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未盡,冬已來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今年立冬的時間為:2019年11月8日,農曆己亥年十月十二。。“立冬”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也是干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立冬雅事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立冬 | 水始冰,地始凍,芳草化薪,蟄蟲休眠,萬物始收藏。橙橘登,山藥乳,西風作北風,秋冬氣始交。蘆始荻,朝菌歇,清霜冷絮,枯樹吟獨。逐光暖行、庭前負暄,今宵寒較昨夜多。待月半、風孤,擬約寒爐美酒敘舊詩,閒話暖陽小火爐。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立冬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有“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豐收節”等習俗活動。此時,在北方,正是“水結冰,地始凍”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卻是小陽春的天氣。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立 冬

立冬為十月節,冬為終,萬物收藏。立冬,朔風起,水始凝冰。五天後,地始凍,拂曉朔風悲,就“蓬驚雁不飛”了。

立冬要迎冬,祭以北郊,迎北方黑帝顓頊與輔佐他的水行之神玄冥。顓頊是五帝之一,號高陽氏,是水德之帝,其德專一而靜正,冬才得以閉藏。玄冥是輔佐他的太陰水神,李白說,不周來風,玄冥掌雪,玄遠而為幽寂。

立冬三候

水始冰: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於水,所以是水與凍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地始凍:立冬後五日“地始凍”,冰壯曰“凍”,地凍為凝結,“藹藹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雉入大水為蜃:再五日“雉入大水為蜃”,與“雀入大水為蛤”對應,蜃是大蛤,古人認為,海市蜃樓便是蜃吐氣而成。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避寒藏暖

冬天暖暖的被窩,綿長而靜謐之夜,就是讓人在美夢中沉睡的,所以,硬讓自己掙脫出暖暖的被窩,真是反人性。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古人說,冬天養生,最要順應避藏,避寒藏暖,就要早臥晚起。“冬夜伸足臥,一身俱暖”,暖被中,溫柔鄉,一覺初醒,溫香沉沉,晨光依然熹微,於是再回籠一覺,任憑自然醒多美。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不周風

現在季節的轉換越來越艱難,似乎都會伴隨一段難耐的陰鬱天氣。立冬開始才有西北風,西北風不到,陰鬱天氣大約不會終結。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西北風是朔風,朔是北,朔方是北方;朔又是初,始,朔日就是每月初一。西北風還稱“不周風”,“西北不周,方潛藏也”,在潛藏中初始,西北風是對春風的孕育。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別怨(霜寒)

宋·趙長卿

嬌馬頻嘶。曉霜濃、寒色侵衣。鳳帷私語處,翻成離怨不勝悲。更與叮嚀祝後期。

素約諧心事,重來了、比看相思。如何見得,明年春事濃時。穩乘金腰褭(注:音niǎo,用絲帶繫馬),來爛醉、玉東西。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念奴嬌·水鄉霜落

宋·范成大

水鄉霜落,望西山一寸,修眉橫碧。南浦潮生帆影去,日落天青江白。萬里浮雲,被風吹散,又被風吹積。尊前歌罷,滿空凝淡寒色。

人世會少離多,都來名利,似蠅頭蟬翼。贏得長亭車馬路,千古羈愁如織。我輩情鍾,匆匆相見,一笑真難得。明年誰健,夢魂飄蕩南北。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農曆上的“立冬”並非氣象學上冬季的開始。我國幅員遼闊,真正意義上的冬季是以連續5天氣溫低於10℃為標準。我國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早已進入冬季, 10月下旬首都北京也已一派冬天景象,而長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節氣前後才真正開始。

立冬習俗:北吃餃子南吃蔥 銅鍋羊肉好過冬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有“迎冬”“補冬”習俗。中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立冬之日人們愛吃餃子。餃子是源於“交子之時”,立冬則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在我國南方,立冬時節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補充能量。

涮羊肉

在清代宮廷,立冬的規矩是吃涮羊肉,後來民間也熱衷此道。銅鍋炭火,湯底澄清,只需加入薑片、蔥段等。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炭火燒得鍋裡清湯滾熱,拿著筷子夾著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湯裡這麼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醬料裡那麼一蘸,入口即化,醬香肉香合二為一。

釀黃酒

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為“冬釀”,祈求福祉。

吃生蔥

南京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別注意吃生蔥了,家裡的餐桌上就多了個盛香醋的小碟子,開餐前添上綠白相間的蔥末,再滴上誘人的香油。吃魚或肉就著蔥花一併下肚,既吃了美食,蔥兒又送來冬季裡的健康。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吃甘蔗

在福建的潮汕地區,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飯。當地民間素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去冬泳

冬泳愛好者們喜用冬泳的方式迎接立冬的到來。需要注意的是,冬泳之前,尤其是中老年人,要認真檢查身體,有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冬泳。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冬泳前要進行熱身;游泳時應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循序漸進。冬泳後,以全身感到輕鬆愉快,精神振奮為適宜。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立冬養生

立冬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有“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豐收節”等習俗活動。此時,在北方,正是“水結冰,地始凍”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卻是小陽春的天氣。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立冬後,鍛鍊不宜太激烈。鍛鍊前應先進行徒手操、輕器械練習等“預熱”運動,以身體發熱並微微出汗為宜。鍛鍊時衣物的薄厚要適當,熱身前要穿厚實些的衣服,在熱身後再除去外衣;運動後不要吹冷風,擦去汗水並及時更換衣服,防止感冒。

立冬|秋未盡,冬已來

立冬時節,北方冷空氣頻頻南襲,可形成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這樣的氣候條件,易引發感冒和心腦血管病的發作。專家提醒,預防感冒要加強保暖,積極鍛鍊,開窗通風,勤曬太陽,睡前溫水泡腳,加強飲食營養;心腦血管病患者要提高防範意識,多喝溫開水,注意保暖,天冷時應減少晨練,外出時隨身攜帶急救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