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銀行高管變動:劉信義辭任行長,潘衛東擬接棒

11月7日晚間,浦發銀行發佈公告稱,劉信義辭去公司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等多個職務;同時,在董事會聘任新任行長並獲中國銀保監會核准任職資格之前,由執行董事、副行長兼財務總監潘衛東代行行長職責。

第一財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劉信義接下來或將接任上海國際集團總裁一職;而上海國際集團原總裁傅帆已於7日到任中國太保集團黨委副書記,在經董事會審議、監管批准之後,傅帆還將擔任中國太保總裁。

另外,浦發銀行行長一職將由潘衛東接任已基本確定。7日當晚,浦發於官網發佈一則動態稱,上海市委組織部任命潘衛東任浦發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提名副董事長。“目前銀行董事會那邊正在走流程中,所以還未宣佈。”前述知情人士稱。

浦发银行高管变动:刘信义辞任行长,潘卫东拟接棒

1965年出生的劉信義可以說是“老浦發”,他在該行工作已有20餘年。在公告中,董事會評價他自2015年擔任行長以來,勤勉盡責、專業敬業,帶領高級管理層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加快業務轉型,強化風險管理,對推動公司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劉信義在浦發的經歷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先是1993年研究生畢業進入剛剛設立的浦發銀行,擔任浦發空港支行副行長(主持工作)、浦發上海地區總部副總經理、黨委委員,直到2002年,被借調到上海市金融服務辦掛職,先後任機構處處長、市金融服務辦主任助理等職。

三年掛職經歷後,2005年,劉信義迴歸浦發銀行,任總行副行長兼上海地區總部總經理,此後又兼任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等職。擔任副行長期間,劉信義兼任浦發銀行財務總監,分管過對公、財務、風險、戰略等多個條線。這段任職經歷持續了9年,在此之間,浦發銀行朝著市場化、國際化、信息化前進,先後成立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浦銀金融租賃公司和浦發硅谷銀等,打造綜合化運營優勢。

2014年1月,劉信義調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一年後,他再度回到浦發,接替朱玉辰擔任行長一職,彼時他肩負著“調結構、保收入、強管理、降風險”的重任,在當時銀行業風險逐漸暴露的背景下,擅長“風控”的他穩步推進浦發銀行輕型化戰略,發力零售端,由此,轉型初顯成效,風險端總體穩定。

在他擔任行長期間,浦發銀行實現了快速發展,資產規模由2015年的5.04萬億擴大至6.79萬億,並完成了對上海信託的收購,使浦發銀行成為了擁有信託、投資銀行、基金、租賃、境外投行等多牌照的綜合性金融集團。

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463.86億元,同比增加195.36 億元,增長15.4%;稅後歸屬母公司淨利潤483.5億元,同比增長11.9%。與此同時,資產質量總體亦保持穩定向好的勢頭,截至三季度末,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0.16個百分點,不良貸款額下降5.35億元,已連續六個季度“雙降”。

關於劉信義辭任後的下一站,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他將出任上海國際集團總裁一職。

同樣是在7日,第一財經瞭解到,上海市有關部門正式宣佈了原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傅帆任中國太保集團黨委副書記。按照正常程序,之後經董事會、銀保監會的審議批准,傅帆將擔任中國太保總裁一職。而太保原董事、總裁賀青則出任國泰君安黨委董事長。

有分析稱,如此密集的高管輪調體現了國資平臺在加快國資金融改革的步伐。作為市屬國資企業,上海國際集團旗下涵蓋多張金融牌照,其中就包括浦發銀行(持股21.57%)、上海農商行兩張銀行牌照,國泰君安(持股7.66%)、上海證券(持股15.6667%)兩張券商牌照,並投資參股中國太保、長江養老險等金融企業。此外,上海國際集團還是金控集團監管首批試點5家機構之一。

同樣是在7日晚,浦發銀行官網“低調”上線了一則動態“上海市委組織部宣佈浦發銀行領導班子調整”,該動態稱,市委組織部任命潘衛東出任浦發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提名副董事長,這代表著潘衛東昇任行長已基本落定。事實上,在10天前,即10月27日,上海市委組織部曾發佈市管幹部任職前公示,稱現任浦發銀行副行長潘衛東擬任市管企業正職,當時市場就傳出其提任行長的消息。

公開信息顯示,53歲的潘衛東具有豐富的金融從業經驗,曾在中國人民銀行杭州市分行、寧波證券工作,後來到浦發銀行,先後任該行寧波分行副行長、總行產品開發部總經理、昆明分行行長。

2005年6月至2008年3月,他又於上海金融辦掛職,擔任金融機構處處長,後出任上海國際集團總經理助理,併兼任上海信託董事長。在潘衛東的帶領下,上海信託於2009年實現了業務規模和利潤總額的翻番。之後,潘衛東又升任上海國際集團副總經理,並繼續兼任上海信託董事長。

到了2015年3月,潘衛東再次與浦發結緣,擔任該行排名第一的副行長,兼任總行財務總監、上海信託董事長,分管全行零售、科技、財務三大重要板塊。

其中,零售和科技是近年來浦發銀行發展的重心。作為戰略轉型和業務結構調整的重點,該行的零售業務取得了長足進步,去年更是成為行內第一大收入板塊,佔全行營業淨收入的42.48%。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浦發銀行個人存款餘額已突破8000億元,在股份制銀行中穩居第2位;個人金融資產突破2萬億,非存金融資產站穩1.2萬億,

在科技投入方面,浦發銀行延續數字化戰略,於去年提出“未來5年要打造一流數字生態銀行”,併發布了業內首家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與生態圈內的夥伴們共建“科技合作共同體”,推出零售經營新體系。

對於銀行數字化轉型,潘衛東在近日舉辦的“中英金融科技高峰論壇”曾表示,以金融科技推進銀行業轉型發展已成為業內共識,要想真正發揮金融科技的價值,必須聚焦客戶體驗、商業模式、技術創新三個核心要素。

他還稱,在銀行擁抱金融科技的過程中,要注重數字資產,銀行轉型的關鍵就在於“要像經營傳統的資產一樣經營數據資產”。銀行要運用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加長數據的獲取、處理和分析能力,為客戶服務、營銷、風控、運營等賦能增效。“我們要成為一家數據驅動型的銀行。”他說道。

潘衛東昇任行長後,將與今年7月新上任的浦發銀行黨委書記、擬任董事長鄭楊搭班,管理這家滬上金融旗艦。至於誰將接棒副行長一職,市場暫未有消息。根據該行2019年半年報披露的高官任職信息顯示,行內副行長共有6位,除了潘衛東以外,還包括徐海燕、劉以研、王新浩、崔炳文和謝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