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備戰A股“入摩”第三次擴容

繼今年5月、8月MSCI納入A股比例提升後,11月A股“入摩”第三次擴容在即:A股大盤股納入比例由15%提升至20%,中盤股也將以20%的比例首次納入。據國盛證券估算,此次擴容將帶來2200億元的增量資金。

目前,有的基金公司正在增加流動性服務商、完善產品流動性,以加大MSCI基金持續營銷;有的公司則通過大額限購等形式,應對市場變化。MSCI概念基金也亮出了驕人成績單,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25.85%,且全部收穫正收益。

公募多方面備戰

近日,MSCI官方發佈消息稱,11月份MSCI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將於北京時間11月8日公佈,該變動將於11月26日收盤後生效。國盛證券預計,MSCI第三次擴容將帶來約2200億元增量資金,佔全年MSCI引入外資的45%。

目前,部分公募正通過增加流動性服務商、完善產品流動性等舉措,繼續加大旗下MSCI基金的持續營銷和推廣工作。

11月4日,上交所發佈公告稱,為促進華夏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以下簡稱“MSCI A股”)的市場流動性和平穩運行,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基金流動性服務業務指引(2018年修訂)》等相關規定,上交所同意中泰證券為MSCI A股提供主流動性服務。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市場部人士表示,隨著A股納入MSCI比例再次擴容,A股在11月份有望迎來外資淨流入的趨勢。在這樣的契機下,他所在公募發行的MSCI基金會加大持續營銷力度,完善產品的流動性,幫助投資者藉助這類產品佈局外資入市機遇,以把握A股國際化進程中的行情。

與此同時,也有公司選擇閉門謝客,避免大額申購資金對產品運作的影響。

11月5日,創金合信基金髮布公告稱,為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創金合信基金決定自11月6日起,投資者通過公司直銷渠道(直銷櫃檯及微信直銷平臺)和非直銷渠道申購(含定期定額投資申購)、轉換轉入創金合信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基金做以下金額限制:單日每個基金賬戶累計的申購、轉換轉入金額在基金份額上應小於或等於100萬元,如單日單個基金賬戶在本基金份額上的累計申購、轉換轉入金額大於100萬元的,基金管理人有權拒絕超額部分的申請。

基金三季報數據顯示,創金合信MSCI中國A股指數規模不足6000萬元,今年以來的收益率達到33.94%。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市場部總監告訴記者:“一般而言,基金實施大額限購是為了避免增量資金攤薄存量投資者利益。對於部分業績特別優秀的基金來說,通過限購更適合打造投資收益,可以把基金業績先做起來。”

MSCI概念基金業績搶眼

今年以來,MSCI中國A股概念基金皆斬獲不俗的投資收益,最賺錢的基金收益率超過56%。

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35只MSCI中國A股概念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達到25.85%(A、C份額合併計算),且全部收穫正收益。其中,收益率最高的中金MSCI中國A股質量A年內收益率為56.64%,前海開源MSCI中國A股消費A、華泰柏瑞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南方MSCI國際通ETF等22只基金收益率也超過30%。

雖然基金業績亮眼,但該類型基金規模兩極分化嚴重,迷你基金扎堆。截至三季度末,華夏、易方達、南方等1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佈局了35只MSCI中國A股概念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該類型基金總管理規模為127.8億元,平均單隻基金規模僅為3.65億元。

其中,華安MSCI中國A股指數增強基金以28.64億元位列MSCI概念基金規模榜首,招商MSCI中國A股A國際通、銀華MSCI中國A股ETF規模分別為21.5億元、17.75億元,站上了10億關口。然而,也有26只基金規模低於5億元,佔比高達74.29%;17只基金規模低於2億元,佔比接近一半。

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市場部總監表示,這類基金以指數基金形式存在,且主要投向受益於MSCI系列指數中的中國成份股。由於目前投資者對MSCI基金瞭解不深,加上這類基金持股比例高,淨值波動較大,普通投資者很難長期持有。

針對MSCI第三次擴容的影響,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對外開放繼續推進、A股進一步納入各國際指數,外資流入將是大勢所趨,並將成為支撐市場底部的重要力量。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認為,隨著財報季結束,市場關注轉向11月MSCI納入因子調整,大盤藍籌股指表現相對突出。11月MSCI將迎來歷史最大單次擴容,無論是增量規模,還是覆蓋範圍,均為最高水平,近期北上資金跑步入場,短期將提振市場。

華夏基金人士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外資選股看重基本面且注重長期投資,跟著外資佈局A股不失為一個較好選擇。

九泰基金宏觀策略組也認為,MSCI擴容帶來增量資金預期、中美有望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預期等對近期市場將帶來一些提振因素,MSCI擴容前期外資買入起到助漲作用,但背後的核心原因還是基本面支撐,這都是市場短期存在的積極因素。不過,伴隨年底CPI大概率繼續大幅上行,滯脹壓力難以得到根本解決,也將對市場上行空間產生一定製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