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的五大家庭教育难题?三种思维工具帮你轻松应对

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相信不少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教育难题:孩子不爱学习、学习习惯差、爱拖延、缺乏毅力、逆反情绪……而家长发现孩子这些问题后,往往靠单纯地讲道理、说教、组织活动等并不能起到敦促改正的作用,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家长与孩子关系紧张。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正确解决孩子的教育难题呢?

《小欢喜》的五大家庭教育难题?三种思维工具帮你轻松应对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三种核心思维工具:换位分析法、三维分析法、思维导图规划,运用好这些思维工具可以真正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改变思维方式,彻底解决教育难题,助力孩子实现从他律到自律!

教育难题一

学习态度问题

孩子表现为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完成家长、教师布置的任务,甚至会出现逃避学习、逃避作业的行为。学习极不主动,总是要家长和老师监督催促。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工具换位分析法,引导孩子分析学习的目的,深入思考“学习为了谁”,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小欢喜》的五大家庭教育难题?三种思维工具帮你轻松应对

▲换位分析:学习为了谁?

如上图,孩子运用换位分析法,分析了“我”的学习与他人的关系,从家长、老师、班级的立场分析了自己的学习状况可能会影响家长和老师的心情、面子、班级的集体荣誉及学习风气等。最后从自己的角度分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有文化、找到自己的理想、发现自己的天赋、为以后工作打基础、将来的就业等。

思维工具既让孩子主动自发地从多角度思考了学习的意义,也让孩子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且还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影响,自发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

教育难题二

习惯养成问题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事拖拉、不专心,边玩边写作业。甚至不少孩子放学回家后,先玩然后再写作业,不玩就不写作业。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运用思维工具三维分析法,引导孩子分析学习习惯的利弊,认真思考应该怎样学习,并制定相应的行为规则。

《小欢喜》的五大家庭教育难题?三种思维工具帮你轻松应对

▲三维分析“先玩后写作业”

上图中孩子运用三维分析法分析了先玩后做作业的利弊,孩子认为,先玩后做作业速度会更快些、身体变强壮,白天玩比较安全,玩后做作业的心情会好……弊处是作业质量受影响、赶时间、会分散注意力、甚至不想做作业……而分析完,孩子也认识到可以先玩后做作业,但是要有自控力,并制定了行为规则。可以说,通过三维分析法,孩子既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深刻认识到学习习惯的利弊,并制定良好习惯养成的规则,对自控力提高极有益处。

教育难题三

时间管理问题

孩子总是不懂得管理时间,拖延症严重,总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做,逃避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规划时间管理,培养孩子制定计划的能力,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小欢喜》的五大家庭教育难题?三种思维工具帮你轻松应对

▲思维导图规划周末的时间管理

如图,孩子运用思维导图规划周末的时间,清晰了解到每一个时间点自己应该做什么,并给自己留下预留时间,该做作业时做作业,该玩时玩,该休息就休息,心中有明确的计划,能做得又快又好,劳逸结合,效率极高。

教育难题四

自我约束能力问题

孩子缺乏自我约束的毅力,明知道不对但是不能抵抗诱惑,知行不一。如沉迷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等。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利用三维分析法引导孩子认识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

《小欢喜》的五大家庭教育难题?三种思维工具帮你轻松应对

▲中小学生带手机上学三维分析

上图孩子利用三维分析法分析“中小学生带手机上学”的利弊,认识到手机既有帮助放松心情、增进联系、获取资料等好处,也存在干扰学习、容易沉迷、降低视力等后果。通过三维分析带手机利弊,不仅深刻意识到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还通过规范行为控制自己的欲望,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

教育难题五

逆反问题

孩子对于权威存在逆反情绪,对于父母、老师的话不论好坏,一律反着来,常常顶嘴,家庭关系紧张。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工具换位思考法,引导孩子重新思考家长的行为,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理性认知问题的能力。

《小欢喜》的五大家庭教育难题?三种思维工具帮你轻松应对

▲换位思考:严厉约束学生

如上图,学生运用换位思考法,分析了家长、老师为什么会严厉管教孩子,并认识到了管教的必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在换位分析后给出了缓解父母子女紧张关系的办法。换位分析,不仅可以让孩子尝试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更可以侧面意识到自己一意孤行的缺憾,能提高孩子客观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思维工具在教育应用上,给孩子带来的是思维方式的改变,让孩子在思考问题时不再仅仅凭喜好、感觉进行判断,而是全面分析、换位思考、客观看待,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真正实现学习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