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藝人「江湖派系」

作者 / 小雨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存在於各行各業的師徒制,如今也在演藝界頗為盛行。

早年有謀女郎、星女郎、晶女郎,今有冪家軍與山下學堂,資深演藝人士自立門戶簽約新人,用經驗、資源實現對新人的“傳幫帶”,已變成行業常態。

最近幾月,大小銀幕上的新鮮面孔層出不窮,這些新人除了年紀小、資歷淺外,背後都有資深藝人的一臂之力:比如《小歡喜》中喬英子的扮演者李庚希,來自徐靜蕾的鮮花盛開影業;《少年的你》中飾演“校霸姐”魏萊的周也,來自李冰冰的和頌傳媒;在綜藝《演員請就位》同場pk的祝緒丹、毛曉慧分別隸屬楊冪的嘉行和李少紅的榮信達;前陣子,田壯壯新作《鳥鳴嚶嚶》官宣了演員陣容,女主角是王家衛澤東影業旗下新人李宛妲。

新藝人「江湖派系」

新人們臺前風光無限,離不開身後“老人們”指點江山。“長江後浪推前浪”闡述的殘酷迭代,也要面臨概念轉換,“後浪”更像是前輩,迎來送往,穩得一批,“前浪”則是後輩,前仆後繼,奮力爭餅。

新藝人「江湖派系」

帶新人:“70花”拼時尚、“80花”拼IP

“90花”拼眼界,男演員啥也不拼

娛Sir統計了業內部分“老帶新“的案例,藉此盤點新人們的影視、綜藝、時尚資源。

新藝人「江湖派系」

表格中絕大多數新人演員在2018年、2019年都有新作輸出,參演的作品往往是全新IP,以校園青春、戀愛甜寵為主,但也不乏有作品積壓至今未能播出。影視之外,參加綜藝節目成為部分新人增加戲外曝光的新渠道,《演員請就位》和臺綜成為熱門選擇;時尚方面,99%的新人演員還未能直接擔任品牌代言人,只以品牌摯友的身份參加活動,能登上《時尚芭莎》《ELLE》《紅袖Grazia》等雜誌的新人,大多師出名門“打包出售“或有耳熟能詳的代表作。

從表中可以看出,”老帶新“的女性演藝人士普遍多於男性,中生代女演員以”四旦雙冰“、姚晨、高圓圓為主力軍,牢牢佔據頭部電影、時尚資源。

“四旦”中,周迅與陳坤合創東申未來,簽約了張婧儀、李蔓瑄、赫雷、劉昊龑、周遊等新人,新人們大多辨識度高,與周迅、陳坤一樣渾身文藝範兒,參演作品多為文藝片:比如周遊參演了阿里影業出品的電影《野馬分鬃》,張婧儀與屈楚蕭主演了電影《我要我們在一起》(原作為豆瓣熱帖:《與我十年長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李蔓瑄則參演了電影《少年與海》,影片剛剛入圍了釜山電影節和平遙影展。作為香奈兒大使的周迅也為藝人們帶來豐富的時尚資源,新人品牌活動很多,一張張“高級臉”也成為《時尚芭莎》《ELLE》《紅袖Grazia》等時尚雜誌的寵兒。

新藝人「江湖派系」

趙薇在《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中》力捧楊子姍、王森等人,近兩年旗下普林賽斯文化則簽約了張哲瀚、劉哲爾等人,兩人都參演了趙薇監製的電視劇《誰都渴望遇見你》。兩位演員都不算大火,也缺少讓觀眾記得住的作品,目前劉哲爾還沒有迎來自己的“一番”,張哲瀚則有5部電視劇作品待播,近日兩位演員相繼登上了由趙薇擔當評委的《演員請就位》舞臺。

徐靜蕾的鮮花盛開影業簽約了李庚希、朱致靈、檀健次、向涵之等演員,憑著徐靜蕾在京圈的影響力,新人參演的作品多為“京派”家庭倫理劇。其中,檀健次憑藉《帶著爸爸去留學》中陳凱文一角被不少觀眾記住;李庚希則憑藉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一角,成為新晉小小花,清新的長相也收穫了來自歐萊雅、蘭蔻等品牌的橄欖枝。老徐選人,長相併非最重要的因素,靈氣才是根本。

四旦中,只有章子怡對培養新人不積極。儘管章子怡參投了演藝經紀公司飛寶傳媒,但並非完全控股,與公司旗下新人們在公開場合也沒有交集。

“雙冰”中,李冰冰與李雪的和頌傳媒簽約了新人周也,周也剛剛在電影《少年的你》中完成了大銀幕首秀,隨即登上了《時尚芭莎》《ELLE》的版面,起點頗高;而范冰冰旗下工作室近年新簽了彭小苒和郭靖,公司投資的《東宮》《贏天下》也有兩位新人參演,然而稅務風波餘溫猶在,新人發展還處在瓶頸期。

新藝人「江湖派系」

姚晨的壞兔子影業則發掘了李鴻其,這個近年來憑藉《縫紉機樂隊》《寶貝兒》《地球最後的夜晚》等電影為人熟知的臺灣演員,開始逐漸在電影圈展露光芒;

新藝人「江湖派系」

高圓圓從銀幕消失的這幾年,也忙於簽約新人,旗下的孫嘉靈參演了熱門電影《美人魚》和《上海堡壘》,宋楠惜則參演了電影《跳舞吧!大象》和《我和我的祖國》,都是分量頗重的院線電影。

大花們旗下的藝人,普遍時尚資源豐富,登上重量級時尚雜誌的機會較多,也經常得到一線大牌的活動邀約。

“80花”以楊冪為旗手,唐嫣、趙麗穎為點綴,親自下場奶新人。2019年的嘉行傳媒依然沒有停止”魔鬼“的步伐,以熱巴為代表的初代”冪家軍“建成後,以祝緒丹和李婷婷為代表的二代正在積極搭建。由於嘉行自制劇透支了口碑,引發粉絲抵制,“二代”接劇頗為謹慎,開始接洽其他公司的作品,比如李婷婷參演了小糖人、愛奇藝出品的網劇《獨家記憶》,祝緒丹則參演了華夏視聽、企鵝影視聯合出品的新版《倚天屠龍記》與唐德影視出品的《一身孤注擲溫柔》,人氣逐漸上升。

新藝人「江湖派系」

比起迭代迅速的嘉行,唐嫣和趙麗穎培養新人的方式則要慢很多,她們普遍不求多,但求細水長流,比如唐嫣旗下的陳鈺琪和趙麗穎旗下的金瀚,前期多以配角身份參與老闆演的電視劇,後期人氣走高,才慢慢開始獨立扛劇,從配角走到主角,他們花了近4年時間。

80花旗下新人前期大多以配角出現在IP劇中,風格調性也以老闆的特點為主,等後期有了人氣,才會慢慢有適合自己的作品出現。

新藝人「江湖派系」

”90花“中鄭爽、關曉彤也各開工作室,讓簽約的新人在各大IP劇中先混個眼熟。鄭爽旗下的新人陸妍淇,在《九州縹緲錄》中飾演劉昊然的”青梅竹馬“;關曉彤旗下藝人李宗霖來自臺灣,曾參加選秀綜藝《青春有你》,在關曉彤飾演的電視劇《鳳求凰》中擔任”花錯“一角。

“90花”們自身事業還未穩固,還沒能形成扶植新人的眼界和格局,旗下新人大多為零散曝光。

比起競爭激烈的女星,男演員們在培養新人的策略上大多有點“佛”(除了與女星合開工作室的),新人們參演劇集不多,實紅的更少。

“70後”以黃曉明、吳奇隆、佟大為、陳坤為代表。相比起陳坤辦學的認真態度,黃曉明、吳奇隆、佟大為多少顯得有些“玩票”。黃曉明簽約的新人大多有表演經驗,而他能夠提供的是影視資源;吳奇隆和佟大為,則像早期的唐嫣和趙麗穎,在自己主演的劇中帶新人出鏡,只是由於劇集口碑不佳,未能為新人成長提供太大助力,目前新人人氣未見顯著上升。

“80後”以張翰、陳赫、王祖藍為代表,旗下的新人基本處於“小透明”階段,其中陳赫旗下藝人大多以參加綜藝曝光為主,還沒有真正的影視作品,反倒是“90後”的董子健,旗下“懂得文化”擁有一名時下曝光率頗高的“小小花”趙今麥。

新藝人「江湖派系」

新藝人「江湖派系」

演藝圈“老帶新”:

是利益共贏,也是行業套路

在新人培養上,為何女藝人總是比男藝人更心切?

一方面,“年齡”成為中生代女演員的揮之不去的“痛”,即便坦然如周迅,也曾坦言過為年齡擔憂,對於大花們來說,早年打下的人脈、資源,不能因為退居幕後付之東流,自己因為年齡演不了的角色,不如交給自己的繼任者,因此培養新人說到底是商業實力的競爭。

另一方面,觀眾日新月異的口味也迫使女演員們必須牢牢抓住職業的黃金期。85花們紛紛結婚、生子,這段空白期如果沒有作品持續露出,保不定復工之日觀眾已經把你忘得一乾二淨,因此儘管楊冪們自身還在轉型的焦慮中打轉,卻急急地埋下了“天羅地網”,為自己的下一步做打算,因為她們知道,比起觀眾飄忽的口碑,打下的商業地基似乎更可靠,而旗下藝人知名度隨著影視劇的熱播度提升,也會持續為公司帶來紅利。

新藝人「江湖派系」

當然,作為行業前輩,成立演藝經紀公司提拔新人,對行業、新人來說,是一種突破。

回顧過去幾年,關於演員們“霸屏”、“陰陽合同”、“天價片酬”事件的討論不絕於耳,演藝圈大半資源向頭部藝人傾斜,新人難以出頭。而在資本抽離的這兩年,採用新人演員的風險尤其大,導演趙寶剛、許鞍華都曾坦言不敢隨便用新人,因為鍛造年輕藝人的平臺不夠,剛出道就能演得好的寥寥無幾。

而前輩演員們身處行業核心,最清楚行業現狀,他們通過演員培訓、影視項目匹配與開發、演藝經紀、完成整個造星閉環,不僅能為行業紓解難題,還能親手貢獻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何樂而不為?

他們在享受自己的成功之外,又邁出了更遠的一步,固然是值得被認可的,但這樣的做法也存在弊端。公司之內同樣存在資源傾斜,開發的影視項目也往往並非為新人們量身定做,因目標與公司相左而出走的藝人屢見不鮮,對於觀眾來說,

同一公司同一批人連著好幾部戲捆綁,也會覺得厭煩。

對此,我們姑且抱著觀望的心態,靜待新人成長,因為也只有時間能夠證明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