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 袁丁:教育的沒落

唐河 袁丁
記得小的時候,村裡的學校還是人頭攢動的,城裡的學校學生並不多。那個時候,是一輩子的記憶。在小學,早上是沒有早讀的,上午四節課,課間操如果不是下雨是沒有間隔過的,下午兩節課,第三節是開外活動,也就是打掃衛生,隨後就放學了。最令人嚮往的還是上初中,星期天是沒有作業的。當然,高中最苦,那是跳出農門的最後一道門。


現在的教育,突然變得浮躁起來。城市的學校不堪重負,農村的學校寥寥可數,一切,不安靜起來,卻又死氣沉沉起來,就像夏天暴雨來臨的前一刻,悶得喘不過氣來。
我想說的是,這就是教育的沒落。
教育沒落的原因,就是環境太吵,靜靜的教育頓時安靜不下來,導致教育的功利性、短平快。
誰也不想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實驗品,但是,在當今的現實中,有多少孩子在學校當中成了殘次品。當然,有些孩子一旦融入社會,社會這個大學又會把他們教育成優等品。這,是一個矛盾,是一個問題。我想,還是教育的理念出了問題。
一是孩子每天活動的時間少了,活動的場地少了,制約了孩子智商的成熟與發展。
二是孩子不會唱歌、畫畫了,要不是網絡發達,社會培訓機構眾多,孩子的審美情趣將會完全喪失。
三是學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教育精英,生源大戰如火如荼,誰還顧得上孩子的全面發展。
四是教師實行的“磨面”教學,只見白麵不見糠,白麵裡面還要提煉出精白麵,這個時候的精白麵僅僅不到全體學生的15%,這是教師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五是家長人云亦云,邯鄲學步,到頭來惹惱了自己、耽誤了孩子。
教育的沉沒,還是沒有落實校長辦教育、教育規律辦教育、孩子成長規律辦教育啊。誰之過。

唐河 袁丁:教育的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