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評劇再次中興,蓬勃發展,尤其是白新兩大流派

新中國成立後,評劇再次中興,蓬勃發展,尤其是旦行中的“白派”、“新派”通過筱白玉霜、新鳳霞的不懈努力,成為評劇舞臺上的兩大流派。評劇“白派”藝術由“評劇皇后”白玉霜創立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但由於白玉霜飽受封建勢力摧殘,1942年,她便過早離開了人世,年僅35歲。之後,執掌“白派”大旗的是白玉霜的養女李再雯,藝名“筱白玉霜”。筱白玉霜在白玉霜之後將“白派”藝術進一步發揚光大,她的扮相大方,音色純正,演唱圓潤雋永,韻味醇厚,在藝術上精益求精、不斷創新。

新中國成立後,評劇再次中興,蓬勃發展,尤其是白新兩大流派

“筱白玉霜”李再雯

在白玉霜的不懈努力下,評劇“白派”藝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新中國成立後,筱白玉霜排演了《秦香蓮》、《朱痕記》、《桃花扇》、《珍珠衫》、《杜十娘》、《王少安趕船》、《馬寡婦開店》、《包公三勘蝴蝶夢》等多部現代戲的排演。評劇《秦香蓮》是筱白玉霜最具代表性的劇目。此劇誕生於1953年,由當時的中國評劇院根據傳統劇目整理改編之後搬上舞臺,劇中的秦香蓮由筱白玉霜扮演。該劇一經推出,便引起強烈反響,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尤其是筱白玉霜塑造的秦香蓮,沉穩大氣,具有中國古典女性的賢良品質,讓觀眾更加同情秦香蓮的悲慘遭遇。此後,《秦香蓮》也成為筱白玉霜的一出代表劇目。

新中國成立後,評劇再次中興,蓬勃發展,尤其是白新兩大流派

《秦香蓮》劇照,筱白玉霜飾秦香蓮

1955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將該劇搬上銀幕,通過影片,更多的觀眾欣賞到了這齣好戲,也欣賞到了筱白玉霜的精湛表演和韻味獨特的“白派”藝術。在《中國評劇音配像精粹》中,就包含了由筱白玉霜錄音主演的《秦香蓮》等16出評劇古裝戲和《金沙江畔》、《小女婿》、《李雙雙》等5出現代戲,而為她配像的劉萍、王冠麗也是“白派”藝術第三代、第四代傳人中的佼佼者。現如今,“白派”藝術已歷經四代,依舊受到觀眾的喜愛,傳唱不衰。

新中國成立後,評劇再次中興,蓬勃發展,尤其是白新兩大流派

新鳳霞演出舊照

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的藝術生涯比筱白玉霜略晚一些,但由她開創的清新俏麗的“新派”藝術,迅速在評劇舞臺上蔓延開來,由她主演的《劉巧兒》、《花為媒》先後被拍攝為戲曲藝術片。評劇現代戲《劉巧兒》,是由劇作家王雁根據1943年袁靜編寫的劇本《劉巧告狀》和韓起祥的說唱腳本《劉巧團圓》改編而來,並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新鳳霞搬上舞臺。該劇歌頌的是青年男女對自由婚姻的大膽追求,描寫的是陝甘寧邊區的農村少女劉巧兒,自小由父親做主與鄰村青年趙柱兒定親,但劉巧兒的父親貪圖財禮,打算退婚,將女兒嫁給財主王壽昌,劉巧兒不允。

新中國成立後,評劇再次中興,蓬勃發展,尤其是白新兩大流派

評劇《花為媒》劇照

1956年,該劇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在影片中,由新鳳霞扮演的性格開朗奔放、清新可愛的劉巧兒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小橋送線”、“採桑葉”等唱段傳唱至今。《花為媒》是新鳳霞的另一出代表劇目。整齣戲風格幽默,清新流暢,講述了張五可與賈俊英、李月娥與王俊卿這兩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戲中好聽的唱段有很多,比如“報花名”、“菱花自嘆”和“洞房贊”等,這些精彩唱段在評劇戲迷朋友中廣為傳唱。《花為媒》最早是由評劇奠基人成兆才編寫的,取材自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新中國成立後,評劇再次中興,蓬勃發展,尤其是白新兩大流派

中國評劇院評劇《楊三姐告狀》演員

後來,劇作家吳祖光又對該劇進行了整理改編,改編後的劇情更加緊湊、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由新鳳霞搬上舞臺之後,一炮打響,一直傳唱到現在。《花為媒》還於1963年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自此,《花為媒》傳遍大江南北。評劇《花為媒》問世百年來,一直久演不衰,併成為評劇的代表性劇目之一。除《劉巧兒》、《花為媒》之外,新鳳霞還有一出拿手好戲——《楊三姐告狀》。如前文所述,該劇是成兆才在民國初期編寫的,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評劇院的高琛又對這出戏進行了全新的整理改編。

新中國成立後,評劇再次中興,蓬勃發展,尤其是白新兩大流派

新鳳霞,趙麗蓉《楊三姐告狀》劇照

1962年由中國評劇院首演,演員陣容強大,尤其是新鳳霞扮演的女主角楊三姐,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鳳霞通過精湛的表演,將農村少女楊三姐的智慧、膽量和頑強的意志表現得淋漓盡致,劇中的楊三姐有著很多段精彩唱腔,華麗婉轉的“新派”藝術,更是賦予了這些唱段獨特的韻味,如楊三姐出場時勸慰楊母的一段“勸母親休要把心擔”俏麗流暢,唱出了楊三姐的天真無邪、乖巧懂事;後面的“一見哥哥上鎖條”一段唱得高亢激越,唱出了楊三姐告狀屢屢受挫後的悲憤與無助;再比如“尊廳長休要怒氣發”這一段唱,更是流暢婉轉,膾炙人口,將楊三姐心直口快、機智聰明的性格特點彰顯出來。

新中國成立後,評劇再次中興,蓬勃發展,尤其是白新兩大流派

《楊三姐告狀》劇照,谷文月飾楊三娥

1980年,由新鳳霞得意弟子、優秀“新派”傳人谷文月主演的評劇《楊三姐告狀》,還被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為彩色電影。除谷文月之外,劉秀榮、李紅霞、王曼苓、戴月琴、高闖、羅慧琴、王向陽等人作為新鳳霞嫡傳弟子,多年來致力於將“新派”藝術發揚光大,“新派”藝術也由於她們而遍地開花。評劇中的“白派”,如同一株白蓮,素潔淡雅;而“新派”,如同一株紅蓮,妍麗多嬌,兩大流派就如並蒂蓮花,在評劇藝苑中一同綻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