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前三連冠和後三連冠,哪個時期更強?

籃壇扒客


強與不強,都是相對於喬丹自己來說的。

第一個三連冠,喬丹是在挑戰對手中樹立王權的;

第二個三連冠,喬丹是在挑戰自己中鞏固王權的。

喬丹的前三連冠時期,正是王權樹立的初期,誰都有可能拿到那根權杖,只是在取得權杖的路上,他跑得是最快的那個人。他也是在別人的置疑和挑戰中度過的,一刻不休。80年代,喬丹是個強大的個體,但拉里伯德和刺客就將他限制在東部那個小圈子內。偏安一隅,也自然不存在王權一說。

1991年,喬丹一年掀翻了兩個舊有王權。一個是底特律活塞。喬丹率領公牛在東部征戰四載,才在這一年將活塞征服。在和宿敵刺客的對決中,由原先的勢均力敵、稍落下風,轉變成個人和團隊的雙殺。同時,在決賽中扳倒了魔術師約翰遜。按喬丹自己的說法,他一定要擊敗魔術師和拉里至少一次,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

但是,此時擊敗魔術師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魔術師年歲偏大,在聯盟的統治力已經日漸下降,光征服魔術師,只能征服部分人,不可能征服那些和喬丹處在同一起跑線,和他一樣野心勃勃的人。

這條路註定是從挑戰中開始,在挑戰中結束。

但1991年,一定是個好的開端。這一年,喬丹場均31.5分,但命中率卻是職業生涯最高的53.9%。

1992年,喬丹解決了開拓者和德雷克斯勒,他們這幾年就是西部的最強隊。但是,擊敗紐約人帕特·萊利和尤因,卻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紐約尼克斯就是典型的不屬於一次性打服的球隊。萊利和尤因都還有足夠的資本捲土重來。

1993年,喬丹解決了菲尼克斯太陽和巴克利。通過再次險勝尼克斯,部分解決了和紐約的宿怨。但考慮到帕特·萊利的特殊性,紐約人的問題,最終延續到了第二冠,並得以徹底征服。

這三年,每年喬丹都需要打服若干人,這些人,都需要碾壓,要麼以個人摧毀的方式,要麼以公牛團隊進攻的方式,但每一個,都必須要有回應。

但在這些回應中,喬丹近乎以全勝戰績勝出,只留了少許問題,需要在後三連解決。

當然,歷史當時並沒有確定他一定要有後三連,那麼他選擇了後三連,就意味著他的後三連就繼續要完成前三連沒有完成了的征服。

他在後三年獲得的榮譽,和前三連幾乎是一樣的。唯一不一樣的,就是數據,但幾乎所有主要數據都呈現了逐年下滑的趨勢。在得分王這個當年鐵板一塊的統治項目上,在最後一年也出現了問題,並差點失手。

但是,喬丹的後三連和前三連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以一個王權的形式存在於聯盟的。

當年朱棣起兵時,他就是反叛軍,等待他的,要麼是王權,要麼是誅連本族的毀滅之路。等他征服所有人,攻入南京城,獲得權杖後,他就是名正言順的新帝。

明成祖朱棣,這是歷史都要承認廟號了。

道理是一樣一樣的。權杖放在宮殿中,群雄並起,誰都有搶奪的權利。一旦邁克爾·喬丹拿到了這根權杖,這就意味著他是權杖的合法擁有者,任誰想從他手中搶奪這根權杖,都一定會仔細掂量,否則就是謀逆,對吧?

前三連中,喬丹和別人一樣,都需要打預選賽、淘汰賽,再進入決鬥場。

但後三連中,喬丹只需要在決鬥場中等著能夠殺到決鬥場的人就夠了。

95年,魔術在喬丹立足未穩的時候得到了挑戰他們的機會,並挑戰成功。但是,所有人都認為魔術的這次顛覆不算。1996年,這是喬丹職業生涯的一個完整年。魔術再次獲得了挑戰的機會,但這一次他們乾脆利落地被公牛四局橫掃。同年,公牛挾聯盟歷史最高的72勝,幾乎將全聯盟有心想要挑戰公牛和喬丹王權的球隊和個人掃蕩殆盡,敢於公然仗劍出來挑戰的諸強幾近絕跡。

這一年總決賽挑落的坎普和加里·佩頓,不算喬丹的真正對手。雖然佩頓敢於和喬丹對噴垃圾話,這幾年的超音速戰績不俗,但無論從集體和個人來說,超音速和佩頓都不足以對芝加哥公牛和邁克爾·喬丹構成任何威脅。

1997年,喬丹挑落熱火。熱火算聯盟新軍。但這個熱火,是紐約尼克斯在邁阿密的嫁接重生。帕特·萊利在離開紐約後,來到熱火,重新開始組建挑戰喬丹王權的力量。但4:1的比分和喬丹日漸增高的年歲,讓高傲的帕特·萊利幾近心灰意冷,他能夠挑落喬丹王權的機會已幾近寥寥。

在預想的對手中,爵士不是公牛這一年的對手。這一年,最完美的對手,應該是休斯頓火箭。由奧拉朱旺、德雷克斯勒、巴克利組成的火箭隊是當年媒體指定的總決賽喬丹的對手。但是,在西部決賽中,休斯頓火箭遭遇斯托克頓絕命三分,意外2:4被爵士挑落。走不出西部的球隊,自然不具備和喬丹的公牛挑戰的資格。但這一年的爵士並不是一個弱角色。他們同樣擁有夢一隊雙成員組合,斯托馬龍,馬龍是這一年的MVP,並是得分榜上一直緊隨喬丹的人。這一年,無論從成績還是團隊,喬丹都應是MVP的不二人選。面對全美媒體的質問,聯盟無法解釋,給出的理由是審美疲勞,隨即被媒體捅出來公之於眾。挑落爵士和馬龍,成為喬丹王權之路上必須要過的一道坎。這樣,他就可以實現對遇到過的當世聯盟MVP、FMVP的統殺。通過流感之戰和指定科爾的出奇絕殺,公牛4:2勝出。

當世王權,只屬於邁克爾·喬丹,在1997年,是有定論的。

對1998年的芝加哥公牛和邁克爾·喬丹來說,沒有人要求更多。

一支老邁的、即將解體重建的球隊,內部矛盾重重。欣賞籃球之神在NBA最後的神蹟,和過往輝煌的十年歲月揮手告別,自此進入一個全新的聯盟新時代,是大多數人僅有的願望。

它無關成敗。

這一年的NBA收視率,在看一場少一場的心態中越走越高。等走到總決賽時,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才發現,這支老邁的公牛依然站在總決賽的舞臺上。面對的,依然是去年的爵士。過去三年中一直處於高點的火箭在這一年驟然隕落。他們只取得了西部第八並在首輪被爵士淘汰。

爵士,也是芝加哥公牛六次總決賽征程中唯一兩遇的對手。這一年,是他們最有可能問鼎總冠軍的一年,也是實力最接近總冠軍的一年。連常年把總冠軍往喬丹和芝加哥公牛家裡主動搬的新聞媒體們這一次也罕見地倒了戈。

種種跡象表明,這一年,公牛也許真的挺不住了。

喬丹和奧尼爾的得分王爭奪貫穿了整個常規賽。一直持續到了賽季的最後幾輪,喬丹才成功甩開奧尼爾,鎖定當年的得分王。

和東部新貴步行者的對決,也印證了媒體的推測和走向。面對拉里·伯德和雷傑·米勒的步行者,喬丹和芝加哥公牛直到搶七,才將其辦挺。

和爵士的總決賽,開始似乎也沒有別人想像的那麼驚心動魄,先丟一局後,再連扳三局。但在丟掉最後一個主場後,人們才發現這個總冠軍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第六場,爵士一度將比分拉開到了雙位數,公牛追趕得極其艱難。並在53秒時被斯托克頓投中三分。對如何追回這三分,從公牛場上隊員和全球觀眾的眼神中,你們輕易就能發現,誰也沒有解決方案。你們想知道吧?

哈哈,這一塊,我不寫了。這一刻我留在《邁克爾·喬丹封神之路》中以秒為單位進行解讀,它可以寫一箇中篇。

最後16.7秒,喬丹得球,禪師並沒有叫暫停。

很罕見,對吧?

這16.7秒,就由喬丹一個人去決定,他要暫停、他要自己投、他要造犯規、他要分球,都隨他了。

公牛的隊員們也不去掩護,他們只是跑進爵士半場站好位,爵士隊員也不再上來追堵,他們只是跑回己方半場卡好位,等待著這最後的16.7秒。

在喬丹帶球走過中場時,如果你們多看幾遍,不再盯著喬丹和他手中的球,你們就會發現,在看臺上,原來數萬名全場都在揮舞泡沫棒擾亂喬丹發揮的球迷們此刻都在幹嘛?

捂嘴、祈禱、發呆,他們手裡的泡沫棒已經不見了。

在“Michael Jordan To The Max ”中,在這一刻,鏡頭特地播放了一個爵士女球迷的特寫,從她的表情中你會輕易發現,他們的這些舉動,只是因為兩個字:

——絕望。

這個幾乎被公牛球迷們掛了大半場的表情,在最後的16.7秒,移到了爵士球迷的臉上並就此定格。

隨著世紀一投塵埃落定,爵士的輝煌年代和芝加哥公牛的公牛王朝幾乎同時戛然而止。

這十年中,我們見證了很多聯盟巨擘的崛起和隕落,大鳥的凱爾特人、魔術師的湖人、刺客的活塞、滑翔機的開拓者、帕特·萊利和尤因的紐約城、查爾斯爵士的太陽、大夢的火箭、斯托馬龍的爵士、大鳥和米勒的步行者。但能夠始終屹立聯盟巔峰的,只有邁克爾·喬丹和他的芝加哥公牛。

邁克爾·喬丹退役,公牛解體的時候,聯盟發現,除了焦土,他們竟然什麼也沒有留下。

邁克爾·喬丹和芝加哥公牛毀滅了一切他們認為已經對他們統治構成威脅的對手,留下來的,只是一個硝煙未盡,但已被他們夷為平地的空城。

2000年以後,我們看到了馬刺、湖人、活塞、凱爾特人、勇士、騎士、小牛、熱火先後登頂聯盟,這些都是熟悉而陌生的新面孔,對吧?

解讀到這裡,關於喬丹前三連和後三連哪個厲害,大家是不是有答案了?

前三年的喬丹是一個身負絕學、掌控倚天屠龍的絕世高手,他需要向所有當世武林高手證明他具備成為武林盟主的實力,並蕩平了一切可能的對手。

後三連的喬丹,就是武林盟主。

前三連,是技術;後三連,是統治力。

這應該是兩個範疇,我說得沒錯吧?

至於哪個更強,要看你怎麼比了。

如果你身負絕學,有另一套倚天屠龍去武林盟主府挑戰當世盟主的武功,也未必沒有機會,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膽量了。


體育史話


前三連冠和後三連冠的喬丹一樣強。前三連冠強的是身體素質,飛天遁地無所不能。後三連冠強的是意識,個人技術達到頂峰,氣勢上就能壓垮對面。

喬丹的第一個三連冠,是在91-93這三個賽季創造出來的。在經過前幾年的失敗之後,喬丹磨礪了自己的技術。在這個時期,喬丹的身體素質到達了巔峰,喬丹真正意義上迎來了自己的身體上的個人頂峰,超強的滯空加上逆天的核心力量,讓喬丹在內線也能為所欲為。



在季後賽,前三連冠場均33.7分6.4籃板6.6助攻2.1搶斷1次蓋帽,命中率49.7%,三分球達到38%。得分強勢,並且全能,大局觀強,真正的無人可擋 遇神殺神。


後三連冠是在喬丹退役兩年後又復出拿的,這時候喬丹的身體素質無可避免的出現下滑,已經過了巔峰的時期。但是喬丹的個人技術到達了頂峰,更加強勢的面框與低位背身,更強的意識以及更敏銳的閱讀比賽能力,防守快準狠,從不拖泥帶水。更重要的是喬丹的氣勢愈發成熟,在氣勢上就能壓垮對手。

在後三連冠季後賽,喬丹的數據為31.4分6.0籃板4.1助攻1.6搶斷0.6次蓋帽,投籃命中率45.9%,三分球29.7%。數據依然是聯盟頂級水準,但是和自己的前三連冠比,還是下滑了不少。




喬丹就是喬丹,聯盟永遠的老流氓


扶蘇蘇


我認為喬丹的後三連冠明顯比前三連冠要更強,理由如下:

1.喬丹前三連冠沒有足夠強大的對手,那些曾經強勢的球隊巔峰已過。

喬丹前三連冠時期,東部的競爭力出現明顯的下滑。1991年總決賽,喬丹帶領公牛擊敗湖人奪冠。然而此時的湖人早已日薄西山,賈巴爾已經退役。魔術師很快就遭遇病情,他和沃西並不具備抵抗公牛的實力。1992年總決賽,喬丹帶領公牛擊敗開拓者奪冠。德雷克斯勒根本不是喬丹和皮蓬的對手,其他角色球員尚未成長起來。1993年總決賽,喬丹帶領公牛擊敗太陽奪冠。巴克利固然實力強勁,但球隊第二好的球員不過是凱文約翰遜,並不能給公牛造成威脅。整體來說,公牛的對手並不強。

2.後三連冠的對手顯然更強,也是奠定喬丹歷史地位的最重要時期。

喬丹的後三連冠時期,對手明顯展現了更強的競爭性。1996年東部決賽,公牛橫掃了奧尼爾、哈達威和格蘭特領銜的魔術。總決賽對手是坎普和佩頓率領的超音速,最終4-2奪冠。1997和1998年總決賽,對手是馬龍和斯托克頓領銜的爵士。雖然馬龍和斯托克頓年事已高,但實力還是不錯的。總體來說,後三連冠的挑戰更大。

3.從技術打法層面將,喬丹後三連冠的各方面趨於成熟。

球員們普遍在職業生涯初期更多依賴身體天賦打球,喬丹也不例外。等到運動能力下滑時,喬丹適時地完善了個人技術。這對於公牛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喬丹的技術在其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尤其是面臨內憂外患的1997-1998賽季,也是公牛能夠最困難的一個奪冠賽季。

結論:喬丹的後三連冠更強。




球球點球


其實很不理解第一個三連冠後選擇退役,我認為第二個三連冠更難,在95年的季後賽中喬丹場均砍下了31+6.5+3.7,公牛依然止步第二輪,輸給了當時的魔術。也就是說不管是在統治力和心態上都無法適應聯盟,他已經足夠優秀,但顯然這樣的他需要頂住壓力去證明一些東西。另外喬丹的隊友和對手也有了不少的改變。羅德曼的終結能力下降,拼勁似乎也不那麼足,雖然皮蓬輸出很穩定,但是不爆炸,在攻防兩端喬丹必須要做的更多。再加上當時包括佩頓、馬龍、坎普等球員的崛起,這些人都成為奪冠之路上的阻礙,所以對於第二次的三連冠,喬丹的付出要更多,從而也證明了他的偉大,籃球之神,當之無愧。





9Ice


毋庸置疑當然是後三連冠時期更強。

因為伴隨著喬丹和公牛的連續奪冠,這支球隊一定一定成為了當時聯盟其他29支球隊所要研究和擊敗的對象,隨著第一個三連冠的誕生,不管是球隊管理層,教練組還是球員本身必然出現了浮躁的現象,再加上年齡的增長和隊內隊友之間的矛盾和隊友以及教練組管理層的矛盾等等,都是三連冠道路上的攔路虎。

但是喬丹依然排除萬難率隊第二次完成三連冠,這樣的壯舉在NBA歷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之所以喬丹後三連冠時期的自己要比第一個三連冠更強,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年齡的增長

喬丹後三連冠時期的年齡是33-35歲,這個年紀的球員即便在超神,也到了生涯末期,無論是競技狀態還是身體狀態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參考33-35週歲的巨星們,科比已經進不了季後賽了,詹姆斯同樣在33歲的時候缺席了季後賽,就連33歲的鄧肯也僅僅是季後賽一輪遊。


可以說33歲一直是一個巨星的坎·······

但是33歲的喬丹在96年率領公牛拿到了NBA歷史最佳戰績的72勝10負的壯舉(20年後被勇士超越),並在總決賽中以4:2擊敗西雅圖超音速隊奪冠成功,後兩個總決賽期間更是連續2次擊敗爵士衛冕三連冠。




球隊之間的各自矛盾

儘管96和97賽季公牛分別擊敗了超音速和爵士2連冠到手,98賽季的三連冠勝利在望,但是公牛隊卻普遍不被外界所看好。

因為那個時期球隊年齡的老邁,皮蓬與管理層之間的矛盾,因為拒絕執行最後一攻與球隊鬧情緒,主帥禪師傑克遜和總經理更是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但就是這樣喬丹還是把這些事情給全部的壓了下來,憑藉一己之力帶隊完成6冠的封神偉業。



35歲的高齡拿下的一系列壯舉

在1997-98賽季喬丹已經年滿35歲,在這一年,喬丹不僅拿下了得分王,還拿下了生涯最後一座常規賽MVP獎盃,年對最佳一陣,總冠軍和總決賽MVP獎盃。

可以說喬丹最難也是最經典更是最強的時期就是這個賽季,偉大的邁克爾喬丹完成了NBA生涯最偉大絕倫的個人之舞。

尤其是總決賽第六場最後一次進攻,喬丹晃到拉塞爾完成的“世紀一投”更是成為了永久的神話!



因此綜上所述,喬丹的後三連冠時期的表現是比第一個三連冠更強的表演!


進攻大師


喬丹是籃球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巨星,甚至在整個世界體壇也是排得上號的,NBA和籃球,是因為喬丹,才有了現在的數以億計的球迷。而喬丹之所以會被認為是籃球第一人,也正是因為他取得的那些至高無上的成就。最強的莫過於兩個三連冠,可以認為,在90年代,喬丹是找不到任何勢均力敵的對手的,6次總決賽,沒有一次打到搶七。

所以要比,喬丹只能是和自己比。問題也來了,喬丹前三連冠和後三連冠,哪個時期更強?我們也來做一個詳細的分析。

兩個三連冠的常規賽,喬丹都分別拿下了3個得分王和2個MVP。不過從數據上來講,前三連冠場均得分都在30分以上,還是明顯強於後3連冠的。而反過來說,後三連冠的戰績更加無敵,72勝,69勝,62勝,比前幾年的勇士還強,所以可以認為,這兩個時期的常規賽,喬丹的表現一樣強。

再來看看季後賽,前三連冠場均33.7分6.4籃板6.6助攻2.1搶斷1次蓋帽,命中率49.7%,就連三分球都達到38%。得分強勢,並且全能,有球迷認為,這是加強版的騎士1.0詹姆斯。而後三連冠,數據為31.4分6.0籃板4.1助攻1.6搶斷0.6次蓋帽,投籃命中率45.9%,三分球29.7%。數據依然是頂級水準,但是和自己的前三連冠比,還是下滑了不少。

後三連冠的喬丹,身體素質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下滑,但是技術和意識進入大乘期,往往是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得分,同時領導能力也是最強的,98年的公牛已經是強弩之末,聯盟強隊並起,像極了上賽季的聯盟格局,看看勇士隊這麼豪華的陣容都無法完成三連冠,就知道當年的喬丹意志力有多強。

所以小編認為,論實力,喬丹第一個三連冠是無解的,但是第二個三連冠的表現更加讓人欽佩。不過還要球迷和小編這樣說:最可怕的是,喬丹真正的巔峰期,有可能是他去打棒球的那兩年,30歲31歲的黃金年齡,身體和意識都處於頂峰,如果這兩年喬丹還在打球,將會是什麼難以置信的局面?


籃壇扒客


兩個三連冠技術層面各有不同

邁克爾-喬丹成為公認的“籃球之神”,這是他超神的職業生涯打出來的認可。喬丹一共獲得了6枚總冠軍戒指,並且榮獲六次總決賽MVP的稱號,更重要的是六次總決賽之旅全都以勝利宣告結束。

第一次三連冠

在他這兩個三連冠中,其中第一次三連冠期間球隊陣容遠不如第二次好,而第一次我認為這是喬丹身體素質最為巔峰的三年,這三個賽季喬丹常規賽和季後賽的場均得分都達到30分以上,其中季後賽場均可以拿到33.7分6.4籃板6.6助攻,投籃命中率為49.7%。另外喬丹的防守也同樣出色,在保持進攻效率達到117左右的同時,防守效率都維持在105以下。可以說喬丹在這個三連冠期間是攻防一體的代表,並且兩次奪得常規賽MVP,三次奪得得分王和入選最佳陣容的榮譽。

第二次三連冠

在奪得三連冠後,喬丹因為家庭原因選擇退役,並且涉及棒球運動,時隔兩年以後喬丹迎來複出,而這一次他的隊友增加了羅德曼,退役的兩年隨著年齡的增大,喬丹的身體素質相對比之前來說有些退步,但是總體來看喬丹還是聯盟第一人,在這一次的三連冠中,喬丹擁有了更加成熟的背身技術,並且投籃穩定性進一步上升,這一次的三連冠他們遇上了猶他雙煞組合,喬丹上演了流感之夜和最後一投等經典比賽,同樣這三年裡他霸佔著得分王稱號,拿到了兩次常規賽MVP。

如果對比兩次喬丹偉大的三連冠征程,我個人認為前一次三連冠是喬丹身體素質的體現,得分爆炸並且有衝擊力,將個人主義發揮到了極致,而後一次的三連冠喬丹更注重團隊,將個人技術打磨到極致,給球迷帶來視覺上的衝擊。這兩次三連冠沒有可比性,都是NBA歷史上永遠被人銘記的比賽。


路威的體育世界


前三連冠是喬丹的巔峰期,基本是遇神殺神,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啟喬丹時刻。但期團隊還沒有達到最完美的狀態。 後三連冠是團隊的最完美狀態,但喬丹已經不是巔峰狀態了,可能只有他91-93年的8成。 但依然能橫掃聯盟。所以說都差不多。


執著多久才算久70410221


後三冠,來了羅德曼,真正的三巨頭了,陣容在整個NBA歷史上也是無敵級別的,各司其職,堪稱完美。


最呆呆呆


前三冠就是公認的歷史第一人了,你看他第一次退役時芝加哥公牛隊球館前的雕像,座右銘就寫的是the best there ever was,the best there ever will be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後三冠是讓他成神,遠遠的甩開了第二名

首先喬丹並不是冠軍最多的,也不是MVP最多的,但他的時代比起之前的湖凱爭霸年代整體的競爭環境要強得多,在這種條件下拿到兩個三連冠五個MVP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他做到了。前三連喬丹的個人能力要比後三連強一些,尤其體現在面框突破上,當然前三連93擊敗巴克利是難度最大的一次。而後三連,首先是喬丹兩年不打球復出,95年季後賽直接輸給了魔術,媒體開始質疑。結果到了96,憤怒的喬丹居然打出了72勝這種戰績,當然總決賽3-0領先卻連敗兩場是個黑點,同時這也是喬丹6次總決賽裡發揮的比較差的那次,但72勝公牛確實傲視群雄,籃球比賽角度上講六冠裡面貌似就96這冠提得最少(91第二場的換手上籃+第一冠,92年半場6個三分聳肩,93年帕克森絕殺+場均40+的得分,97年flu game+郵差週末不上班,98年最後一投+最大分差),當然父親節奪冠獻給被謀殺的父親,這是偉大的意義。97和98兩打爵士感覺是難度最大的兩次,97年的flu game已經成為經典了,意志力+實力的完美體現。而到了98年,皮蓬狀態下滑的厲害一直要大合同,羅德曼也37-38了,這種情況下35歲的老喬丹居然能單核帶著賽季中就預示著即將解散的老公牛再拿一冠,東部決賽差點就栽在雷吉米勒手下,總決賽最後一場在客場甚至包辦了全隊一半以上的得分,最後時刻一次上籃,一次搶斷+絕殺終結了比賽。這兩次總決賽的傳奇性也是極高的。爵士的戰術素養毋庸置疑,他們就如東部的尼克斯,能贏公牛,卻戰勝不了喬丹。同時,我也覺得喬丹是在第二個三連之後徹底奠定了籃球歷史第一人的地位,在不可能的狀態下實現了可能,這就是喬丹封神的原因。也有人想問如果喬丹94-95沒退役,總決賽兩戰火箭,最強外線對最強內線,能否完成八連冠偉業。歷史無法假設。但我個人認為,3連冠之後(3FMVP+2MVP)兩年不打,回來再拿三冠(依舊3FMVP+2MVP),這種難度和傳奇性不比所謂的八連冠要差了。要知道後三連和前三連的主要球員裡面只有喬皮二人組還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