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心血管患者運動漫談之經典的運動康復程序

胡大一:心血管患者運動漫談之經典的運動康復程序

1、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即熱身運動,多采用低水平有氧運動和靜力拉伸,持續5-10分鐘。目的是:

放鬆和伸展肌肉

提高關節活動度和心血管的適應性

幫助患者為高強度鍛鍊階段做準備

通過逐漸增加肌肉組織的血流量和關節的運動準備來幫助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

2、訓練階段

包含有氧運動、抗阻運動、柔韌性運動等,總時間30-60分鐘。其中,有氧運動是基礎,抗阻運動和柔韌性運動是補充。

常用有氧運動方式:行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爬樓梯,以及在器械上完成的行走、踏車、划船等。

出院後1個月內:

不建議選擇慢跑、騎自行車、爬樓梯、游泳等運動建議以步行為主。每次運動時間為20-60分鐘。

經歷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建議初始運動從15-20分鐘開始包括熱身運動和放鬆運動各5分鐘運動訓練從5-10分鐘/次開始每週增加1-5分鐘的有氧運動時間根據患者的體適能水平、運動目的、症狀和運動系統的限制設計運動時間,運動頻率3-5次/周,運動強度為最大運動強度的50%-80%。

體能差的患者

初始運動強度設定為50%,隨著體能改善,逐步增加運動強度。

對於體能好的患者

運動強度應設為80%,通常採用心率來評估運動強度。

3、抗阻運動

冠心病的抗阻運動形式為一系列中等負荷、持續、緩慢、大肌群、多次重複的阻抗力量訓練,常用的方法有如下三種:

(1)徒手運動訓練:克服自身體重(如俯臥撐)、仰臥蹬腿、腿背彎舉、仰臥起坐、下背伸展、提踵等。

(2)運動器械:包括啞鈴、多功能組合訓練器、握力器、腹力器和彈力帶等。

(3)自制器械:包括不同重量的沙袋、礦泉水瓶等。運動器械受場地和經費限制,徒手運動訓練和彈力帶、自制器械都是同樣有效的抗阻訓練形式,有利於患者在家庭訓練或社區開展運動訓練指導。上肢肌群、核心肌群(包括胸部、肩部、上背部、下背部、腹部和臀部)和下肢肌群可交替訓練。每次訓練8-10個肌群,每個肌群每次訓練1-4組,從1組開始循序漸進,每組10-15次,組間休息2-3分鐘。老年人可以增加每組重複次數(如15-25次/組),減少訓練次數至1-2組。每週應對每個大肌群訓練2-3次,同一肌群練習時間應間隔至少48小時。初始推薦強度為:上肢為一次最大負荷量(onerepetitionmaximum,1-RM,即在保持正確的方法且沒有疲勞感的情況下,一個人僅一次重複能舉起的最大重量)的30%-40%,下肢為50%-60%。Borg評分是一個簡單實用的評估運動強度的方法,推薦運動強度為11-13分。應注意訓練前必須有5-10分鐘的有氧運動熱身,最大運動強度不超過1-RM的抗阻運動的時期選擇:PCI手術後至少3周,且應在連續2周有醫學監護的有氧訓練之後進行。心肌梗死或CABG後至少5周,且應在連續4周有醫學監護的有氧訓練之後進行。CABG後3個月內不應進行中到高強度上肢力量訓練,以免影響胸骨的穩定性和胸骨傷口的癒合。上述所指的抗阻訓練是指患者能舉起≥50%最大負荷(1-RM)的重物。在沒有禁忌證存在時,如果可以承受,可以在康復早期開始關節活動範圍內的活動和很輕的1-3kg的抗阻訓練,促進患者體能儘快恢復。

4、柔韌性運動

骨骼肌最佳功能是使關節活動維持在應有範圍內,保持軀幹上部和下部、頸部和臀部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尤其重要,如果這些區域缺乏柔韌性,會增加慢性頸肩腰背痛的危險。老年人和心血管病人柔韌性差,使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降低。

訓練原則:應以緩慢、可控制方式進行,逐漸加大活動範圍。

訓練方法:每一部位拉伸時間6-15秒,逐漸增加到30秒,如可耐受可增加到90秒,期間正常呼吸,強度為有牽拉感覺同時不感覺疼痛,每個動作重複3-5次,總時間10分鐘左右,每週3-5次。

5、神經肌肉訓練

包括平衡性、靈活性和本體感覺訓練。老年人摔倒危險性增高,建議將神經肌肉訓練作為心血管病老年人綜合提高體適能和預防摔倒的運動內容之一。

活動內容:包括太極拳、普拉提和瑜伽、蛇形走、單腿站立等。

活動頻率:每週2-3次。

6、放鬆運動

運動強度逐漸降低,保證血液的再分佈,減少關節和肌肉組織的僵硬和痠痛,避免靜脈迴流突然減少,降低運動後低血壓和暈厥的風險。放鬆運動是運動訓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放鬆方式可是慢節奏有氧運動的延續或是柔韌性訓練,根據患者病情輕重可持續5-10分鐘,病情越重放鬆運動的持續時間宜越長。

安全的運動康復除制定正確的運動處方和醫務人員指導外,還需運動中的心電圖及血壓等醫學監護。同時應密切觀察患者運動中的表現,在患者出現不適反應時能正確判斷並及時處理,並教會患者識別可能的危險信號。運動中有如下症狀時,應馬上停止運動。

胡大一:心血管患者運動漫談之經典的運動康復程序

停止運動後上述症狀仍持續,特別是停止運動5-6分鐘後,心率仍增加,應進一步觀察和處理。如果感覺到有任何關節或肌肉不尋常疼痛,可能存在骨骼、肌肉的損傷,也應立即停止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