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尋源·翰墨薪傳詩書畫系列展重慶站即將在中英聯絡處舊址開展

《大美尋源 翰墨薪傳--詩書畫系列巡迴展》重慶站將於11月12日在有道天下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英聯絡處舊址)開展,展覽一直將持續至12月11日。

大美尋源·翰墨薪傳詩書畫系列展重慶站即將在中英聯絡處舊址開展

《大美尋源 翰墨薪傳--詩書畫系列巡迴展》緣起於吳悅石、莫言、楊華山翰墨三人行書畫展,在《三人行》書畫創作中,三位藝術家聯袂探索出一種聯合創作的嶄新方式,或先由楊華山畫人物,吳悅石補景,莫言再提取畫作精髓,凝練成詩句;或由莫言先作詩,兩位藝術家再據詩意作畫,在文學與繪畫之間建立起一個互動模式。

大美尋源·翰墨薪傳詩書畫系列展重慶站即將在中英聯絡處舊址開展

楊華山、吳悅石、莫言《蘭堂禪語》

這種嶄新的創作模式亦得到藝術界專業人士的充分肯定。實現了畫因文而増輝,文以畫到而雋永,書畫同源,妙合天成。“三人行”帶動眾人行,沿著書畫藝術大美之路躬耕前行,尋源問道,化繭成蝶,秉承中國傳統繪畫精神、承古啟今、深入研究探索傳統繪畫的學術價值。並通過巡迴展覽和宣傳,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書畫藝術的繁榮發展。

大美尋源·翰墨薪傳詩書畫系列展重慶站即將在中英聯絡處舊址開展

楊華山、莫言《面壁圖》

詩書畫巡迴展覽由吳悅石、莫言、楊華山、徐裡、盧禹舜、紀連彬、劉罡、袁輝、孟慶佔、趙文江、衛德章、韓玉臣、李曉軍、劉子輿、周南海、楊曉霖等16位藝術家,圍繞著詩書畫合一的精神追求,詩詞文學與藝術相互融合進行創作,在學術上和展現形式上都具有獨特的面貌,繼承和迴歸中國藝術本源。

大美尋源·翰墨薪傳詩書畫系列展重慶站即將在中英聯絡處舊址開展

莫言、楊華山《梅郎圖》

此外,重慶巡展還將邀請黃山、陳航、鄒昌義、傅舟、楊必位、劉明孝、李志堅、傅仲超、沈小虞、黃越、鄧建強、傅吉鴻、範國明、楊涪林、尚天瀟、熊顯林、張春新等17位藝術家共同進行展覽,旨在通過與外地藝術家的聯展對話,對中國畫的當代性建構和本土文化身份的確立做視覺化的梳理和闡釋。

藝術家介紹

大美尋源·翰墨薪傳詩書畫系列展重慶站即將在中英聯絡處舊址開展

莫言,著名作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院院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1年其長篇小說《蛙》獲得矛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大美尋源·翰墨薪傳詩書畫系列展重慶站即將在中英聯絡處舊址開展

吳悅石,畫家王鑄九、董壽平入室弟子。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院藝委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吳悅石工作室導師,中國國史研究編修館研究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及多家博物館、紀念館收藏。出版有《吳悅石畫集》《吳悅石作品》等作品集和專著多種。

大美尋源·翰墨薪傳詩書畫系列展重慶站即將在中英聯絡處舊址開展

楊華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理事。出版 《楊華山詩書畫作品集》、《學院派精英楊華山》等。

關於有道天下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有道天下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成立於2019年8月31日,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五四路中英聯絡處舊址。

大美尋源·翰墨薪傳詩書畫系列展重慶站即將在中英聯絡處舊址開展

“中英聯絡處舊址”為全囯重點文物建築保護單位,始建於1844年,是天主教川東南代牧區(重慶教區)主教府“真原堂”一部分,典型的法式建築。1939年至1946年對外為英國怡和公司使用,實際是作為中英軍事聯絡處,中英雙方曾在此地交換戰時情報,故稱“中英聯絡處舊址”。

2019年9月,“中英聯絡處舊址陳列館”暨“有道天下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開始對公眾開放。主要用於展覽陳列、藝術活動、文化交流、會展會務、聚會休閒等,擁有約800平方米的展覽活動區域,另附屬室外活動場地及約120平方米的室外花園,同時配套提供咖啡飲品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