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正所謂:有仙山必有神靈下降,有神靈必有廟宇供奉,神仙匯聚、愈見山奇;廟觀相連更添景幽。巍峨壯觀的西嶽華山被遠古人們認為是神仙聚居的仙方靈境,從傳說中的軒轅黃帝到東漢後期,歷代皇帝及黎民百姓無不對華山頂禮膜拜。在長期的祭祀山神、崇信仙真的文化意識孕育下,至東漢時期,華山成為道教活動的理想場所。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直到現在華山仍是道教勝地,為道教“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來過華山的小夥伴是否也留意過這些道教盛景呢,下面,小編帶你一起遊覽下。

玉泉院

【玉泉院】在華山峪口,為宋仁宗趙禎皇佑年間(1049——1051)陳摶的弟子賈得升為其師所建。因院內有一眼清泉,相傳與山頂宮內的玉井相通,泉水清冽如玉而得名。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西嶽廟

西嶽廟在華陰市城東五里處,為歷代帝王祭祀華山神的地方。廟始建於西漢武帝元光初年(前134-132),發展於唐、宋,完善於明、清。在五嶽中佔地面積最大,故有五嶽第一廟之稱。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東道院

【東道院】在華山峪內青柯坪,原名“九天宮”,為全真道徒修真之處,宮內供奉“九天玄女娘娘”。明代萬曆年間在此處建有“太華書院”,清康熙五十三年(174)道士鄖禮慧改建為“九天官”。依山而立,規模較小,僅有正殿3間,宮內供奉“九天玄女娘娘”。路意的東道院地處華山之腰,在這裡可以北眺秦川渭水,南望蓬花峰與鳳凰山。東有云臺峰、聚仙台,西有北斗坪、獅子嶺,北有唐槐,南有元代開鑿的梅花洞。為全真道徒修真之處。1982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宮觀之一。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純陽觀

【純陽觀】在華山峪口東緊鄰玉泉院,又名十二洞,民國十年道士孫享純創建,次年修石洞12孔。觀宇座南面北,前有山門,後為大殿,殿寬3間,殿內供奉純陽祖師呂洞賓塑像,殿前左右各有石砌洞6間,現為道舍。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鎮嶽宮

【鎮嶽宮】為道教著名官院,舊谷“上宮”。在華山玉女峰、蓮花峰、落雁峰三者之間的山谷中。宮外山谷內松林陰翳,清幽異常。鎮嶽官又名“玉井庵”,因宮前有玉井而得名,其並深30餘米,周圍15米,以水味甘醇而聞名。井上築樓,最觀別緻,為道士修真養性之佳境。今建有茶室,為旅遊者休息之場人所。相傳此處之玉井與山下玉泉院的泉水上下潛通。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鎮嶽宮為華山諸峰中較大的道教官觀,倚山間峭壁修築,單進一院落,正殿為三開間木構建築。均為清末及民國機初年所建。1982年華山道教協會再次對其部分建築加以修繕,並擴建殿黨。鎮嶽宮內現有正殿3間,其中供奉的神靈為西嶽大帝少吳金天王塑像,宮後石壁上有一藥王洞,內供奉藥王神位。兩側樓閣共計50餘間,供登山官後香客及旅遊者住宿。玉井東北附近,有石凹如臼,共28個,傳為仙人戲珠遺物。鎮嶽宮為全真道活動的場所1982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官觀之一。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仙宮觀

仙宮觀在華山北麓玉泉院東,又名仙姑觀,曾名柱臣觀,是唐代金仙公主修真養性的地方,宋初更名二臣觀,現有廟字為清代修建,全觀面積約4000平方米。清初顧炎武、王弘撰在觀東北隅修建獨鶴亭,清末改稱獨鶴書院。現存主要建築有大殿、道舍、前山門、二山門等。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大殿內供奉道教最高尊神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塑像,東側殿供奉孫思邈、扁鵲、華佗神像,西側殿供有金仙公主、觀音菩薩、何仙姑神像。觀內松柏蒼翠,香菸繚繞,石桌石凳,古樸清雅;觀外翠竹掩映,溪水潺潺,環境極為幽靜。

玉女祠

【玉女祠】在華山中峰(玉女峰)之上,又名中峰大殿,為道教古祠,供奉春秋時代秦穆公女兒弄玉。相傳春秋時代,有個善吹玉簫的隱士蕭史,被秦穆公的女兒弄玉賞識,弄玉拋棄官廷的富貴生活,與蕭史同到華山此處隱居修煉。後來,二人均得道成仙,後人為了紀念他們,便在此處修建了一座祠宇。祠內原供奉玉女石像一尊,現所供奉玉女之像為近世塑立。祠旁有“玉女洗頭盆”、“玉女梳妝檯”“無根樹”、“引鳳亭”等名勝古蹟。清康熙三十八年,道士張本莊、高義智等創建,光緒年間道士王復興重建,民國年間道士高享祥重修。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翠雲宮

【翠雲宮】在華山西峰頂巔,亦稱西峰大殿,或稱鬥姆殿。創建時代不詳,宮內供奉先天鬥姆元君塑像,樓上供奉“三清尊神”(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道君),兩側另有道舍配房20餘間。宮前有一洞,洞上石瓣如蓮花,稱為“蓮花洞”。洞旁題刻琳琅滿目,書體草隸楷篆,互相輝映。宮西有一天然巨石,狀如斧劈,中間凹處形如人狀,石旁置巨型鐵斧一把,上鑄“仙家寶斧,七尺有五;賜子沉香,劈山教母”。相傳此為沉香劈山教母的遺蹟,名為“斧劈石”。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宮後有“楊公塔”,是楊虎城將軍1931年秋陪同其母登山之後,為紀念此行而修建。塔為六角形,壘石建成,塔身題字 為 “壁立千仞”“如此方為嶽”、“峻拔在廖廊”“造化鍾神秀”、“一覽眾山小””等詩句。翠雲官附近還有西元洞、捨身崖、摘星石、洞元石室等風景名勝。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真武殿

【北峰真武殿】北周武帝時創建,唐、宋、元、明皆有道士居住、修葺。清初道士郭清泉、蘇一整、高陽起、陳來昭重修。民國六年(1917)住持夏崇祺重修娘娘樓。民國二十九年(1940)道士馬法易、王法正等又重修。原殿已不存在,現在的真武殿為1990年華山管理局重建。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金天宮

【南峰金天宮】明隆慶四年(1570)道士胡真海創建。清康熙五十-年(1712),住持道人嚴復溫、張本善、王本聰、嶽合晉等鑄造鐵瓦、琉璃獸脊。乾隆四十三年(1778),陝西巡撫畢沅奉帑重修。“文革”中毀於一炬,1994年華山道教協會在原大殿舊址建簡易宮廟三間。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煉丹爐

【煉丹爐】亦叫純青宮,在孝子峰上。 據鑄有“萬曆十四年(1586),道士高全陽三月吉日造煉丹爐殿”字樣的鐵香護和鑄有“康照四十六年(1707)住持郭全孝、李真修鑄爐”字樣的鐵丹爐考證,此廟創建較早。道光二年(822)書“純青官”木雁。19555年道土李高智重修。現建築為1987年華山管理局重建。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南天門

在西峰東側,自東峰南坡下經二仙龕,紫氣臺,沿崎嶇小徑攀援即達。為登臨朝元洞、長空棧道、賀老石室、全真崖的必遊之道。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群仙觀

在北峰西山腰間,原名白雲庵、縕神洞。位於老君犁溝緊下端。觀內樓閣凌空,洞穴入巖,觀前松翠風清,群峰疊嶂,是登遊華山遊人小憩及投宿之處。觀宇建置年代不詳。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聚仙台

在蝸牛石西崖坪臺,上有玉皇洞、三皇洞、猶龍洞、皆明代所鑿。由老君犁溝南行,即來到聚仙台。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會過神仙。因臺建在三面凌空的峰巔,又名叫"空靈峰"。臺上有三個大洞,太上老君曾住在這裡。臺下為王子求仙洞,"王子去求仙,丹成八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就是指的這個洞。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傳說,華陰有一個王道村,村裡有一名樵夫名叫王柯,一日王柯上山砍柴,不知不覺來到"空靈峰",只見幾個人圍在一起下棋說天道地,聽起來怪有意思,他又是一個棋迷,因看棋入了迷,忘記去砍柴。但見周圍樹葉一會兒落了,一會兒又綠了,不知是什麼緣故,等到他想起回家去拿挑擔時,找不見了:去尋斧子,只剩下一個生了厚鏽的斧頭,根本無法再用了。誰知回到村裡,一個人也不認識,連自己的孩子,也無人曉得,枉到村內跑了一次。又返回華山修道,於是,人們就將此村叫枉到村,現稱"王道村"。

你若到華山,站到聚仙台上,往南一望,"和合二仙"就隱約可見。聚仙台距西峰水簾洞最近,可平視水簾勝景,形如圖畫的"韓湘子趕牛"就在洞口上方。從聚仙台折回北上,即到北峰雲臺峰。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毛女洞

在華山主峰西北毛女峰上,為一天然石龕。其外就龕建廟,內供毛女彩繪坐像一尊。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都龍廟

在蒼龍嶺下,始建於北魏,南出廟東側門即蒼龍嶺。廟依幾塊巨大片狀石壁而建,構思奇巧,建築風格別緻,造型大小與嶺的險峻相得益彰。廟內塑像為龍君。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王母宮

王母宮、王母祠在華山有多處,皆因供奉王母而得名,其一在登上大上方的途中又名瑤池宮;另有一處在今玉泉院東北文教招待所院內,建於唐貞觀年間;還有一處在王猛臺西山樑上,稱王母祠,文革前祠建築尚好,現祠、像皆毀廢,僅存遺址。建築面積最大,規模最宏偉的王母宮在華山日月崖南,是1991年由道教信徒臺灣杜善政出資建造。殿內正中堂供奉王母坐像,兩邊為觀音菩薩和九天玄女塑像。

華山有“道”,帶你走進華嶽道家勝景

其實華山的道教聖觀和宮殿還有許多,來到華山,無論你是否信奉道教,都可以走進這些道觀,為家人,為朋友祈福!華山亦是夏季避暑乘涼好地方,so大家一起來走進大華山,登顛尋道~

(來源 渭南全域旅遊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