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播水稻技術已經很成熟,直播水稻是否可以取代插秧水稻呢?為什麼?

龍兵過


水稻本田直播的應用,其目的就是要解決,目前水稻移栽種植所面臨高成本問題,省工,省力,節本增效。

水稻直播包括:撒播,條播,穴播,直播又分為水直播和旱直播,實際生產中受各方因素影響,一般多采用水直播。採用的直播方式多為機械穴播,或半機械穴播或條播。

水稻直播技術,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稻作區域,應該說還沒有被廣泛應用推廣,在各地方種植還是受氣候及管理條件限制,所以一般多為採用搭配種植方式,要說技術成熟呢,我想那也只是理論知識方面,在實際生產中還會因種植區域,及在本田管理上遭受諸多因素影響。

如果說要取代,水稻機插移栽技術,從目前看,那也只能是少數個人的意願。

那麼……!



為什麼說水稻直播不能取代育秧機插移栽呢?

原因很簡單,利弊取捨,也就是說在實際生產應用上,還有些問題需要解決的,雖然有水稻直播種植能夠節約一些成本,但是取捨間,無論是誰都會選擇更為有利的一面。

利:水稻直播,實際應用中較育秧機插移栽,從勞動效率上看確實是省工,省力勞動生產效率高。且節本增效,由於直播田不需要育秧田,所以省工省秧田,減少秧田投入,50~60元,有條件的亦可採用機械直播。有效分櫱節位多,有利於爭足穗。

弊:水稻種植,無論是單季稻,還雙季稻,時間季節很關鍵。

本田生長受時間季節限制,在品種選擇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其播種期也要推遲20~25天左右,營養生長期縮短1~2個葉齡期,因此對品種的生育期要求相對較移栽水稻更加嚴格。通常要選擇相對較早熟品種,這樣對產量的提升也就增加了生產難度。

直播田對於出全苗,壯苗的田間管理技術要求高。

總體來講直播田沒有移栽田好管理,對於水整地要求更加嚴格,必須保證平整,因為本田不同於育秧田,存在諸多因素影響出全苗,如,易出現淤種爛芽,鼠害鳥害等,如果在管理水平低,對於出全苗,壯苗相對較困難。

關鍵點是直播出苗後,本田前期行間大,易於雜草生長,與移栽田相比不能夠形成苗欺草的優勢,同時在苗期擱田促紮根,田間斷水,有利於雜草萌發。

那麼說到雜草,就涉及到直播田除草,直播田田由於種子直播在土壤表層,其幼芽,幼根都在土壤表層生長,而水稻幼芽,幼根對大多數除草劑都很敏感,因此在直播田封閉除草,及出苗後除草劑的應用及田間管理水平則更加嚴格。

所以呢!從以上利弊分析看,要取代機插移栽技術,應該還是受種植區域,和個人管理水平的限制。每一項技術的推廣都應該具備廣泛的適用性。

對此您有哪些不同觀點歡迎一同探討交流。


神農35


我在贛西北農村,在家老小姐姐們都不要我跟她們一起插秧。等我成家妻子是八零後也不會插秧,我倆一天只插半畝田。然後在《農村百事通》上看到插秧不彎腰技術拋秧!拋秧片難播種,拋秧一個人一天也就那兩三畝,搞了幾年還是覺得慢。在排拋秧片時多出很多秧田,我就那麼撒種,除草是打秧田一次淨江蘇生產的。

隨著鄉親們出去打工的增多,我流轉田也慢慢增多!直播我最早試,那時還是用牛平田。我就用牛拖樓梯平田,田四周起溝。一畝撒2.5斤稻種,是很難撒勻的。沒技術的人參炒熟的穀子撒😇

我現在一個人種了400畝水稻,全部是直播。下雨天播,摸黑播,帶頭燈播。現在播一畝田只要5分鐘。

直播二十多年了,田裡的稗草也進化了。不容易打死!一畝田用在除草劑上都以超過了病蟲防治成本了!!落荒而逃的種田人是很多的!搞不住直播田的草害的農人大有人在!








劉衛55022507


水稻直播技術已經很成熟?我不知道您是否種植過直播的水稻,但是我知道就目前來看直播水稻種植中存在幾個問題還有待解決,首先得保苗率,其次是除草,然後是抗倒伏,最後就是出米率的問題。什麼時候把這個問題都解決了,才能說是技術成熟。在目前的情況來看,水稻直播還是不可能取代水稻移栽種植,特別是在我們東北地區。

水稻直播技術現在又被很多的稻農所關注,因為水稻直播栽培的成本低,以我們黑龍江農墾為例,種植200畝的直播水稻的成本要比種植200畝的移栽水稻低大概300-350元/畝左右。但是現在我們黑龍江以及東北地區的水稻種植還是以移栽為主體,就是因為水稻直播種植的高風險性以及產量、品質的不確定性太高,收益水平難以有效的保證。所以,直播水稻替代移栽水稻現在還不現實。

1、保苗率難以保證。水稻直播,免去大棚育秧以及移栽的過程,對於降低種植成本有著明顯的優勢。但是在播種水稻芽種之後,保苗率是個大問題。在我們東北地區,水稻直播是播的芽種,排乾田面的水分之後播種。有的是播種2-3天之後補花達水,有的是播種之後立即補水。只不過這樣做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老鼠和鳥的危害。特別是在田地的四周,有很多的芽種都會被老鼠和鳥吃掉,只剩下種皮,有水的時候在邊角漂一層;除此之外,直播播種的田地條件不同,高崗處有可能缺水、芽種不能正常的萌發,低窪處長期積水、芽種也不能正常的萌發露出水面,保苗率方面始終比較低。在我們黑龍江的播種量一般都保持在8.5-12公斤/畝左右,但是最終的出苗率大概也只能保持在60-70%左右,這對於後期的有效穗數來說是不小的損失。

2、除草難。稻田由於多年的種植,雜草的生長量比較大,雜草的種類也會不斷的增加。比如說我們黑龍江農墾地區,在2014左右開始大面積的爆發水蔥草情,在近兩年又出現了變異稗草,常規的除草劑比如五氟磺草胺、敵稗、靈斯科傑對其無效。可能有的朋友說使用封閉藥啊,但是在我們黑龍江地區春季氣溫較低、可選擇的封閉除草劑種類太少、低溫條件下封閉也容易出現藥害,風險更大。所以,在我們東北地區直播水稻使用藥劑封閉除草的方式比較少,一般都是使用苗後莖葉處理的方式來防除禾闊類以及莎草科的雜草,其中防治難度最大的就是禾本科雜草,很難使其有效的死亡。噴施過早水稻秧苗受藥害過於嚴重,噴施過晚對禾本科雜草的效果不好。黑龍江的水稻直播田,在除草方面沒有幾個能完全的清理乾淨。

3、倒伏的風險。直播稻的根系與移栽田相比要差上很多,根系不發達,在抽穗、灌漿之後的倒伏風險極大。曾經我們單位的60畝直播田在2017年全部倒伏,周邊的一些直播地塊也全部倒伏。所以,直播水稻的一個難題就是如何的降低倒伏的風險。一旦出現大面積倒伏,就會對直播水稻的產量和品質造成嚴重的影響。

4、出米率低。直播水稻的生育期相比移栽水稻要短一些,而且在生育後期還會出現減葉的情況。同時,直播水稻由於是播芽種,相同葉片數量的水稻在抽穗期方面也會比移栽水稻推遲10-15天左右,這就意味著在安全成熟期內,直播水稻的灌漿期要短10-15天左右,對籽粒中的有機物積累有著直接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黑龍江的直播水稻出米率普遍偏低、容重較差的原因。所以,直播水稻即便產量與移栽產量相當,也會因為出米率低少賣不少錢。

所以,從保苗率、除草以及倒伏、出米率低等幾個因素來看,現在的東北地區仍然要以水稻移栽為主要的種植方式。水稻直播種植還是不能完全的替代水稻移栽,風險太大。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結合我們村的現狀我認為水稻直播技術(也就是直接水稻直接灑穀子不插秧)目前還不能在農村代替傳統的育苗插秧,在農村水稻直播還不是非常的普遍。水稻直播管理不善容易產量降低。如果把水稻的種植密度、水肥管理、水稻田的除草等問題解決了,也不會影響水稻的產量,水稻直播技術就是大力推廣的時候。

1、水稻直播沒有專用的工具很難把控水稻播種的密度

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去年就有人使用的水稻直播技術,依靠人工撒種,很難把控水稻種植密度。水稻是喜光農作物,密度過高,容易使水稻長得參差不齊。為了避免水稻長勢參差不齊,需要更多的工作行對過密的水稻進行移栽,大大浪費水稻田的空間。如果有專用的機械設備,控制水稻播種的密度,那還是能推廣。

2、 現在使用的化肥,容易使土壤板結,土壤板結對水稻直播的產量影響較大。傳統的水稻種子中,會耘田。耘田的作用是水稻田除草,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疏鬆土壤增加水稻的透氣性。現如今化肥的普遍使用,很多水稻田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土壤酸化板結,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水稻種植中,病蟲害特別嚴重主要原因。以前育秧、插秧、耘田、使用農家肥肥田,病蟲害相對較少,甚至很少有病蟲害。但傳統的水稻種植費時費力,現在都用拋秧、打除草劑、農藥化肥,雖然省去了很多人工,現在的水稻品種更好,但病蟲害卻非常嚴重。

3、水稻直播除草較麻煩

水稻直播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雜草生長也非常迅速,一般水溶性除草劑要在水稻長到一寸,使用除草劑才不容易傷害水稻秧苗。如果在水稻播種時使用除草劑對水稻的育秧有較大的影響,如果在水稻育秧20天后,打除草劑除草的效果卻不是很好。


鄉野眼鏡哥


題主說現在的水稻直播技術很成熟,應該談不上,應該說比較成熟。雖然現在的水稻直播技術比較成熟,但還是不能代替插秧水稻、移栽水稻和拋秧水稻,因為還有幾個問題沒有解決,哪幾個問題呢?

第一、根據目前的田地耕作機器,或者利用牛犁田耕作,都很難達到直播水稻田需要的平整度,因為直播水稻需要的平整度要比插秧水稻、移栽水稻和拋秧水稻田需要的平整度要求高很多。如果平整度達不到要求,高低相差稍微大一點,都會對水稻種子的發芽、生長有一定的影響,導致直播田的水稻高矮不一,稻穗不整齊,產量降低。

直播水稻田很難用機器或者牛耕作平整的原因還有:由於大量農村人外出打工,很少有人養殖,根本沒有多少農家有機肥進去稻田,長期單一使用化肥,導致田地土壤結構改變,酸化,粘性強,引起土壤貧瘠、板結,所以用目前的耕作設備,難以達到理想的直播水稻田的平整度。



第二、直播水稻田的除草問題還沒達到理想的效果。

由於難以達到直播水稻田要求的理想平整度,給直播水稻田除草造成了一定的難度。直播水稻的種子的幼芽更容易受到除草劑的藥害,如果使用除草劑過早,會傷害到水稻苗,一般要等到水稻種子直播後二十天左右,才能使用除草劑,而這個時候,已經有很多雜草出來了,除草已經難以達到想要的效果了。由於除草難,雜草會很大的影響直播水稻的生長,跟水稻爭搶肥料養分,降低產量。



直播水稻田除草一般情況下只能用直播秧苗除草劑,不能用拋秧除草劑和移栽水稻田除草劑,不然就會更大的產生藥害,影響水稻的生長。

第三、現在的機器設備難以達到直播水稻田需要的平整度,造成直播水稻高矮不一,出穗不整齊,到了該收割的時候,有的水稻彎腰了,有的還沒低頭,致使秕穀多,結實率低,影響產量。由於以上幾種原因,一般情況下,直播水稻是沒有插秧水稻和拋秧水稻的產量的,甚至低很多。



第四、由於人工撒播的直播水稻種子,達不到理想的均勻性和間隔密度,導致有的地方間隔距離太寬,有的地方太過密集,對水稻的生長和產量也有很大影響。個別地方已經造出直播水稻種子機器,正在慢慢推廣。




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耕作機器設備的技術完善,我相信將來直播水稻會慢慢代替插秧水稻和拋秧水稻。如果將來直播水稻的產量跟插秧水稻一樣了,那麼直播水稻比起插秧水稻和拋秧水稻來說,是有很大優勢的,優勢去下:


一、直播水稻比起插秧水稻和拋秧水稻,可以節約人工投入,省時省力,水稻種子催芽後,直接撒到平整的田裡就行了,節約勞動力。

二、直播水稻可以節約插秧機器方面的投入成本,不用購買插秧機;拋秧水稻方面,可以不用購買拋秧盤等設備,降低了開支成本費用。直播水稻種子要比拋秧水稻快很多,省時省力省設備工具。

希望直播水稻代替插秧水稻和拋秧水稻的那一天早點到來吧!


村野輝哥


現在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人工成本日益增加,直播水稻逐漸取代了傳統的人工插秧和拋秧。這是目前水稻種植的真實現狀,但絕對不會是水稻種植的發展方向。


我個人覺得水稻直播技術只是“農業機械化普及程度趕不上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速度”這麼一個過渡時期的過渡技術。換句話說就是:人工插秧成本太高,機插秧技術還不成熟,農民迫不得已才選擇直播水稻。


其實直播水稻除了省工以外,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和管理難題。例如:


1、直播水稻全生育期都生長在大田裡,因此,在選擇品種的時候,特別是雙季稻地區只能選擇生育期相對較短的品種種過田的朋友應該知道:生育期越短的品種產量就越低。並且早稻直播容易遇到“倒春寒”導致爛種、生育期推遲等問題。


2、現在水稻種子越來越貴,直播水稻每畝用種量要比插秧多2-3斤種子。這對農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3、直播水稻草害問題比較麻煩,現在一般採用“一封二殺三補”的化學除草策略。這樣不僅比插秧增加一次除草成本,而且過量使用除草劑同樣會影響產量,並對田地造成藥害汙染。


4、第四點是最主要的問題。直播水稻因為種子直接撒在田表紮根較淺,後期容易出現倒伏情況。


相反,機插秧則有很多的優點:節約用種的同時還能很好的控制插秧密度,保證產量;插秧整齊,有利於通風透光;草害更容易控制,可以少打一次藥,節約成本;紮根更深,後期不易倒伏等。


目前機插秧正在逐步推廣中。雖然現在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技術也不是特別成熟。但是有經驗的農戶,特別是一些種田大戶普遍反映:機插秧的實際成本與直播水稻相差不大,但產量要高於直播或者拋秧。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機插秧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推廣,水稻機插秧將會逐步取代直播水稻。中國水稻種植的最終出路一定是“水稻全程機械化”。

我是柱子,是一名農藝師。想了解更多農技知識,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柱子聊三農;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能為您帶來幫助,請賞個贊!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柱子聊三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直播水稻技術已經成熟,直播水稻是否可以取代插秧水稻呢?為什麼?


農村水稻插秧,中國有史以來經歷過幾千年漫長的人工栽插歷史,



到七十年代大集體時期開始實現機械插秧,但是“插秧機”的插秧質量,插秧成本的影響,有很快被遺棄。


十年前,農村開始有人試探拋秧和直播效果,由於技術尚不成熟,大部分地區推廣速度很慢。

經過十餘年的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拋秧技術、直播技術才真正成熟了起來。

延續幾千年的人工栽插秧速度十分緩慢,平均一個人一天只能栽插0.3畝左右,而且人工栽插的秧苗,返青慢,生長慢,發棵率低,產量低;而拋秧技術的特點是,栽插速度以一個人為例,是舊式插秧速度的十倍以上,而且秧苗返青快,分櫱高,稻穗大,產量高;


儘管拋秧效果不錯,但是很快被水稻直播所淘汰,所代替,直播水稻完全跳過了傳統的“培育壯秧”的育秧環節,節約了時間,節省了人工,大幅度減少了水稻種植成本,大大的提高了生產力。直播水稻,方興未艾,廣泛被農民所接受。

我相信,農村水稻直播技術只會更加成熟,農民的種田成本只會越來越低,農民的農業收入只會越來越多!


湖北大老方


可以代替,水稻種植技術現在是農民比較流行的一種播種技術,可以直接將種子播種在稻田中,省時又省工,更省了青苗移栽過程,而且還不佔用稻田和育苗,更加避免了撥秧傷秧傷根系的過程,但有一個缺點,直播種子會生長的秧苗不齊,可能還需要人工下田整理秧苗,因為直播水稻不像人工手扦秧一樣,保證秧苗完整性,直播水稻而且還容易出現很多雜草,望採納


且行且珍惜77152532


有的地方可以代替有的地方代替不了,水稻種植技術現在是農民比較流行的一種播種技術,可以直接將種子播種在稻田中,省時又省工,更省了青苗移栽過程,而且還不佔用稻田和育苗,更加避免了撥秧傷秧傷根系的過程,但有一個缺點,直播種子會生長的秧苗不齊,可能還需要人工下田整理秧苗,因為直播水稻不像人工手扦秧一樣,保證秧苗完整性,直播水稻而且還容易出現很多雜草,望採納


我是張二哥


應該可以,現成我們這裡都是直播水稻,但是是一季稻,畝種子1.5斤,很輕鬆沒有以前那麼累,產量一樣。座標:湖南平江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