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真正進入冬天了

今日立冬,真正進入冬天了

2019年11月8日,北京,晴,3—16℃,西南風1級,空氣質量指數:114

今早豌豆豆過來說,她家來暖氣了。聽到“暖氣”二字,我瞬間覺得辦公室都一下子溫暖起來。今日立冬,算是給“冬天”正式蓋了個戳。立,始也,從今天開始,真正進入冬天(雖然早已提前入冬)。對於北京的冬天來說,無論如何是不能離開暖氣的。有無暖氣,簡直是天堂和地獄的差別。

辦公室沒有提前來暖氣,看樣子應當會準時來,畢竟多燒一天就得多花很大一筆錢。我家則是自採暖。這陣子溫度說低又不是特別低,卻又讓人覺得冷,可我和室友都覺得現在這個溫度就開暖氣似乎有點“奢侈”,因而還未開。看天氣預報,11月13日最低溫度將會首次降低到零度以下,到時候大約要抵不住開暖氣了。

今日立冬,真正進入冬天了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每一個節氣又劃分為三侯,一共七十二候。侯可以理解為時間長度,一侯為5天;也可以理解為物候特徵,因為每一侯都有一個物候變化。立冬的三侯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意思是說:立冬的前五天,第一次出現結冰現象;立冬第六到第十天,土地開始凝凍;立冬第十一到第十五天,野雞一類的大鳥飛入海中變成了大蛤(gé)。前兩者容易理解,不過古時候二十四節氣的氣候特徵描述的是黃河流域,因此並不是中國的每個地方出現這兩個物候現象,比如東北早就入冬上凍了,而江浙地區都還沒有入冬,更別提兩廣了。至於第三個物候,其實有古人的想象在裡面。古時候,野雞一類的大鳥一到立冬就不多見了,而人們在海邊看到外殼與野雞顏色相似的大蛤多了起來,於是認為是野雞飛入海中變成了大蛤。

立冬在古時候是個大節,因此有不少習俗流傳下來。但我印象中沒有過立冬的習俗,因而對立冬這個節氣印象沒什麼感覺。倒是這幾年,外賣平臺每逢節日節氣都要“大肆慶祝”一番,因而才知道北方還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不過嘛,北方人不論過什麼節都得吃餃子。

今日立冬,真正進入冬天了

可又聽一個北方的朋友說,他們家好像也不過立冬,過冬至。豌豆豆說她的浙江老家那邊也過冬至不過立冬,而且冬至有個必吃的東西,卻忘記是什麼了。楊小咪也說她的四川老家過冬至,那天要喝羊肉湯。她還記得廣東有句俗語叫“冬大過節”。冬是冬至,節是春節,過冬至比過春節還要重要。我卻完全不記得我的老家到底過不過這個節,過哪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