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與張善子昆仲創立“大風堂畫派” 代表作品 《愛痕湖》《長江萬里圖》《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園雅集》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16年暑假與同學徒步返內江,途中遭匪徒綁架,迫為師爺,經百日才脫離匪穴。冬,與表姐謝舜華定親。

1917年東渡日本,在京都公平學校學習染織,課餘時間堅持自學繪畫,學詩,學治印。其二哥張善子也在日本。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19年完成學業,由日本返滬。秋,拜上海名書法家曾熙、李瑞清為師。曾熙為其取藝名爰,字季爰。在上海寧波同鄉會館,他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百幅作品全部售完,一鳴驚人,自此以賣畫為生。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念未婚妻謝舜華去世,至松江禪定寺出家為僧。師事住持逸琳法師,法名大千。三月後還俗。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20年返川與曾正蓉完婚。婚後赴滬。同年9月12日,李瑞清病故,享年54歲。作《次回先生詩意圖》,署名啼鵑。啼鵑是張大千早年署名之一。

1921年借寓上海李薇莊宅。與李秋君定交。秋君名祖雲,別號甌湘館主。在三師叔(李筠庵)的影響下,開始臨仿石濤畫跡,仿石濤冊頁一開,瞞過前輩畫師黃賓虹。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22年作北魏《張玄墓誌》集聯,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凡數十聯。

1923年張懷忠夫婦率家人由內江遷居江蘇松江府華亭縣。與王個簃定交。

1924年善孖奉調入京,任總統府諮議。隨兄弟初次入京,與汪慎生定交。仿作金冬心、石濤、八大、漸江扇面四幀贈汪慎生。父張懷忠病逝松江。秋,應邀參加上海文人雅集“秋英會”,結識常州詞人謝玉芩、上海畫家鄭曼青,並與謝玉芩結為知友。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25年在上海寧波同鄉會舉辦首次畫展,由李秋君主持。展品100幅,每幅20大洋,購畫者一律編號抽籤取畫。

1926年應周夢公之囑,為其妾素蘭作白描像署名啼鵑。1926年3月21日在上海《申報》刊登《張季蝯賣畫》啟示。仲夏,在曾熙家結識溫州籍篆刻家方介堪。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27年臨曾熙所藏《石濤小像》,曾師為之題跋。應張群函購,先後仿作石濤、金冬心筆意山水扇面兩幀。參加“寒之友”畫會,會友有于右任、何香凝、經亨頤、陳樹人、黃賓虹等。秋,應日本友人之邀赴漢城遊金剛山。與韓國姑娘池春紅定情。

1928年與善孖、馬駘、俞劍華、黃賓虹諸人組織“爛漫社”,刊行《爛漫畫集》。5月,與善孖、郎靜山等人倡建“黃社”。二赴北平,與餘叔巖結識。在陳半丁家中,結識舊王孫兼書畫名家溥心畲。冬,池春紅來信,作長詩《春娘曲》,並赴漢城相會。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29年從漢城返滬。《蜀中三張畫冊》出版(三張者,張善孖、張大千及九弟張君綬)。被聘全國美展幹事會員,與葉恭綽定交,同時結識徐悲鴻。出席全國第一屆美展,作三十自畫像,遍徵上海名家題詠。

1930年與善孖合作《十二金釵》,曾熙提款。夏,上海文明書局出版張大千大風堂收藏的《大滌子山水冊》三冊;中華書局出版《大風堂原藏石濤和尚山水集》。秋,參加“天馬會”第八次美展。曾熙病故享年70歲。

1931年扶曾師靈柩歸葬衡陽。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32年與善孖、黃賓虹、謝玉芩等人同遊浦東顧氏園觀桃。黃賓虹作《平遠山水圖》及詩八首相贈。與葉恭綽、吳湖帆同遊蘇州,組織成立“正社書畫會”。移居蘇州網師園。

1933年春節,邀章太炎、葉恭綽、陳石遺、李印泉等前輩歡聚網師園。徐悲鴻組織“中國近代繪畫展覽”赴法展出,內有張大千所作《金荷》一幅,被法國政府收購。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34年與善孖北上。客居聽鸝館,館內有“蝴蝶會”之舉,與會者有王夢白、於非闇、何亞農、湯爾和等人。9月9日,中山公園舉辦“正社畫展”,內有他的作品40件。與善孖同遊華山。張善孖,葉恭綽加入“正社”。冬,納天橋京韻大鼓藝人楊宛君(藝名花秀舫)為三夫人。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35年應徐悲鴻之聘,任中央大學藝術科教授。南京舉辦“張大千畫展”。與徐悲鴻、謝稚柳及中大藝術科學生同上黃山。母曾友貞病逝郎溪。“張大千、方介堪、於非闇書畫篆刻聯展”在北平舉行。《張大千畫集》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濟貧合作畫展”在北平展出。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36年首次在英國伯靈頓美術館舉行個展。1937年,“第二次全國美展”在南京舉行,任審查委員。與謝稚柳、於非闇、黃君壁、方介堪同遊雁蕩山,合作《雁蕩山色圖》,方介堪刻“東西南北人”印。七·七盧溝橋事變,困居北平。應故宮文物陳列所之聘,任國畫研究班導師。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38年駐北平日本司令部多次派漢奸勸張大千出任偽職,張氏推諉不從,化裝逃出北平,輾轉上海、香港,入桂林途中會見徐悲鴻。隱居青城山上清宮。

1939年邀黃君壁、張目寒同遊劍門。在青城上收龍國屏(龍治)為入室弟子。為張目寒作《蜀山秦樹圖卷》。應黃君壁之邀同遊峨眉,作《峨眉金頂合掌圖》贈君壁。先後在成都、重慶舉辦畫展。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40年與趙望雲相識於成都。擬赴敦煌,行至廣元,兄善孖病逝重慶,赴重慶奔喪。

1941年在重慶舉辦畫展。先後出席成都“黃君壁畫展”、“關山月畫展”開幕式,並重金訂購畫作,以示祝賀。攜楊宛君、張心智北上蘭州。敦煌途中,結識隴中畫家範振緒。在範振緒陪同下抵達敦煌,留敦煌臨摹壁畫。在其臨摹壁畫期間,對多處壁畫進行剝損,造成無以復加的災害。 [6] 為莫高窟編號。訪榆林窟,臨摹壁畫,年底離榆林窟,赴青海西寧。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42年率心智赴塔爾寺訪藏畫師,請教大幅畫布製作工藝。攜帶五名藏畫師返敦煌繼續臨摹壁畫。與西北文物考察團王子云等人相識。致函謝稚柳前來相助。歲末與謝稚柳及子侄門人離莫高窟赴千佛洞考察,併為之編號。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43年敦煌藝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在蘭州召開會議。籌委會主任常書鴻抵達敦煌。5月1日,離莫高窟赴榆林窟,在榆林窟臨摹月餘。8月,“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在蘭州首展。11月,返回成都,敦煌之行前後歷時兩年七月。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44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展品44幅。“張大千收藏古書畫展覽”在成都展出。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1945年率李復赴大足、資陽、簡陽考察石刻藝術。葉淺予夫婦借居昭覺寺,葉氏向張大千請教中國畫。作丈二匹《荷花》通景大屏及《西園雅集》。在成都舉辦近作展。冬,取消赴新建考察石窟之行,改道北平,與於非闇舉辦聯合畫展。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張大千作品展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