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存房”和“存錢”哪個更划算?

“存錢”要看我們的理財和投資方式,而“存房”則要看城市和地段。我們以同樣價值100萬的房子和100萬的現金存款做對比。

100萬用來理財,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最穩定的還是隻有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和國債。如果單從收益率來看,5年時間國債的收益率會相對比較高一點,五年期國債收益率能達到4.27%,那麼未來5年100萬的收益就有100萬*5*4.27%=21.35萬。

未來五年,“存房”和“存錢”哪個更划算?

​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當前民營銀行的五年定期存款,收益率最高能達到5.85%,那麼5年總的收益率就能達到100萬*5*5.85%=29.25萬,但由於民營銀行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我們的100萬最好是分開存,50萬存一個賬戶,畢竟當前存款保險條例50萬以內才是保本保息的。存民營銀行的這個收益應該是所有保本保息產品中最高的水平了,差不多5年時間漲了30%。

如果是“存房”的話,最直觀的對比就是5年後房價至少也要上漲30%才能和“存錢相當”,如果能夠超過30%,那麼就能穩穩的跑贏存錢。如果房子可以出租,以當前的租售比來看,每年的收益率最高也就在2%左右,一年差不多2萬左右的租金,5年就有10萬,那麼從這來看,只要房價上漲20%就可以超過存錢的收益。但是也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我們的房子買來要剛好是精裝房,否則毛坯房連水電都沒有也不會有人去租。所以總的來看房價最少還是要上漲30%才能是穩贏存錢收益。

未來五年,“存房”和“存錢”哪個更划算?

​那未來5年房價有可能上漲30%嗎?我認為這要看是否是一線和人口淨流入的城市,否則很難。未來五年如果出臺房產稅和空置稅,可能三四五線等城市的房價會下跌,但是對於一些一線等人口淨流入城市來講,房價應該不會下跌。隨著經濟增長已經減速,再加上因城施策的實施,總的來看整體房市是穩中有升,但要有前幾年那樣的暴漲,除了個別發展迅速的地區以外,是不太可能了,更有三四線城市會回落,所以靠房屋升值來投資,已經不太現實。

再者房子屬於是固定資產,變現難度和流程會相對比較大,遇到急需應急資金的情況下,沒有存錢來得方便。

未來五年,“存房”和“存錢”哪個更划算?

​綜上所述,“存房”和“存錢”哪個更划算,並沒有絕對性,如果買到5年後房價的上漲幅度遠超存錢的利息,那麼明顯是“存房”會更划算。如果運氣差買到下跌的房子,那麼會虧得很慘。即使是我們“存錢”理財,也要確保本金的安全性,不要貪圖各種高息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