能力的戰鬥機,其之所以能夠達到雷達隱身的效果,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在外形設計上採用大傾角和鋸齒形結構,包括大角度外傾垂尾、矩形內傾進氣口、菱形截面機身以及座艙蓋鋸齒形開口等,而且整個機身製造工藝也十分優異,從機體結構上儘量減少雷達反射信號;第二是機身覆有有雷達吸波塗層,這種隱身塗料是美國在四代戰鬥機開發中取得最為核心的技術成果之一,雖然吸波效果十分優秀,但是也比較“脆弱”,每飛行一次都要對塗層進行保養,導致F-22戰鬥機不僅造價高昂、維護保養的費用也居高不下!


美國F-22戰鬥機發射“響尾蛇”近距格鬥導彈
外媒報道F-22戰鬥機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0005m平方!(個人表示存疑)

Su-57戰鬥機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研發的一款五代戰鬥機(美製四代),雷達隱身能力也是其重要的設計指標之一,因此,Su-57的外形設計也是採用了大量的外傾設計,包括大傾角全動垂尾、內傾進氣口以及飽滿平滑機身等,從結構上儘量減少雷達反射信號。但是,就像其他俄製武器一樣,雖然性能不錯但是製作工藝比較“粗糙”,因此,Su-57本身隱身基礎相對較差,此外,俄羅斯在雷達吸波塗層方面一直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果,雖然Su-57也有機身蒙皮塗層,但是工藝、吸波效果都較F-22低一個檔次。因此,Su-57的雷達反射面積比F-22要高一個量級以上!
“彪悍”的俄羅斯電視臺記者“粗暴踐踏”Su-57戰鬥機,可見其機身工藝比較粗糙!


據稱Su-57雷達反射面積約為0.4m平方,比F-22高了2個量級!

雖然Su-57整體隱身效果不算頂級,但是相對於三代戰鬥機,其雷達反射面積要低一個量級以上,而且目前報道的數據也未必是可信的,不排除有些媒體刻意打壓俄製武器的可能,因此,Su-57可以算是一款因素戰鬥機!當然,目前看到的關於Su-57的相關數據只是推測,曾經有報道說Su-57將會採用等離子體隱身技術,但是具體如何尚未可知。前段時間媒體報道俄羅斯Su-35S戰鬥機在敘利亞戰場成功用紅外探測系統鎖定美國F-22戰鬥機,看來F-22的隱身能力也未必像報道的那麼優秀,虛虛實實、假假真真,只有在戰場上見分曉了!


據稱是俄羅斯Su-35S戰鬥機鎖定美國F-22戰鬥機的畫面!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洗稿!)


威吶解析


很長時間以來俄羅斯是可以與美國在戰機研發領域並駕齊驅的國家,美國開發出新一代的戰機,俄羅斯必會跟進或者有所超越。說到蘇57的裝備可謂歷經坎坷,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國力受到極大的削弱,在美國隱身戰機F22服役多年後,蘇57也總算是裝備到了部隊,不過由於它存在不少設計上的缺陷,使人們對它的隱身戰機定義頗有懷疑。

從外形上看很多人都認為蘇57是拍扁了的蘇27,還沒有走出蘇27大改的範疇,這也是引發大家詬病的重要原因。不過作為研製方的俄羅斯可不這樣認為,俄羅斯堅定的認為蘇57就是可以媲美F22的隱身戰機。至於蘇57到底水平如何,相信與俄羅斯共同投資研發的印度肯定心中有數。

印度在很早的時候就參與到了蘇57(T50)的研發當中,並且為該戰機的研發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通場情況下作為共同研製的合作伙伴,印度應該對T50有知情權,只不過俄羅斯出於某些原因,一直沒有給予印度足夠的知情權,印度對T50的真實性能也一直比較懵逼。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非常不爽的決定退出了T50的研發工作。

印度的退出對俄羅斯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首先再想繼續進行深入研發的資金可就沒有了著落,這對缺少資金的俄羅斯可不是什麼好消息。俄羅斯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匆匆讓T50加入了人現役部隊,並給予蘇57這個正式的編號。從種種跡象來看蘇57的服役多多少少都有些勉強,可能很多實際性能指標是無法達到設計要求的。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外界懷疑蘇57是否為隱身戰機也就很正常了,只不過對於俄羅斯來說蘇57就是奔著第四代(俄羅斯標準隱身戰機為第五代)隱身戰機去的,何況第四代隱身戰機的定義並沒有十分明確的標準,這也就為俄羅斯使用自己標準定義蘇57戰機創造了條件。那麼從俄羅斯的角度出發蘇57就是不折不扣的隱身戰機,至於外界的爭議也就只能隨它去了。

是不是隱身戰機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戰場上的戰鬥力,蘇57也曾經去過敘利亞戰場,不過具體的表現就很難說了。客觀的說賦予蘇57隱身戰機的名分,也不能說是很過分,畢竟它也是軍事航空大國俄羅斯的心血之作。


異域邊緣


首先來說蘇-57肯定是算一款隱身戰機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蘇-57的隱身水平應該來說連我國的殲-20都比不上,更不要說美國的F-22了。


蘇-57的設計有點像拍扁了的蘇-27。應該來說,俄羅斯的設計人員肯定是在參考蘇-27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這也符合技術的延續性,在清理之中。與蘇-27相比,蘇-57的設計之中考慮了很多隱身設計。比如機頭,機艙等都與F-22類似,具有典型的隱身戰機的特徵。武器採用內埋式彈倉,機翼與尾翼的前後緣平行,等等,這些都能夠降低飛機的雷達波反射面積。


不過蘇-57在隱身設計上也有很大的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其發動機短艙。與蘇-27類似的發動機短艙雖然在進氣道上也採用了S形狀,不過還是不能完全的遮擋住發動機的葉片。光這一點都能將蘇-57的雷達波反射面積拉大一個數量級。

這可能是設計思想的區別。俄羅斯在戰機設計上還是以機動性能為主,隱身性能為輔。從蘇-35在航展上做的諸如落葉飄等各種機動動作就可見一斑。蘇-57全機扁平,採用升力體設計,翼載比較低。進氣道與蘇-27類似,有助於改善飛機的大迎角飛行性能。而美國對隱身性能的注重程度要比俄羅斯高得多。從F-117,B-2,到F-22,F-35,美國人在隱身技術上的研究上也要比俄羅斯花費的精力大的多。


未來的空戰視距外攻擊的可能性要比近距離纏鬥的可能性大得多。因此就目前來說隱身性能對於未來的空戰意義極其重要。不過,雖然蘇-57在隱身性能方面做的並不特別的好,不過蘇-57的雷達反射面積較三代機來說有質的差別。因此,蘇-57依然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隱身戰機。


雲端風火


俄羅斯空天軍第五代戰鬥機——蘇-57早前為了檢驗其應對戰爭的能力,前往敘利亞開展相關測試。目前對於蘇-57戰鬥機的各種爭論不斷,比如其彈倉容量是否允許其攜帶巡航導彈,有人嘲笑蘇-57甚至連大尺寸對地打擊武器都攜帶不了。但爭議最多的還是蘇57的隱身能力。

我們在談論一款武器裝備是否具備某種打擊能力時,其實應該討論這款武器是否有其他作戰要素的支持,即不能脫離作戰體系單單討論某個武器有多麼厲害。但本文僅僅就其是否具備隱身能力開展討論。

根據俄羅斯軍事記者阿列克謝∙列昂科夫於12月14號在俄羅斯媒體透漏的內容我們瞭解,蘇-57戰鬥機在空中作戰中比美軍F-35戰鬥機更勝一籌。他強調蘇-57的隱身能力可以使它輕鬆接近F-35並開展攻擊。

而在11月10號,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首席設計師兼總監米哈伊爾·斯特列利茨,也對外強調了蘇-57第五代戰鬥機比美國的F-22戰鬥機和F-35戰鬥機更加出色。他認為,美國戰鬥機除了機動性、多任務性等性能不及蘇-57戰鬥機,蘇-57戰鬥機在偵察、突襲方面也優於美軍戰鬥機。這裡的突襲即蘇-57戰鬥機可以依靠隱身能力完成滲透敵方領空的任務。

但是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俄羅斯雖然稱蘇-57戰鬥機是能戰勝美國隱身戰鬥機的有力武器,但對比美軍F-22、F-35隱身戰鬥機和殲-20隱身戰鬥機,蘇-57的正面雷達反射面積(RCS)更大。

為了使蘇-57戰鬥機具有優秀隱身能力,蘇霍伊設計局在設計機體時為其加入了大量外傾元素,這就包括了蘇-57的大傾角全動垂直尾翼,採用內傾設計的進氣道,並讓蘇-57的機身儘量減少各種外凸裝備,減小橫截面積。

然而蘇-57如同所有的俄羅斯武器一樣,儘管蘇霍伊稱它性能強悍,但蘇-57的製造工藝還是較為粗糙,鉚釘也有外露現象,一些機載設備也不得不凸出機體。況且俄羅斯在隱身吸波塗料領域的建樹一直不大,因此它的隱身水平相比於F-22甚至殲-20,還是比較低的。

但從現在來看,蘇-57隱身戰鬥機的許多數據還不太明朗。俄羅斯相關技術部門甚至決定在蘇-57戰鬥機加裝等離子體隱身技術,但是進展如何依然是未知數。檢驗蘇-57戰鬥機是否真正具備隱身能力不可紙上談兵,還要靠真實的戰爭才能檢驗出它的真實水平。


利刃號


俄羅斯的su57是否具備隱形能力,這一點上是毋庸置疑的,無非就是極低可探測度和低可探測度之間的區別而已。

但是就從那個中央升力體腹部那個碩大的股溝,來看su57戰鬥機的隱身性能,就不會好到哪裡去,如果它的隱形性能好的話,蘇霍伊設計局的人也不會說出第五代戰鬥機,最重要的是機動的話......

呵呵,目前來看su57戰鬥機的氣動設計整體來說是相當保守的,也就是這個不知道怎麼歸類的東西,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鴨翼作用。r但是很明顯,這還是因為俄羅斯的複合材料問題所以不敢採用機動性能更強的鴨翼佈局,而選擇了這種折中的

一群人吐槽su57戰鬥機的進氣道設計做這個特徵太明顯,但實際上f22也沒好到哪裡去當然了,這個大半個發動機扇葉直接漏到外界就沒得洗了,就只能說蘇霍伊設計局的人不知道究竟想幹嘛。

目前來看,應該能夠達到超音速巡航,超激動,超電子戰能力,但是這個超隱身就不容樂觀了。

但是實際上俄標和美標本身就是兩套思路,不是嗎?並且俄美兩國都各有各的需求。

畢竟俄羅斯的領土大,所以說他更加看重速度,並且它更多是依託本土的大型陸基反隱身雷達 乾的也是個截擊戰鬥機的活,所以說隱身性能差點就差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