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也是一种成全——写给失意的人

遗憾,也是一种成全——写给失意的人

1 不要随意评价别人的人生不成功

许多成功人士都会感觉自己走的是一条正确的路,从而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谈论杨丽萍的侄女小彩旗。

说杨丽萍在侄女小彩旗4岁时就有意培养她,带着她登台《云南映像》,2014年,小彩旗在央视春晚舞台上旋转4个多小时,“一转成名”。

作者唏嘘小彩旗现在身材发胖,也放弃了从小学习的舞蹈而进军娱乐圈,没有了当年的灵气……

作者为小彩旗没有利用好拥有杨丽萍这样好的亲属资源而扼腕叹息,似乎小彩旗的人生真的要完了。

我当然希望小彩旗能走一条更讨巧的捷径,但她真的还很年轻,她的路还很长。对于每一个人的人生,也许我们要用更宏大的更乐观的视角来看待,才不会那么轻易地对别人下评判。

英国有一部著名的系列纪录片《UP》,在国内被译为《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通过记录14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呈现了英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有人从这部片子里看出了阶级壁垒,有人看出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有人总结出性格决定命运,有人体验到生命的渺小与虚无……

我想说的是导演艾普特后来的观点:

许多“成功人士”都会感觉自己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这并不代表别人所追求的道路就是错误的路。

遗憾,也是一种成全——写给失意的人

2 别样的路,有别样的风景

一次看青音团队的文章,里面有这样写俞飞鸿的一段话:

“这时候的俞飞鸿,几乎可以说是一个loser了,丢了金饭碗的工作,花光了投资方的钱,作为演员也不曾再有任何建树——可是她的父母,并没有打算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骄傲。

于是俞飞鸿再一次很有底气的说出‘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接受平庸的自己,我不看轻任何平凡。’”

今天,当大家都在试图抢先跑出去几十米,或者都在争先恐后攀登那座叫“成功”的山时,聪明人不妨练就一双有更宽阔视野的眼睛和一颗永远摔不坏的强大心脏。

我接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较多,他们很多人本来是很优秀的人,但因种种的原因患上了这些疾病,不得不停下奔跑的脚步。

作为失意者,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呢?

别样的人生之路,有别样的风景。

腾讯联合创始人陈一丹当初并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他后来在“一丹奖”颁奖典礼上说:

“欣然接受一条并非自己最初所愿的教育道路,让我学习到,无论面对什么机遇,都要开放思想。因为你将遇见的人与事,可能以你无法想象的方式,塑造你的生命。”

陈一丹正是在求学之路上认识了他的妻子和马化腾,他当年失意时怕是没有想到:求学之路虽不顺利,微时认识的朋友却给自己的人生打开一条宽阔的路。

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没有按预期走上一条洒满阳光的路,也许会从一条艰难的羊肠小道拐进一条惬意的绿树成荫的大路。

《UP》的导演艾普特最初是想拍一部讽刺英国阶级固化的记录片,想表达“富人仍富,穷人愈穷”的现状。

表面上看,他完成了他的意愿,因为片子里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跳出自己的阶层。

但随着年轮的转换,他的拍摄主题超越了原先的设定。

他原来曾预见托尼迟早会进监狱,因为托尼出身孤儿院、愤世嫉俗,处处不得志。但后来托尼却做了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并做得很开心。现在他还和妻子在西班牙贷款买了一栋有泳池的小房子,过着悠闲的退休生活 。

导演艾普特说:“我认为他们会对自己的老去感到担忧和焦虑,整日为低迷的经济形势发愁,时常回忆自己的青春时光,并对年轻时做过的错误决定感到后悔……但是让我惊讶的是,大多数受访者都在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者其他领域,找到了让自己真正感到舒适和开心的事情。”

并不是只有跳出自己的阶层才是唯一的辉煌成功。人是很坚韧的,社会也是有一定宽容度的,人生说不定在哪个地方藏着一个欢乐的报答,在某一方面的不得志并不妨碍人从其他的维度寻找幸福。

那些抱着“只有出人头地才算成功”的人,从得到人生幸福这一方面来说,是不是他们的思维太单调、太狭隘了?

就像刘瑜在《记得当年草上飞》里对《UP》这十四个人的评论:

“事实上到影片最后,这14个人绝大多数都变得比年轻时更可爱,在时光的雕刻下,凿去狂妄,磨出温润。”

我认识一位老者,他当年学习很好,却因为家里成份高而不能考大学。年轻时他也焦虑过、彷徨过,后来他成为村子里一位小学老师。

一年一年过去,他所在的小学校从一个破败的快办不下去的学校而成为当地的中心小学,他以自己的学识改变了村子里许多孩子的命运,他自己也由于教得好而备受村子里的人尊敬。

“无憾。”他说。是的,他从最平凡的事业中赢得了自己的价值。

即使失意,也并不放弃自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也都有自己的造化和使命。在失意的路途中,也认真地走每一步,最终,命运会给我们别样的风景、别样的慰藉。

遗憾,也是一种成全——写给失意的人

3 重要的是内心自洽

做心理咨询以来,最大的感触是每一个人都不容易。

有时我们羡慕别人云淡风轻,殊不知他已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走过一道又一道沟壑。

富人有富人的烦恼,穷人有穷人的忧愁。成功者有苦恼的时候,失意者也有快乐的片段。

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内心自洽。

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然后以朴素的态度去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有这样踏踏实实的人生态度。

就像投资人吴军在《态度》里写的:

“一个人是否愿意像18世纪的贵族们那样,内心有责任和荣誉,平时过着从容而优雅的生活,遇到危险和困难能够镇定自若?如果愿意这样生活,就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幸福感也就会强;如果不愿意,每天像一只无头苍蝇,忙忙碌碌,别人看待他也是无头苍蝇,那么就无法感受到幸福。”

没有那么多的期期艾艾,也没有那么多的遗憾后悔。

遗憾,也是一种成全。

对于自己过去的经历、做过的事情,不论成功还是失败,如果我们是一个有心人,总能从中得到成长,因此,过去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财富,只看你如何从过去的经历中组织、提取智慧。

平静地审视自己的过去,摒弃了遗憾、后悔等负面情绪,就熨贴好了自己的内心,这是内心自洽的第一步。

然后,一步步地朝向目标努力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努力了,运气依然没有来,怎么办?

吴军写道:

“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用约翰·肯尼迪的话安慰自己:‘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因为我能做的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当我们看到人生的方向有许多种可能时,我们会走得更从容一些。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我们用心,哪一种生活状态都能让我们有所收获,都能让我们获得幸福。

生命的最终意义并不是世俗的成功,而是不断地认识自己,矫正自己,让自己的价值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那么,人在失意时还有什么方法能快速地做到内心自洽呢?下一篇文章我们再具体谈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