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嗨購的同時也要防詐騙,發現不對勁就打0876-96110

"雙11"馬上要到了,購物愛好者們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紛紛開始收藏中意的寶貝。然而,各路騙子也伺機而動,精心編織騙局,瞄準了那些掉以輕心、麻痺大意的剁手黨。雲南省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文山州分中心民警提醒廣大消費者,電商大促期間往往是網絡詐騙活躍期,各類詐騙如退款詐騙、刷單詐騙、虛假購物等讓消費者防不勝防。那麼,我們應如何防範呢?一起來看看發生在身邊的幾起網絡詐騙案,通過案例及警方分析提醒,讓大家有所警惕。

買條褲子是105元還是18萬餘元?

當心冒充客服退款詐騙

5月27日晚上19時許,一男子打電話給受害人楊某問是否在網上花105元錢買了一條褲子,楊某告訴對方在今年的3月份買過。對方對楊某說,褲子染色有問題,叫其不要再使用,稱要雙倍退款給楊某。楊某按照對方電話裡講的要求,添加對方的微信下載對方所提供的售後保障中心的鏈接並打開,點開之後楊某用自己的支付寶登陸,但是裡面沒有退款。登陸中,楊某將銀行卡賬號、密碼、驗證碼告訴對方。隨後,楊某才發現綁定在支付寶上的銀行卡里的19500元錢不見了。對方告訴楊某,支付寶上的錢已經被轉到了他們的收款平臺上,楊某的信用額度低,要提高信用額度才能拿回錢。為了拿回自己支付寶上被轉走的錢,楊某就按照對方的提示,先後在美團、去哪兒旅行網站、百度網盤、小米貸款、招聯金融上貸款167600元,並登陸對方在噹噹網上的賬號,在噹噹網上把貸款167600元買了物品,共被騙走187100元錢。

雲南省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文山州分中心民警楊立新介紹,冒充客服退款詐騙的慣用手法有3步,第一步:詐騙分子打電話給受害者稱其購買的物品已丟失或者有質量等問題,要進行賠償;第二步:讓受害者加微信後,發送二維碼識別填寫個人信息,並在支付寶上綁定銀行卡;第三步:嫌疑人掌握受害人信息後,誘導受害人在網上進行借款或者將其他賬戶的錢轉入綁定的銀行卡,然後對受害人的銀行卡進行扣費,或者要求受害人將收到驗證碼後告訴對方,卡里資金就會被轉走。

警方提醒:隨著網絡的發展,網購用戶逐漸成為受騙對象,騙子會冒充成商城客服以"缺貨退款""訂單異常"等理由實施詐騙。在接到此類電話、信息時,即使購買的物品、訂單號與騙子說的一致,也不要相信,請先聯繫網購平臺的官方客服核實信息真偽,切不可輕易點擊不明鏈接、掃描二維碼或向陌生賬號轉賬匯款。"雙11"即將到來,消費者需謹防冒充客服退款詐騙這類電信詐騙,防止上當受騙。

兼職刷單被騙11萬餘元

刷單類詐騙陷阱不要踩

前段時間,全職媽媽小王閒來無事,瀏覽QQ時看到一則內容為兼職刷單的郵件。這則消息讓小王有些興奮:孩子剛出生,每月嬰兒用品的開銷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如果購物的同時還能賺錢,那真是一舉兩得。於是,小王添加了對方的QQ,加入了刷單大軍。

第一筆訂單完成後不到兩分鐘,對方就將98元成本及5元的佣金返還給了小王。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小王逐漸大膽起來,又接連刷了兩單,得到了300元的佣金。

這時,對方告訴小王,可以試著一次性刷滿3單,可以獲得更多佣金,並且單子是隨機下發,多刷多得。此時的小王已經被利益衝昏了頭腦,義無反顧地接下了價值11760元的一單,並按照對方的要求分3次完成了任務。

緊接著,第二單、第三單、第四單......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小王不知道自己刷了多少個490了,中間小王的手機裡是會陸續收到幾塊錢的刷單費,但是卻遠遠不及本金。直到丈夫下班,二人一合計,才發現小王刷單的花費已高達11萬餘元。此時,小王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據介紹,刷單類詐騙慣用手法有3步,第一步:騙子會通過微信QQ、網站發佈刷單類虛假信息。第二步:詐騙分子首先會給應聘者下發一兩個比較小額的刷單任務,還會"按照約定"返還本金和佣金,為的就是"放長線釣大魚",充分贏得受害人的信任。第三步:騙子會逐漸加大刷單任務的數量和金額,同時利用"必須刷滿多少單以上才能結算"或者"卡單"等理由,來誘騙應聘者繼續投入本金,直至受害人發現被騙。

警方提醒:網絡刷單屬於違法行為,最高面臨200萬罰款,不管是找工作還是兼職,一定要警惕,深思而後行,切勿隨便透露個人信息,不要盲目相信高回報,應留意對方的信息,比如電話、名稱、地址或者是對方的銀行賬號,發現被騙儘快撥打"110"報警。

虛假購物詐、冒充快遞客服,詐騙手段層出不窮

梁先生在某APP上看中一臺手機,於是添加了售賣手機的用戶為好友,雙方談好價格並進行交易。隨後梁先生向對方轉賬6700元,付款後卻一直沒有收到貨物,聯繫對方時才發現對方的賬號被封號,無法聯繫。這一騙術的常用套路是騙子通過網絡、短信發佈低價商品信息。一旦有消費者與其聯繫,即以繳納定金,手續費,交易費等方式騙取錢財。

警方提醒:網上購物時,當商品價格過於偏低時,要留心是否有假貨嫌疑或為詐騙騙局,儘量選擇正規的購物平臺進行商品交易。對於在社交網站上發佈的購物消息,要謹慎購買,特別要留意提供的網址鏈接,需要核對是否為合法備案網站,謹防釣魚網站。

此外,還有冒充快遞客服詐騙的。近日,市民小靜接到一個"快遞人員"的電話,稱小靜購買的商品丟失,可以理賠20元。由於對方能完整說出訂單信息,小靜對其深信不疑。對方以"做流水才可以理賠"為由,要小靜在支付平臺提現20000元,小靜照做後,對方又稱該支付平臺異常,要小靜在另一借款平臺借錢,此時小靜方知被騙,損失20000元。騙子冒充快遞人員以受害者快遞丟失辦理退款或郵寄包裹內含有違禁品、海關扣押或者警察已扣留調查並予以賠償為由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凡是自稱快遞公司主動理賠的都是詐騙。快遞理賠,客戶需自行聯繫快遞公司的官方客服通過正規渠道進行理賠申請,快遞公司不會主動理賠。同時,"雙11"交易量巨大,網絡系統容易出現延遲現象,不法分子以"快遞爆倉、訂單延遲、缺貨斷貨、包裹丟失"等理由假稱受害人的訂單需要退款、或者換一種支付方式,繼而誘騙受害人通過掃

二維碼、直接支付寶轉賬、微信轉賬的方式付款,或是登陸釣魚網站輸入銀行卡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轉賬,消費者一定要謹防上當。

楊立新介紹,"雙11"不僅是消費者的瘋狂購物季,也是騙子們的狂歡季。"雙11"購物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購物網站,不要通過微信QQ等方式直接轉賬。預防網絡詐騙一般要謹記以下幾點:不轉賬、不匯款;不提供賬號密碼、驗證碼;不按照對方提示、要求在手機上操作,下載APP等;不明鏈接不點擊、不明二維碼不識別;提及錢、銀行卡等信息時,千萬要核實清楚。消費者如有疑問需要諮詢,可撥打文山州反詐騙分中心電話:0876-96110。

(記者 李雲淑)

編輯:侯佑琴 排版:駱麗 審核:資雲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