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錶為什麼用久了會褪色?

瀟灑wan表


說起金錶大家會相當什麼?肯定是根深蒂固的大金勞了!大金勞有人覺得土,都是土豪們的專屬,而如今看來金錶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然而戴金錶就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褪色,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我們所接觸的金錶一般都是18K,沒有純金的24k,而且24k是不會褪色的,但因為純金質地很軟,鑲嵌東西的話也很容易脫落,所以各大品牌基本都是採用18k金材質。

所以,如果有人給你說金錶是純金的,如果不是忽悠你那一定就是這傢伙不懂手錶。

金燦燦的手錶可以分為“鍍金錶和包金錶”,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兩種,鍍金和包金。

什麼是鍍金

鍍金就是在錶殼外層鍍一層非常非常薄的黃金或者是合金,一般厚度通常在2-20微米之間,鍍金錶一般會呈現金黃色,非常漂亮。不過鍍金錶非常不耐磨,很容易就會出現褪色的情況。

經常會有人問我金錶會不會褪色,其實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不過日常生活中大家愛惜一些也會有效延長這個金色的持久性,比如不要經常摩擦手錶,避免接觸強腐蝕性液體等等。

這種鍍金一般會出現在千元級手錶上

什麼是包金

包金錶,色澤和純金顏色無差異,即是在鍍金20μm以上的可稱為包金錶,包金錶最厚的黃金層可達80μm之厚。由於包金錶是有兩種金屬粘合而成,不但工藝非常複雜而且容易脫層,製作成本接近18K金錶,所以目前鮮有品牌再用此工藝。

包金錶厚一點,所以相對耐磨一點,時間較長才褪色。

那麼會不會有不褪色的金錶呢?答案是肯定有的,如果說錶殼材質由內到外都是同一種材質,那不管你在怎麼樣磨損也不會出現褪色的情況,因為不管你怎麼磨損內外都是一致的。


一表銘芯


金錶會褪色嗎?答案是肯定的,金錶用久了,表面也會變黑、甚至褪色,一方面是材質決定的;另一方面則是佩戴習慣和環境所決定的。


市面上大多數表都是採用精鋼材質的,但也有一些是採用貴金屬材質打造而成的手錶,價格要比精鋼材質的手錶貴上不少。

我們比較常見的金錶來說,採用的大多都是18K金打造,但是稍微懂點的人知道,18K只有75%的純金量,24K的才是純度達99%以上的純金,那麼明明不是純金錶,為何還一直採用18K金呢?


這不是為了欺騙消費者,也不是為了節約成本。

因為純金的質地較軟,很容易就因為外界因素而發生改變,所以在製作過程和保護性方面都較差。因此,18K黃金的使用加入了其他貴金屬形成合金,性能方面更加優越。


如果用一克黃金的價格去判斷金錶的價格,光是錶殼的價格都足以比金錶貴上不少,之所以能夠達到這種價格,市面上大多數金錶都為鍍金錶,區別就在於鍍金層的厚度。

這層鍍金層在手錶外層只有薄薄的一層,大多數2~10微米之間,並且由於金錶不穩定、不耐磨,鍍金層會隨著時間變化而出現脫落現象,脫落的年限要根據鍍金層的厚度去判斷了。

如果遇到酸、鹼、腐蝕性氣體時,鍍金層的年限將大幅度降低,外觀稜角易受摩擦部位也較容易褪色。在佩戴時注意生活習慣及日常保養是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


時尚微視角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金錶的幾種類型。

第一是水鍍金。這種鍍金是採用化學的方法在錶殼錶帶或者其他配件上鍍上一層金。水鍍的手錶一般都不耐磨,容易褪色和氧化。它通常用鋅合金和銅材質的低端的手錶上。還有一種水鍍微金,這種鍍金層都比較厚,最少都有5微米以上。這種鍍金雖然是水鍍,但是因為比較厚,不易褪色。如LV包上的金色金屬件就有采用微金電鍍的,它的鍍層一般都在10微米以上。



第二是IP真空離子鍍金。這種鍍金電鍍有幾種,最好的就是PVD電鍍。這種鍍金的鍍層一般為0.3~5微米,但是硬度強,耐酸鹼,這種鍍金如果是可以通過48小時耐磨測試的,一般可以佩戴幾年都不會褪色。但是時間久了,同樣都會有褪色和氧化問題。不鏽鋼材質通常採用這種鍍金方式。現在有些鋅合金和銅材質的手錶也會採用IP電鍍,這種電鍍一般要比水電鍍強,但是不如不鏽鋼IP電鍍。



第三就是包金。包金就是把含量大概是70%至85%的金製作成厚度20至35微米左右的金箔,再把金箔包在錶帶上。最常見的就是勞力士早期的手錶。這種金錶是不會褪色的。



第四是瑞士的18K金。瑞士的18K金是由含金量為750‰的金,另外參入銀等其他金屬製作而成。這種18K金是不會褪色,只是佩戴久了,表面會有一層氧化膜,這時候只需要用擦金布擦拭就會光亮如新。從1995年生產的瑞士貴金屬表,都必須要經過瑞士官方認證的,而且會打上聖伯納狗頭標誌,並且標示貴金屬的含量。如18K金是750,14K金是585等。

手錶一般都不會使用純金製作,所以不會有24K金錶。不管是什麼金錶,如果是電鍍的一定會褪色,如果是包金和瑞士18K金的是不會褪色的,只會氧化。


一表人生


資深腕錶愛好者,玩表自媒體人,我就是鄒三山,致力於為你提供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腕錶服務幫助。更多手錶知識請搜索《鄒三山的玩表秘術》這本電子書。 金錶一般常見的就是玫瑰金和黃金居多。至於950鉑金之類的是不存在褪色問題的。常見的玫瑰金手錶上的鍍金層大多是14K金,這種鍍層除含有58.5%的黃金之外還含有一定數量的銀和銅。銀和空氣中的一些揮發性工業廢氣會發生反應產生一層黑色的硫化銀膜從而使鍍金手錶失去光澤。

如果是包金的就不用擔心褪色問題,鍍金手錶平時要注意避免和化學物質接觸,要保持手錶的乾燥和清潔。汗水中的氯化物對金錶也有一定的腐蝕性,要經常用絨布擦拭。可以在佩戴金錶之前均勻的塗上一層無色指甲油這樣能起到保護作用。每隔1~2個月塗一次可以保持金錶的亮澤還能防止磨損。


鑑表師鄒三山


金燦燦的大金錶往往是對身份最好的詮釋,當然了說起金錶我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大金勞,沒辦法大金勞在人們的印象裡已經非常根深蒂固,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有錢沒錢都需要自誇金錶來為自己撐場面,奢華貴氣之象徵。

然而問題來了,相信不少金錶的表主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剛買回來的金錶金光閃閃非常漂亮,但是用過一段時間之後手錶就會出現塗色的情況,這是怎麼一回事?難倒買到假表了?

一般的我們常見的金錶會採用18k金材質,18k金的含義就是75%的黃金和25%的其他材質的合金。或許會有人問24k金呢?

其實稍微懂手錶的人都知道手錶沒有純金的,這是因為24K金較軟,鑲嵌物很容易脫落,加上手錶需要佩戴在手腕處,很容易磕碰,而使用24K金也容易導致手錶變形。所以手錶使用的黃金都是黃金與其他物質的混合物。

所以如果有商家對你說手錶是純金的,那多半都是忽悠。而且也不要妄想幾千塊就可以買到金錶,因為你多半隻能買到鍍金的。

那麼接下啦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鍍金錶?

採用鍍金工藝的手錶價格一般多是千元級,鍍金層的厚度通常在2-20微米之間,這種裝飾工藝色澤非常漂亮。但問題就是不耐磨容易褪色,所以日常佩戴保養令人非常頭疼。

日常生活中佩戴鍍金錶我們需要注意,儘量避免接觸酸鹼鹽等具有腐蝕性的物體和液體,再有出汗量大也會加速褪色情況,總而言之幾千塊買回來的鍍金錶,褪色是必然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除了鍍金還有一種包金錶,下面瞭解一下

包金錶其實和鍍金類似只不過是厚度不同,包金錶的鍍金層厚度起碼在20微米以上,甚至最厚的可以達到80微米,因為厚度較高所以耐磨一些,褪色時間更長一些。

其實除了以上兩種還有很多號稱不會褪色的金錶,比如勞力士的“永恆玫瑰金”,勞力士自己家鍊金場煉製出的獨家配方玫瑰金不僅色澤漂亮而且永久不會褪色,的確很牛。

專注高端腕錶測評,一個接地氣的鐘表媒體

瞭解更多正仿手錶知識,幫您挑選專屬款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