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IT之家11月8日消息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這樣記載立冬的:“立冬,十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於堅也。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於拆。”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時間點在每年11月7日或8日,這是一年中第一個帶“冬”字的節氣。

倏忽秋又尽,今朝恰立冬

上圖軟媒時間截圖,11月8日立冬,一年中第一個帶“冬”字的節氣。

1.立冬節氣時間的確定

古人將地球公轉運動線路稱為黃道,黃經就是黃道上的度量座標,按天文學慣例,以春分為起點自西向東度量,分為360°,將其分為24等份,每份15°,為一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225°時,這一天就是立冬。今年立冬的準確時間為11月6日23:48。

天文學上,立冬是冬季的開始,我們所處的北半球太陽直射角越來越小,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弱,氣溫會逐漸下降,但是由於地表在夏半年儲存的熱量還沒有耗盡,所以一般還不會太冷,所以我國還要推遲20天左右才會入冬,在晴朗無風之日,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天氣。

倏忽秋又尽,今朝恰立冬

2.立冬節氣的由來

立冬,即十月節,在古代社會是重要的節日,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

漢魏時期,立冬之日,天子要親率群臣迎接冬氣,對為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卹,請死者保護生靈,鼓勵民眾抵禦外敵或惡寇的掠奪與侵襲。在漢族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保佑來年豐收,勞動了一年的人們,也利用立冬這一天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3.立冬日南北方的飲食及風俗習慣

在我國北方,立冬之日人們愛吃餃子,餃子源於“交子之時”,立冬則是秋冬季節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立冬日不能不吃餃子,再配上醋和蒜泥,別有一番風味。

在我國南方,立冬之日人們愛吃雞鴨魚肉,製作麻油雞、薑母鴨等來食用以補充能量,立冬之日開始釀製黃酒是紹興傳統風俗,冬天氣溫低、水清,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

4.立冬:冬季養生之始

立冬日是冬季的開始,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腳和後背,注意天氣預報,大風降溫天氣及時增補衣物,臨睡前溫水泡腳有助於血液循環,還可幫助睡眠。

冬天以“寒”為主要特徵,中醫認為“寒主收引”,人雖然不需要像動物一樣冬眠,但是人也需要將夏秋貯存的陽氣向下向內斂藏起來,一切損傷陽氣的行為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應早睡晚起,晚上不宜長期熬夜,清晨太陽昇起之時是適合起床的時機,元代著作《飲膳正要》中提到“早臥晚起,以待日光”。

中醫有“動則生陽”的說法,因此在早晨的日光中適當運動,可以適當增補陽氣,增強體質。立冬後,鍛鍊不宜太激烈,且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鍛鍊時衣物厚薄要適宜,鍛鍊後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我國冬天空氣質量狀況普遍較差,大家還是需要注意空氣質量預報,不要在汙染天氣中運動。

倏忽秋又尽,今朝恰立冬

立冬時節的飲食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忌食或者少食生冷的食物。

最後,IT之家溫馨提示各位網友不要忘記和家人團聚,共享美食,冬天來了,要記得及時增添衣物,少熬夜,好好休息。祝大家立冬日快樂,希望大家有一個溫暖舒適的冬天。

下面是有關立冬的詩詞:

立冬即事二首(之一)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立冬即事二首(之一)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溼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立冬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

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云大都是時亦無

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

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

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

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

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

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

立冬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立冬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立冬聞雷

陽淫不收斂,半歲苦常燠。

禾黍飼蝗螟,粳稻委平陸。

民飢強扶耒,秋晚麥當宿。

閔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縮。

薈蔚山朝隮,滂沱雨翻瀆。

經旬勢益暴,方冬歲愈蹙。

半夜發春雷,中天轉車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驚哭。

平明視中庭,松菊半摧禿。

潛發枯草萌,亂起蟄蟲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種不入土,春餉難滿腹。

書生信古語,洪範有遺牘。

時無中壘君,此意誰當告。

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立冬日作

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釋疾文·悲夫

春也萬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

夏也百草榛榛焉,見其盛而知其闌。

秋也嚴霜降兮,殷憂者為之不樂。

冬也陰氣積兮,愁顏者為之鮮歡。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溼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立冬》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

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云大都是時亦無》

——宋·方回

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

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

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

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

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

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