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有个“世界独有的手工艺品”,你知道吗?

 “编织一床龙须草席最少要15天时间,用掉6000多根龙须草,所以售价也要近千元。”龙须草编织传承人胡晓琴一边向调研组介绍,一边展示她的作品。

今年50岁的胡晓琴,12岁开始跟着奶奶和妈妈学编草席。1988年,她曾被派到非洲传授草编技艺。

临武龙须草席已有600多年历史,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故又称“龙须贡席”。1954年,在德国莱比锡世界工艺品博览会上,它被誉为“世界独有的手工艺品”。2014年,龙须草编织列入郴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郴州有个“世界独有的手工艺品”,你知道吗?

临武县舜峰镇大岭村,10多名妇女围坐在一张大桌前,正在学习龙须草席编织技艺

 

胡晓琴介绍,龙须草在野外生长,采撷不易。同时,龙须草席的生产工艺十分讲究,有采草、煮草、晒草、配料、修剪、清洗、晾干、锤草、刀刮、编席等十几道工序,编织的花纹也有多种式样,纹路须紧密结实。

龙须草席和一般的竹席、草席有什么区别?胡晓琴说,龙须草的草芯是海绵状的,相对竹席来说它更为吸汗,且手工编织的龙须草不易断,席子不易散开。

由于龙须草原料稀有,又需要全手工制作,其销售市场一度萎缩,编织技艺面临失传的窘境。

郴州有个“世界独有的手工艺品”,你知道吗?

龙须草编织的扇子,售价100多元一件。

近年,胡晓琴成立了公司,统一收购、销售产品。为适应市场需要,她还开发了龙须草编篮子、扇子、手提包、太阳帽和坐垫等20多个品种,但因生产效率较低,且售价高,销量依然有限。

对此,省政协常委、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段江华建议,龙须草编织的非遗产品,可从艺术的角度拓宽视野,考虑偏向工艺品展示路线来传承和发展。通过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让老技艺散发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