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解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為何會被削弱

前言

漫威電影宇宙(MCU)已經有著11年的歷史了,在這些年中我們一共看到了23部漫威電影,每部電影中大多也都會有一些新英雄與新反派登場,所以在“終局之戰”中我們才能看到幾十位英雄同框的壯觀景象。

但相信瞭解漫威漫畫的朋友在觀影的時候肯定都會發現,一些漫畫原著中實力強大的角色到了電影中都被削弱了很多。

比如說知名極速者快銀能被子彈打到、魔法實力媲美奇異博士的洛基成了個刺客、可以威脅到滅霸的毀滅者德拉克斯成了個逗比、而滅霸則成了個加強版的浩克。

漫威:解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為何會被削弱

這種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被削弱的問題不止存在於漫威中,隔壁DC以及很多漫改真人電影都存在這種問題,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五點。

一、成本

創作漫畫和拍攝電影都是需要投入成本的,但畫漫畫的成本明顯比拍攝電影低的多,想創作一部成功的漫畫只需要作者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再加上紙和筆就可以了。

所以很多知名漫畫都是由一個人創作的,就算是像《火影忍者》、《海賊王》這種大型漫畫頂多也只需要作者本人再加上幾位助手就可以在一間工作室內進行創作。

漫威漫畫中的鋼鐵俠、雷神、浩克等大部分英雄也都是由斯坦·李、傑克·科比、史蒂夫·迪託三人共同創作的,所以創作漫畫的現實成本並不算太高。

漫威:解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為何會被削弱

但拍攝電影的成本可很高!

首先拍攝電影所需的人手就要比創作漫畫多很多,畢竟想拍攝一部正規的電影除了導演與編劇等主創以外,可是還需要道具、服裝、配樂、燈光、造型、特效等等幕後人員的支持。

而且像漫威這種科幻視覺大片的成本更是高到嚇人,畢竟漫威電影中的很多場景都是由特效構建出來的,而想要製作出讓人滿意不是“五毛錢”的特效,那經費燃燒的速度可相當快。

很多歐美視覺大片在特效上使用的經費一般都會達到製作總成本的一半甚至更多,比如:

《頭號玩家》製作成本1.75億美元,特效花費超過一億美元!

《阿凡達》製作成本2.37億美元,特效花費1.5億美元!

《美國隊長3》製作成本2.5億美元,特效花費1.5億美元!

漫威:解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為何會被削弱

特效的超高成本就是造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實力被削弱的一個直接原因,因為在漫畫中想表現出毀天滅地的場面只需要幾頁紙就足夠了。

比如說下圖就是漫畫漫畫《滅霸奪寶》中一顆星球被打爆的全過程,幾幅畫面就可以讓讀者看到星球被打爆的劇情,但要想在電影中還原這一幕,那所需要的經費就肯定會非常多。

畢竟卓越的特效真的可以達到“一分鐘幾十萬”的程度!

而一部電影的經費不可能是無限的,所以為了用有限的經費拍攝出優秀的漫改電影,那麼也就只能削弱一下漫畫中那些戰鬥起來可以毀天滅地的角色,讓這些角色的戰鬥場景不那麼壯觀。

比如在漫畫中無限手套可是揮揮手就能打碎一片星空的,但在電影中無限手套除了打響指之外就沒展現過太逆天的威力了,而打響指所需的特效花費顯然不算多。

漫威:解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為何會被削弱

二、劇情

雖然特效是漫威電影的主要看點之一,但劇情的重要性也不比特效差多少,畢竟MCU是一個龐大的電影宇宙,而電影宇宙之所以能吸引新人入坑,主要就是因為其中每部電影的劇情都是環環相扣的。

一個完整的電影宇宙就像是一部大型連續劇,只要觀眾對其中的一集有興趣,那就很可能會把整部劇補完,所以一個吸引人的劇情對MCU來說是很重要的。

而想讓劇情得以繼續,有時就必須要削弱一些漫畫角色!

比如說在漫畫《無限手套》中,鋼鐵俠、雷神、浩克、緋紅女巫等地球眾英雄其實都沒起到什麼決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就是去當炮灰的,當時對抗滅霸的主力還是各路宇宙神明。

但在電影中大部分宇宙神明還沒有登場,而且地球眾英雄才是電影的絕對主角,就算有宇宙神明,漫威也不可能讓祂們搶走英雄的風頭。

所以滅霸和無限手套在電影中必須被削弱,否則復仇者聯盟根本不可能面對滅霸!

如果電影中的滅霸有漫畫中的實力,那一拳就能秒掉鋼鐵俠,我們也就看不到《復聯3》中的精彩對決了。

漫威:解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為何會被削弱

其實在電影內,漫威都會對角色加以限制!

電影中的滅霸雖然很強,但並不是無敵的,雷神能用風暴戰斧擊破滅霸的身軀、緋紅女巫可以用自己的超能力“手撕”滅霸、驚奇隊長的身體甚至比滅霸更強。

而為了讓這些英雄不會單挑擊敗滅霸漫威也是煞費苦心,比如風暴戰斧雖然能威脅滅霸的生命,但在《復聯4》中雷神根本砍不到“過去時空”的滅霸,緋紅女巫雖然差點就秒殺了滅霸,但滅霸飛船發射出的炸彈卻打斷了這一過程,驚奇隊長雖然比滅霸更強,但她只在《復聯4》的開場以及結尾登場了一會。

其實奇異博士也完全可以單挑沒有無限手套的滅霸,畢竟想用蠻力破解魔法是相當難的,奇異博士使用個分身術,滅霸都無法破解。

所以在《復聯4》中奇異博士一直在“划水”。

這其實就是漫威為了劇情而對角色進行的限制,畢竟隔壁《正義聯盟》讓超人單挑碾壓BOSS的劇情已經備受觀眾吐槽了,漫威顯然不想也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一位英雄就能解決所有麻煩,那英雄集結還有什麼意義?

漫威:解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為何會被削弱

三、時間

我這裡所說的時間並不是現實中的時間,而是電影的時長,目前大部分電影的時長都在90或120分鐘左右,對於這種時長設定有種說法是因人類的身體情況所導致。

著名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曾經就說過:

“The length of a film should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ndurance of the human bladder”(電影的長度應該符合人體膀胱的承受時限)

當然憋尿並不是唯一影響到電影時長的身體因素,人的注意力集中期同樣是有時間限制的,而90~120分鐘正是大多數人可以將注意力放在電影中的時間。

除了這種說法以外還有其他幾種因素造成了目前電影的時長設定,但不管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電影的時長肯定不是越長越好。

影史中時長超過120分鐘的電影並不算多,而《復聯4》的時長則到了182分鐘,也就是3個多小時,這種時長的電影就更少了。

漫威:解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為何會被削弱

所以很多電影為了控制時長都會刪掉成片中的一些片段,而漫威電影為了控制時長就限制削弱了一些漫畫角色的實力,好讓他們儘快被英雄擊敗。

比如說《復聯2》的BOSS奧創就是因為這種情況被削弱的,畢竟奧創在漫畫中可是最為難纏的反派之一,直到現在漫畫中的英雄們也沒徹底消滅奧創。

但如果電影中的奧創和漫畫中一樣強,那英雄們也就很難用僅僅一部電影141分鐘將其擊順理成章的敗了,所以為了將《復聯2》的時長控制在141分鐘,那奧創就要被削弱。

《復聯3》中滅霸手下的亡刃將軍和暗夜比鄰星也是因為這種原因被削弱的,在漫畫中暗夜比鄰星和亡刃將軍聯手就足以對抗復聯,根本不可能被美隊、寡姐、獵鷹輕易擊敗。

但在電影他倆要是很強,那肯定會佔用更多的時間,所以為了省時間,那他倆也只能被削弱了。

漫威:解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為何會被削弱

四、特殊的現實幹擾

雖然電影中漫畫角色的削弱都是受到現實因素的干擾所致,但有些干擾原因卻很特殊,這種干擾並不是來自電影拍攝時的資金或是技術問題。

比如說在《復聯2》中速度可以輕鬆超越子彈的快銀卻為了救人而被子彈打死了,這就是漫威削弱了快銀的能力,導致他被劇情殺了。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就是版權問題。

畢竟在拍攝《復聯2》時迪士尼還沒有收購福克斯,X戰警變種人的版權還不在漫威手中,所以緋紅女巫和快銀的電影版權雖然是通用的,但那時漫威電影中並不能出現變種人這三個字。

而且福克斯已經開始在《X戰警》電影中主打快銀了,並且在特效方面相當優秀,所以漫威最終選擇了寫死快銀,保留緋紅女巫。

漫威:解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為何會被削弱

五、突出人物特性

我們喜歡某位英雄或是反派在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他們實力強大,而是因為他們自身有某種吸引人的特質,比如說美漫英雄中人氣最高的蝙蝠俠就是個普通人類。

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漫威也會賦予每位英雄或反派一些特殊的設定,以突出他們的獨特性,比如說美隊的超凡正義感、鋼鐵俠的犧牲精神、蜘蛛俠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信條等。

而當漫威將某位角色定位成狡猾、搞笑的角色時,那這位角色的實力肯定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因為如果角色實力過於強大,那就會讓觀眾忽略其自身特性。

洛基和毀滅者德拉克斯的削弱就與此有關。

觀眾們在看電影時只會注意洛基有些小壞的狡詐特性,和德拉克斯的逗比特性,而不會太過注意他倆的實力。

漫威:解析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為何會被削弱

綜上所述:

漫畫角色到了電影中被削弱主要就是因為成本限制、平衡劇情、節省影片時長、遇到特殊情況、突出人物特性這五個原因,雖然不少看過漫畫原著的觀眾會感覺這種削弱很彆扭,但很多時候這種削弱也是相當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漫威電影中的角色對比漫畫來說也不是全都被削弱了,比如說星爵的設定就比漫畫中更強,因為在漫畫中星爵的父親只是個普通外星人,而不是活行星伊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