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新宠(一)产品体验设计师

上周六参加了一个设计师线下交流会,发现到场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有40%从事to B行业,不禁感慨toB设计师真的是设计新宠啊。甚至鹅厂在今年的设计通道最新变革中,专门为toB设计师新增了「产品体验设计师」的岗位。

声明一下这里的讲法其实不够严谨:「toB设计师」并不完全等同于「产品体验设计师」。但观察来看,绝大多数是面向toB设计师开放的。也许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这体现的是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大公司甚至整个行业对这种新型的设计师岗位的重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新宠」。


—— ToB VS ToC 对比 ——

设计新宠(一)产品体验设计师

首先了解一下B端设计师。B端的B即Business,面向的客户群体是企业。相对的是ToC,即Customer,两者通常会被拿来做比较。我们从业务、用户、设计三个层面阐述两者的差异及设计关注点。


业务门槛高 VS 设计师即用户 ToB设计师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来熟悉业务,比如腾讯云的控制台设计,没有计算机背景的设计师会有一个漫长的爬坡过程,不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度过这样一个过程后,也可以帮助自己建立专业壁垒。ToC为了快速获取用户流量,往往具有较低的使用学习成本,很多时候设计师就是用户。ToC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只有真正站在用户视角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心智的产品。 业务决策链长VS个体决策ToB企业有组织架构,有流程审批,不同决策层关注点不同。通常一个ToB产品从售卖到最终落到使用者手中,会经历决策者、购买者、推荐者、影响者、使用者五层模型。ToC通常是个体决策,没有复杂的决策链路,在用研或产品设计时,往往需要做好用户细分和用户画像。

用户非客户VS个人用户ToB产品中经常会涉及客户和用户这两个概念,客户只是购买方,用户才是最终的使用者。比如妈妈给孩子买奶粉,妈妈是客户孩子是用户。ToB产品会涉及这两个角色,如智慧社区。客户是物业公司或集成商,但落地后其实是小区内的居民在使用。客户和用户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客户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盈利,用户需要的更多是便捷。ToC一般是个人用户,除了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外,需要有更多创意性的玩法来激活和留住用户,所以ToC对于设计师创意诉求会更高。
用户垂直少量VS海量用户ToB产品关注效率与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用户数量有限,因此设计价值往往较难通过数据量化。更需要依赖用研结果、主动提案和可用性测试去说服和打动我们的合作方。 ToC因为拥有海量用户,设计价值往往可以通过流量获取和用户转化的数据上来体现,设计价值是可以量化的,因此ToC设计中数据埋点往往是设计验证的有效手段。
设计助力商业价值VS
关注用户体验ToB产品最终目的还是要创造商业价值,实现营收。从项目周期角度思考在项目的前、中、后期设计分别可以做什么。也可以从角色角度思考设计能给产品、客户、用户带来哪些价值。 ToC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需要站在用户视角思考设计方案,往往需要追求体验的极致。 *以上内容部分摘录自公众号「设计要思考」作者wawayuan。
产品体验设计师介绍 — 1.产品体验设计定义:通过设计能力的综合运用,对用户需求进行系统化分析,结合定性、定量的数据合理构建用户体验地图,基于产品目标有策略地在用户触点上挖掘关键体验/商业机会,从体验、数据、合作效率等多种维度引导最优解决方案,助力产品目标实现。
*以上来源于腾讯设计通道关于产品体验设计定义的描述。
2.核心能力:产品体验设计不再是以流程结果输出为导向,而是以解决产品目标问题为导向。与行业和业务强绑定。这要求设计师通过对产品和行业的不断深入理解,梳理适合特定产品或者行业目标的关键设计路径。产品体验设计师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商业场景,需要什么样的核心能力呢?概括以言之,产品体验设计的核心能力包括:全局观、1+X 能力、设计思考、目标导向。

全局观”是指能从全局的角度去理解和推进项目落地,是一种面对复杂问题时,以更加宽广、高维的格局洞察业务全貌的心态; “1+X能力”是指设计师在以基础专业“1”为中心的情况下,还需横向拓展业务链路上下游的设计能力“X”; “设计思考”是指深刻理解业务背景,洞察提炼设计目标,对整个产品/业务的设计全局规划; “目标导向”是指以用户/客户为导向,保持设计驱动推进设计流程,并以切实的数据、反馈等结果来验证设计的价值。产品体验设计需要综合运用设计能力、设计理念自主驱动思考,不断提升自我的认知格局。设计专业不再是单一领域的精钻,更重要的是构建全局认知体系,融会贯通的应对产品/业务全流程中更复杂的体验与商业问题。*以上来源于腾讯CSIG高级总监nickdu关于产品体验设计师核心能力的描述,已获授权。
3.与现有岗位的关系? 产品体验设计师不是为了取代交互、视觉等垂直领域设计岗位而产生的。而是为了更好衔接产品,提高整体的协作效率而产生的。 产品体验设计的专业基础来源于交互、视觉等垂直领域,其上限也会和垂直领域的发展直接相关;垂直领域的每一次专业深化都会为产品体验设计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因此彼此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未来产品体验通道和其他通道的交集和人才转换将是最精彩的部分。未来产品体验设计的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衔接角色,他能够帮助产品协调产品目标与各个子设计角色的工作侧重,从核心竞争力的维度出发,帮助产品更聚焦于商业产品发展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利用好现有的技术和资源,为用户、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随着产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整个行业对「用户体验设计师」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也许还会有其他诸如「产品设计师」「全栈设计师」等称谓。但是叫什么头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适应这种身份和能力模型的转变,发挥设计师的创造力和能动性,进而为企业和用户带来更多价值。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