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老朋友芒格曾說過,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芒格說這句話傳達的意思是,我們要有逆向思維。
如果能提前規避掉人生的風險,那我們的人生將一帆風順!如果知道了那些變成窮人的坑坑窪窪,併成功地去避開了,那麼你即便不會變成有錢人,也不會成為很窮的人。
以下18個至窮的坑,看看你踩了幾個。
- 變窮的第1個坑:從來不談論錢。
當有人跟你說,我有一種可以變得更有錢的方法的時候,你捂著耳朵大聲說:“我不聽,我不聽。”
- 變窮的第2個坑:完全沒有儲蓄習慣。
把到手的錢全部花掉,不留一分錢。買衣服、買鞋子、買包包,買汽車、買手錶、買iPhone,就是不存錢。
- 變窮的第3個坑:輕信別人的建議。
當隔壁老王跟你說,××股票一定會漲的時候,你立刻就去買了!
- 變窮的第4個坑:不判斷風險,只看收益。
當隔壁老王再一次說,他不玩股票了,改玩期貨了,一週賺了2倍,從10萬元變成30萬元,你就心動變行動了。
- 變窮的第5個坑: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當隔壁老王說,他連期貨也不玩了,這次他加入××組織,完全沒有風險,一週賺了10倍,從30萬元變成330萬元,你一聽立馬加入。
變窮的第6個坑:抱有僥倖心理
你明知道××組織是個龐氏騙局,但你心想自己肯定不是最後被困住的那個人,只要及時抽身,把賺到的錢拿走就好了。
- 變窮的第7個坑:永遠沒有行動。
你看了很多理財書籍,發現應該要讓錢生錢,決定明天就去開個股票賬戶。可是明日復明日,你永遠沒有行動起來。
- 變窮的第8個坑:從眾心理。
你發現全公司都在買××理財,你們公司總共才100人,居然有78人都在買這個產品。你覺得這麼多人買,肯定沒錯。
- 變窮的第9個坑:用時間來省錢。
你發現廚房和衛生間挺髒的,打算用一個週末來清掃一下,卻從來沒有考慮過請一個鐘點工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 變窮的第10個坑:把錢看得比機會更重要。
獵頭告訴你,有一個新公司發展前景很好,但是因為是初創公司,薪水比你現在少一些。你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因此失去了賺更多錢的機會。
變窮的第11個坑:寧願花時間去省錢,也不願花時間去學習賺錢
你花了一週的時間,綜合比較各個渠道上心儀手機的價格,終於買到了便宜200元的正品手機。可是面對36元的投資書籍和99元的理財課程,你卻覺得太貴了。
- 變窮的第12個坑:不知道加槓桿可以獲得更大的價值。
你的工作很出色,老闆打算讓你帶一個實習生,但你總覺得他幹得沒你好。你認為工作由自己做比較省心,卻忘記只要教會他,你就可以騰出時間來做更有價值的工作。窮人不明白人和錢其實都是槓桿。優秀的企業家會通過僱用人和管理人來獲得更多的金錢,優秀的投資者會通過僱用錢和管理錢來獲得更多的金錢。
- 變窮的第13個坑:只做緊急的事,不做重要的事。
電話鈴響了,你立即去接。郵件來了,你立即去回。你被緊急的事情驅動著,卻忘記最重要的事情還沒有做。
- 變窮的第14個坑:沒有概率思維。
媽媽讓你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你卻反駁說,你看隔壁小王小學還沒畢業,不還是開公司賺大錢嗎?你沒有概率思維,不明白低學歷者雖然也有個別成功的例子,但成功的概率要比高學歷者低很多。
- 變窮的第15個坑:不尋求改變,不突破自己。
水湄勸你學理財,你說,來不及了,我都已經35歲了,要是10年前我學理財,早就不一樣了。同學勸你換工作,你說,來不及了,我都已經奔四的人了,還是安穩一點吧。
- 變窮的第16個坑:做自己不懂得的投資。
你學習了股票知識,每年收益還不錯。但有人讓你去炒比特幣,你並不懂比特幣為什麼會漲,但看著收益很高,還是很開心地把大部分資金從股市裡抽出來去炒比特幣了。
- 變窮的第17個坑:只憑感情衝動,不靠理性判斷。
有個賣茶葉的小妹在微信上跟你哭訴,如果茶葉賣不出去就沒錢給媽媽治病、給弟弟上學。你並不認識她,但因為她說得可憐,你就轉了3000元給她。
- 變窮的第18個坑:不堅持獨立思考,屈從於專家。
在一次競賽中,你經過縝密的計算,確定了自己的答案。但是所有的評委和專家都說你錯了,你最後屈服了。不能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屈從於專家,你一定會變成一個窮人。
以上是18個變窮的坑,希望我們能一條一條地對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其實我們也都清楚:想變得更有錢,首先需要的是思維方式的改變,而不是錢金額的改變。
只有改變思維方式,才是走向富人的第一步!
而改變思維方式的唯一途徑就是先學會去理財。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實際上一個人如果想達成某個願望,就要提早動身。因為在人生當中沒有假設,沒有可逆性,時不待人。
同樣地,投資理財當然也應該是越早越好了!早到從小就要有理財的意識最好。在國外的一些國家,有很多小孩在他們第一次入學就開始有了理財方面的學習和培訓。而國外許多成功的人士,他們從小也都是具備了很強的理財意識,很早就開始了他們的理財活動。
例如存錢、打工、投資證券等。美國著名的股神巴菲特從幾歲的時候就開始送報紙賺錢,直到十歲多一點的時候就開始投資股票,最後成為了最成功的投資者和一個時期的首富。
所以說,晚幾年開始理財,有可能要追一輩子。在我們人生的旅途當中,不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意外。在我們日常經濟生活當中也存在著多種風險以及不確定的因素。理財就是抓住快樂、規避風險的重要工具,同樣也是對人生的計劃和安排。因此,人人都需要理財,早理財才能早得益。
語非年:保險顧問、家庭理財分析師、自由撰稿人
閱讀更多 語非年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