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县:食品加工扶贫车间 促进农家女家门口就业


2019年8月17日中午,在河南省滑县牛屯镇高营村联富食品厂生产车间,几名农家女手持擀面杖、勺子等正在手工制作“灌汤小笼包子”。

位于牛屯镇高营村的这个以加工手工水饺、灌汤小笼包子、馄饨为主打产品的扶贫车间是该镇通过招商引资过来的产业扶贫项目。

说起“灌汤小笼包子”,大家一定会想到开封的灌汤小笼包子——开封第一楼!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文革期间,开封第一楼的老板就是滑县牛屯的人!

当年的第一楼里只经营一种食品,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开封灌汤小笼包,第一楼的灌汤小笼包名震全国。第一楼对于开封人,就象全聚德对于北京人那样。

据当地老年人讲,在抗战时期,滑县牛屯镇北街村郑守仁因收留受伤八路军连长,被日本鬼子赶出家门。由此郑老汉被迫举家赴开封避难。女儿郑兰真在开封第一楼做学徒工,师傅见其人品忠厚且聪敏好学,热爱厨艺,衷于钻研,遂将百年灌汤小笼包秘方传授于她。郑兰真结合顾客意见,对传统配方加以改良,成为了现在的“郑记灌汤小笼包子”。


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开封灌汤小笼包的美味。在第三代传人郑飞月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多次潜心研究从而创造出了速冻开封灌汤小笼包。小笼包子选料讲究,制作精细,精选后腿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使其鲜嫩多汁,皮薄馅大,香而不腻。图为郑飞月创办的滑县联富食品厂女工正在手工制作灌汤小笼包子。

滑县联富食品厂负责人,就是原国营开封第一楼“郑记灌汤小笼包子”创始人郑兰真的娘家嫡孙郑飞月,这一下就明白了这个乡村小厂生产的灌汤小笼包子、手工水饺、馄饨等系列产品备受顾客青睐的缘故了。图为一名女工把一整盘做好的灌汤小笼包子正往冷却柜里放,以便速冻后包装作业。

在联富食品厂生产车间里,身着工装的农家女工有盘条的、擀面皮的、填馅的,还有打包、冷冻的。据车间负责人郑素景介绍,她们专门与农贸市场、大型商场、生活超市对接,所有产品都是先接单再生产, 所有工人都是村里比较贫困的农家留守妇女。图为一名女工正在把冷冻好的手工水饺装袋、过称、封口,进行包装。


自2018年运营以来,滑县联富食品厂扶贫车间招收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近百人,让贫困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务工,增收脱贫。食品加工车间的建立,改变了当地贫困户单纯依靠土地获得收入的状况,“忙时务农,闲时务工”已成为当地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常态。

十分感谢您浏览完【图说安阳走天下】,将带来有温度的社会新闻和纪实图片,带来全新的视觉效果。欢迎转发、收藏、评论,发表您的观点和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