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說得好,漫威沒錯,錯在有的人長不透

最近這一個月,世界影壇最關注的話題,並不是昆汀辱華,也不是李安的120幀,而是馬丁噴了漫威電影。

昨夜,在太平洋影城看完濱口龍介《夜以繼日》出來,我的微博和豆瓣時間線,都被下面這篇文章刷屏了。

马丁说得好,漫威没错,错在有的人长不透

十月初,馬丁接了記者的話茬,直言不喜歡漫威電影——“漫威的電影(Movies)不是真正的電影(Cinema)”。

緊隨其後,科波拉(《教父》、《現代啟示錄》)直言漫威電影“令人討厭”,“人們從重複觀看同樣的東西中不能得到任何東西”。

邁克·李等導演也出來炮轟了漫威電影。與此同時,一部分漫威導演也出來反擊,表示老人家沒有跟上時代,炮口打錯了地方。

其實,馬丁要說的話,上面那篇文章已經說得差不多了。如果你讀不懂,那也沒有辦法。

马丁说得好,漫威没错,错在有的人长不透

簡單來說,馬丁要捍衛的,並不是自己,不是已經基本不拍片的老兄弟科波拉等等,也不是藝術電影,而是被漫威電影所壓縮的市場。這不是一個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的永恆吵架話題,而是關於電影未來之爭。

正如卡梅隆所說,當他很認真地拍商業片,結果他發現自己拍了一部藝術電影。

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在網絡與智能手機的擠壓之下,漫威電影通過奇觀操作和連續劇宇宙模式,成功地把儘可能多的觀眾,留在了電影院——而不是像當年電視等玩意出現後,電影市場被大量分流。通俗來說就是,只有電影院,才能體味到這些奇觀電影的滿足效果。這在一撥技術觀影的影迷那裡,被標榜為人生信條。看電影,就要最亮、最大、杜比全景聲金屬幕的IMAX,身邊不可少的,是妹子。

但在我印象中,包括李安這次120幀的勢力,真正在這十年,引發電影院翻天覆地變化的,包括對3D和IMAX的瘋狂追求,還是卡梅隆的《阿凡達》。儘管聽起來,它們像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一樣。

在漫威電影之前,最能代表奇觀電影,無疑是《指環王》。然而,指環王系列,包括後來的霍比特人,它還有一個更顯著的類型標籤,就是史詩和魔幻電影,這兩個屬性,要遠遠大於它們對技術的依賴。

马丁说得好,漫威没错,错在有的人长不透

我無疑是贊成馬丁斯科塞斯的意見,但這似乎意味著,我不該叫”木衛二“,而應該是”信碼二“。馬丁的文章之所以慷慨,並不是許多人轉發時候的肝腸寸斷,有如雞湯。他是電影導演中的導演,他不僅拍電影,也看許多電影,通過電影基金,做許多修復工作的事情。他的言談,隨時都會調用上電影史的經典名片,正如這篇文章出現的許多導演,對於不少影迷,是相當陌生的名字。

在馬丁看來,瘋狂賺錢的漫威電影橫行,顯然會壓縮市場,也會降低大家對電影的想象力,站在電影的未來,這無疑是危險的。當觀眾愈發沒有起碼的電影追求,這也會導致電影工業不斷往討好觀眾,有利可圖的方向去發展。

固然在這個時代,想要不靠金錢,去拍出完全個人、追求藝術的電影,已經不太現實了。但以我最近在成都看的濱口龍介作品展為例。東京藝術大學畢業的濱口龍介,他畢業作品是一部長片《激情》。

马丁说得好,漫威没错,错在有的人长不透

這部電影僅花費了 13 萬人民幣,用了十天時間,在豆瓣,目前評分是 8.1 分。濱口龍介激動的說,這個電影院,是《激情》這部電影所到過的最大一個影院。

對於一部11年前的電影,它還在世界各地,尋找等待著它的觀眾。這種事情現在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對於科長和婁燁等導演,他們也有走過同樣的路。對主流觀眾而言,電影就是同一時間,全世界都能看到的新片,一個點都不能少,晚一分鐘一秒都不行的(大陸當下電影環境變化是另外一回事)。

過去十年,是被漫威烏雲籠罩的十年。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漫威電影毫無興趣。那些主人公,是不可能死的(商業規則不允許他們死,這也是殺死想象力的一把劍⚔)。這就令人索然無味。其他無非是立人設與湊CP,飯圈女孩養成記。對於演員來說,角色變成了他們的代號。你幾乎不太容易再想起來,斯嘉麗約翰遜還演過什麼藝術電影。然而她在《皮囊之下》之類的電影裡,也是遊刃有餘。

站在一個影迷角度來說,你是希望看十部斯嘉麗約翰遜的漫威電影,還是看她的藝術電影。我會選擇後者。

但我知道,我代表不了其他人。

马丁说得好,漫威没错,错在有的人长不透

馬丁也很清楚,曾為無冕之王的自己,還有電影這門藝術,走過什麼樣的道路。對於還想借助電影來表達自己,有創作衝動的年輕人,這個時候是容易出頭的時代,但出頭之後,如果你沒有很快迎合遊戲規則,那麼,接下去的道路,顯然並不好走。

這也是馬丁對擔心的,視聽娛樂會壓縮電影藝術的生存空間。即便你在中國看到越來越多的多廳影院,但放眼全世界,並不是所有市場還像中國這樣增長。而即便是中國,哪怕是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這樣曾經想變成藝術電影院的嘗試,最終你發現,它依然是一家商業電影院。沒有足夠的藝術電影片源,沒有足夠的政策支持和保護,它只能在計算收支時,不得不排上商業片,彌補虧損。

所以這不是馬丁代表的老導演與漫威導演代表的新導演之爭,準確來說,漫威導演也代表不了新導演,他們在創新性和想象力上,依然是匱乏的。同樣,這也不是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之爭,這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參見韓國導演奉俊昊)。藝術電影有自己的盈利渠道,正如商業電影可以通過販賣周邊,興建主題樂園來賺更多的錢。

馬丁的肺腑之言,依然是像他

建議”年輕電影人要多看瓦爾達“那樣,這番話是對要拍電影的年輕人,看電影的新世紀觀眾說的。

马丁说得好,漫威没错,错在有的人长不透

作 者

《浪跡:電影與旅行》簽名本

/

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