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冰火兩重天:收入增速放緩,用戶活躍提升

百度冰火兩重天:收入增速放緩,用戶活躍提升

自Q1虧損以來,媒體對百度的財報似乎失去了興趣,深度分析寥寥。11月6日,百度Q3財報發佈,首席觀察團對比自去年Q1以來的7份財報發現,百度其實依然可圈可點,並且根據散落在財報文本中的數據發現,當前的百度陷入了一個冰火兩重天的困境。

財報顯示,2019年Q3,百度總營收281億元,而去年為282億元,同比實際上是出現下滑的;其中作為主要收入的在線營銷更是大幅下降,由去年同期的225億元降至204億元。淨利潤方面,由於攜程市值的變化(95億元變動),百度採用了兩種口徑,通用會計準則下虧損63.73億元,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則盈利43.87億元。即使按照後者口徑,百度的歸母淨利潤率也是大幅下滑,去年同期為23.9%,今年則為15.6%。

但就在營收同比下滑和淨利潤率還走低的同時,用戶方面卻出現了高速增長:百度App日活同比增長25%達到1.89億;DurOS的語音查詢量突破42億次,同比增450%,由該系統支持的小度智能音箱出貨量在二季度就排名第一;9月份,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為150萬開發者服務,同比翻番;9月份,2.8億用戶使用了百度地圖語音,同比同樣翻番。

如果把兩組數據轉換成曲線,走向顯然是截然相反的,並且這種走勢是在百度支出方面並未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呈現出的。那麼,百度怎麼會陷入冰火兩重天的困境呢?

愛奇藝成了頂樑柱

百度目前的收入依然依賴於在線營銷,Q3的該項收入佔比72.6%。但這部分收入的增速卻是下滑的,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在10%左右。之前我們已經分析過,在騰訊、阿里,尤其是頭條系對廣告市場的搶奪下,百度的份額勢必會被擠壓,並且之前的主要廣告主醫療已被百度自斷其臂。

財報顯示,基於搜索和AI的信息流業務其實發展不錯,已經有240萬內容創作者。但顯然,對於百度而言,是加量不加價,新業態的成熟不代表收入的必然增加。百度的核心收入也可以證明這一點,Q3的該項收入為210億元,剔除來自愛奇藝的74億元收入,剩下的136億元主要來自百度體系內的收入(主要還是搜索和信息流廣告),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137億元,同比還減少了1億元。

關鍵問題在於,在第一大收入來源增長乏力的同時,百度還沒有培育出其它大的收入來源。

財報顯示,Q3的其它收入(會員、雲、智能設備等)為76億元,佔比僅27%,同比增長34%。而在其它收入中,雲計算和智能設備的增速看似更高,因為在會員收入中,大部分來自愛奇藝的會員服務收入,因此,我們以其它收入76億元減掉愛奇藝會員的收入37億元,可估算出雲計算和智能設備的收入大概在39億元左右(實際上還不到,因為還有利息收入等),同理,去年同期這兩項收入為28億元,那麼,其收入增速可達到40%。

這個增幅到底高不高?可以參考阿里和騰訊的雲計算增幅,其Q3財報顯示,阿里雲的營收同比增長64%達到92.91億元,僅此一項就超過了百度所有其它收入的總額和增速,騰訊儘管未單列其雲計算的收入,但去年披露的數據顯示,雲的收入增速超過100%。相較之下,佈局雲計算並不算晚的百度,卻趕了個晚集。再來看智能設備,從百度今年在智能設備方面的銷售來看,主要依賴於智能音箱,出貨量已經佔據市場第一,但這也並沒有換來高速的收入增長。

我們回到其它收入這一指標上,在內部收入結構上,以愛奇藝的會員收入為主的會員收入(37億元)幾乎佔了其它收入(76億元)的一半,扛起了百度在線營銷以外收入的半邊天。而曾經,這一重任,外界一直認為應該是雲計算承擔的,而現在雲計算加智能設備才趕得上一個愛奇藝的會員收入。

愛奇藝的功勞顯然不止於此,百度Q3的核心收入中,愛奇藝的收入佔比就達到了35%,而自去年Q1以來,這一比例最低30%,最高達到40%。也就是說,在百度的收入版圖中,愛奇藝一家貢獻了三分之一。

產品力依然強勁

儘管百度的收入增速和結構差強人意,但從產品力角度而言,依然充滿活力。這有賴於其對人工智能的大力培育。

從活躍用戶數和技術平臺的構建來看,百度前期的投入顯然見效。搜索、智能音箱、地圖等都為其AI的落地應用提供了豐富的場景,人工智能、阿波羅等技術平臺搭建的開發者生態也逐步成型。從長遠來看,百度的佈局沒有大的問題。但,從當前來看,這樣的強勁的產品力卻缺乏變現能力,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是致命的。眼看著美團、網易、拼多多一個個超過百度,改寫BAT的格局。

這不是百度一家的問題,目前國內包括商湯、曠視這些AI後起之秀,變現都遇到瓶頸,只是百度在AI上的手筆過大,導致一邊傳統收入來源下滑,新的收入來源遲遲不見效,人工智能目前其更多的還是以免費或者極低的價格為用戶、開發者服務,形不成強勁的收入。尤其在無人駕駛方面,財報顯示其獲得了150張自助駕駛證,佔中國總數的一半,但遲遲無法批量生產的現狀,以及今年汽車銷量嚴重下滑,新能源廠商負面頻發,對於百度進入汽車領域而言,均非外部環境的利好。

由此,百度就形成了一個產品力強勁和商業收入疲軟並存的困境。並且,隨著向海龍的辭職,再加上頭條系的挖牆腳,百度的銷售團隊面臨考驗。無論是傳統業務,還是新業務,百度的收入本質上還是依靠銷售驅動,因此,在產品力穩定的基礎上,百度未來一段時間內,或許更應該在商業變現上發力。

首席觀察團

專注科技互聯網&房地產領域獨家深度報道。

百家號認證優質原創作者、今日頭條認證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

已在百家號、今日頭條、搜狐、騰訊、新浪、網易、雪球等媒體平臺開設專欄。無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