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千與千尋看懂了?真正意義是什麼?

翁董威


千與千尋作為一個寓言體電影其蘊含的寓意真的就很多!不同的人看就會有不同的含義!

就我看來!千與千尋往小了說的話,就針對每一個個體而言是一部寓意人成長路上的孤獨與艱難,需要我們去一一克服這些困難,勇往直前不要回頭,同時還要做到勿忘初心才能真正的長大獨立! 而往大了說呢就很複雜了!

其實我們可結合宮崎駿在《 異境中的千尋——這部電影的主旨》中的一段話去理解:

在一個無國界( borderless)的時代,無立足之地的人是最受人鄙視的。立足之地就是過去,就是歷史。在我看來,沒有歷史的人和忘記了過去的民族,只能如蜉蝣一般消失,或者像一隻雞一樣只知埋頭生蛋,直到自己被吃掉。

然後這段話是宮崎駿在1999年11月說的,結合日本那個“迷失的一代”“迷失的10年”就不難看出這部電影的深刻寓意了!(不知道的可以去了解一下日本1991年到2000“迷失的一代”就明白了)說到底就是希望能點醒當時處於資本主義擎制下的日本年輕人。這一代的很多年輕人活在米國資本主義的溫室裡迷失了自己!

然而其實這部電影的寓意即使是放到現在來說仍然也是十分合適!請聽我一一道來:首先油屋這一環境不就是現在社會模板嗎?而油屋裡形形色色的工作人員和妖怪不真實現實中的很多人如機械一般的活在當下!被生活的壓力限制在一個很小的圈子裡艱難度日,而湯婆婆不正好象徵著利益至上!所有油屋的財產全在她一個人手上,他一邊在享受著油屋所有工作人員的收益同時也被油屋所有人羨慕著擁有鉅額的資產!而相反錢婆婆則是象徵著人們僅存的理想與追求!然而很多人已經將其埋在了心裡的最深處不去觸碰!大多數人都為了追求利益放棄了自己的本心與理想追求.(湯婆婆住在油屋的最高處而錢婆婆則在遙遠彼方的“沼之底”)坊寶寶和無面男不正好是當今許多被溫室養大的年輕人踏入社會後缺少獨立能力陷入迷茫而自暴自棄的現象嗎!而千尋帶著被變成老鼠的坊寶寶和無面男踏上列車不就是在鼓勵這些人不要老是處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去追名逐利,是時候出去走一走追尋自己的初心和夢想!即使前路很陌生,你只要有勇氣踏出這一步,你就有了像千尋一樣再次“成長”的機會.

我的文筆不好!很多都話都到了嘴邊可是就是講不清楚,望見諒!第一次有這麼多感觸!如果有什麼不足請指出!有什麼不足請補充......


xm2010


前幾天無意中看到,千與千尋搬上了熒屏。講真,儘管看過很多次,我仍對這部優秀的動漫作品愛不釋手,可以說,他已經不是一步純粹的給小孩看的動漫。裡面含著更多的的人生寓意,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似的,值得我們慢慢品味。

這個故事的開始就是千尋一家搬家的場景,千尋坐在車後座上,眼神裡充滿著失落,她懷念著以前的班級、以前的同學,手上還捧著臨時同學送她的鮮花,爸爸告訴他以後就要在這裡上學,千尋更是一臉厭惡,透露出孩子間特有的叛逆、埋怨,相信很多觀眾看到這裡都會想起自己小的時候吧。

他們一家是剛搬來這裡的,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走偏走錯很正常,千尋的爸爸走了一條茂密的小路,跌跌撞撞地來到一個隧道前,這個隧道口好似連接了人世真實與幻境,一端為我們現存紛擾的現世,另一端卻是超乎想象之外的幻境;看似普通的隧道,但卻是鬼怪神靈休息的世界。

在穿過幽黑的隧道後,他們看見的是一個在90年代經濟泡沫時期所建立主題公園、一片藍天,蔥鬱的草地還有清新的風。從電影中他們一家的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這似乎是社會里少見的場所,如今荒廢而殘破,諷刺著人類不能認清真象而一窩蜂投入開發的盲從(有點像我國當初盲目開發後又沒落的一些地方)。

在本篇故事中,這裡成為各路下級土地神仙鬼怪的休憩之所,所有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事,在這裡似乎都是理所當然,它和人界比鄰而居,繁華無盡卻又虛無飄渺,但人類的雙眼永遠不能捕捉到它的存在。

他們來到一條街上,大白天下,街上空無一人,很是奇怪。兩旁是香噴噴的食物。千尋的父母按捺不住食物的誘惑,根本不在乎店家不在這裡,拿起食物就吃,這也間接諷刺了當時日本的拜金主義,有錢人走到哪裡都可以無視任何規則,所有的規則都可以用錢來解決,有錢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千尋無法阻止父母的舉動,這裡令她不安,他只好在空曠的街道上徘徊著,遊蕩著。

鬼氣森森的街上,千尋走到了一間氣派的房子前,上面寫著“湯屋"兩個字,有人說湯屋是妓院,因為電影裡也有一些類似於會所的暗示情節,但我個人認為這純屬扯淡,日本詞典對湯屋、油屋的解釋是公共澡堂、浴池的意思。

突然,她看見了白龍,本部電影中不可缺少的另一主人公,他呵斥著千尋,讓她在天黑之前快點離開這裡。而此時夜幕降臨,白龍身後大屋的燈光亮氣,天色漸漸黯淡下來,無人的街上開始出現灰色的影子。在天黑之後,才漸漸展現。這和當時的日本,甚至放下我國的很多大城市很像,白天街上空空蕩蕩,一到晚上便開始車水馬龍,工作族白天工作忙於事業,只有夜裡才會去參與娛樂。工作族在夜裡的時候,才算是真正的活了過來,其實這種下班以後在街邊吃點小吃,喝點小酒很符合當下日本人的生活節奏。畢竟只有夜裡下班以後才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吃奉獻給神明的食物,被變成了豬,暗示人類的貪婪本性,因為千尋還小,並沒有完全這麼貪婪,所以會阻止父母吃。

爸爸媽媽存在一種人到豬的卡通化過渡,因為衣服不合身但仍然存在,提醒著變化的突然。而杯盤狼藉的畫面能勾起任何人對貪食的厭惡 。千尋只能自己照顧自己,在這個場面的背後,隱含著宮崎駿一貫的命題:成年人因為自身的缺陷,註定要被社會淘汰,孩子們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

千尋害怕得沿著來時的路跑回去,卻發現來的路已經不知何時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白天時過來的荒廢的遊樂園、鐘樓,現在已經燈火通明,蛤吐出的水形成了河,隱約的對岸,明明白白地“無法逾越的彼岸”的意思,暗示千尋已經徹底陷入了神明的世界,依然無法回去。這種情景,比單純強調“世界的規則”在劇情之初要生動得多 。

她不願意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她希望這只是一場夢,拼命想使自己醒過來,可是無論如何也不行,這是一艘精美絕倫燈光通明的船緩緩駛了過來,停岸了,卻發現下來的是一個個帶著面具的影子。

千尋害怕極了,她突然發現自己正在逐漸地變得透明。這時白龍出現了,他輕輕地對千尋說,別怕別怕,我是站在你這邊的,吃了這裡的食物你就不會消失了。如果不吃這個世界的東西,就會消失。這句話暗示,如果不融入社會,社會上就沒有自己的位置,就會缺乏存在感,缺乏生存的依據,與社會沒有聯繫,變成透明的人,(比如無臉男)想要毀滅世界是不可能達到的,但是世界可以輕易毀滅你。當湯婆婆的爪牙,湯婆婆的烏鴉僕人在天空盤旋著要抓千尋的時候,白龍卻帶著千尋躲過了,但他不得不離開的時候,千尋卻依賴地拉著他,白龍對她說,想要在這裡生存下去,你只有一個人走下去。而在這裡不工作,就會被湯婆婆變成動物。不工作就會變成動物,這是在諷刺日本垮掉的一代年輕人,不工作,在家做死宅,這和養豬有何區別?

千尋很害怕,不想變成動物,可她卻更加想救她的父母。於是,她沿著白龍給她指引的路,找到了燒洗澡水的鍋爐爺爺,拜託他給自己一份工作。

鍋爐爺爺卻拒絕了,他說自己人手已經足夠了。不過,當送飯來的小玲看到千尋的時候,他卻說這是自己的外孫女,讓小玲介紹千尋去湯婆婆那裡找工作。這裡可見鍋爐爺爺還是非常善良的,也藉以褒獎勞動人人民的善良純樸。

當離開鍋爐爺爺的時候,小玲指責千尋,鍋爐爺爺幫了你,可你居然連句謝謝都沒有說,可以看出,無論是鍋爐爺爺還是小玲,他們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其實整個油屋就是日本社會的一個縮影,鍋爐爺爺和手下的一堆煤灰就是處於社會下層的勞動人民,正是這些人在維持著社會的基本運轉。而他們所能提供的,也只有那一點微乎其微的幫助

這裡有個細節,鍋爐爺爺的身邊擺滿了生活用品,看的出來,他平時吃喝拉撒睡都是在這個工作臺上,這個細節表現的很好,事實上許多老工人就是這樣,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走出工廠,在日本,經常能看到老警察,老司機,鍋爐爺爺這個角色或許也正是日本社會老齡化嚴重的一個側面寫照 。

如果說油屋象徵著日本如今的社會的話,那麼湯婆婆便是這個社會的管理者。一個來自西方,或者接受過西方高等教育的資本家。整個小鎮其實是以“油屋”為主體而建立起來的,目的便是為了給八百萬的神明提供休憩的場所。想想看,當所有妖怪、人類和神明都身著日本傳統服飾的時候,只有湯婆婆(以及她的姐姐)身穿歐洲中世紀的衣著,這便是暗示著她乃是外來的力量,實際上她又尖又長的鼻子以及皺巴巴的樣子一看就是取自童話故事裡面的臉譜化的中世紀女巫形象。

在見湯婆婆之前,千尋連門都沒有敲就想直接推門就入,反映出年輕人初入社會對社會的不習慣以及現代教育的死板,使得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變得嬌生慣養,不懂得社會的規矩。小千見到湯婆婆之後,就能發現這是一個愛發脾氣又貪錢的物質女人,對自己的孩子,巨大的寶寶縱容嬌慣。也反映出當時日本教育的問題。

湯婆婆告訴千尋,在油屋工作的人必須交出自己的名字,這像極了資本主義體制下資本家和工人的合約關係,千尋被湯婆婆強迫改名為“小千”。(說實話,小千忘記自己名字的那一幕,我差點沒看出來,還以為是在領導面前改口叫自己的名字)

名字,在這裡成為了一種與真實世界(即本我)聯繫的象徵。名字是聯繫她的本體和原來世界的一個最為關鍵的點,名字一旦被奪走,就再也無法找到回家的路了。魔女湯婆婆奪走她的名字就是為了留住她,讓千尋成為這個世界的人的形態,為她工作一輩子。失去了名字的人,也就失去了在那個世界的身份和生存的依據。忘記自己的名字暗示工人在長期的機械化勞動中喪失了自我——這一點被宮老結合了日本神話中的“言靈”思想,解釋為丟失了自己的真名。

第二天早上,白龍找到小千,提醒她,在湯屋工作無論如何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名字,並把寫有她名字的小紙條和衣服遞給小千,小千看著紙條記起了自己的名字,也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白龍帶著小千到豬圈找到自己的爸媽,但是無論小千怎麼叫他們都不答應,千尋擔心爸媽是不是生病了,白龍告訴千尋,他們是因為吃的太飽了,不想動而已。我感覺這句話有點像:不要貪太多,會被紀委抓的!儘管小千說了很多,但是豬卻一動不動,拍了一下耳朵,這諷刺了一些人一旦被自己的貪慾所控制,就沉迷在自我享受中, 聽不進周圍人的規勸了!

小千正式在湯屋上班了,初來乍到的他動作慢吞吞的被人恥笑,欺負,而他卻一直保持著學習的心態,任勞任怨,同時也認識了自己在湯屋的第一個好朋友小玲,這裡很有意思,可以看出小玲長得明顯和其他人不一樣,小玲長得更漂亮,其實小玲也不是人類(在千與千尋的背景設定裡說了,小玲是狐狸精)

在下雨之日,小千在倒髒水的時候,看到院子的無臉男(當時背景音樂響起,我還以為無臉男是壞的,到後面才知道,它是整部電影裡最具象徵意義的一個角色)孤獨地在外淋雨,一個小孩本質上是善良的,她為他開了一扇門好讓他進來避雨。無臉男渴望朋友的心態,與現實社會中的人沒什麼兩樣。只要一點點善意的行為,就足已令人感動。

主管叫小玲小千洗最髒的浴室,小玲要小千去拿藥浴牌子才能洗乾淨,小千找主管拿不到藥浴牌,這說明的新人剛到社會被職場老手的各種欺負,無臉男為了感謝小千的關心,偷了很多牌子並送給小千,單純的無面男還不知道這種行為叫偷竊,他只知道,他要對小千表示感謝,而送牌子,是他目前能為小千做的唯一的事 。

湯屋來了一個特別的客人---腐爛神,彷彿就是汙泥組成的一個神靈,惡臭熏天。當所有人都勸腐爛神回去,只有湯婆婆說要開門接客,這充分體現了湯婆婆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應有的素質,沒有以貌取人 。電影中為什麼要讓小千一個人照顧腐爛神?因為腐爛神是被人類汙染的河神,而這裡只有小千是人類,所以這是在讓人類在彌補自己鑄成的打錯。

當腐爛神進入湯屋裡最大的浴池時,清澈的水頓時變成了渾濁的泥漿,連新鮮的飯菜都瞬間餿了,在幫腐爛神泡澡的過程中,小千卻忽然在他渾濁的身體裡摸到了一跟鐵棒一樣的東西。這時湯婆婆意識到不對勁,讓小千用繩子綁住那根鐵棒,大家齊心協力往外拉。沒想到拉出來的居然是人類廢棄的垃圾,腳踏車,魚線,甚至連骯髒的抹布都有。

原來這不是腐爛神,而是河神,河神因為人類把垃圾丟到河裡而變成了臭臭泥,多內涵的諷刺啊。這裡體現了宮崎駿對自然、生態的重視,而這也是宮崎駿一貫喜歡的命題(幽靈公主、天空之城等都有人與自然的思考)小千帶頭把腐爛神身體裡的人類垃圾,自行車,電冰箱,廢舊玩具清出身體,象徵著自然在被人類玷汙之後還需要人類治理,恢復自然,正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 。

河神給了千尋一個驢糞蛋一樣的東西,有人說這是淨化心靈的妙藥。可是我感覺可能只是河神搓澡搓下來的泥球 ,小千給河神洗澡,並獲得了河神丸子和大家的認可。

河神這個情節安排的非常巧妙,從劇情角度來說,這裡是故事的轉折點,預示著小千在湯屋地位的提升和與湯婆婆以及湯屋其他員工之間的關係得到改善,開始融入這個家庭,為後面小千離開湯屋打下基礎。從勵志的角度說,小千靠自己的努力克服了一個巨大的障礙,為自己積累了更多的人生經驗。從內涵的角度說,這個橋段解釋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間接的諷刺了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同時也表明了人類正在逐漸意識到自身的錯誤,開始補救。真是一舉三得啊 !!!

河神走的時候留下了一地的砂金,在人們搶奪沙金時,無無臉男默默地在人們的背後看著,見識到了什麼叫做貪婪。(其實是因為自己沒有錢而感到自卑吧.....),他不會說話,也什麼都沒有,他覺得自己不配做小千的朋友。一個人久了就不會覺得孤單,可是在感受到小千的溫暖後,卻還是沒有人陪伴的日子讓它覺得特別的空虛無臉男悄悄地在角落裡注視著千尋,並看到了人們近乎瘋狂的搶奪沙金,單純的他就認為,金子是大家都很喜歡的東西,那麼小千也一定會喜歡,而且還不會說話的他,渴望著能夠在小千身邊,哪怕只是說一句話。

小千拿著河神丸子去找父母,卻發現豬們都在渴望著丸子。說明了供不應求的社會現狀。墮落的豬們內心還是渴望獲得自由,但丸子只有一個。

夜深人靜之後,蛤獨自跑到河神的浴室,想要地板縫中挖出砂金,間接地諷刺了貪得無厭和愛貪小便宜的人。無臉男利用金子引誘蛤並吃掉了它。無臉男吞了蛤以後會說話了,並且聲優也是蛤的。這代表無面男已經開始被湯屋內汙穢的環境給汙染了。蛤被無臉男吃掉也表現出貪得無厭的人沒有好的下場。

無臉男隱喻的是國民內部孕育產生的陰影,在現代化進程中迷失自我的集體無意識。不學別人說話、不借他人之口就沒法發聲,永遠帶著虛偽的面具,面具下卻是飢餓和孤獨。

無臉男在湯屋裡變出越來越多的金子分給周圍貪婪的人們,人們爭相巴結無臉男,其實他想要尋找的只是小千,直到小千真的站在他面前,他便在手裡變出了更多的金子,他只想把這些都給小千,他認為別人都愛金子,小千也一定喜歡。

小千卻並不想要他的金子,金子散落在地板上,人們蜂擁而上搶金子,可是無面臉男卻只是向著小千消失的方向凝望,失望全都寫在臉上,周圍的喧囂蓋不住他內心對小千的渴望和吶喊,熱鬧的人群掩不掉小千離去的失落在他心裡留下的空洞,這空洞不停地擴大,他沒有辦法填補,而自卑的他,感覺周圍的笑都是對他最大的諷刺,只能發狂似的吃掉那個還在笑著阿諛奉承他的人,來堵住心裡不斷擴大的叫失望的洞口,這裡有個小細節,無面男的黑絲美手變成蛤爪了。

他與千尋形成對照的主要是這麼幾點:1. 在千尋以一個小工的角色勇敢融入湯屋的時候,無臉男卻遲遲徘徊在堂屋之外。

2. 在無臉男發現大家喜愛金子的時候,他學會了巧妙地利用人們的貪婪來填補自己的空虛的滿足感——對於這個社會的種種規則,千尋的態度則是冷靜的面對,不為所動。無臉男不願再承受自己的空虛孤獨,於是迫不及待的將各種食物甚至人吞下去,形成一個虛假的龐大的假“自我”:應該說,這是對於現代人的更加真實的寫照。

湯婆婆派白先生去偷自己孿生妹妹錢婆婆的東西,白龍中了錢婆婆的魔法,一路被追殺著回到湯屋,已經傷痕累累了。但是湯婆婆卻說白龍已經沒用了,要趕緊處理掉,諷刺了社會上一些人險惡、自私的本性,沒有利用價值就丟到一邊,應驗了那句,狡兔死走狗烹的古話了!!!

小千擔心白龍的安危,偷偷地跑去偷偷湯婆婆的對話,無意間走進了湯婆婆兒子的臥室,到處都是軟墊和禮物,玩具,足見湯婆婆對她兒子的溺愛。當時記得湯婆婆的兒子一開始連走路都不會, 認為外面的世界有細菌,湯婆婆讓孩子在家裡做溫室的花朵。小胖孩在湯婆婆無微不至的呵護下成長,在聖光環繞中前進,雖然體型已經超過姚明瞭,但是他永遠只是個嬰兒 (巨嬰)。

湯婆婆讓他三個頭的手下處理白龍,小千出來阻止了他們,也暗是白龍和湯婆婆註定要分裂的伏筆。

正當小千和湯婆婆的手下爭吵的時候,附著在千尋後背的錢婆婆的小紙人變成了錢婆婆的樣子,他把湯婆婆的手下變成了坊寶寶和一直蒼蠅,把坊寶寶變成了小老鼠。

這裡很有意思,那三個頭變成小胖孩以後居然在追殺真的小胖孩,可見他們也很討厭湯婆婆,典型的小人得勢,這三個腦袋平常受欺侮,但是一旦得勢就不再像原來那樣,而是完全釋放內心的陰暗、腐敗、邪惡。就要報復,消滅小胖孩,自己就能永遠頂替他,成為婆婆的孩子。心靈卑賤之人一朝得勢,便起殺心。

小千和白龍以及變身之後的小胖子掉到了隧道,這裡可以看得出小千和那三個頭完全不一樣,那三個頭想踩死小胖孩,而小千卻在小胖孩變成老鼠以後對小胖孩百般的照顧,完全不顧剛剛小胖孩對自己的傷害。可見小千多麼的善良。

小千把河神給的丸子分了一半給白龍吃,原本這個是拿來救自己的爸媽的,可見千尋是多麼的善良。白龍吃了丸子之後,把肚子裡的封印吐了出來。鍋爐爺爺告訴小千,要找到錢婆婆才能徹底治好白龍的傷。鍋爐爺爺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火車票,告訴千尋去錢婆婆的路怎麼走。這時小玲找到小千,告訴小千湯婆婆再找她,因為她把無臉男引了進來,無臉男已經吃了湯屋三個人了。

隨著吃掉的人數的增加,無面男變得越來越貪婪,再多的食物也不能讓他滿足,他只想見小千,就像他說的他好寂寞,他想要有一個人能夠陪伴他,讓他有精神上的富足,而這個是再多的食物都不能給予的。

這裡再一次展現出了小千的人性光輝,把河神給的泥球給了無面男 ,讓他把湯屋所有的汙穢都吐出來。無臉男是一個有著殘缺的孩子的心理,孤獨、被人冷落,當強制改變自己成為周圍人願意接受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更加的孤獨、空虛,然後被各種慾望佔據,只有吞下河伯的丸子,吐出所有的慾望迴歸到最初的單純時,才是真正的自己。

無臉男覺得小千背叛了自己,開始追殺小千。擺脫陋習的包袱勢必造成陣痛,真心為你好的人幫助你,而你卻在不知不覺得退化成黑暗的代表,不是朋友背叛了你,而是你背叛了友情....

湯婆婆發動技能,龜派氣功,對無面男造成0點傷害,無面男發動技能,嘔吐,湯婆婆陣亡 ....

吃了小千給他的河神丸子,無臉男吐了,他不知道小千給他吃的是什麼,讓他把以前吃掉的東西都吐了出來,他瘋狂的追趕著小千,直到把吞掉的人也都吐了出來,可是當他連青蛙都吐出來之後,大家發現他又回到了初始的樣子,不會說話,安靜,沉寂,沒有貪婪。

小千這時說:“無臉男是來到油屋後才變壞的。”而她並不排斥剛才追殺她的無臉男和她一起去車站。說明無臉男在擺脫了湯屋的汙穢之後終於重新變成了那個善良純潔的自己。

無臉男靜靜地跟在小千的後面,雖然他不知道小千要到什麼地方去,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但是他只想陪著她,陪著這個唯一關心過他的人(黑絲痴漢尾行蘿莉.AVI)無臉男在湯屋的遭遇暗示了人在社會中極容易變壞。小千那一段車上的旅程,無論是場景還是音樂都非常棒,看了這一段總是會感到異常的安靜。感謝久石讓。

這是一個很經典的鏡頭,變回原樣的無臉男靜靜地坐在小千旁邊,背景放起了舒緩的音樂,小千看著海洋列車外的風景,很美,很安靜,很悠揚,在影片中實在非常少見,讓人有一種舒緩的,釋然的感覺。但事實上,這個在水中行駛列車的唯美場景,據說是當年颶風摧毀日本時,整個城市被海水淹沒的真實寫照。

白龍從昏迷中醒來了,他去找到湯婆婆,對湯婆婆說你身邊最重要的東西被掉包了,這裡很有意思,湯婆婆第一想到的居然是金子。 三個腦袋:我操,就要露餡了,趕緊吃。三個腦袋變成小胖孩以後就不停地吃吃吃,直到被識破,還是吃吃吃,暗示了人性的貪婪。就算明知死到臨頭了,還是收不住手!

關於錢婆婆。前面說過,湯婆婆象徵著一個來自西方,或者接受過西方高等教育的資本家,那錢婆婆象徵著什麼呢?錢婆婆這一人物代表的自然就是日本的封建勢力,或者說是傳統文化。錢婆婆代表著日本傳統文化,卻是披著歐美的外衣,這就是日本目前的現狀。錢婆婆隱居山林,也代表著日本的包括“天皇”、“武士道”等傳統文化,雖然不適應現代化的社會,卻仍然不應該消亡,而是作為國民精神之中的一種象徵繼續發揮著支柱的作用。

在故事中,錢婆婆對白龍和千尋,小胖孩,無臉男起到了一個人生引導者的作用,引導著他們逐漸擺脫困境,走上成功。這也正暗示著,日本如今雖然西化嚴重,但是卻依舊需要傳統文化作為支柱,西方文化作為輔助,取其精華,舍其糟粕才是成功之道 。

在錢婆婆家,無臉男體會到了從來都沒有過的溫馨,所以在錢婆婆讓他留下時,他只是輕輕的點了下頭,並留了下來。有人說無臉男跟著千尋是因為喜歡他,可是我卻覺得,無面男想要的僅僅是一個朋友,一個關心自己的朋友,所以小千和白龍走時,他並沒有跟著去,因為在錢婆婆這裡他也可以感受到那種來自朋友的溫暖,這裡也讓他有了家的那種歸屬感 。

白龍來接小千,小千看到白龍平安非常開心,在與白龍回湯屋的路上,背景又響起了美妙的音樂,小千告訴白龍,自己小時候跌進一條叫琥珀的河,是琥珀川把她救上來的。這讓白龍想起了自己的名字,兩人快樂地在空中飛舞,白龍也擺脫了湯婆婆的詛咒,全面達到了高潮,詮釋了影片的含義。

白龍和小千回到了湯屋,小千在眾人的幫助下,識破了湯婆婆的詭計,成功救出了自己的爸媽,白龍帶著小千在此走到鐘樓前,囑咐千尋不要回頭看,小千不住的回頭看,表明她已經忘了在異世界發生的事情,可是髮圈的閃光證實了這一切都是真正發生過的。

千尋可以說代表著所有剛要踏入社會的年輕人:

1.要承受不知何去何從的惶惑感,笨手笨腳地試著進入社會這個大機器成為有用的一員;(在電影裡,不願工作、好吃懶做的人變成待宰牲畜或煤灰)

2.面對名利、物質等等誘惑。(千尋的父母身上即可見日本經濟虛假繁榮時代的社會風氣)

千尋剛進來的那個時候,懦弱膽小(進山洞抓住媽媽的手不肯放),嬌慣任性(躺在車裡說自己不願意去新學校),那個時候千尋還是一副小孩子的摸樣,沒擔當沒責任感。但是在這個世界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之後,我們卻看到了一個成熟穩重的千尋,她變得堅強勇敢(敢於和湯婆婆講理,獨自找錢婆婆),體貼無私(幫助河神,拯救白龍)。到最後,千尋不僅成為了湯屋的楷模(成為有用的人),同時面對各種誘惑和挑戰也始終保持了真正的自己,所以她不僅救出了爸爸媽媽,也解救了無臉男、白龍等人。

同樣可以作為對照的還有白龍。白龍也就是賑早見琥珀川,從他一開始放棄了自己的名字,跟湯婆婆學習魔法的時候,理想和慾望模糊了界限,到最後決心重拾自己的名字,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迴歸平凡的生活,這是每個人各自需要完成的業力。

整個故事的背景也是有很明晰的提示的,即是在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之後。結合背景來說,這也是對於一個時代的反思。經歷過泡沫經濟的那一代日本人將會在這一幕中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社會的迷失、貪婪與瘋狂,人性的負面。宮崎駿先生主動從歷史中抽出,敢於面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隱喻在童話中展現給年輕人,期望不要再下犯同樣的錯誤。這是最真誠的自省。是民族自強關鍵因素之一。

這電影真的很勵志有沒有……青少年時期對下午陽光投在地上的影子帶來的時間流逝的巨大的恐慌感;(宮崎駿偉大的地方不僅是你可以得到啟發,還在於你可以在他這兒看到自己)

影片結束,完結,散花。。。


祥子愛說事


成長路是孤寂的。這時的我們就像無臉男一樣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愛來彌補內心的孤獨。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像千尋一樣獨立成長並保持本心。






微窗口鏡頭


宮崎駿在他的《千與千尋的神隱》中傳遞他對“生活”的定義。他在接受美國《時代雜誌》訪問時說,他未刻意借作品傳達任何環保或反戰的訊息與思想,他只是一個“搞娛樂”的人而已。 宮崎駿曾對記者說:“我拍這部電影時,就希望看了這部電影的孩子們長大了、老了,還會想帶自己的孩子重看這部電影。其實,我本來也想,讓現在的老公公老婆婆看了,也會情不自禁地建議他們的孩子去看,不過這樣講是有點厚臉皮,所以還是把希望放在下一代吧。” 宮崎駿在接受一次訪談時,說道千尋與小白的“愛”是指一種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給予彼此鼓勵堅強活下去勇氣的朋友,也代表了人類和大自然的關係——誰也離不開誰! “愛”是一種更廣義的東西,就是善待他人急人所難。千尋用丸子救白龍是因為愛,給無面男吃也是出於同樣的真摯之愛。 如果一看見“愛”這個字眼就本能的聯繫到男女,這是對“愛”這個字眼的矮化。愛不但產生於男女,也產生於親人,朋友,同事,同鄉,同類,真正偉大的愛甚至包括敵人,非同類,生命環境。我想這也是此片給予我們的感動...... 樓上的那位所答的就是宮崎駿自己對這部片的詮釋




劍塵


千與千尋是一部很經典的漫畫,他是宮崎駿很著名的動漫。

千與千尋我的第一反應是要求保護自然,第二,油屋裡面的人就是社會中下層的工作者每一天都忙或到晚,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他講述了社會中善惡分明的現象。


悲傷之海31


千與千尋是一部比較經典的的動漫,每次刷的感覺都不一樣。第一次看只是覺得它畫質和畫風都很優美,感覺要堅持自我勿忘初心。二刷的時候發現它的覆蓋面好廣,什麼人類與環境,未來和過去,善於惡等等。感覺越長大這部動漫看的越透徹


Comfortabie


大概是成長的孤獨與心酸,在所有人都幫不了你卻又不得不去面對的時候成為真正的自己,樹立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君菇想當金針菇


成長的過程中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本心,勇敢不逃避,善良和樂於助人,懂得回報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