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天氣之子》的男主?

頭條動漫


★kong ni qi wa (你好),我是隻聊動漫不聊蘿莉的90後動漫大叔。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對一件事、一個人的看法都不同,我認為天氣的男主森島帆高就是一個為愛可以犧牲一起的人,哪怕是犧牲這個世界也在所不惜。★


★命運捉弄的少年——天氣之子★


●這部《天氣之子》是新海誠導演的最新之作,我不知大家對新海誠這個導演熟不熟悉?他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動漫大師,從《言葉之庭》到《你的名字》還有最初的《秒速五釐米》。很多人看新海誠的動漫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看不懂劇情,有時候都不知道他在講什麼。既然看不懂那你為什麼還喜歡他的動漫呢?這類問題答案回答最多的就是畫面好看啊!也對,新海誠的動漫可以說每一幀、每一秒都可以拿來做電腦的高清壁紙的,對待這些唯美的東西誰不喜歡呢?不可否認這也是我喜歡他作品的一大原因。


●這部《天氣之子》也秉承著新海誠一貫的風格,不愧是“壁紙狂魔”。該片相對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就簡單的多了,故事背景發生在一個氣候失控的時代,在這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人們的生活就如同這個世界不會停歇的雨一樣,一直下也一直衝擊著你那糟糕透頂的生活。這時候我們的男主帆高遇到了能夠改變天氣能力的女主陽菜,她的一顰一笑像雨後的陽光穿過烏雲照射出來,是那麼的刺眼又是那麼美好,就這樣男主為了守護這個“美好”開始了和命運的鬥爭,不僅是自己的命運還有女主的命運。


說實話我還是蠻喜歡下雨天氣的,因為下雨和睡覺更配哦!


★為你我可以犧牲一起,哪怕是這個世界——森島帆高★


●男主帆高就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一直過著平凡的生活,直到他遇到了能夠改變天氣的女主陽菜,而陽菜能夠改變天氣的能力被大家發現,大家要求她成為“晴天巫女”來阻止這連續不停地暴雨。而這一做法就是要陽菜祭天,自己辛辛苦苦遇到的女朋友,手都還沒有捂熱你就把我們分開,你說是誰都不會答應。我們的男主肯定是拼命阻止的,畢竟現在找個女朋友是多麼的不容易,好不容易遇到對的人,說什麼都不會放開,難怕代價是這個世界。



●森島帆高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不惜和整個世界為敵,他不管被大雨沖刷的東京,心裡只有自己的愛人陽菜。有人對這一做法非常不滿,可是根本就沒有人站在男主的身份去考慮,他們也不會去考慮別人會怎麼樣?他們只會考慮自己怎麼樣?更不會考慮要被祭天的陽菜。帆高一直以來心裡都很明確那就是要拯救自己的女朋友,讓她免受被祭天的命運,就如同其他人拯救自己一樣。不過一個是為自己,一個是為了心愛的人。


沒有誰對,也沒有誰錯。錯的是命運,自始至終我們都沒法要求別人去做任何事情,更不能拿拯救世界,拯救人類來要求別人你必須這樣做,尤其是那些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人。我們對他們不是要求而是請求,就如同一句話講得“救你是情分不是本分”


●我們無法評價他人的做法是對還是錯,誰也都沒有資格去評價他人。對於男主我想說如果換做是我我也會這樣做,為了心愛的人不惜與全世界為敵。只不過我希望當那一刻來臨的時候我真的能夠做到,而不只是隨便說說。

——關注90後動漫大叔,這個大叔只聊動漫不聊蘿莉。


90後動漫大叔


中二少年離家出走闖蕩東京

離家出走的16歲少年帆高來的東京,一開始興奮得不行,差點被衝到海里,被須賀圭介大叔順手救了一把(大叔沒有手軟的蹭了帆高一頓)。

電影裡並沒有交代離家出走的原因,但大城市並沒有想象中的美好,帆高通過網絡問答找工作不順、帶來點可憐的盤纏很快就花完了,最後連網吧都住不起了,一邊吐槽著東京真可怕一邊開始流落街頭……

沒有成年 沒有畢業,遭受了社會的毒打真是太疼了(o ‵-′)ノ”(ノ﹏

總之,這個愣頭青的男主的留給我的印象是一個衝動、幼稚男孩子。

一個漢堡引發的英雄救美

男主帆高和女主陽菜第一次相遇是在洋快餐店裡,陽菜看著帆高連續三天的晚餐只有一小杯豆漿,不忍心便從店裡拿了一個漢堡送給他。

陽菜被漢堡店辭退(後面有解釋原因,因為年齡),為了賺錢養活自己和弟弟,陽菜差點進入風俗店,正好被帆高撞見阻止了……

帆高知道了陽菜擁有晴女的能力,於是幫助她賺錢,而開啟了晴女祈禱業務,這一段也是全片太陽最多了畫面了……還有《你的名字》男女主客串,我還挺喜歡的w。

和《你的名字》一樣,《天氣之子》的設定來源類似於神話傳說日本民俗或者說是都市傳說。所謂晴女簡單的說就是隻要一出門就必定是晴天。(正如非洲人,只要去抽獎就必定會不中獎= =)

傳說中,歷代晴女的宿命就是在天氣異常的時候獻祭自己換回世界原本的規律。不斷使用能力的陽菜知道晴女的真相後,陽菜決定犧牲自己讓東京的氣候恢復正常。整個劇情變得魔幻起來,雖然很想吐槽一句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我命由我不由天

電影裡,男主因為父母尋找+撿到手槍而被警察“通緝”,但是陽菜獻祭自己消失的情況讓他奔潰不已,於是他衝出警察的阻攔,開始日劇跑……

在即將前往找回陽菜鳥居之前(日本民俗中踏入鳥居即意味著進入神域),圭介大叔本來想攔住他,但是帆高為了找回陽菜不惜拿槍相對的決絕讓他震驚和感動,這裡暗戳戳猜測,陽菜之前的晴女是須賀圭介大叔的老婆……(一個家庭的悲劇換來世界的大和諧)

在朋友的幫助下,帆高從天空之上帶回了女主(帆高算不算變成晴男了?)

從此,東京的大雨就再也沒有停過……

沒有停過……

過……了三年之後,

嗯,水淹東京達成√

《天氣之子》最被網友吐槽的地方就是在這一段了吧。

看多了捨棄個人情感拯救全世界的故事,《天氣之子》裡男主的選擇也算超出了觀眾的“預期”,其實,我看到這之前還會想男女主是不是會有某種別的方法再次相遇吧……

結果還是男主比較剛,下雨什麼的不管了,我只想要有你存在的世界!

天氣晴朗的世界我不要了!還我晴女!哼!

至於這樣的選擇,你認為是中二還是活出自我,只有各位自己心裡去評價了。


二次元宅姬送


【以下含劇透,請謹慎查閱】

森島帆高,是一個離家出走的16歲高中生,劇情的開始有著標準的青春期男孩子的狀態——對青春和未來感到迷茫,對周圍的大人感到無奈,對社會感到無力。

遇到油滑大叔須賀圭介讓他有了新的【活下去的方向】,雖然辛苦,但他自己說【很輕鬆】。

直到遇到女主天野陽菜,帆高寧可選擇得罪陽菜,也要帶她逃離皮條客的騷擾,這裡能看出他有著很正義和樂於助人的一面,而且能看到這份樂於助人有著青春期孩子獨有的【盲目性】,是一種以自己的理解和世界觀來判斷的武斷的感覺,這也是男主的特性,為了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物毫不猶豫,而不是成人的那種圓滑、事故。

後來,男主為女主尋找到了她活著的目標,她的價值,帆高很高興。但當他得知陽菜必須要犧牲才能讓天氣恢復正常後,他猶豫了,直到陽菜真的消失了。

陽菜的消失讓他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他開始為了珍重的人而努力,要把她帶回來。

總體上帆高顯示出了從迷茫到貌似醒悟再到真正徹骨理解的成長曆程,是標準的尋找自己價值和懂得什麼應該去守護的標準青春期男主角。


動漫新番工作組


大家好啊,這裡是已經在動漫最前線看過天氣之子的米迦。

PS:可能有部分情節上的劇透,沒看過的小夥伴可以選擇性觀看此文了哦。

就目前熱映的天氣之子,其實一直有許多話題都是值得討論的,在裡面有小到動畫中每個人細膩情感,大到東京被水淹。不過以上都不是我要談的話題,今天就來評價評價這個天氣之子的男主。

說實話對一個人的評價很難判定的,你就拿男主帆高在對待陽菜這件事上已經處理上,可以說男主是非常勇敢善良了,人家也是為了喜歡的人,情節也是表現的相當浪漫美好,但作為客觀者的角度來看男主就是一種自私的行為,而讓東京都市圈被淹,雖然動畫中刻意的弱化了民眾對於東京被淹的情緒,但從後面的鏡頭來看,東京幾乎是被淹了一半以上,正常人都不可能當這樣事跟沒發生過一樣吧。



當然分析一個人也不能從一個方面來看,要去多方面的看待,咱就從動畫開頭聊起。從男主離家出走到經歷東京的人情冷暖,前半段唯一對男主的描寫莫過於那幾處細節,這裡也不得不感嘆新海誠導演對人物情感的把控已達到一種爐火純青的地步。

細節一男主到東京後,多處尋找工作然後處處碰壁,身上的積蓄也已不足吃喝,只能吃一些壓縮餅乾抵飢,而一次雨天之時男主在一過道躲雨,碰見一隻小貓咪把本沒有多少的口糧還分於了小貓,另一個男主被一個混混一腳踹倒,第一時間不是去還手,而是把垃圾拾起來,而這都能反映出男主的本性,一個善良但又軟弱的人。

第二細節男主與陽菜逃脫,之後被混混暴打,在情急對人就是就開了一槍,而在後續劇情每每遇到事情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跑,男主就是個大笨蛋,甚至還有一些莽撞和一些楞頭青,但不可否認雖然如此,也為男主後面的成長進行了鋪墊,而男主並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非常符合我們的現實生活。

上面的兩個細節其實足以看出男主帆高這個人的性格,他很善良,很溫柔,嚮往美好的東西,哦對了還又些小笨,特比是在愛情方面,有那麼戀愛中男孩子的感覺味道,哈哈。同時他也有不好的一面,懦弱,逃避問題。這樣構成完善這樣豐富的男主。

如果要我評價男主,其實一句話就足以,一個不那麼完美的溫柔孩子。



米迦兒動漫


綾小路義行參上。

被大家忽視的嘴唇

我是嘴唇控,所以《天氣之子》中的男主森高,正是我喜歡的那一型沒錯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可能大家都忽略了森高身上最迷人的地方,那就是他的嘴唇。

竊聽娓娓道來。

人美嘴先美,不管是一個人的五官如何不好看,一隻嘴總是可以拯救一張臉的,放在一般人身上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森高這樣一個17歲的小鮮肉。

森高的出身並不是東京都,他只是一個青春叛逆期離家出走的孩子,原本新海誠設定的這個男孩子年齡是初中二年級,看到這裡我不禁舔了一下嘴唇,初中二年級的話就是14歲左右,那就不是小鮮肉,而是小小鮮肉了,光是想一想就讓人咽口水。

森高後來轉入了神津島村念高一,但是他的嘴唇和當地人的嘴唇有著明顯的不同,當地人的嘴唇上下相仿,薄厚相當,沒有特點,輪廓不分明,這是典型的日本本州大島土著人的嘴唇特點。

而來自海邊小島的森高,他的嘴唇可謂是一鳴驚人,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格外醒目也分外妖嬈,讓人慾罷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就是心中那份被點起來的火焰,無法熄滅的那種狀態。

為什麼說森高的嘴唇有著這麼迷人呢?關鍵就在於醍醐虎汰朗的配音,雖然動畫中淡化了森高嘴唇的迷人程度,但是CV醍醐虎汰朗將這個隱藏的福利賣點一展無遺。

大家只要看一看醍醐虎汰朗的寫真就明白了。注,他左邊的是陽菜的配音扮演者森七菜小姐。

嘖嘖嘖

嘖嘖嘖


綾小路義行


這一屆網友,有點太嚴格了。

在《天氣之子》的作品裡面,新海誠少有的以男主角帆高作為單一主線來推進故事的發展,陽菜更像是一個作為工具人,適時地出現在帆高身邊,從重要的線索NPC一路成為官方欽定的女主角。因此觀眾毫無疑問會把目光都集中在男主角帆高的身上,也就下意識地開始挑這個小男孩的毛病了。

我們先來看看影片中帆高的經歷:

1、因為鬧家庭矛盾,獨自一人離鄉別井(離家出走)。

2、涉世未深當場就被大叔很宰了一頓。

3、毫無獨立生存能力,初入東京就遭受社會的毒打。

4、對槍支的處理失當,引發後續更大的麻煩。

5、憑著一股盲勁,闖進陽菜的生活,並直接加速了陽菜“獻身者”消失的命運。

6、個人感情凌駕於社會,為了一個人改變了一座城市的命運。

這麼一看下來,帆高就是一個“怯弱、無能、自私、魯莽、任性”的16歲輟學社會青年了?這樣一個16歲的男孩放在如今的社會當然會受到人們的非議,因為他不是社會上一枚合格的齒輪,在社會上發出不和諧的響音,註定會是教科書上的反面教材。

的確,跟那些闖蕩社會,拯救世界,英雄救美的偉光正男主角們比起來,咱們的帆高顯得太“渣”了。

<strong>

<strong>

新海誠想要傳達的東西

但,這正正是新海誠高明的地方,他過往的作品裡面從來不會出現什麼偉光正的少年少女,他們都會有我們熟悉的缺點,熟悉的煩惱,在跌跌撞撞中尋求著“重要之物”,正如帆高和陽菜都在跌倒中尋求這彼此,在落魄中依靠著彼此。而這正是新海誠要給我們帶來的青澀又懵懂的愛情故事。

或許我們可以從側面再來看看帆高的人物塑造。新海誠特意設置了須賀圭介(圭醬)這樣一個大叔角色。從他和帆高相遇的一刻起,給人的印象就是個愛貪便宜,不太地道,利己主義,菸酒消愁,守規矩,諸多顧忌,會因為軟肋而妥協的社畜形象。難道這不就是當下被社會磨平人們的普遍現狀麼?把帆高安排在圭介身邊,我們可以從帆高身上看到一個為生活為理想奔走的少年,一個對錯分明的少年,一個敢於愛的少年,一個為愛能夠奮不顧身的少年。當帆高在劇情最後的奮力一搏,高聲喊出那句“你們根本不知道,或者假裝不知道”的時候,觀影的你有沒有和圭介一樣如夢初醒:啊,這就是我年少時失去的東西。

《天氣之子》中新海誠出乎意料地把帆高和社會有了更深的捆綁,甚至把男女主角的命運和整個東京的命運綁定在了一起。個人的決定改變社會命運這個固然有些誇張,但反過來,這恰恰是通過帆高向這個社會吶喊:你們這些活著甘於平凡,習慣向生活妥協,被日常所淹沒的人們,甚至還不如一個16歲少年的率性和勇敢!

新海誠通過帆高的行動一次又一次打著圭介臉,同時也打著在社會的打磨中已經盲目的我們的臉。正如我們當年吐槽劇場版《EVA·破》最後美里讓真嗣放手一搏,到了《EVA·Q》卻另真嗣變成千古罪人一樣。

“大人們真是虛偽啊”

“果然大人們說的話都不可信”

“大人們都帶著可笑的面具”

16歲的帆高可能膽怯、無能,但19歲的帆高儼然保持著那份年少時的率真回來陽菜的身邊。新海誠通過《天氣之子》想告訴我們的,可能終歸是一句話。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ACG動漫wu妖王


超過7萬人在豆瓣打出了7.1低分,《天氣之子》或許已經註定成為新海誠作品中相對平庸的存在了。

是的,導致此等囹圄的原因五花八門,但森島帆高這位男主的表現也是挺讓人滿意的,幾乎沒有什麼能被詬病的地方---

請留意我的用詞“幾乎沒有”。

下面內容我將從帆高帶給我們的好印象說起,好讓你們能夠更透徹的瞭解帆高存在的價值---

熱血方剛

這是位即將迎來高一暑假的熱血方剛的青少年(疑似逃學了),他獨自一人乘上了前往東京的客船,也為自己能夠逃脫家人的束縛以及在鄉下一眼就能望到盡頭的人生,深覺興奮。

無疑,這樣的形象是極為相像《你的名字》的宮水三葉的,而帆高在隨後對女主說出的這句話,我至今仍記憶猶新:“感覺家裡無處不有窒息感”。

雖說隨後的東京之旅稍顯落魄,也多次因為欠缺準備的緣故被徹底澆溼,白白浪費了不少生活費用。與此同時,他也因為對成人社會的生存規則的認知欠缺(未成年,打不了工),故而屢屢遭到僱主的拒絕,以至於最終淪落到

“露宿街頭”的境況。

但於我來看,上述欠缺理性的莽撞不才是青少年在熱血方剛年紀,務必體驗的人生境遇嗎?

如果所有一切都步步為營,如履薄冰,十來歲的年紀卻活成了四五十歲的中年模樣,那這個世界又談何精彩,所謂無限可能的立足依據又從何談起呢?

我讚賞帆高的莽撞,而隨後在快餐廳邂逅女主陽菜,以及在報社獲得了稱心如意的工作,這種種劇情都無不印證新海誠的價值導向---

尤其在中二宅男化日益嚴峻的日本本土,不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又談何交到女朋友,繼而又談何為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呢?

為愛瘋狂

事實上,這也可視作為“熱血方剛”的一種體現,但既然前文著重強調了“邁出舒適區”,那這裡就單獨說說帆高對陽菜的情感吧。

其實在一開始,對帆高這樣一位鄉下男來說,著實無時不刻的被於東京的所見所聞驚詫到(比方說一個小學孩子竟能同時撩到兩位小蘿莉)。

但事實上帆高的底色也同樣是果敢勇猛的。就當他見到陽菜被小混混欺負的時候,他毅然決然的出手拯救,哪怕遭到了痛毆,哪怕被迫掏出了槍,他都義無反顧的踐行了下去。

不過若要說到最讓人記憶猶新的劇情,那就不得不提帆高在得知陽菜消失後所經歷的種種---

他曾一度遭到警察的拘留,但讓人振奮的是,在劇初曾將警察視為洪水猛獸的帆高卻毫不猶豫的逃出了警察局,向著陽菜所在的天台直奔而去。

當然,這一路的前行也並非順順當當的,他翻越了鐵欄,也穿過了無數的火車站,在鐵軌交錯的列車軌道上我們看到了帆高几經力竭的模樣,也同時感受到了他對陽菜的渴望。

其實劇情的焦灼點到來此刻,兩人的情感被醞釀到這般高度,隨即而來的結局也就不難為我們想象得到了---大團圓了,有情人終成眷屬。

當然,熟悉新海誠的小夥伴不難將帆高的瘋狂一幕,關聯到《你的名字》和《言葉之庭》劇末場景之上---

瀧和三葉為了拯救村民也為了改寫本應分離的厄運,而孝雄和百香裡則打破了因年齡界限而存在了90%片長的剋制,果敢的邁出了擁抱對方,互訴情絮的那一步。

這些套路都被新海誠反覆沿用無數遍了,但每每看到都總會被它們刺激不少,我相信在絕大多數新海誠粉絲看來,這一定就是整部動畫的淚點高潮了,而又鑑於這一切都是帆高帶來的,那對這位青少年的好感也就自然抬升到了最為高企的程度咯。<strong>

唯一遺憾

好了,前文給你們解讀了帆高在熱血方剛和為愛瘋狂兩個維度的優點,那在最後我就回應一點新海誠筆下的他所存有的一絲遺憾吧。

還記得帆高和陽菜從天空墜落後的劇情嗎?

東京淹不淹我們不去管,警察監控不監控我也不在意,但拜託為什麼一名能在前90%劇情當中都表現得如此激昂亢奮的青少年,卻會在劇末表現得如此“性冷淡”呢---整整3年時間,帆高都沒有和陽菜有過聯繫。

是的,新海誠藉助旁白給出瞭解釋:

“我不知道陽菜的手機(可能她也沒有)”。但不好意思,這在我看來完完全全就是敷衍了事。一同經歷的奇幻之旅,也一同體驗過生死之苦,如此情感聯繫,真會是一句旁白就能夠對打發掉的嗎?

這讓我想起了《秒速五釐米》,遠野貴樹和篠原明裡因為地域的限制而被迫分離了(後者搬家了),然而他們僅僅在後來相約了一面,且在隔天的清早於火車站揮手道別了。

此後多少年過去了,遠野貴樹也換過了無數女朋友了,但心底裡依舊對女主存有最為傾心的愛意,如此便懷揣些許的愧疚,些許的遺憾,度過著稍顯落魄的生活。

我當年看完後極度鬧心,我唯一想要怒噴出來的就是這樣一句話:“少年,悲情並不是人生必要的,即便兩人的結果在未來也還是會導向分離,但起碼你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不斷的爭取,堅持下去啊”。

為什麼偏要在雙方都依舊抱有濃情之際“和平分手”?然後讓雙方一直生活在焦灼當中。

難道說兩人盡力的為此奮鬥,然而過程中卻發現空間阻隔著實產生了無數的麻煩和爭執,並最終導向了分離。這就不能是可行的相處方式嗎?

明明每一次的吵架都能夠讓雙方看清生活的真實,也越發能夠明白自己的目標所想啊,同時也就不會存有什麼遺憾終生的可能了啊。

所以在我看來《秒速五釐米》是矯情的,而雖然《天氣之子》的帆高也著實沒有遠野貴樹那麼慘重,但同樣有著不可理喻的剋制,這是絕對難逃讓人失望的呢。

好了,上述內容當屬我對《天氣之子》男主的評價。

有值得讚揚的地方,但也有一絲的遺憾,當然,總體來說也還算是讓人滿意的。

而如果你們仍未去支持,那不妨帶著我的這份解讀,去好好欣賞一下新海誠的這部新作吧。

關注【隔夜說動漫】,一個有趣且有深度的動漫自媒體。

如果覺得回答對你們有用,麻煩“點贊”以表鼓勵!


隔夜說動漫


不請自來。


相信最近很多看完《天氣之子》的小夥伴都會吐槽這部動畫的男主,“廢材”的標籤已然為他貼上,但就我而言的話,我認為《天氣之子》男主的所作所為是值得讓我去敬佩的,不得不說,當我看見像《天氣之子》這樣的男主都可以活出自我的時候,我動容了,所以在電影結束的時候,我也顧不得後面還有沒有彩蛋。


便直接倒頭就走,因為我覺得這個結局就是最好的結局了,所以我很害怕在後面的彩蛋中出現什麼變故,導致他們又否定了現在的做法。

我之所以會這樣說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在當時觀賞電影時就想到了這一點,當時我只不過是下意識的倒頭就走,而不是自己故意為之的,雖然我以前看電影也經常看完就立即走人,但近幾年的電影一般都會在最後埋藏彩蛋,所以近年來我在看完電影以後,一般還是會再繼續逗留一會兒,看看後面是否有彩蛋,不過。

可以肯定的是,故事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的——

這一次看完電影以後,我走得格外地急,不僅走得急,而且還帶著一些情緒,因為在新海誠的電影中,很少會出現這種大圓滿的結局,也很少會出現這種令人十分滿意的結局,不得不說,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唯心主義者。

我十分渴望看見這樣的大圓滿,我是從催淚三部曲入坑新海誠的動畫,有一說一,催淚三部曲裡面的故事確實很催淚,但故事的結局都不是很好,《秒速五釐米》中的愛情因為時間而變質了,《言葉之庭》中的愛情因為世俗而夭折了,而《你的名字》中的愛情也因為老天,差點歸零了。

而現在,我終於在《天氣之子》中等到了一個遲來的結局,同時帆高也用這個結局來否定了催淚三部曲中的觀點:你說愛情會因為時間而變質?帆高便用三年的等待去反駁了這一觀點;你說愛情會因為世俗而夭折?但帆高周圍的人卻不這樣認為;你還說愛情可能會被老天歸零?不,即使老天也無法阻止帆高和陽菜在一起,所以。

還可以肯定的是,男主並不廢材——

試問,這樣的男主他是廢材嗎?我覺得自己比他廢材多了,他可比很多人要勇敢地多得多,當他在家會感到呼吸困難的時候,他便絕對去東京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即使是在去東京的途中差點被海浪颳走都沒有退縮,要知道這只是一位普通地不能再普通16歲少年呀。

但這時就有人會說,他那只是年少輕狂罷了,是嗎?真的是這樣的嗎?為什麼我看不出來呢,這個男主明明就很卑微嘛,單單從他每次花錢時都因為囊中苦澀而要精打細算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男主很卑微,很好欺負,運氣也不怎麼好。

不過他能偶遇到女主,也算是有交到過好運的,而他在第二次偶遇女主的時候挺身而出的這一幕,雖然劇情有一些老套,但這起碼可以證明,他是勇敢的,不過也就是這一次的挺身而出,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後面他和女主會跟警察作對這一點,應該還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但是當他在後面贊同“可以犧牲一個人去讓天氣變好”的觀點時,我覺得這個故事的結局,恐怕不會太好,雖然當他知道了要犧牲掉的那個人是女主時,又否定了自己前面的觀點,但我還是覺得女主的結局會是悽慘的,畢竟,“天降大任於斯人也”這一思想在很多人的心中是絕對正確的。

而且在故事中也有提到過:每一位晴女的結局都是悽慘的。

此話一出,當時我便覺得以男主之力是根本沒有辦法扭轉這個故事的結局的,更何況當時女主也已經有了犧牲的覺悟,而且在女主消失的時候,男主也被警察給控制了,但就是在這壓抑到了極點的這一刻。

終於迎來了男主的情緒大爆發,然後他便一路狂奔,逃出了警局。

可惜的是,在他差一步就能見到女主的時候,他又被警察給控制住了,好在的是,之前還阻止他去見女主的須賀大叔改變了主意,選擇站出來幫助他,而且女主的弟弟也突然出現,替他把警察給攔住了,在這一點上,他無疑是幸運的,但“將女主帶回來”才是最難做到的一步,結果這被我視為“最難做到的一步”。

卻讓男主給做到了,而且這一過程還意外地順利。

像帆高這樣的,才叫青春!

不得不說,以一個成年人的角度去揣摩的這部動畫,本身就是不對的,雖然新海誠主打的是青春類動畫電影,但我認為,前面的催淚三部曲其實還是不夠青春的,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基本上都是感性動物,而催淚三部曲中心思想卻太過理性了,新海誠真正帶有濃烈的青春氣息的作品,其實是《天氣之子》。

《秒速五釐米》認為時間可以沖淡一切,《言葉之庭》中的世俗戰勝了愛情,而《你的名字》則側面地反映出了愛情在所謂的“神”面前,是無力的。如果是站在一個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催淚三部曲的話,你會覺得這些故事都是合理的,但要是從《天氣之子》的男主帆高,一位16歲少年的角度來看的話,這些故事都是不合理的。

就像我們小時候在看《白蛇傳》時會反對法海的觀點,而長大以後卻又同意了法海的觀點一樣,現在的我註定理解不了正處在青春期那時候的自己,所以當我看見帆高在後面非常不合理地跟陽菜在一起時,我便發自內心地感慨到,這才叫青春呀!

雖然這部動畫註定不會被理性的我們所理解,但它卻是當年正處在青春期時的我們的一個縮影,起碼就我個人而言,當年正處在青春期時的我,是非常向往像《天氣之子》這種可以戰勝一切的理想化的愛情的,畢竟男人嘛,至死都是少年。

像帆高這樣的少年,才是真正的少年,或許有人會覺得他跟許仙和《大魚海棠》的男主有點像,但我卻不這樣認為的,因為他做到了許仙和《大魚海棠》男主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同時他也是新海誠將感性理想化所得出來的產物,所以他是一位非常理想化的男主。

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你們喜歡《天氣之子》嗎?你們對《天氣之子》的男主的評價是怎樣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由八幡出品提供。


八幡說動漫


俗話說“一千個相聲聽眾就有一千個郭德綱”,啊不,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天氣之子》看罷,我看網絡上各種評論賞析觀後感不斷,正面反面的都有,有言辭激烈的,說什麼新海誠不行啦江郎才盡啊,也有說看完了感覺挺受感動看哭了的,也有言語平和覺得值回票價或者覺得略有不划算的,我自己看完了的感覺是還可以,不算特別驚豔但是對得起我的票錢。

目前網絡上各種互相打嘴炮掐架的文章多了去了,我就不湊熱鬧了, 今天想說一點:這部動畫的男主的一些細節表現其實我還挺喜歡的,感覺是個實實在在的悶騷,不僅偷瞄大姐姐,還喜歡各種YY。

16歲正是青春期的年紀,無論男女自己的身體都有了一些變化,為自己的變化感到或好奇或期待或略帶疑惑的同時,也對異性感到無比的好奇。電影中首先給大家的一個“福利”就是男主去到須賀的公司偶遇到了大姐姐夏美在那睡覺,然後偷瞄的場景。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男性觀眾們都適時地響起了“我懂”的笑聲。

男主是喜歡YY的,以至於看到年輕漂亮而有充滿青春美麗的夏美,開始YY她和須賀的關係是不是老闆和情婦。而更加過分的“YY”發生在看見女主角被兩個社會人忽悠著走的時候,他腦子裡YY的全都是妹子是不是要被兩個人帶去做些少兒不宜的事情。

老實說,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電影后文收回了這一點,社會人在面對警察叔叔的盤問時回答了自己只是想送妹子去當偶像明星,而不是那些齷齪的想法。

我為我自己思想的骯髒感到自責,同時暗唾一口男主真是個悶騷,甚至腦海裡出現了“你那是饞她身子”的聲音。特別是男女主帶著小弟一起去賓館,電影院內已經有幾個大人捂住了孩子的眼睛,哎早告訴你們了不是寫著動畫就是給小孩子看的啊。

悶騷的最高潮發生在電影片尾,學校的學妹找到已經要畢業的男主想對他說什麼,男主的心裡開始打鼓YY是不是要向他告白,結果卻只是問他當初在東京被通緝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引發一陣笑聲。

這種種對於男主角喜歡YY,性格悶騷的表現不僅僅構建出一個有血有肉的少年人形象,更是側面向觀眾們闡述了一點,男主角是個喜歡想象的理想主義者。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電影中沒有明確告知男主和家裡人有什麼矛盾,但是我個人感覺,或許並非是什麼大事情,更多隻是其個人的想象。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真實的人,一個帶點理想主義的人,一個一點都不成熟的人。

他會沒有禮貌的盯著年輕女性,同時還假惺惺的假裝自己沒看,被指出來了還說沒有沒有。他會羨慕女主的弟弟如此受女孩子們的歡迎,甚至還拜他為師。

我不認為這些行為是對女性的不尊重,男主沒有動手動腳出言不遜,一切都是在自己的腦子裡YY的結果,悶在心裡,所以謂之“悶騷”嘛。哪個少女不懷春,而又有哪個少年,在青春期的時候沒有這樣悶騷過呢?

這或許就是新海誠這個已經步入中年的男人的惡趣味吧,但是我想說,我喜歡。曾經少年時的我,大概也是這樣的一個人。


ACGN


男主帆高的各種設定,本質上是新海誠探索新風格、表達新思想的一個載體。

往淺了說,新海誠一反常態的在戀愛片中,讓男方成為了獨立的敘事主體。話題的開端、事件的感慨與總結,全靠男主一個人來介紹。女主的內心想法處於留白狀態,也讓陽菜這個角色多了一分神秘的魅力。

更進一步,這是新海誠在“世界系”故事的創作方向上的一次挑戰。將世界的命運與少數人的意志直接綁定,讓世界的運動因人物意志而轉移,這是世界系動畫的主要框架。

角色的感情凌駕於社會之上,重點放在自我情感的表達上,這是世界系作品的一大魅力。為了突出個人情感,往往會削弱人物與社會的關係,讓人物情感直接與整個世界互動。但是導演新海誠在《天氣之子》中卻做了不一樣的嘗試,不斷地讓主角們高頻率的與社會接觸,這導致人物情感難免會隨著劇情的發展而被分攤、被消耗。

世界系男主往往是通過內化激情,也就是“情感鬥爭”來直接對世界(而非他人或者社會)產生影響。而帆高則是使用了手槍作為反抗社會的手段,將主要矛盾引到了人與社會上,再次消解了世界系的屬性。這也是故事的高潮部分的顯得後勁兒不足的主要原因。

所以說,帆高這一角色的出現,是誠哥突破自我創作理念的結果。但這個故事缺少了男主角對世界思考與認知,也並沒有在抉擇的過程中遇到強烈的思想掙扎,讓故事的情感表達顯得輕描淡寫。

至於人物性格、過去的經歷、價值觀,這都是服務於敘事的屬性。圍繞其產生的觀點,受觀眾們個人意志的主導,也就是所謂的“一千個哈姆雷特”。關於這方面的看法我不多贅述,只想吐槽一句:男主長得真像桐老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