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不復興韓國,而選擇追隨劉邦?

國聞雜談


張良,戰國時期韓國貴族,他的祖父張開地連任三朝韓國國相,他的父親張平輔佐過兩代韓王,張良家族有“五世相韓”之說。據《史記》記載,張良的父親去世時,張良還是個孩子,沒有達到做國相的年齡,等到張良長大成人以後,韓國已經滅亡了。張良便失去了子承父業的機會,國破家亡之恨油然而生,仇秦心理嚴重。

張良出生的年代,韓國已經衰弱,張良的先祖做過五朝韓國宰相,雖然韓國已經滅亡,但是畢竟張家經過幾代人多年的積累,還是很富有的。韓國滅亡後,張良家還有奴僕三百多個,張良依靠先祖留下的遺產完全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但是他卻沒有選擇這一條路,他立志復興韓國。

張良的弟弟去世以後,按照貴族的禮儀要舉行隆重的葬禮,但是張良卻將弟弟草草安葬。隨後,張良將家裡三百多個奴僕放走,變賣家裡所有的家產,出高價請了一位大力士趁秦始皇外出巡遊之時,刺殺秦始皇。

據《史記》記載,這位大力士可以將120斤重的鐵錘拋得很遠。由於秦始皇有過多次遇刺的經驗,當他再次外出巡遊之時,便弄來了幾輛一模一樣的馬車隨行,無法辨認哪一輛是秦始皇乘坐的馬車,所以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了。

隨後,秦始皇便全國通緝張良,張良逃往下邳隱居起來,就是今天江蘇省邳縣,在下邳開始研究姜子牙的《太公兵法》。

轉眼間十年後過去了,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張良也積極響應,他覺得這是復興韓國的最佳機會,張良召集一百號人投靠楚假王景駒,途中巧遇也去投靠景駒的劉邦,兩人交談甚歡。

張良最初想試試劉邦是不是草包,用《太公兵法》試探劉邦,劉邦雖然才疏學淺,但是悟性極高,沒等張良說完,便領悟了其中的真諦。張良嘗試著說給其他人聽,結果是對牛彈琴,他人一竅不懂,所以張良決定放棄投靠楚假王景駒,追隨劉邦。

秦末農民起義大爆發以後,項梁也在吳中(今蘇州)起義,項梁吸取陳勝、吳廣的教訓,並沒有自立為王,而是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王。張良看出了裡面的門道,他一心想復興韓國,覺得是個機會,張良立即向項梁請示,希望他能夠立韓王的後裔韓成為韓王。

項梁很爽快地答應了,還給了張良一千多士兵,讓他跟隨韓王成收復韓地,隨後,張良向劉邦辭行,可是韓王成收復韓地失敗了。

同年底,劉邦西征之時幫助韓王成打下十幾座城池,成功收復韓地,劉邦將十幾座城拱手相讓給了韓王成。後來韓王成為表感謝,讓張良跟隨劉邦西進入關,張良又回到了劉邦身邊。

劉邦幫助韓王成收復韓地之時,得到韓襄王之孫韓信,劉邦任命其為韓將軍,這位韓信與劉邦手下的大將韓信同名同姓,但不是一個人,這位韓信是韓王的後裔。

項羽鉅鹿之戰一戰成名後,成為諸侯盟主,在他佔領咸陽後分封18路諸侯王,也承認了項梁分封的韓王成,張良再次向劉邦辭行,欲隨韓王成回韓國。但是項羽想自己控制韓地,以韓王成無軍功和張良助漢為由,將韓王成降為侯,不久將其殺害。

從此以後,張良對項羽徹底失望,張良怕將來有一日項羽跟他算鴻門宴的舊賬,他可難逃一死。於是張良偷偷離開彭城再次投靠了劉邦,劉邦見到張良非常高興,封他為成信侯。從此以後張良一直跟隨劉邦打天下,成為劉邦的左膀右臂。

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後,劉邦立了韓襄王之孫韓信為韓王,從此以後,韓王信常常帶領韓國的軍隊跟隨劉邦南征北戰。

張良並沒有跟隨韓王信,因為韓王信並沒有長期駐守自己的封地,而是跟隨劉邦四處征戰。加之,此時情況有所改變,張良很欣賞劉邦。

劉邦在滎陽被項羽層層包圍之時,是劉邦一生中被動挨打最艱難的時期,後來劉邦的糧道被斷,幾乎走上了絕路,俗話說病急亂投醫,此時劉邦採取酈食其的建議復興六國,這樣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

張良知道後反對復興六國,他認為,復興六國是亡國之策,別的不說,如果把領土封給六國的後人,那麼就沒有多餘的領土封給跟隨劉邦打天下的人,他們背井離鄉為的是有朝一日能夠立下戰功,被裂土封王,土地都封完了,還有誰跟著劉邦打天下呢?復興六國只會讓劉邦手下的賢才良將回到自己的國家,輔佐自己的君主,那麼劉邦不就成了光桿司令?劉邦聽後大罵酈食其破壞他的好事,立即將六國國君印璽銷燬。

楚漢爭霸最為激烈的時候,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得大敗,韓信、彭越不聽從調令,遲遲不參戰。張良認為如果沒有彭越和韓信的支持,劉邦的20萬大軍不是項羽的對手,張良建議劉邦與韓信、彭越共分天下。


劉邦採納張良之計向韓信、彭越許諾,只要他們願意出兵,那麼陳郡以東一直到大海的領土封給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的領土賜給彭越。結果兩位得了好處以後,非常果斷地出兵。彭越、韓信一到,項羽就完了,最後項羽兵敗自刎。

劉邦擊敗項羽後,封張良“三萬戶”,張良卻辭封,他放棄權柄,不參與朝中大事。連劉邦殘酷的剷除異姓諸侯王,張良都沒有參與謀劃。張良是一等一的謀士,他知道開國皇帝和功臣之間的關係要如何相處,只有置身於功名利祿之外,才能明哲保身。

先前張良為了韓王成曾兩次向劉邦辭行,劉邦已經對他情繫故國有所忌憚,如果此時張良提出輔佐韓王信,那麼更加讓劉邦猜忌,張良怎麼可能傻到去輔佐韓王信。

劉邦坐穩江山以後,便開始打擊異姓諸侯王,把韓王信發配邊疆抵禦匈奴,最終把韓王信逼反了,韓王信的結局也是非常悲慘的。張良看得很清楚,伴君如伴虎,權力越大,威脅也越大,索性置身於功名利祿之外,保持疏不間親的原則,才可明哲保身。


小龍談歷史


時移事異,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張良的成長曆程和成功經驗,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初時,張良志在恢復韓國,散盡家財收買勇士,走僱傭刺客襲殺秦始皇之路,未成。

個人武力作用有限,很難實現既定目標。於是改學兵法,借重於團隊的力量。這也是一種借力。但自己團隊實力太弱。還得借更大的力。於是,往投景駒。這與劉邦的思路吻合。不期而遇於留地。交談甚歡,感嘆沛公殆天授。劉邦的領悟能力和人格魅力讓張良折服。改變主意,一同改投項梁。在這個時候,張良的志向還是“復韓”。當項梁恢復韓王成時,張良又回去跟隨輔佐韓王成。畢竟,祖、父先後佐韓五世侯王。而張良是一個極為重感情,忠職守的好佐吏。

韓王成也很講感情。當沛公把打下的城池拱手相送之後,作為回報,就派張良隨劉邦輔佐沛公作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為什麼劉邦能夠團結那麼多的能人?就因為他具有寬廣的胸懷。也就可以理解鴻門宴前夜,項伯勸張良躲避戰禍時,張良說“臣為韓王送沛公”。可見,劉邦、韓王成、張良、項伯(曾因殺人被張良所救)等人,都是很重義的。其後,張良還有好些講義氣,顧大局,忠心耿耿,聰明睿智的故事。比如,項羽分封時,張良將沛公給予的賞賜全送給項伯,為劉邦請益封漢中。

漢王赴任途中,張良建議燒燬棧道,以示偏安一隅,無意東歸,以麻痺項羽。東出佔領關中,項羽忌憚,張良又賄賂項伯,告知項羽,只為關中以踐懷王之約,無意向東,繼續麻痺項羽。

在滎陽被困,得知漢王聽從酈食其建議,分封六國並已刻好王印時,他詳細分析了分封之弊,並促使漢王銷燬了已刻的印鑑。這是張良的一個重大轉變。曾經執著追求復韓,現在反對分封諸侯王。也許,從感情角度而言,過去是出於對韓國的深情,現在是出於對漢王的深情吧。當然,隨著政治上的成熟,和對天下大勢的分析把握,戰略策略方面也是相應做出了重大的調整。

在韓信要挾漢王,臨陣要求封假齊王,而漢王又大罵之時,及時以腳躡王。幸得漢王機智,立刻改口:要就當真齊王,假什麼假?!並即刻制印,張良親往頒封。

簽定鴻溝和議,漢王也欲引兵西歸時,張良建議,趁勢追擊項羽,不能養虎遺患。

統一全國後,定都長安,分封時止息爭議與不安,穩定太子地位等大事上,張良都以極其高超的智慧,輔佐劉邦成就帝業,穩定大局。高祖說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恰如其分的,並非溢美之詞。

張良的大智慧,在於他洞察人性,洞悉時勢,在於他骨子裡的義薄雲天,忠心耿耿。

還值得一提的是,當高祖封他三萬戶齊地時,他只選擇了留地,成為光耀千古的留侯。而留這個地方的意義,在於張良對見證高祖與留侯深情厚誼的特別重視和永久紀念。君臣相得,互相成就,青史留名——這可不是一般的留名,而是永遠的佳話。


用戶7063446772967


張良兩次離開劉邦去輔助韓王成,直到韓王成被項籍殺害之後才徹底歸附劉邦。

一、五世相韓,立志為韓報仇

所謂五世相韓,是指張良的祖父、父兩代輔助五位韓君,張良可謂根正苗紅的貴族子弟。

韓國滅亡之後,張良不葬家人,以家資求客刺殺秦始皇失敗,之後流亡下邳。

之後陳勝吳廣起事被鎮壓,景駒自立為楚王,張良投奔路上遇見了同樣投奔景駒的劉邦。

二、留縣遇沛公,殆為天授

張良在留地遇見沛公劉邦,兩人相談投機,相見恨晚,沛公拜張良為廄將,張良給沛公講《太公兵法》,沛公深以為然,常常提出自己的間接,張良往日和其他人講兵法都不得要領,認為沛公的天賦是上天賜予的。

三、去劉輔韓,艱難復國

後,景駒敗亡,劉邦投奔項梁,張良向項梁說韓公子橫成君成是一個賢者,可以立為王,為楚黨羽,分散敵人的力量。

項梁給韓王成1000多士兵,以張良為韓申徒,使其攻略韓地,張良第一次離開了劉邦。

張良攻略韓地十分不順利,攻下幾座城池,不久又被秦軍奪走,韓王一直沒有穩固的地盤,知道劉邦向西進發。

劉邦於張良合兵一處,打下潁川十幾座城池,令韓王留守,劉邦張良攻南陽。

四、佐沛公入關中,解鴻門之圍

五、再去劉輔韓,君上身死

六、漢王東出,良為成信侯


(未完待續)


長島男爵


因為韓王把他送給了劉邦,並且囑咐他要好好侍奉漢王,後來韓王還被項羽殺了,張良悲痛之餘,追隨劉邦也就順理成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