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侵略了整個亞洲,為何單獨放過了泰國?


泰國就是亞洲版的意大利!

準確的來說,二戰期間日本並沒有放過泰國一馬。

1941年,裝載著日本陸軍的一隊運兵船,趁著夜深人靜突襲泰國宋卡海灘。

全副武裝的日本登陸部隊匍匐在運兵船上,時刻準備著打響一場激烈的搶灘登陸戰,運兵船緩緩的靠近宋卡海灘,拋錨,停船……日本部隊開始登路。

也不知是泰國有意為之,還是日本人走了狗屎運,宋卡海灘的海岸防禦線上,居然連一個站崗放哨的衛兵都沒有,日本部隊簡直如入無人之境。

面對這種“奇葩”的情況,多疑的日本人有些“慌張”……

“納尼?是故意佈置的陷阱嗎?”

“八嘎?前方會不會有埋伏?”

日本部隊慌了手腳,一時竟不知是該前進,還是該後退,直到日軍聯繫到了駐泰國的日本領事才知道,原來天氣不好的時候,泰國海岸防禦部隊從來不上班……

被“雷”到的日本登陸部隊瞬間放鬆了警惕,侵略計劃也臨時改變成為“收買計劃”,既然泰國軍隊連戰意都沒有,何不收買他們?

大家相安無事,和平解決,泰國軍隊繼續在當地作威作福,日本軍隊跨過泰國領土偷襲馬來亞,何樂而不為呢?

日軍懷揣著天真、美好的願望奔向泰國部隊的駐地,試圖與當地駐軍合作,誰知曼谷的駐軍用一連串“飄忽不定”的機槍子彈擊碎了日軍的美夢。

面對泰國軍隊的挑釁,裝備精良、火力兇猛的日本部隊如同開掛一般,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戰鬥。

神奇的是,幾個小時之後,泰國總理鑾披汶·堪頌又向日軍請求投降。

諷刺的是,就在四個月前,鑾披汶·頌堪還在演講中號召泰國軍民全體總動員,抗擊侵略者,地在人在,地亡人亡,甚至於在必要時可以執行“焦土政策”,總而言之,和日本死磕到底。

估計連當時的泰國國民都無法理解。

於是,誰強就和誰混的“軟柿子”泰國,於1941年12月21日同日本簽訂了同盟條約,同意日本通過泰國進攻馬來亞,自此,泰國正式加入法西斯主義軸心國陣營,成為日本國的“倒黴盟友”。

因為有了泰國的加盟,日軍得以順利借道泰國,直擊馬來半島。同時還有泰國作為後勤,提供堅實的物資保障。

日本能夠拿下東南亞,泰國起到了很大作用。

對此日本首相東條英機非常滿意。

“天啊,日本居然有小弟了!日本居然當大哥了!來半袋榨菜!一個茶葉蛋!我要慶祝一下!”

為了標榜所謂的“共榮圈”,日本對泰國這個小弟非常照顧,不僅幫助泰國佔領了柬埔寨,還將馬來亞的吉蘭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劃分給泰國管理,泰國在日本的幫助下撈到了不少的好處。

當然了,給人家當奴才的滋味兒不是太好受。

日本人在泰國推行日語普及,使泰國人民極其反感,泰國人連自己國家的“語文”都學不好,哪有心情去學習日語??

另外,日本在泰國建立了許多的戰俘營,戰俘營中關押著數萬名來自中國、緬甸、英國、荷蘭…的戰俘,這些戰俘骨瘦如柴,滿身爛瘡,日本人強迫這些戰俘修鐵路、建築防禦工勢。

成批成批的戰俘因病痛和飢餓而離開人間,泰國的山野間堆積著成山的戰俘屍體,這些屍體沒有人處理,很快變成為了傳播疾病的病原。

泰國政府對日本的不人道行為越來越厭惡,終於在1944年,鑾披汶·堪頌被泰國內閣辭退,一個反對日本的泰國政府在暗中成立。

當然了,這其實是一個比較次要的原因。其實泰國本身就是個戲精,奉行的是牆頭草政策,其對於日本從來都沒有真心相待。日本強勢的時候,就跟在日本人後面搖頭擺尾,十分不要臉的狂佔好處。

而到了戰爭後期,隨著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節節失利,日本逐漸不行了。泰國就得為戰後的結局想辦法了。畢竟他曾經是幫兇,難免會被清算。

於是,泰國又開始倒向盟國一邊。而正好當年泰國留了一手,其對於英美方面也不是太敢得罪,其內部的“自由泰人運動”一直都在為英美提供情報,而當年和日本簽訂同盟條約的時候,泰國駐美大使館還義正言辭的要與泰國政府斷絕關係。

總而言之,在泰國政府的刻意表演下,泰國在盟國這邊滿是一副“我是被逼的”樣子(在東南亞跟著日軍欺負人的時候他們可不是這樣)。

當然了,對於盟國來說,只要是能爭取那就儘量爭取,所以也沒太計較這些。

於是在日本戰敗之際,泰國軍隊準備發起一場反抗日本人(過河拆橋)的暴動,可惜暴動還沒實施,日本就投降了。

而此時泰國政府立馬跑到盟軍面前裝可憐,宣稱之前的一切都是日本人逼的,那都不算數。然後還把“自由泰人運動”這些東西翻出來,標榜自己有多大的功勞。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知道討好美國。不僅在美國人面前開始了曾經在日本人面前的搖頭乞憐模式。還主動邀請與美國合作,比如建軍事基地,共同維持東南亞地區秩序等等。

總而言之,一切以美國馬首是瞻。

美國當時正在準備接下來和蘇聯的對抗,那麼自然是“廣交朋友”(狂拉小弟);連日本人他們都可以寬恕,更何況泰國人呢?

於是,泰國從法西斯盟友,搖身一變,成了受害者,不僅沒有受到清算,還得到了大量的賠償。

到最後,還不忘坑日本人一把,也是真夠厲害的。

日本人交到這種盟友,只能說活該!

可以看得出來,“泰國就是亞洲版的意大利”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

綜上所述,日本在二戰期間,曾經對泰國實施過小規模的武力入侵,但在泰國投降後,日本便停止了對泰國的軍事侵略,轉而從內部控制泰國。因為其已經達到了控制物資以及借道的目的,沒有必要橫生戰端。

這便是日本打遍東南亞,卻唯獨不打擊泰國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日本士兵不喜歡泰國又黑又瘦又小的慰安婦,更不喜歡人妖,這個雖然有趣,但大都是玩笑話)


白話歷史君


日本也並沒有放過泰國,甚至還跟泰國的軍隊交過火!

只不過,泰國的軍隊只抵抗了三個小時,而且只有130多人與日本軍隊展開的軍事行動,其中一名上尉陣亡。然後,整個泰國軍隊就投降了,而且完全投降開始與日本軍隊展開合作,成為日本軍隊進攻緬甸、新加坡和東南亞其它國家的前沿基地。在接下來的太平洋戰爭時期裡,泰國全國重要城鎮都駐有日本軍隊,日本侵略東南亞國家的部隊總指揮部也一度設在泰國曼谷,而泰國當時政府與日本軍隊的合作也是合方位的,比如說提供橡膠等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也讓曼谷成為侵略東南亞日本軍隊的休整大本營,發揮了極期重要的作用。直到戰爭的後期,眼看日本戰敗成定局,泰國才加入到反法西斯陣營,從而成為戰爭中“被侵略國家”,進而獲得戰後日本給的賠償。

相比於之前遭到過英國殖民,法國殖民和美國殖民的東南亞其它國家,泰國確實沒有被西方國家殖民奴役過,但面對日本的侵略時卻放棄抵抗,可謂不發一槍就把自己拱手讓給日本軍隊,日本為了說服東南亞國家“從西方殖民中解放出來”,也就沒有對泰國實施完全意義上的佔領,而是將其變成一個僕從國。因此,二戰時的日本倒是沒有過份為難泰國,而泰國事實意義上也沒有什麼光彩的一面。


邱永崢


二戰中,日本在亞洲戰場肆意橫行,使得大多數國家慘遭毒手,損失慘重,但是日本軍隊唯獨沒有侵略泰國,中間的原因一直鮮為人知,但隨著檔案的解密,我們瞭解到,雖然沒有正式的條約,從戰爭開始之後不久,泰國政府就與日本達成了一些共識,幫助日本完成對南亞各國的侵略,與日本方面結為了盟友。

自1939年之後,日本侵略亞洲的腳步就一步步加快,當時的南亞和東南亞島嶼都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雖然日本當時軍隊強盛、士氣高昂,但是西方國家(法屬越南、英屬印度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屬菲律賓)經營多年,修建了大量的工事和機場,囤積了大量戰備物資和軍隊,還有大批軍艦往來印度洋和太平洋,日本想要獲勝,必須在南亞尋找到一個支點,這時,相對獨立的泰國便成了最佳人選,太多地理位置特殊,泰國王室在20世紀被西方國家一再打壓,統治岌岌可危,為了消除長時間籠罩在周圍的殖民勢力,泰國與日本的合作,被當時泰國政府視為最佳策略。

雖然兩國再私下達成了共識,但是並沒有因此簽署過任何協議,泰國幫助日軍在泰國海岸登陸,泰國海岸警衛隊甚至象徵性的進行了抵抗,而日本方面由於急著在南亞鞏固支點,並沒有選擇直接佔領泰國,而是將泰國政府培養為傀儡政府,在之後的幾年裡,泰國一直是南亞和東南亞日本補給的重要基地,而正因為如此,相較於日本在中國和南亞的暴行,對於泰國來說,並沒有受到太多損害,由於沒有形式上的加入軸心國,戰後泰國皇室也沒有受到很大的懲罰。


諸葛小徹


歷史上,泰國的確有兩把刷子,有眼光,會周旋,在“法屬越南”、“法屬柬埔寨”、“英屬緬甸”、“英屬印尼”、“美屬菲律賓”之中,成了是近現代東南亞唯一一個從來沒有淪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國家,絕對算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而且,整個二戰期間,泰國不但沒有被日本糟蹋,反而,在要翻船之際迅速“自我洗白”,由“合作者”搖身變成了“戰勝國”,之後還要了一大筆賠款,大大方方的愚弄了日本一回。

實際上,像泰國這樣的“牆頭草”在東南亞可不是特列,他周邊的鄰居幾乎都是這麼幹的。

比如,國際上知名的民主女鬥士,現任緬甸實際領導人昂山素季的爸爸,昂山將軍,這個“將軍”的稱謂,就是日本裕仁天皇冊封的。

早上世紀40年代初,日本冠冕堂皇的高呼要建立一個“大東亞共榮圈”,亞洲人解放亞洲人,自己發動戰爭是為了幫助“亞洲同胞門”趕走西方殖民者,儼然一個高大上的“解放者”形象。

結果,不少人還真信了,一時間,湧現出了不少“聯日抗英”、“聯日抗美”、“聯日抗法”的隊伍。

比如,昂山素季的老爸,昂山將軍,就高舉“聯日抗英”的大旗,並肩打咱們的中國遠征軍。

因為表現突出,1943年,昂山還應邀,赴東京拜見了裕仁天皇,被天皇親自“授勳”,同時,晉升為少將——“昂山將軍”頭銜由此得名。

1945年3月,昂山審時度勢,迅速轉換政策——聯英抗日,正式宣佈起義,高舉打倒日本侵略者的旗幟,從法西斯的合作者變身成了“侵略的受害國”。

最終,昂山將軍將不但沒有被定義成“緬奸”和法西斯“戰犯”,上軍事法庭;反而藉助盟軍的力量成功獨立建國,被供奉為萬人敬仰的的緬甸國父。

當然,緬甸也成了戰勝國成員之一,大大方方的向日本要了筆可觀的賠款。

類似的情況還有老撾、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幾個國家,都是在二戰後期跳出的“大東亞共榮圈”,倒向了盟軍,成了戰勝國,最終獲得了大筆賠款。

但是,泰國這邊呢,雖然最後倒戈要賠款的套路跟鄰居們都差不多,但卻在日本的鐵蹄下保留了獨立的主權。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用日本高呼的“亞洲人解放亞洲人”的理由直接佔領,是非常說不通的。因為,泰國是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並非“英屬”或者“法屬”殖民地,人家本來就是亞洲人在管理亞洲人,你去解放誰?從誰手中去解放?無論什麼理由都師出無名。

日本口口聲聲吆喝著,要解放東南亞人民讓他們自己當家作主。如果進攻泰國這個獨立的國家,不是在自己打臉嗎。

其次,是泰國並沒有大是大非的原則,在弱弱的抵抗了一陣子後,就心平氣和的簽訂了《日泰同盟條約》,同意日軍借道泰國南下馬來西亞和其他鄰國,給日軍提供物資軍備,讓建軍事基地,把日軍當大爺一樣供著。

到了1942年1月25日,日本剛剛把美國打懵,橫掃太平洋戰場,泰國見狀,趕緊往日本身上靠,竟然直接向英美宣戰,國內的所有軍事設施向日軍開放。隨後,泰國開始積極給日本大爺送茶送水送地盤送炮灰,而日本呢,也很“受用”,甚至答應事成之後,與泰國共同瓜分中國雲南。跟日本”共榮“期間,泰國確實佔著了一些便宜,在東南亞也著實耀武揚威了一番,還趁機佔領了一些周邊爭議領土。

(1942年4月,泰國使節前往日本慶祝日泰同盟結成,受到日本朝野高規格的熱烈歡迎)
日本這邊呢,看泰國這麼”識時務“,又是”盟國“,因此在當地較為收斂,沒有特別的欺男霸女,燒殺搶掠的。

下圖,描述“泰日親善”期間的泰國女孩和日本軍官之間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的熱播泰劇《日曆湄南河》,電視劇裡,日本鬼子表現得跟紳士一樣,是個受人尊重的“愛心人士”。最後兩個人還留下了孩子,作為”泰日親善的結晶“,呵呵,這就是泰國的”抗戰片“。

據我的一名泰國學生說,她就是看了這部電視劇,開始對日本產生莫名的好感,整個少女時代總是幻想要嫁給日本人。看下圖,一臉天真無邪的帥哥,就是泰國人心目中的“二戰日本軍人”;這跟咱們抗戰劇裡面的頭戴屁簾兒,四肢短小,制服醜陋,表情猥瑣的日本鬼子感覺像是分別來自兩個平行世界。


不過,泰國也留了一手,畢竟,能長期獨善其身,很大就取決於其見風使舵的外交手段。

戲精”泰國早就做了兩手的準備:在和日本打得火熱的時候,也不忘在美國那裡下注,留了個後手。

泰國在宣佈與日本結盟之際,駐美國的泰國大使則同時宣稱與泰國政府斷絕關係(當然是在演戲,實際上就是政府授意的),不承認泰國政府與日本的一切盟約。

同時,有政府色彩的“自由泰人運動”一直暗地裡和英美交換情報,暗中運作。

日本戰敗之際,泰國政府迅速跳出出來澄清,曾經對英美的宣戰無效,之前政府與日本結盟等相關事宜全部無效,並且還解釋的有理有據的,比如,政府被日軍”挾持“、駐美使館的”大義凜然“、“自由泰人運動”為美軍的攻勢做出的巨大貢獻等等,一再強調,自己並非日本的盟友,而是日本的”侵略對象“,一副聲淚俱下的“受害者”的模樣。

同時,泰國開始積極尋求與美國合作,邀請美國在泰國建軍事基地、幫美國在東南亞劃勢力範圍。在各種運作之下,終於得到了美國的認可。戰後,西方世界的話語權在美國手中,美國同意了,基本上就這麼定了。於是,泰國在“大東亞共榮”活動中的不光彩過往,全部被一筆勾銷。

不過,說到這兒,事兒還沒完。戰後,泰國又以被害國的身份索要到了150億元的賠償。原因是自己也是日本的侵略對象和受害者,戰爭期間被日軍強佔了大量錢財。而且,泰國為了證明自己並非訛詐,還掏出了大量的賬目來證明日本在泰國所拿的一針一線,每筆賬都算的清清楚楚。後來,總有人說,泰國就是亞洲版的意大利,實際上還是欠妥當。畢竟,倒戈的意大利沒有再伸手跟戰敗的德國“要這要那”的。

不過,可能是跟日本沒有什麼國恥家仇的緣故,戰後的泰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泰國對日本的印象都非常正面(比如前文提及的電視劇),日本文化和日貨在泰國也非常受歡迎。甚至,二戰後的幾十年間,日語一直是泰國除英語外,最受歡迎的外語;然而,進入本世紀,日語逐漸給咱們的漢語“騰地方”了,比如,我在曾經在泰國某大學工作過的辦公室,之前就是日語外教的地盤,因為越來越沒市場,日語外教最終失業回國。

正所謂的什麼“兩國悠久的傳統友誼”,在利益面前,薄如衛生紙。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日本在珍珠港事件後,大舉進攻東南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等國先後被日本侵略,遭受了非同一般的打擊,但是,泰國卻安然度過,沒啥事。

為什麼日本單單放過了泰國?難道是泰國人長得好?不是。是“薩瓦迪卡”們比較溫柔?也不是。那是什麼原因?

日本放過了泰國,是因為泰國是個“老狐狸”



如果國家可以比做一個動物的話,上世紀的泰國絕對是個狐狸,它沒有一貫堅持的政治立場,選擇和誰親,主要是看對方的實力有多強,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

二戰前,泰國的鄰居越南被法國控制,緬甸被英國控制,英法早先商議確定泰國是兩國間的緩衝地帶。

1940-1941年,法國和泰國發生戰爭。為了擔心以後腹背受敵,泰法戰爭開始後不久,泰國和英國在1940年簽訂了《英泰互不侵犯條約》,同年,為了取得新崛起的“大國”日本的支持,簽訂了《日泰友好條約》。這樣,泰國近處有朋友,遠處也有朋友,因此地緣風險大大降低。

泰法戰爭,在泰國的頑強抵抗下,再加上日本的調節,法國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控制權也因為日本的侵入,而逐漸失去。

對於一個簽訂了“友好條約”的國家,日本自然是不好意思“大打出手”。

日本放過了泰國,是因為泰國和日本結盟了



40萬日軍南下,日本需要一個東南亞陸地國家來支持,藉以居中調遣。泰國,自然是最佳地方,因為它地理位置獨特,剛好沒有其它強國的駐軍背景,而且和日本之前關係還不錯。

於是,日本大軍來了,泰國怎麼辦?抵抗還是不抵抗?經過分析,泰國決定抵抗。在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抵抗後,泰國投降了,因為打不過。這招實在是妙,給世界其它國家的感覺是因為打不過,泰國才投了降,這為以後不被人清算埋下了伏筆。

在1941年的12月,日本踏上了泰國的領土後,很快就簽訂了《日泰攻守同盟條約》,就此把泰國拴在了自己腰上,讓泰國成為了日本的盟軍。無奈的泰國,不得已,在1942年向美英宣戰,而且在後來,也試著進攻中國雲南,不過很快被打了回來。

這樣的泰國,日本還能說什麼?都結盟了,都讓你駐軍了,你日本再不能施展惡行了吧!

日本和泰國後來的結局



1943年開始,親日派在泰國的影響力大減,泰國領導人開始偷偷和美英取得了聯繫,為以後投誠做準備。

1944年的時候,泰國已經偏向於美英,對於日本開始不很待見了。1945年日本頭降後的當天,泰國就宣佈曾經對美英發出的宣戰無效,那是被迫的。

就這樣,泰國度過了上世紀最艱難的幾年,既沒有得罪日本,也沒有得罪美英等國。



整體來說,日本在二戰期間放過了泰國,原因是泰國前期和日本有友好條約,後期有攻守同盟條約。


藍風破曉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日本當然沒有放棄泰國,只是泰國主動和日本人合作而已。

二戰期間,東南亞只有泰國一個國家是名義上獨立的。

當時泰國處於軍政府時代,總理鑾披汶·頌堪也是法西斯主義的支持者。

泰國國王拉瑪八世1935年登基,時年9歲,沒有辦法掌控權力。

泰國被英法力量長期打壓,鑾披汶一直和日本有所聯絡,目的是牽制英法。1940年6月12日,泰國與日本簽署了《日泰友好條約》

1940年,泰國最大的威脅法國被德國打垮。

鑾披汶乘機出兵發動第二次泰法戰爭。法軍打不過德國人,打泰國人還是沒有問題的,在海戰中大勝。

但法國很快投降,維希政府將部分爭議領土劃給了泰國。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開始全面入侵東南亞,英法荷盟軍連續潰敗。

此時泰國有兩個選擇,第一就是和盟國合作,抵抗日本。

但盟國自顧不暇,不是日本對手,泰國軍力弱小,不堪日本一擊。

第二自然是和日本同盟,和盟國作對。

12月7日日本發動戰爭,12月8日,泰國就同意日軍進入泰國境內,日軍增加到15萬,將泰國作為進貢緬甸的基地。

由此,泰國失去了很多主權。

1941年12月21日,泰日兩國簽署攻守同盟條約。

由此,泰國正式加入軸心國。

日本為了拉攏泰國,1943年8月20日簽訂了《泰日關於土地讓與條約》,將一些領土劃給泰國,比如馬來亞的吉蘭丹、登嘉樓、玻璃市、吉打四邦和緬甸的撣邦。

日軍修建了臭名昭著的“死亡鐵路”——泰緬鐵路,約4.5萬名馬來亞戰爭中被俘的盟軍戰俘和東南亞各地強徵的勞工在艱苦的施工中喪命。

在泰國興奮之時,局勢卻惡化了。

同盟國決裂以後,經濟上依靠西方的泰國立即出現困境。日本自己的經濟也不寬裕,還需要掠奪泰國的資源。

於是,泰國的經濟越來越差,物資短缺,物價飛漲,泰國人民感覺被日本拖入了戰爭,非常不滿。

更誇張的是,盟軍很快扭轉了戰局。從1943年開始遭到盟軍轟炸。

到了1944年,日軍節節敗退,失敗已經成為定軍。

年底,泰國軍政府在內憂外患下垮臺。


1945年泰國政府很想脫離軸心國,但日軍在這裡駐紮重兵,泰國不敢輕舉妄動。

8月,日本投降,泰國立即宣佈是被日本裹脅,會退出所有戰爭中佔領的土地。

當時法國、英國都認為泰國行為卑劣,是牆頭草,主要要教訓他一下。

但美國認為,目前越南的共產黨力量很強,柬埔寨老撾實力又太弱,恐怕稚嫩扶持泰國來牽制。

所以,美國主張寬恕泰國。


薩沙


日本放過了泰國?這句話聽來有些可笑,細想想日本作為一個侵略者可曾放過誰?小日本連美國的這個老虎屁股都敢摸,會放過泰國?難不成是喜歡人妖?


說到泰國,不得不說這個在夾縫裡求生存的小國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當他的的鄰居越南,老撾,柬埔寨紛紛被英法瓜分的時候,泰國當局面對環飼的群狼,卻不慌不忙,採取了靈活的外交政策。泰國政府三面賣乖,八面玲瓏。不僅倖免於做殖民地的命運,還混得風生水起。

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泰國人在二戰中就站錯了隊伍,德日法三國坐在了一條船上,差點讓他做了他們的陪葬。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二戰後期,受到美國製裁的日本,資源短缺,應付不了龐大的戰爭消耗。就在日本人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想起來東南亞這塊寶地。於是日軍背棄對泰國的承諾,在1941年12月的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對泰國發起了進攻。

彈丸之地的泰國哪裡見到過這個陣仗,一天功夫全國就被佔領了。


二戰開始的時候,德意日和美英法雙方都在全世界為自己廣拉盟友,泰國同時收到了兩方的“盟友邀請函”,那時候的極右翼的頌堪內閣剛開始也表示過:你們兩家打仗不管我什麼事,我保持中立就行。

可是面對日軍的虎狼之師,頌堪也發毛了,他對泰國國王說,你看日本人這麼厲害,而德國和意大利在歐洲又沒有對手,咱們是不是抱住日本這個老虎大腿?這樣不但現在不受欺負,戰後還可以分得一杯羹。

被日軍嚇得抖如篩糠的國王一聽也是,那咱就跟日本人結盟吧。並且對日本人說,你要打別的國家,我不但不反對,我的底盤也讓你隨便用。

並且泰國王室對國民解釋說,你們看日本這麼厲害,我們只有和日本合作,才能讓國家平安,不然你們的日子都不好過。何況日本人一心幫我們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呢。


就這樣,泰國成為日軍侵略的後勤保障基地,泰國的主要戰略要地和港口到處有日軍駐紮。

但善於玩平衡的泰國在跟日本人眉來眼去,上了日本人賊船的時候。也不忘記通過外交渠道對美國人說,日本人壞透了,我們跟他做的一切都是被逼無奈。

但當時日本人對泰國內閣說,既然我們是同盟,那就對英法他們宣戰吧,泰國硬著頭皮答應了。

可泰國沒有料到,短短几年,國際形勢急轉直下,盟軍佔領柏林,日本無條件投降。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後,泰國政府趕忙對英美方說,我們的開戰不算數了,我們也是受害者,我們要控訴日本法西斯。

可是英法他們不同意啊,說那怎麼行,你們跟法西斯同流合汙,是戰敗國,理應收到國際法庭的審判。哪有你們這樣,變臉比川劇都快的?


精明的泰國人看清楚戰後的國際大事是美國說了算,趕緊通過外交渠道尋求跟美國合作,把之前給日本人承諾的,全都給了美國。美國人極力對盟國解釋,說泰國跟日本結盟真是被迫的,況且泰國沒有出兵跟盟國真刀真槍幹過,不是侵略者。這樣泰國才倖免跟德意日那樣,作為戰敗國被審判。所以說不是日本放過了泰國,而是泰國成了日本的幫兇,同時泰國也是用自己的“牆頭草兩邊倒”的功夫才逃過一劫。


小約翰


(一)二戰時期日軍在亞洲所到之處

二戰時,限於地理距離和其他國家的牽制,日本並沒有能夠侵略整個亞洲,在亞洲進行侵略時,軍隊(含航空兵)所攻擊到的地區是:

1.東亞。

尤其是廣袤的中國大地,慘遭日寇蹂躪。在我國境內,日本地面部隊一直深入到內蒙中部—陝晉交界線—豫西—鄂西—湘西雪峰山—桂西—黔東南的這條連線以東的廣闊地區(以及滇西)。日軍航空兵的空中入侵範圍更大,一直推進到甘肅、四川、貴州、雲南及其以東的全部地區。

2.東南亞大部。其兵鋒甚至到達荷屬東印度群島(印尼)的東部。

3.南亞局部:

(1)印度東北部英帕爾地區。

(2)錫蘭(斯里蘭卡)。日軍曾經於1942年瘋狂空襲錫蘭的科倫坡等地,並在錫蘭附近與英軍海軍交戰。

不過,日軍攻擊範圍沒能夠到達中亞、西亞。

(二)二戰時期的泰國是日本僕從國

日本在侵略東南亞時,確實沒有大規模進攻泰國(暹羅),也沒有對泰國實施佔領。泰國成為二戰時期很另類的一個國家。

日軍在發動太平洋戰爭時,也曾經於1941年12月8、9日侵入泰國,9日進入曼谷,並不是完全沒有進行軍事入侵。但是,日泰軍事交鋒僅持續了很短時間就戛然而止,而且規模較小。因泰國妥協,交戰迅速停止了。日軍並沒有對泰國展開後續的攻勢,過境而去。

日本對待泰國,之所以沒有像對待其他的東南亞地區那樣實施直接軍事佔領,主要是因為:泰國當局選擇了投靠日寇,通過完全妥協而求得自保。太平洋戰爭期間,泰國成為日本的追隨者、僕從國。泰當局於1942年1月向美英“宣戰”,使泰國充當日軍的後方基地和馬前卒,甚至出兵協助日軍作戰。既然泰國當局主動賣身投靠,日軍也就無需興師動眾直接佔領泰國。這是泰國曆史上不光彩的一頁。


曉帆輕舟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小鬼子這貨居然侵略了整個亞洲?哎呦俺了個去!俺是聽說有膽子大的,還沒聽過嘴大的。亞洲這嘎達整整四十八個國家和地區,而二戰的時候小鬼子把自己個碾成了肉餅,分了分也就侵略了十四個。

四十八個對比十四個,整個小學生他都能給您算明白,這對不上數啊,所以咱不能胡說不是!咱亞洲擱地理上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好幾個亞他小鬼子連邊都沒摸過不是。

那麼題主這事是咋回事呢?咱先把這事的大背景聊一下,然後再說題主的問題。

大背景

話說當年,這臭不要臉的小鬼子,隨著戰爭的持續,他那以戰養戰的做派實在是消耗不起了,擱美國佬那地買東西也是越來越吃力。從亞洲被侵略的國家裡搜刮來的真金白銀,全都丟給了美國佬,就算是這樣也支撐不起他那快速消耗的各種戰略物資。

這不在小鬼子那海軍馬鹿和陸軍馬鹿兩波馬鹿的吵吵聲中,誕生了所謂的南進和北進策略。

這北進就是懟老毛子,摸老毛子的屁股,弄死老毛子,把西伯利亞那嘎達給佔了,來維持他的戰爭消耗。

結果斯大林不同意,回頭就集結重兵,往死裡孽小鬼子。一個諾門罕戰役就把小鬼子懟岔氣了,這就認慫縮了。

北進這就被堵了上,這就剩下南進的策略。回頭那山本五十六,就給美國佬玩陰的,把自己的供貨商美國佬那珍珠港給炸上了天。

偷襲珍珠港的第二天,小鬼子這就扛著槍拉著炮,去懟被麥克阿瑟那大牌演員吹牛皮吹出來的鐵桶一般的菲律賓。十個小時,對您沒聽錯就十個小時用了同樣的方法,把麥克阿瑟引以為傲的克拉克和伊巴一對軍事基地給偷襲了,而且還相當的成功。不到一週的時間,菲律賓的太上皇陛下麥克阿瑟就撅著屁股跑路了,丟下一句很有名的話:“俺還會回來的!”

得,背鍋俠溫萊特收拾最後的爛攤子,當然為了符合要求,還給這溫萊特的軍銜升了一升。

後來的溫萊特投降,擱咱東北瀋陽那小鬼子建立的集中營,生活了兩年,出來的時候,被孽待的乾巴巴的瘦。

而這時間點上的大演員麥克阿瑟忙著實現自己的夢想——俺還會回來的。找一堆記者反反覆覆的拍攝他重新登錄菲律賓的大照片,直到他滿意為止。

哎,這算是,一扯就扯多了,咱接著聊題主的事,那麼打偷襲珍珠港開始,小鬼子這就開始在東南亞這嘎達禍禍人。這就是當時的大背景。

泰國保持獨善其身的原因

而東南亞這嘎達,泰國是近現代唯一一個從來沒有淪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地方。您別不信,咱往二戰之前數,東南亞這嘎達您就聽哇,啥法屬越南,啥法屬柬埔寨,啥英屬緬甸,

啥美屬菲律賓的,獨獨沒有泰國啥事,人家打開頭到結束一直就是個獨立的國家。

就算是擱現在,竄到泰國街頭您隨便整一個人,問他啥是二戰?二戰中小鬼子偷雞摸狗的都幹了啥缺德事?十個有九個半,衝你搖頭表示不知道。

那麼為嘛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這和泰國的政體有莫大的關係,擱現在您自己個瞅瞅,泰國天天的啥軍政府,啥民選政府,你方唱吧我登場的,戲臺子搭的挺熱鬧的,沒幾年就來一次政變。但泰國那老百姓該幹啥幹啥,沒有一點改變,這是因為泰國真正的主導者其實皇室,只要皇室還在,就這倆就算相互掐死了都沒事。

所以每回發生啥大的事情,這皇室一準就找一背鍋俠來,把那大黑鍋揹走,自己個體體面面的站出來。

這是理,咱在把這事掰扯掰扯。

這事是咋回事

話說小鬼子南進的時候,打出的口號就是“亞洲人解放亞洲人”,這理由整的給自己個臉上貼金,這擱軍事上叫出師有名。

咱前頭不是說了嗎?東南亞這嘎達被大鼻子洋鬼子們佔了不少,所以這地不是他們的殖民地就是半殖民地,那美國佬賣給小鬼子的戰略物資大部分都是從這地方出來的。

可一幫子小鬼子打到泰國的家門口,發現這貨是自己統治自己,家裡也沒有啥大鼻子老外,這要懟上去這叫師出無名。

當然對於小鬼子這臭不要臉的,這也不是啥大問題,隨便找個理由,他也能給推進來。

泰國和小鬼子大眼瞪小眼的瞪了一段時間,兩波人還是打起來了。咱也說就泰國那幫子人,要真能幹過小鬼子,那除非到了宇宙大爆炸的時間點上,大家一起玩完。

就這麼互相的蹭了蹭,這就算是結束,倆波人心平氣和的蹲在談判桌前簽了一份《日泰同盟條約》。

這泰國也算是加入了軸心國,他就把那國門敞開了,讓小鬼子南下方便去侵略馬來西亞一幫子鄰居去了,這還不算順道還給小鬼子提供必要的軍備物資,把自己的軍港貢獻出來,讓小鬼子使用。

這傢伙把個小鬼子給伺候好了,小鬼子要啥給啥!話說泰國是不是過上了太平日子了?

你快拉倒吧!你知道啥叫通貨膨脹,你知道啥叫經濟危機,這些事泰國全攤上了,因為小鬼子上到石油橡膠,下到紙片子破布他都要,你個泰國能拿出多少東西,這東西拿出來,你的經濟就等著崩盤吧。

當然小鬼子也給了泰國一點甜頭,但其實還是為了自己運輸方便,整了好多的馬來西亞戰爭中投降的俘虜修建泰緬鐵路。就這鐵路一般情況下十五年才能完成,你都不知道小鬼子居然讓俘虜用十五個月就完成了,計算一下每一公里這就得死六百人,這路全長四百一十五公里,您自己個算一下這得死多少人?

咋說呢?這時間點上的小鬼子還是很厲害,把個美國佬打的丟盔棄甲的,泰國感覺自己抱了一根很粗的大腿,這就決定抱下去,這就向美國和英國宣戰,這還不算回頭就拉著自己的軍隊,呼呼啦啦的進攻咱大雲南。

話說大雲南是滇軍的家,以前俺也寫過滇軍的文章,人家打內戰真不行,打幾次輸幾次,可打外戰,人家重來沒怕過誰,小鬼子喊著號子衝過來都拿腳丫子踹,你泰國算個啥玩意,吹口氣的功夫就給整回去了。

這傢伙也算是給小鬼子表示了忠心,小鬼子雖然也禍禍泰國,但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的禍禍。到現在那泰國的抗日電視劇,都是小鬼子和泰國女孩的愛情片,那小鬼子的形象整個就是帥的掉渣的紳士,這也沒誰了,全世界他們家這種電視劇那就是蠍子的粑粑獨一份。

當然您要認為泰國很簡單,您就想錯了,其實人家是兩條腿走路的。和小鬼子整點菜,唱哥倆好的時候,屁股後面還留了一招。

和小鬼子結盟的時候,人家那駐美國大使同一時間就宣佈了和泰國現任政府割袍斷義,您就算捏著鼻子,這支人馬就是不承認和小鬼子籤的那協議。

當然這還不算,畢竟是表面上的東西,人家還組建了有政府背後撐腰的所謂的“自由泰人運動”和美國佬眉來眼去的換情報。

就這麼倆動作就培養出了倆波人,一波親日,一波親美。

後來大傢伙都知道,小鬼子撐不住了,這就開始敗亡了。而那泰國的軍政府在1944年的年底就垮臺了。瞅著是不是很眼熟,軍政府嗎?後邊上來的肯定就是民選政府了,當然這不是咱關心的事。

這到了小鬼子投降後,泰國立馬宣佈對美國佬宣戰為無效,換了一副嘴臉。

這傢伙把英國佬和法國佬氣的夠嗆,要死要活的懲罰這騎牆草。可美國佬正琢磨著那勢頭越來越大越南共和國,他這傳統的勢力範圍有了老毛子的腳印,所以這就把泰國留下,來牽制這越南,所以泰國二戰以後也沒有事。

事就是這麼個事,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日本當然不可能放過泰國,而且將泰國作為進攻印度、緬甸、越南等英法殖民地的橋頭堡。這是泰國是典型的牆頭草,“風往哪邊吹,他就往哪邊倒!” 泰國在日本進攻幾個小時候就宣佈停止抵抗,並且迅速與日本打成日泰同盟,為二戰日本在東南亞提供無條件援助,甚至所有的軍事基地都像日本開放,日本也將泰國打造成了東南亞的橋頭堡基地。但是二戰結束泰國並沒有受到盟軍處罰,反而得到了一筆數額不小的戰爭賠償款,泰國在東南亞的生存之道簡直成精了!下面具體說說泰國夾縫裡求生存的特別之處!

 首先泰國是東南亞為一個沒有被殖民的國家,從始至終都沒有被殖民過,堪稱奇蹟。泰國周圍環境是西邊的印緬屬於英國致命地,東邊越南是法國致命地,南邊的馬來亞又是英國殖民地。泰國夾在中間,英國人來了他是唯命是從,法國人來了他也唯命是從,而且他還挑撥本來矛盾就比較深的兩國關係,最後英法乾脆就讓泰國成為兩國之間的緩衝地帶,誰也不能佔領,泰國就這麼躲過了殖民!

二戰時,強大的日本物資匱乏,日本一直盤算著南進計劃到東南亞來搶奪物資資源,但無奈被中國拖在在戰爭泥潭中。直到美英感受到日本的威脅,開始不賣物資給日本了,將日本逼上了絕路。當時整個東南亞緬甸、越南、菲律賓、馬來亞等都是西方致命地,日本鎖定了唯一較弱的泰國,只要佔領泰國以此為橋頭堡就能順利進攻馬來亞、緬甸、菲律賓了!

1941年12月7日日軍登陸泰國,泰國軍民抵抗了幾個小時,就接到命令全部停止抵抗,允許日本過境!並且迅速簽訂《日泰同盟條約》,而這個條約唯一的條件就是保證泰國主權和領土完成,其他方面泰國無條件配合,甚至包括開放所有的軍事基地,全面支持日本在東南亞發動的軍事行動,甚至泰國向英法宣戰等等。日本將泰國打造成了東南亞的後勤基地和大後方,以此為基地佔領了馬來亞,佔領了菲律賓,也佔領了緬甸,一直到二戰結束!

到1945年時候,日本快不行了,泰國玩了一出雙簧,泰國軍政府垮臺,又組建了另一個新的政府上臺。在日本8月15日宣佈投降後,泰國政府迅速宣佈是被日本裹脅,會退出所有戰爭中佔領的土地,並宣佈自己在1942年對盟軍的宣戰是無效的,這英法當然不願意,泰國人也明白最有話語權的是美國,於是最後在美國調解下才最終承認其當時的宣戰無效。

事情還沒完,戰後泰國還以盟軍的身份像日本提出了戰爭賠款,雖然日本表示自己並沒有侵略泰國,但是這時候的日本哪裡還有任何話語權,泰國宣佈在戰爭期間被逼無奈被日軍強佔了他們大量物資,徵用大量勞工。泰國居然就拿出了詳細的賬單,最後硬是從日本那裡得到了150億日元的戰爭賠款!

泰國真是將“牆頭草兩邊倒”演繹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啊!戰前是獨立國,戰時立馬變軸心國,戰後秒變同盟國,華麗轉身戰勝國,還找日本要戰爭賠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