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和區塊鏈該如何結合?

行者知趣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我國傳統保險業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各公司產品同質化嚴重、渠道環節費用太高、理賠困難三大痛!搭上區塊鏈技術必能很好解決,

我們先來看看當下保險業核心痛點:

1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風險定價難

保險作為一種風險管理手段,最佳方式是根據每個投保的個體的風險水平制定對應的價格。但由於傳統保險公司對數據掌控的有限特別是反饋渠道,真正的專業性差別定價難以實現。

2渠道環節費用太高

目前我國保險銷售大致可分為代理人模式、直銷模式、 銀保模式及互聯網模式。隨著當下微信、支付寶、很多軟文直接銷售保險產品。給傳統的保險銷售渠道很大的衝擊。即便如此,目前國內保險營銷還是以代理人為主。我常會接到獵頭電話,他們時刻為保險公司尋找那些有帶團隊經驗豐富的銷售精英。以車險為例,隨著代理人隊伍越來越大。市場非常混亂,搶客戶嚴重。

3理賠困難

曾經有人調侃,中國的保險業叫”這個也不賠,那個也不賠。”往往事前風控不強,總是實現事後風控……這些降低了消費者購買的熱情也影響保險行業的信譽。

區塊鏈是一個技術。他附著於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之上。隨著世界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區塊鏈技術會運用在保險行業的每一個環節。促進保險行業的轉型和發展!

區塊鏈技術特點是能夠實現分佈式記賬、全鏈的共識、去中心化及健全信任體系。能直接解決當下保險行業的痛點,為行業轉型提升助力。

1重構信任體系,實現差別化定價

基於區塊鏈中心化的這些特點,建立一個網絡的公共賬本,數據公開化、不可篡改。這些數據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完整和更加的豐富,各公司就可以根據這些真實的數據為客戶制定專屬的保險產品, 更好地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實現差別化定價。

2優化渠道,削減成本

未來信息更扁平化。區塊鏈技術可以優化保險營銷的流程。減少各個環節的人力物力。一旦信息放入鏈上,各個環節核查方便,必提速保險公司的運營效率。

3智能合約,必將提高理賠的效率

一旦信息觸動智能合約標籤,智能合約將簡化保單的理賠處理過程。並能有效地防止保險欺詐事件發生。同時也保障了消費者的權利。

綜上所述,保險業和區塊鏈在這些方面融合,必將為保險業轉型發展提升助力!


任娟談經濟


信用是金融保險行業的根基,保險經營的一個重要基礎是信用體系的建立和維護。從區塊鏈的技術特徵看,它能夠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和高效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這無疑為保險邂逅區塊鏈提供了契機。

那麼,保險可以在哪裡邂逅區塊鏈呢?營銷管理模式、相互保險、再保險、人身險、車險、養老金給付管理、信用保險、保險理賠、保險反欺詐和保險監管都是不錯的邂逅地點。

營銷新生態

對於傳統的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其管理模式依然是公司本位的金字塔管理模式,自上而下,由總公司、各級公司、基層機構以及具體的團隊和營銷員組成。對於龐大的800多萬人的中國保險營銷隊伍人員來說,能否實現保險費用的及時結算,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和挑戰。

基於區塊鏈,能夠構建起一個以營銷員為核心的同心圓式的新型營銷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營銷員、分公司各級機構與總公司由內向外,以同心圓形式逐漸擴散開來,不再依賴於公司這個中心,不再需要金字塔式的層層傳遞,管理效率極大提升。

相互保險2.0

傳統的商業保險一般採取前信任模式,即客戶先交保費,出險後按照條件進行賠付。但是相互保險公司在這種前信任模式下,往往難以逃脫公司化的魔咒,無法真正構建起一套自有的信任體系,效率相對較低。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可能迎來相互保險的迴歸。利用區塊鏈的“全網共識”機制和“不可抵賴”功能,結合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能夠實現對信用的重構,構建一個可靠安全的信任體系,打造真正的相互保險2.0時代。

面向未來,基於區塊鏈等相關科技的有效運用,相互保險公司可能最終演進為“機器保險公司”。公司的運營不再依賴第三方的存在,完全由系統自動完成,運營平臺賦予每一個個體以“金融”屬性,構成典型的“自保險”形態,從而開拓相互保險的全新時期,進入“自保險”時代。

再保險新存在

保險是對投保人的風險融資,再保險是對保險公司的風險融資,是對投保人的“再融資”,是一種“再合約”過程,多主體的多層再合約結構,構成了再保險的複雜業態。

在傳統的再保險經營模式下,勢必面臨著交易結構相對複雜的問題,無論是分保合約的信息流,還是保費和賠款的資金流,均面臨著多層交易、結構複雜、傳遞和處理過程相對低效、交易和處理過程缺乏透明等問題和挑戰。

在區塊鏈技術背景下,利用區塊鏈技術,特別是智能合約等技術,結合再保險交易和風險管理特點,可以有效改變傳統保險風險的分散模式,探索一種“新風險分散模式”,其核心是用全新的“平面模式”取代傳統的“層級模式”,實現對保險交易的“簡化”管理,有效降低交易的複雜性。

人身險新機遇

在人身險,尤其是健康保險的業務開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於,客戶醫療信息的分佈相對分散、碎片化,並且相對獨立,共建共享程度較低,導致了保險合同雙方在被保險人醫療信息方面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進而導致保險欺詐案件的發生。

在醫療大數據的背景下,區塊鏈為健康管理領域和醫療領域帶來全新的基於技術路徑的創新空間。通過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系統,能夠有效實現在醫院、藥店、體檢、養老、互聯網醫療等領域的“自主信息分享與利用”,醫療信息和數據真實、安全、不可篡改,且經濟高效。

另外,區塊鏈技術在所有參與方之間建立起有效信任,解決了人身險特別是健康險自動理賠中的敏感數據互通難題,實現人身保險領域的有效革新。

車險新可能

車險理賠主要涉及圍繞被保險車輛相關的零配件與維修資源管理,以及與此相關的人員醫療費用等,關鍵是如何實現對這些分佈式的相關標的和資源的唯一性管理,這在實際的車險理賠管理中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基於分佈式的車輛維修資源管理平臺,包括維修機構管理、零配件物流和溯源、二手車、保險事故車維修等,能夠有效實現車主、保險公司、車輛管理、交管、質量管理、車商、零配件廠商等環節的信息共享,特別是能夠有效解決保險事件和維修成本的公信力問題,探索出車險理賠管理模式的創新路徑。

同時,在車輛和交通大數據的背景下,依託車聯網技術,通過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車險信息管理和共享平臺,確保信息記錄真實客觀,不可篡改,能夠有效實現車險相關信息的準確查詢與真實驗證,能夠實現在車主、保險公司、整車廠、維修廠、零配件供應商、車輛和交通管理部門等多方參與主體的“自主信息分享與利用”,有效打破信息孤島,防範車險欺詐。

養老金給付管理

無論是社會保障體系,還是在商業保險領域,“養老金冒領”都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除了在戶籍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外,缺乏身份認證技術,尤其是非現場身份確認是突出問題,因為,許多老人可能長期臥床,不可能親自到現場,所以,也難以進行身份認證。

在互聯網時代,結合生物識別技術,已經逐步改變了風險管理。區塊鏈也能夠為解決身份“唯一性”提供框架和技術,有助於構建精準、高效、可靠的身份認證體系。

新信用保險

信用保險涉及的一個核心問題是信用與保險標的之間的關聯問題,只有控制住保險。



智財行家


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分佈式數據庫技術,這種加密傳輸機制,有安全、透明、不可否認及不可竄改等特性,可用來解決數據傳輸與信任問題。保險業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在線上建立理賠服務區塊鏈平臺,讓客戶在各保險公司投保的保單可以整合以及電子化,也讓客戶可線上理賠以免去奔波,使得流程更方便、簡化、省時、高效,創造多贏局面。

舉例如下:

醫療保險,過去客戶出院或治療結束後,為申請理賠,需再往返醫院申請診斷證明、病歷、歷次看診的繳費收據等紙質就醫數據,再找保險業務員填寫理賠申請書,等待保險公司審核完成後,才能拿到保險理賠金。未來區塊鏈平臺建立後,申請理賠則可省去舟車往返以及數據填寫的麻煩。

1,客戶授權醫院將就醫相關數據以區塊鏈方式傳輸給保險公司,並在線提出理賠申請,完全無紙化即可一鍵完成。整個理賠申請過程完全清楚紀錄,客戶可全程掌握就醫數據並查詢進度。想要轉診也很方便,不用再跑醫院付費掛號申請。

2,區塊鏈理賠若能擴大鏈接各保險公司及各大醫院,客戶投保多家公司就可在線一次完成各家保險公司的理賠申請,更方便。



大衣君


區塊鏈是一種數據信息存在的形態,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去中心化、分步、分散存儲數據信息,使得信息鏈條具有可追溯性和不可修改性。

目前在相互保險從投保到賠付的整個過程當中,人們最關心的就是錢到了互助平臺上誰去理賠,如何保證資金監管,資金流向是否安全等等問題。

在相互保險的業務流程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機制、算法,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做到一個清晰、準確、透明的互助全流程,把流程簡單化,便利化,降保險產品的流程維護成本,優化提升客戶體驗。


大貓看盤


結合最大的好處就是保單的鏈條管理。理論上,所有保險公司都可以入鏈,大家只需要一個密鑰就可以保存所有的保單。保單的轉讓、質押等操作都可以秒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