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能不能治癒

痛風能不能治癒

痛風能不能治癒

痛風也是一種讓人極度痛苦的疾病,而且患有痛風的人越來越多。患者往往先出現大腳趾根部關節的疼痛,極痛,不敢著地,長久下去關節會變形,少數患者是身體的其它部位先出現痛風的症狀。痛風也會造成腎的損傷,嚴重的會發展成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很多人知道,喝啤酒吃海鮮好像很容易誘發痛風。在臨床上。痛風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就是您被明確告知不要吃含嘌呤多的食物,如海鮮、肉類,特別是動物的內臟等。這些食物真的是罪魁禍首嗎?全國每天有那麼多人吃海鮮喝啤酒,怎麼就您發生痛風呢?如果吃某種東西大家都得病了,那麼毫無疑問,這種東西有問題;如果吃某種東西,只有個別人得病,那您的病跟這種東西沒多大關係,還是在您自身找原因吧。

即使不是醫生,很多人也都知道痛風是因為體內尿酸增多造成的。尿酸與硝結合成尿酸鈉,針狀結晶,沉積在骨關節和腎內,造成相應器官的損傷。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極”產物,正是基於此,人們,包括醫生,才覺得吃嘌呤多的食物產生尿酸就會多,就會導致痛風,所以不能吃含嘌呤多的食物。

痛風能不能治癒

當患者真的不吃含瞟吟多的食物後,體內的尿酸確實可以減少,這樣痛風的症狀會減輕甚至緩解,但痛風並沒有從根本上治癒,這些患者會出現反覆痛風發作的情況。一些患者雖然沒有出現明顯的疼痛,但可以直接發展成腎功能的嚴重損害,導致尿毒症的發生。也就是說,雖然您沒有出現大腳趾痛反覆發作,但您的痛風並沒有治癒,而是在您不知不覺中,它還在繼續發展。

目前看來,痛風發生的原因是體內尿酸過多。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尿酸積聚在體內而排不出去,這些尿酸是從哪裡來的等等這些關鍵的問題仍不清楚。但有幾個現象值得我們思考:一個是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在平時的生活狀態下不可能說變就變,您原來愛吃什麼,現在也會愛吃什麼,您原來常吃什麼,現在也會常吃什麼,除非條件不允許,您才會不得不變。

比如因為健康的原因,醫生建議您戒菸,您吸菸吸了幾十年,誰勸您戒都戒不了,醫生一說,保命要緊,您就不得不戒了,這就是條件不允許。除了類似這樣的情況,您的生活習慣一般不會變的。那麼您幾乎每天吃含高嘌呤的食物,已經吃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為什麼今天才發病呢?您說最有可能是那些食物的原因還是因為您身體裡的某個或某些地方出問題了,功能差了?

痛風能不能治癒

另一個現象是為什麼喝酒容易引發痛風的發生?酒到底作用在哪裡了,損傷到哪裡了?目前有一點是很清楚的,飲酒最受傷的是我們的肝臟。還有一個現象是,在醫學的教科書上清楚地寫著:肥胖、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壓等常與痛風伴發。這些病都屬於代謝性疾病,而痛風也屬於代謝性疾病,上述這些病我們已經很清楚了,都跟肝臟的功能不佳有關,都可以稱為肝病,而嘌呤代謝的場所正好也是肝臟。

引起痛風發生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還是在肝臟和腎臟。是因為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造成肝腎損傷,導致大量尿酸停留在體內,才引起痛風。還有一個現象,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器官都有強大的功能儲備,這就像火車站的出站口,您看火車站的出站口有近十個通道,但平時只開兩三個,最多開四五個,有特殊情況,如節假日人流高峰時,才會開上七八個甚至是八九個,十個通道全開的時候極少,這就是儲備。

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有強大的功能儲備。比如我們有大約半個肺就可以湊合活著了,有半個腎也可以活命了,有1/3的肝,就可以滿足生存的需要,我們的血管有大約30%的管徑就夠了。可見身體的每一項功能都預留出很大的提升空間。而腎臟對尿酸的排洩似乎有點違背這一規律,預留的提升空間很小,似乎我們的腎臟排洩尿酸很困難,而過多尿酸在體內停留危害又這麼大,身體一定不會做如此不合理的設計。

痛風能不能治癒

既然是這樣,那麼除了現有的尿酸排洩方式外,身體會不會開闢另一個途徑來排洩體內的尿酸,以防過多尿酸在體內積存。儘管在很多醫學專業書籍上都明確寫著: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極”產物。但艾德麗·戴維斯女士(Ade11e Davis),這位美國當代著名的營養學專家,南加利福尼亞醫學院的生物化學碩士,曾在她的書中寫到:如果體內泛酸充足,尿酸就會轉變成尿素和氨,隨尿輕鬆排出。雖然在醫學典籍上沒有這樣的陳述,也還沒有見到其他人有這方面的報道,但這種說法似乎更合理一些。

是不是醫學上因為看到尿酸可以從尿排出,就以為只有這條途徑而沒有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從尿酸的分子結構上看,尿酸轉變成尿素和氨也不是什麼難事。尿酸如果真如戴維斯所說可以轉變成尿素和氨,那麼這個反應一定是在肝臟內進行,因為肝是人體尿素生產和氨代謝的場所。所以,無論如何,儘管還沒有搞清楚體內尿酸增多的原因,但痛風的發生似乎與肝腎的功能不良有直接聯繫。

從營養素調理痛風的實際效果也提示肝臟和腎臟的功能與痛風的發生有明顯的關係。使用營養素調理,痛風並不是什麼不能恢復的疾病。營養素調理痛風之所以有如此好的效果,其原理就是營養素幫助肝臟和腎臟恢復了正常的嘌呤代謝,使得尿酸可以及時排出體外。

痛風能不能治癒

需要理解的是,痛風的發作不是因為您哪天吃了高嘌呤的食物,而是因為身體對尿酸的代謝能力下降造成的。而造成這一疾病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營養素缺乏。在醫院患者被明確告知不要吃含高嘌呤的食物,而高嘌呤的食物往往是我們平時優質蛋白的來源,禁吃這些食物,尤其是肉類,就會導致患者長期低蛋白,同時也會導致其它營養素缺乏,造成患者臟器功能進一步紊亂,不但痛風不能治癒,還會導致其它很多病的發生。可見營養素對人們身體而言相當重要。

有三個名詞為了引起我的注意,它們是“功能性疾病”、“器質性疾病”和“代謝性疾病”。

這三個詞是醫學上很常用的三個詞,所謂“功能性疾病”,意思就是患者有症狀或有功能障礙,但醫學的各種檢查,尤其是病理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如X光檢查、CT檢查等等)沒發現患者有什麼明顯的改變,比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長期慢性腹瀉。“器質性疾病”就是可以檢查到患者的組織器官有明顯的改變,原有的結構被破壞,如脂肪肝、肝癌。

儘管功能性疾病更多地被用於指神經系統的一些狀況,但器質性疾病往往都不可避免地首先要走過細胞在分子水平上功能紊亂的過程。也就是說,一個疾病的發生多數是先從細胞內一個或幾個生化反應異常開始。但因為細胞內的生化反應都是系列反應,一個生化反應異常或幾個生化反應異常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糾正,會逐漸影響到一系列反應或幾個系列反應,導致這一系列反應或幾個系列反應越來越亂,最終表現為細胞的某項功能異常,而發生器質性病變。

痛風能不能治癒

比如脂肪肝,是脂肪在肝細胞內囤積造成的,造成脂肪在肝細胞內積聚的原因很多,假設有脂肪生產過多,脂肪運輸異常,脂肪利用障礙等等,我們可以把脂肪生產、脂肪運輸和脂肪在肝細胞內燃燒利用看作是三個系列反應。假如脂肪在肝細胞內燃燒這個系列反應異常了,脂肪的利用少了,但如果其它兩個系列功能正常,也不容易出現脂肪肝,而當另外兩個系列也出現功能障礙後,才會出現在臨床上檢查到的器質性病變——脂肪肝。

也就是說,在器質性病變出現之前,先會出現代謝層面上的異常。這就有點像我們前面討論亞健康的概念,器質性病變應該說是一個病變的較晚期階段,而功能性異常,細胞一些代謝反應的異常是一個病變的較早期階段。這就有點像百川匯入長江,其中一條河的水少一些,您不會感覺到長江水少了,但當很多河流都缺水了,您一眼就會看出長江水少了。

您再看病理學怎麼講,病理學一開始首先就講變性,這是絕大多數疾病的最基本器質性改變。就是一些東西多了少了,有的沒了,沒的有了的問題。如脂肪變性,原來細胞內沒脂肪,現在有了。而變性幾乎都是細胞某些代謝異常造成的。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知道了:人體絕大多數疾病都屬於代謝性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