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打不過吐蕃?

平頭哥大胃王558


在唐朝時期,吐蕃可以說是李唐王朝最大的外部威脅。從唐高宗時代開始,唐朝和吐蕃進行了兩百多年的戰爭。雖然吐蕃首先瓦解滅亡,但這兩百年時間裡,唐朝始終無法取得對吐蕃的決定性戰略勝利,多次遭到大敗,甚至還有一次被吐蕃攻入了首都長安。

為什麼吐蕃在這段時期這麼強大,有觀點認為吐蕃的國力足以動員數十萬軍隊,這是真的嗎?

吐蕃真有一百萬軍隊嗎?

關於吐蕃軍隊的數量,有很多史料記錄。尤其是《二十四史》記載的大非川戰役,吐蕃名將論欽陵擊敗唐朝名將薛仁貴,唐軍當時號稱有十幾萬(有考證為5萬),吐蕃軍隊據記載則有60萬之多(開始為20萬,後來增加40萬援軍)!此外,吐蕃也數次擊敗十萬級別的唐軍,唐代史書也多次記錄吐蕃十幾萬軍隊的出動,都證明了吐蕃軍隊數量很多。

公元八世紀吐蕃王朝的史料《五部遺教》中曾記載,吐蕃作為核心地區的四如,有軍隊46.24萬人。這個數字,還不包括象雄、蘇毗等吐蕃主要徵兵地區,更不包括吐谷渾、河湟等地。因此,有學者聲稱吐蕃控制的人口高達上千萬,軍隊可能突破一百萬人。

然而,唐朝作為當時世界最大國家,人口只有五千萬,鼎盛時期的軍力也不過六七十萬,要加上附庸國的援軍,才可能突破一百萬。吐蕃身處土地貧瘠、人煙稀少的青藏高原,擁有這麼多人口和正式軍隊,從邏輯上是講不通的。

吐蕃“奴隸制加遊牧”的軍事體制

吐蕃是一個農業和遊牧混合式的國家。吐蕃的核心地區也是文化發源地,都是西藏地區的一些河谷盆地,比較適合發展農業。但青藏高原上的草原面積更廣大,所以遊牧經濟的比重很大。

吐蕃軍隊的特點,就是拖家帶口,攜帶大量的牛羊牲畜和後勤輜重。唐軍擊破吐蕃軍時,經常會看到“斬首萬七萬,獲馬羊無慮二十萬”、“生擒千餘人,獲馬一千匹,犛牛五百頭”等等記錄。這種“拖家帶口”的軍隊形式,恰恰是遊牧民族的典型特徵。精壯男子作為軍隊主力,老弱婦女則作為後勤人員,負責看管輜重和放牧牛羊,提供所有人的食物來源。

隨著發展,吐蕃還逐漸形成了“桂庸”軍事制度,“桂”指的是貴族階級擔任的兵種,尤其是騎兵,“庸”則是奴隸階層擔任的兵種,包括步兵、弓箭兵和僕役等。“桂庸”制度,逐步改善了早期“拖家帶口”的形式,後勤輜重主要由奴隸階層負擔,但依然是動輒趕著牛羊,累贅比較多,只不過不再出現老人、婦女充軍的現象。

被誇大的吐蕃軍力

從“拖家帶口”式到“桂庸”式軍制,其實都是遊牧軍隊的不同形式。“桂庸”式軍制,本質上非常類似西周時期的中原,只有貴族、國人擁有當兵的資格,奴隸只能充當低級兵種或隨軍僕役。儘管這種體制依然原始,但卻比早期“拖家帶口”式精煉了許多。

更原始的“拖家帶口”式,作為吐蕃早期的軍隊形式,很可能就造成了吐蕃“軍隊眾多”的假象。

以大非川之戰為例,吐蕃軍隊主要以蘇毗、象雄徵發的遊牧部族為主力,再加上吐谷渾、白蘭、党項等新徵服遊牧部落。所有吐蕃軍隊,實際上就是這些遊牧部落的全體人口,包括男女老少甚至嬰兒。大非川之戰,5萬唐軍面對的40萬或60萬吐蕃軍隊,基本上等於青海地區所有部族人口。真正有戰鬥力的吐蕃主力,估計最多隻有10萬上下,而且屬於吐蕃“四如”的核心軍隊可能非常少。所以,薛仁貴在大非川之戰初期僅以2-3萬人,就能輕鬆擊破所謂的“吐蕃20萬之眾”。

隨著吐蕃軍隊的逐步成熟,加上“桂庸”軍制的推行,這種動輒“幾十萬”的誇張情況比較少見了,吐蕃軍隊的最大出動數字往往是十幾萬人的規模。這十幾萬人的戰鬥力,反而要大大強於大非川之戰的幾十萬人。

但是,吐蕃中後期出動的十幾萬人,很可能已經是國力允許下的最大極限兵力。

吐蕃極盛時期人口不會高於400萬

有學者論證,吐蕃在極盛時期的人口“可能達到上千萬”,其中吐蕃本部人口為300萬左右,另外還把南詔地區、隴右地區、河湟地區、安西地區甚至印度、孟加拉、阿富汗的一些人口都算了進來。用這種“上千萬人口”的數據,來論證吐蕃有“百萬大軍”,但實際上這種算法是錯誤的。

首先,吐蕃的“上千萬人口”和“百萬大軍”基本不屬於一個時期。大非川之戰那種“全民皆兵”的時期,吐蕃並沒有能染指南詔、隴右甚至河湟地區,僅吐蕃本部和青海南部,人口很難超過100-200萬。然而恰恰是此時,吐蕃的“軍隊數量”倒可能是創歷史記錄的,真正出現了“六十萬大軍”的記載。當然,這種“六十萬大軍”的戰鬥力也並不嚇人,全靠名將論欽陵的出色指揮,才能連戰連捷。

其次,吐蕃在極盛時期也未必有上千萬人口。極盛時期,吐蕃對南詔、天竺、泥婆羅、大小勃律等地都是羈靡統治,不能直接將人口算到吐蕃治下。

此外,這些地方的人口數量也被大大高估了。以南詔為例,“千萬人口”理論將南詔人口算成了兩三百萬,然而史書記載只有一百萬而已。安史之亂後,吐蕃趁唐朝內亂攻佔了河湟、隴右的大片漢地,這些都是人口密度大大高於青藏高原的地方。然而,整個唐朝的隴右道(包括河湟、隴右、河西走廊、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全部人口才53萬而已!

唐朝隴右道人口才53萬,相比之下的青藏高原能有多少人口呢?有人說“唐朝氣候溫暖”,但青藏高原是變不出大片平原耕地的。高原氣候再宜人,能否勝過富庶的隴右道嗎?

參照今天的青藏高原耕地和草原的面積,在八世紀吐蕃極盛時期,加上全部隴右道,吐蕃的全部人口能達到300-400萬就是極限了。如果按照“桂庸”制度,吐蕃應該能徵召10萬級別的主力部隊,再加上30萬的輔助部隊,但無法一次動員。

即使是隻有十萬人,這種規模的軍隊在當時也是非常強的。唐朝長期對吐蕃無可奈何,根本原因還是高原反應的負面影響,還有就是吐蕃較強的人力動員能力,使得唐軍陷入了以長期的拉鋸戰。(作者:陶慕劍)


陶慕劍工作室


這個是個偽命題。唐朝和吐蕃的戰爭持續了二百年,雙方各有勝負。吐蕃雖然曾經一時佔優,但並未對唐朝形成致命威脅,並且最後吐蕃先於唐朝衰落並分裂。

(初唐時期各勢力情況)

唐朝與吐蕃的關係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唐朝初期。雙方差不多同時立國,經過鬆州之戰一次試探性碰撞之後保持了三十年的總體和平,包括和親、貿易、技術交流、文化交流等。這個階段吐蕃可以視為唐朝的藩屬國,從唐朝立國到唐高宗初期;

第二階段是武則天掌權到安史之亂。雙方一直在西域爭奪吐谷渾、大小勃律等藩屬國,並在安西四鎮反覆爭奪。武則天時期稍處下風,李隆基時期基本平手。這個階段可以視為唐朝和吐蕃處在戰略僵持狀態;

(失去吐谷渾之後的唐朝與吐蕃)

第三階段是安史之亂後到唐德宗時期。吐蕃處在最強盛時期,佔據了隴右,切斷河西走廊,並在幾十年後佔領了整個西域。這個階段可以視為吐蕃戰略進攻階段;

(安史之亂後吐蕃佔領隴右,切斷河西走廊,西域被隔絕)

第四階段一直延續到吐蕃崩潰。吐蕃被削弱,唐朝也處在戰略收縮狀態,雙方進入了新一輪的戰略僵持狀態。


到後來,吐蕃發生內亂分裂了。又過了幾十年,唐朝也滅亡了。

(吐蕃分裂前,晚唐時期各方情況)

唐朝對吐蕃的戰略層面失敗:

首先,李治和武則天時期丟失了吐谷渾。吐谷渾就在現在的青海,是個已經存在350年的勢力,大唐和吐蕃之間的緩衝地帶,也是對抗吐蕃的第一道防線。丟掉吐谷渾,河西走廊受到吐蕃的直接威脅,並逼迫大唐開始與吐蕃的短兵相接;

第二,李隆基時期天寶南詔戰爭把南詔逼到了吐蕃一邊,大唐不但損失二十萬大軍,還失去了一個盟友,吐蕃少了一個敵人;

第三,安史之亂時期吐蕃佔領了隴右,切斷河西走廊,大唐失去了整個西域。

其他沒有了,戰略層面的失敗就這三點。

(罪魁禍首是李隆基)

西域是大唐的外圍地區,是大唐向西擴張的橋頭堡,是用來保護絲綢之路的要塞。當大唐安史之亂後停止擴張、進入戰略收縮狀態,同時海上絲綢之路興起替代了路上絲綢之路,江南開發初見成效,西域的價值已經大大減少了;在西域被吐蕃佔領後,西部、北部的大食和突厥的敵人就不再是大唐,而變成了吐蕃,相當於吐蕃替大唐承受了大食和突厥的軍事壓力。因此,丟失西域對安史之亂後的大唐不是壞事,只是軍隊、人民沒有完全撤回中原可惜了,但這也埋下了後來張義潮恢復西域十一州的種子。

其他的失敗只能算是戰術層面的失敗,包括大非川之戰,還有八年後武則天命李敬玄再次征討吐蕃,也是大敗。從此大唐對吐蕃再也沒有戰略性、以滅其國為目標的戰爭了;另外安史之亂後長安被佔領算是一次失敗,但主要是面子問題。

之後雙方大大小小仗打了數百次,吐蕃沒能再進一步,大唐也沒能收復西域。對於大唐來說,首都丟一次兩次沒關係,而吐蕃的首都丟一次就是滅國之災。

吐蕃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吐蕃的最強盛時期是在安史之亂後,佔領了整個西域,並不斷從蜀中、西北向大唐進攻,大唐不得不每年秋天組織防秋兵來對抗。

唐德宗時期,採用中唐名相李泌的謀略,用外交手段分化吐蕃的盟友,爭取了南詔重新成為大唐藩屬,對回紇採用懷柔政策使其重新對大唐友好,和大食、天竺建立了聯繫,組成了一個包圍吐蕃的戰略聯盟;

唐德宗還任用了李晟、渾瑊和韋皋三位名將,分別從西北和蜀中對吐蕃進行不斷的消耗,多次擊退或大敗吐蕃軍隊,甚至還曾上高原掃蕩。這種持續十餘年的行動極大的削弱了吐蕃的國力,等到唐德宗末期,吐蕃已經基本上無力發動大型進攻性戰役,為之後唐憲宗掃平藩鎮、實現元和中興奠定了基礎。

李晟、渾瑊和韋皋三位都被封為郡王,去世後諡號都是忠武,是武將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整個大唐期間,諡號忠武的一共五位,除了他們三位之外,還有尉遲敬德和郭子儀。

史書上對唐德宗評價很低,但他在位期間,是削弱吐蕃使其由盛轉衰的關鍵轉折點。

(唐德宗李適,比史書上評價要好一些)

總之,吐蕃確實是對大唐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但說大唐打不過吐蕃,就非常的不客觀了。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


理工男讀歷史


首先,從距離上來看,吐蕃離唐朝較遠,哪怕是現代長距離的奔襲,對於進攻方來說都會給財政造成巨大壓力。何況在我國古代,人員物資的運輸,後勤保障在古代戰爭中幾乎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重要因素,絕大多數戰爭都是通過多次局部的戰役的勝負走向取得主動再通過戰略決戰決定最終勝負。往往曠日持久,且耗費物資較大。因此古代一般沒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話統治者是不會輕易發動戰爭的。

其次,從地形上來看。低海拔地區進攻高海拔地區時,作戰部隊短時間難以克服高海拔地區的高原反應。同時,從下往上攻擊會導致較為慘烈的傷亡。綜合來看,進攻方發動大兵團作戰的代價比較大,那麼在決策時就不得不再三考慮。

最後,從政治上來看。想要向高海拔地區發動進攻,那麼必須要動員全國的力量和相當一部分部隊才可能達到預期目標。結合地形和海拔總體進攻難度大,勝了雖然難以長期佔領,但是能夠除去一個不定時炸彈也是好事,不過代價比較大。但如果敗了,那麼會大大損耗國力和統治者的權威,激化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這背後的政治風險也是統治者不得不考慮的。

總的來說,個人認為唐朝採用的聯合吐谷渾共同進攻吐蕃的方針是最划算的。所需兵力不太多,物資消耗不太大,有了熟悉高原作戰的盟友,傷亡也能減少不少,而且多個盟友也能降低政治風險。


蘿蔔雷特


英國在其悠久的歷史裡,曾被丹麥這樣的一個小國打敗。

俄羅斯在沙皇統治最鼎盛的時期,竟被一個小國打敗,之後到現在都不敢輕視小國的可怕。

法國是歐洲領土面積最大的第三大國,但在他的幾百年歷史中,卻屢次輸給小小的島國英國,最終徹底失去其在世界的霸主地位。

美國在華盛頓總統死後,對外進行的第一次軍事擴張,竟然輸給了加拿大的民兵,甚至讓加拿大民兵一直打到美國首都,之後兩百年不敢對加拿大動武。

德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打敗了法國並推翻了拿破崙三世,但最後卻被意大利打的節節敗退。

所以說唐朝打不過吐蕃,並非是唐朝沒有吐蕃強大,看看世界上的這些強國,不都是被他們還要弱小的國家打敗了嘛!強大不代表無敵,唐朝與吐蕃相爭兩百年,最後吐蕃在唐朝之前先土崩瓦解,美國與加拿大合作了兩百年,可誰又知道美國為何如此優待加拿大呢,因此我們不能以“失敗”和“無敵”來評價一個國家的強弱。

我們更加不能被外國曆史學者的錯誤言論給誤導,要知道外國一直想毀掉中國的歷史,俗話說:“要想毀掉一個國家,必先毀掉這個國家的歷史”,所以說我們要尊重歷史,而不是依據歷史來否定自己的國家。


傑出影院


作為歷史上一個強盛的朝代,唐朝士兵的戰鬥力的確是非常強大的,尤其是在對外戰爭方面,唐朝的軍隊也是很少吃到敗績,我們想這樣一個問題,唐朝物阜民豐,所以外族人看得一定是非常的眼紅,於是唐朝時期的邊疆戰事也是接連不斷,可是唯有一個民族,成為了唐朝軍事中的汙點,這個民族就是吐蕃,吐蕃也成為了唯一一個攻入長安城的少數民族。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說盛唐盛唐,竟然連一個小小的吐蕃都打不過,其實我認為這個問題的原因是雙方都存在的。吐蕃地處偏僻寒冷的地方,所以那個地方土地也是比較貧瘠,因此他們自然就看上了大唐的土地了,換做其他少數民族,其實也會這麼做,因為大家都向往更好的生活,而作為他們也只有通過武力去征服那些讓他們嚮往的土地。

可是吐蕃並不傻,面對強大的盛唐吐蕃並沒有像突厥那樣跟唐朝擰著來,反而是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可以說松贊干布對於吐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他也是一個頗有見解和領導力的統治者,對於強大的唐朝,他首先帶兵讓唐朝人看到吐蕃軍隊的戰鬥力,其實他的目的並不是打仗,而是談條件,於是文成公主去了,兩口子日子過得也很好,十多年的時間,唐朝和吐蕃相安無事,而吐蕃則是在這十多年的時間內飛速發展,日益強大,因此他們逐漸擁有了可以與唐朝抗衡的戰鬥力,所以吐蕃的強大跟松贊干布有著直接的關係。

後來吐蕃終於出兵打大唐,也趁著唐朝國內局勢動亂一路高歌猛進佔領了長安城,所以吐蕃算是跟唐朝正面抗衡麼?我認為並沒有,甚至說吐蕃一直都沒有真正的勇氣和唐朝抗衡,因為背後的支持是很明顯的。後來吐蕃就利用自己在軍事上的實力逐漸吞噬唐朝在西邊的土地,而唐朝此時的兵力已經不是那麼強大了,再加上西邊作戰,戰線拉得太長,因此這也很容易出現斷草斷糧的問題,於是統治者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我覺得這也是吐蕃可以節節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凡塵了事



一、唐朝時期,青藏高原的氣候遠比後世溫暖溼潤,可以養活大量人口,並且支持起大量軍隊。根據《吐蕃王朝人口研究》以及藏文古書《五部遺教》的記載,唐朝時期,吐蕃的四如已經有軍士 四十六萬二千四百人,這還沒算上吐蕃的蘇毗十個東岱、通頰十一個東岱、象雄十東岱 能提供的軍隊,更沒包括白蘭羌、吐谷渾的人口與軍人。 唐高宗初期,吐蕃還沒有白蘭羌、党項、吐谷渾。 唐高宗中前期、中期,唐高宗忽視了對吐蕃的壓制,吐蕃趁機逐步吞併、整合了白蘭羌、吐谷渾,吐蕃的人口與軍人就更多了。

而漢人古代史料記載的唐朝時期的吐蕃曾經出動40萬軍隊作戰。 可見,藏人古書《五部遺教》、漢人古代史料 雙方史料都證明了唐朝時期的吐蕃有大量軍隊。

二、唐高宗中期開始,吐蕃基本統一青藏高原,更有利於吐蕃利用高原反應削弱上高原作戰的唐軍。隋末吐蕃已經統一了西藏。之後,唐太宗遏制了吐蕃。再之後,唐高宗中前期,吐蕃趁唐高宗忙於中亞、東北的戰爭時,吞併整合了白蘭羌、吐谷渾,佔了青海省的大部分,吐蕃擁有了基本統一的青藏高原,這一方面使吐蕃有了廣大的戰略空間,另一方面使青藏高原以外的軍隊很難有地方與時間適應青藏高原的氣候與地理,更有利於吐蕃利用高原反應削弱唐軍。而在之前與之後,青藏高原上的部族都嚴重分裂、內訌、衰弱,各自缺乏戰略空間,容易被高原以外的軍隊逐個擊破。

三、吐蕃變強並不是文成公主和親導致的。根據古代漢人史料以及吐蕃《大事紀年》、吐蕃碑文等吐蕃原始史料的記載,文成公主去吐蕃時,沒有帶去工匠技術。李世民與唐朝的民族政策沒有導致周邊民族變強。 而且,李世民是禁止向外國傳播工匠技術的。唐朝時期,唐朝法律禁止向外國傳播工匠技術。唐朝允許外國的工匠技術傳入中國,但是禁止中國的工匠技術傳到外國。

唐朝沒有失去技術優勢。即使在唐朝後期,跟唐朝相比,吐蕃仍然“器不犀利,甲不精完,材不趨敏”。


巴克影視剪輯


首先,氣候問題

今天的青藏高原條件艱苦,人口稀少,解放初的西藏,人口只有大約100萬左右。

而在古代,可能自然條件並非如此。相傳,吐蕃的第一任贊普聶赤贊普神勇非凡,一箭射死猛虎,被當地人擁戴為首領的。雍布拉康、欽瓦達則一帶,古代傳說長滿了紅柳。而在今天瓊結、乃東一帶的雅礱河谷,沒有樹林、也沒有老虎,幾百裡的山上光禿禿,溝壑縱橫,只有灌木叢,山下的樹木都是最近栽種的。瓊結藏王墓的那些土堆,默默地訴說著當年吐蕃王朝的輝煌,雍布拉康、欽瓦達則這些當年吐蕃王朝早年的城堡和宮殿現在都已經成了佛寺。

今天的阿里地區,人口稀少,3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0萬, 解放初人口更少,解放軍進藏,阿里一路只有一個騎兵連138人,從新疆于田出發,守住了那大片國土。可是在當時,阿里地區的象雄古國一度國勢強盛,號稱勝兵十萬。象雄國的都城在當惹雍錯附近,海拔將近4800米,遺址尚存,在納木錯附近據說也有。今天的當惹雍錯附近一片荒涼,很難想象當年這裡曾經有過一個強大的王朝。古格王朝也是,今天的札達縣,人口只有1萬,解放初人口最多幾千。

唐朝的時候,吐蕃王朝還屢次出兵西域,武則天時期和唐朝爭奪安西四鎮,也就是今天的塔里木盆地。不論是從阿里翻越喀喇崑崙山脈還是從青海翻越阿爾金山脈去新疆,今天都是道路艱險。吐蕃曾經和唐朝議和的條件是唐朝割讓安西四鎮和西突厥十姓部落的地盤。拉薩的朝廷會對位於今天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地盤(西突厥十姓部落)虎視眈眈,以今天的情況實在難以理解,除了氣候原因,可能後來喀喇崑崙山脈、帕米爾高原一帶還發生過劇烈的地震,道路被徹底毀壞,而中亞一帶古代史料極其匱乏。吐蕃王朝滅亡後過了八百多年,準噶爾人從伊犁遠征拉薩,一路上歷經千辛萬苦,死亡近半,才來到了納木錯邊。

唐朝時期,青藏高原的人口可能比解放初要多很多,而且,從拉薩到中亞的交通也不是現在那麼道路艱險。

其次,吐蕃王朝的自身能力

任何初生的王朝都會有著強大的活力,吐蕃也是,不過吐蕃王朝的活力持續時間之久,在古典王朝中是罕見的,從松贊干布,到朗達瑪被殺後內亂瓦解,吐蕃的強盛時期持續了200年。

在這兩百年中,吐蕃王朝東面和唐朝勝多敗少。滅亡東西突厥和高句麗的唐朝如日中天,可是在吐蕃那裡,大非川、素羅汗山接連慘敗,除了唐玄宗時代一度扭轉戰局,但是安史之亂以後,吐蕃再度反攻,攻陷了河西、隴右、安西、北庭大片地區,一度攻入長安城。到了唐穆宗時期,唐朝和吐蕃議和,承認了吐蕃佔領的大片唐土,直到唐宣宗時期乘著吐蕃內亂才收復。

新、舊《唐書》中,李泌勸說唐德宗結好回鶻、南詔、天竺、大食,以困吐蕃,看上去是一個妙計。但是實際上,吐蕃對於河西隴右的唐土佔領非常穩固。吐蕃除了在東線對唐朝取得優勢以外,在北線,打退了回鶻對河西、北庭的進攻,還一度大破回鶻,深入漠北,前進到離回鶻牙帳只有三天的路程。在西線,吐蕃還控制了拔汗那(今天的費爾干納),在南線,尼泊爾等地都向拉薩稱臣納貢。四面出擊,不落下風。

除了武功以外,其實吐蕃王朝的文治是經常被忽視的。吐蕃王朝的歷史由於流傳相對較少,而且受佛教影響太大,很多事件已經難以還原當時的原貌。

吐蕃王朝起源於藏南的雅礱河谷,其實是以農耕文化為主的,很早就在拉薩、山南一帶開始種植青稞、興修水利。以藏南河谷農耕經濟為主的拉薩朝廷,卻能夠在兩百年的時間裡,對體量相當、遊牧經濟的吐谷渾和象雄、半農半牧的康巴一帶、後來還有河西隴右的漢地、天山北路的突厥部落,有效地發號施令,實施長期穩定的統治,從那裡徵兵征馬徵糧四出征伐,對比一下唐朝對於投降的東突厥部落管理之混亂失敗。拉薩朝廷派遣當地的官員能夠擁有足夠的大的權力,而且對於那些地方大員有足夠的控制,不會發生唐朝安史之亂那樣的大規模叛亂,拉薩朝廷能夠把論欽陵這種飛揚跋扈的地方大員輕易做掉。吐蕃王朝的政治智慧實在是非常高明的。唐朝和吐蕃,儼然是東西朝的態勢。

即使吐蕃王朝後來瓦解崩潰,再也沒有統一,但是吐蕃的功業並沒有消亡。松贊干布被藏傳佛教各大流派作為法王供奉,即使今天的衛藏、康巴、安多三大方言難以交流,但是吐蕃王朝仍然使雪域高原原先不相往來的各個部落的人們都自認藏族。

可能是由於氣候和生態壞境的變遷,那裡再也難以維持一個強大的政權,不然吐蕃王朝可能在一陣戰亂後也能夠像中原十六國大亂以後一樣涅槃重生吧。


去過往嗎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唐朝一直都是一個強大的王朝。所謂的“盛唐”就是指唐朝的時候帝國疆域遼闊、四方來朝。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強盛的唐朝,卻在多次與吐蕃的戰爭當中落敗,甚至首都長安都兩次被吐蕃人佔領,彷彿吐蕃就是唐朝天生的剋星。

吐蕃與唐朝說起來還真是淵源甚深,兩個政權的成立時間都是在公元618年。同時誕生、同時崛起,早在唐太宗時期,吐蕃就組織過大軍侵擾大唐疆域,後來被李世民擊潰。潰敗的吐蕃只得暫時臣服於唐朝,並請求聯姻,之後便有了文成公主入藏,兩國也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穩定關係。

到了唐高宗時期,實力日漸強大的吐蕃又動起了東進佔領唐朝西部邊境的心思。高宗咸亨元年,吐蕃攻陷了唐朝西域十八州,唐朝被迫放棄了安西四鎮。大非川之戰後,唐軍被吐蕃軍隊突襲,更是傷亡殆盡。自此以後,西域的控制權就輪番在大唐跟吐蕃之間輾轉。

安史之亂的時候,吐蕃大軍更是佔領長安半月之久,後來雖然被郭子儀趕出長安,但是唐朝西部邊境卻大部分被吐蕃給吞併。

強大的唐朝東平高句麗、北驅突厥,卻啃不下西邊的吐蕃。這個中緣由,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其實唐朝之所以打不過吐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實在太“大”了,我們都知道唐朝幅員遼闊、國力強盛。但也恰恰是因為他太大了,導致四面樹敵,兵力過於分散。

唐初李世民時期,因為忙於跟高句麗、突厥的爭霸,而對吐蕃的入侵選擇了隱忍、忽視。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吐蕃迅速崛起。後來文成公主入藏給吐蕃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讓吐蕃的國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所以到了唐高宗之後,吐蕃才足以與唐朝抗衡。

另外在吐蕃強大之後,唐朝因為地域遼闊,不可能將全國兵力都拉到西部跟吐蕃爭霸,反過來吐蕃四周就唐朝一個強敵,所以每一次唐朝與吐蕃對戰當中,吐蕃都可以傾全國之兵力對戰唐朝的西部兵力,相當於唐朝以“一省之力”對吐蕃“一國之力”,自然唐朝時敗多勝少。

如果說唐朝是因為“大”而敗,那麼吐蕃則是因為“高”而勝。青藏高原素來就有世界屋脊之稱,這樣的地理環境對於唐軍而言是艱難險阻,當時對於吐蕃大軍確實輕車熟路。面對這樣的地理條件,唐朝大軍無論是軍隊戰鬥力、還是後勤補給都處以絕對的弱勢。而吐蕃大軍則相反,從高海拔地區到黃土高原,雖然也會有不適應,但是卻沒有唐軍上青藏高原那麼大的不適應。再加上游牧民族的補給向來就是以戰養戰(到了關中平原哪裡不是補給地)。這種高原的天然因素成就了吐蕃的輝煌,也讓盛唐無計可施。


古今事


首先是地域關係,青藏高原的海拔問題,直到現在,大多數人去西藏都還有高原反應,而且地利山脈因數,交通極端艱難,敵高我低,雙方不比中原可以縱橫捭闔,就靠幾個關口來往,扼守住就卡住了口子,吐蕃在地利上佔據主動優勢。

唐朝是漢文明強盛的時代,吐蕃也是高原民族最強大的時期,松贊干布建立了一箇中央集中制政權,統一了高原,唐朝人傑鼎沸吐蕃也是幾代政治人才軍事天才迭出,一時瑜亮不分彼此,在天時人和上,吐蕃也不輸。

唐朝的主要敵人不是吐蕃,草原上,西域,北疆都需要壓制,對吐蕃不能集中國家實力搞,而且高原貧瘠,交通不便,天寒地凍的也沒啥東西,在物質和地理條件上都沒啥用處,搞也是白搞,搞不好還要被搞,就以守為主,儘量通過政治努力去處理吐蕃關係。安史之亂時還找人家當了幾回僱傭兵。

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優勢,也沒有好的利益驅使,所以唐朝和吐蕃一直都是些邊境問題,和大家圈地衝突問題,拖拖拉拉的到後來唐朝弱了,吐蕃也瓦解成了鬆散的部落聯盟,基本上以後老死不相往來


是我非我


克羅奇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僅供參考。亞里士多德說過:詩比歷史,更真實。“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唐代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邊地遙無極,徵人去不還“”----楊炯。從顏真卿《祭侄文稿》“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能看出一二分真相。

唐代疆域和清末西方那套疆域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吐蕃和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接壤,北部還有突厥等勢力,加上地勢高,唐朝藩鎮割據一直都存在。又要對外多線作戰,又要提防國內叛亂,東部高句麗,契丹等。貞觀時期,王玄策可以借吐蕃和尼泊爾兵,直倒中天竺,吐蕃為什麼不可以聯合中天竺等國家進攻唐朝。

東抄西拼,尋章摘句,吹契丹的,吹吐蕃的,吹南詔的,看看這些政權留下了什麼遺產?制度,詩歌,藥典,法典,茶經,雕塑,彩繪,著作,樂器,床椅?

大理古城是明代建築,麗江古城是元初建築,布達拉宮是清朝順治年間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