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臨江路“早市”又冒出來了

昆明臨江路“早市”又冒出來了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臨江路巡津橋段,每天早上六七點有很多擺攤賣二手衣物和家用品的攤販,既不衛生,還阻礙了交通。對此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6日早上6點多,天還沒亮,記者來到臨江路發現,從巡津橋一直到臨江路2公里左右的路口,人行道和停車位上都擺滿了售賣二手衣物、陳舊家用品、零食雜貨以及瓜果蔬菜的攤位,其中,大部分攤主都是中老年人,來往詢價問貨的也以老年人居多。

攤販們都是擺在地上叫賣,東西看上去很雜亂。“這裡本來就叫巡津早市,以前在對面賣,後來被攆到河這邊,最早的差不多五六點就來擺攤了,也不用交攤位費,旁邊又是個農貿市場,來往市民也比較多,天亮我們就撤走了,白天會去一些鄉街子上賣。”一名賣舊衣物的攤販告訴記者,他們就住在巡津街附近,已經在這裡賣了十多年。

記者看到巡津橋旁立著一個“嚴禁在此擺攤設點”的牌子,但旁邊就有幾家擺攤賣菜的攤販。“這條路擺攤的現象已經有很多年了,攤販們都是早上天還沒亮的時候就來了,等到8點半左右,城管上班來巡邏,他們就會收攤離開,白天也不會來擺。”打掃衛生的環衛阿姨說,每次攤販們收攤離開,他們得再次打掃一遍。

8點左右,路上來往行人越來越多,本來就只有兩三米寬的道路顯得更加擁擠。“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學,門口都被電動車和攤位阻擋,出門開車怕堵,坐公交怕遲到。”家住臨江園的王女士抱怨說。

7日早上7點,記者再次走訪臨江路舊貨市場,雖然剛剛下過雨,但還是有很多攤販在擺攤經營。“賣的都是家裡親戚朋友給的舊衣服,也不會進行什麼消毒殺菌,還有一些是從舊貨市場淘的,這些價格會偏高一點。”記者詢問一些商家瞭解到,除了自己家裡的之外,還有一些舊衣物是商販們從垃圾桶或小區捐贈箱裡撿來的。

對於衣物的來源,似乎並沒有人關心,儘管看上去很舊很髒亂,還是有人詢價購買。“東西很便宜,一件保暖內衣也才十多塊,雖然看上去有點舊,拿回去洗洗就可以了。人老了,還管什麼乾不乾淨的。”剛剛買完菜的王奶奶,路過二手衣物攤位時,順便給自己挑了一件打底保暖衣。

也有市民表示,舊貨市場能挖到“金”。市民李先生說,他之前在舊貨市場花50元買了一塊玉佩,後面拿去鑑定說是翡翠,可以賣到一千多,但現在就很少看到一些值錢的貨物了,都是一些沒用的舊物件。“早市已經有些年頭了,來買的都是一些老年人,沒有什麼收入,就是圖個實惠。”晨練的王大爺告訴記者。

大概9點左右,記者看到有3名城管正在巡邏。“趕快收拾走吧,城管過來就麻煩了。”攤主們也紛紛收攤、裝貨離開,道路漸漸寬敞開來。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