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戲雨hj
蒙哥與忽必烈之間,雖然是親兄弟,但是由於忽必烈任用漢人,採用漢法,在總領漠南軍事時,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威望頗著。雖然忽必烈沒有取代蒙哥汗的野心,可是忽必烈的威望日隆,也讓蒙哥汗如芒在背。
為了打壓忽必烈,蒙哥汗趁著忽必烈遠征大理期間,派出了大量的稽查官,考察忽必烈的官署衙門,大肆嚴刑拷打,試圖瓦解忽必烈的勢力。隨後,蒙哥汗聽信讒言,想徹底收繳忽必烈的權利,並且將他軟禁在漠北。
(蒙哥汗不信任二弟忽必烈)
忽必烈遠征大理,行軍打仗艱難困苦,可還是取得了滅國之功,這讓忽必烈的威望更加大了。可是當忽必烈聽到蒙哥汗的做法時,卻敢怒不敢言,在臣子的建議下,忽必烈單人匹馬來到漠北面見蒙哥。蒙哥汗還擔心忽必烈帶領大隊人馬興師問罪,看到忽必烈單人單馬,立刻表現出了歡迎的態度,親自給忽必烈倒酒,解釋了嫌隙,兄弟重歸於好。然而忽必烈也因此被留在了漠北,自此被雪藏起來,不再掌管漠南軍政之事。
可是,如果想徹底坐穩大汗位置,蒙哥汗需要和忽必烈一樣建立滅國功勳。蒙哥汗環顧四周,發現能打的基本就讓其他兄弟打光了,就只剩下南宋還在硬撐。雖然蒙哥汗也知道南宋立國很久,打起來可能不會那麼容易。可是越是不容易的仗,才更能顯示出主官的能力。所以,蒙哥汗力排眾議,在1258年2月啟動了滅宋之戰。
由於忽必烈被解除總理莫南軍事,所以這次南宋的戰爭有蒙哥汗親自指揮,他親自率領大軍渡過黃河南下攻宋。
(忽必烈最軟禁在漠北)
對這次親征,蒙哥汗做了較為周密的部署安排,他把留守和林的任務交給了阿里不哥,攻打宋朝的蒙古軍隊則分成東西南三路。東路軍由宗王塔察兒率領,主攻方向是襄樊。西路軍跟隨蒙哥汗攻打川蜀。
早在窩闊臺時期,蒙古軍就已經開始進攻川蜀了。時隔十多年,蒙古軍攻下了成都等城池,包括了川北等處地盤。蒙古、宋朝軍隊攻守雙方展開了拉鋸戰,曠日持久。蒙哥汗率領的西路軍目標就是全部佔領川蜀,沿江而下,滅掉南宋。
南路軍由兀良合臺率領的雲南蒙古軍和蠻夷軍13000多人,進攻路線是廣西、貴州,最後進入長沙。
東西南三路大軍原本定在1260年正月會師長沙,然後順江而下直逼臨安,徹底滅亡南宋。這是一個很好的計劃,如果順利進行的話,勝算是比較大的。蒙哥汗這次是廢掉了忽必烈的漠南軍政大權的首次用兵漠南,因此他派出了幾乎所有的蒙古軍精銳,還採用了蒙古軍最為擅長的大範圍的分進合擊的戰術。
蒙古人最是看重軍功,因為蒙古人最崇尚征戰,最尊敬疆場上的勇士和英雄。作為成吉思汗的嫡孫,在軍事上建功立業,不可或缺。蒙哥汗之所以要親征川蜀,很大程度上是要借親征南宋的戰功,使自己的大汗地位及其在黃金家族中的威望得以進一步鞏固。
(蒙哥汗三路攻宋戰略要圖)
可是天不遂人願,蒙哥汗率領的主力軍在重慶北14公里的釣魚城遭遇到殊死抵抗。
釣魚城位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合處,西南北三面環水,又有峭壁阻隔,東邊是華鎣山。自1243年開始,宋朝的四川制置使餘玠等著城其上,後來把合州的州衙也遷到此地,構成了重慶以北的一個重要軍事屏障。宋軍在華鎣山和釣魚城之間還挖有深壕,城池的四周修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儲存著很多糧草,還建有火炮炮臺,城周圍除了險峻的俊巖峭壁和江面,還有一些開闊地,居高臨下,易守難攻。這樣的地勢,還有火器防守,蒙古軍攻打起來非常艱難。
1259年2月,蒙哥汗掃清外圍後,親自督促蒙古軍和漢軍對釣魚城展開強攻。先攻至江邊的“一字城”,而後輪番進攻東、西、北三面的城門。但是宋軍在高處還擊,防禦工事都是用石頭堆砌的城牆,蒙古軍在江面和低窪開闊地用炮和箭仰攻,難以有成效,雲梯也不能發揮效用,從2月到7月,連續攻打5個月,損兵折將,連先鋒重臣汪德臣也負重傷身亡。
到了7月,災難降臨。川蜀地區暑熱難耐,一般情況下蒙古軍都要到高山地帶避暑。這下好了,全軍駐紮在江面的低窪溼地,瘟疫大起,傷亡疾病使得蒙古軍損失慘重。蒙古軍只好暫時停止對釣魚城的進攻,轉而進攻重慶。在攻城期間,蒙哥汗在督軍時被宋軍炮火所傷,不久死於重慶郊外。元朝人自己的史書記載,說蒙哥汗是病死的。蒙哥汗的死因到現在還是個懸案。可能是既受了傷,又得了病。
蒙哥汗死後,隨駕君臣扶棺北還,葬於漠北起輦谷。蒙古三路攻宋計劃,因蒙哥汗的去世,宣告失敗。
(釣魚城爭奪戰要圖)
蒙哥汗帶領的西路軍失敗北還,這讓其他兩路策應的軍隊遭到了嚴重威脅。塔察兒帶領的東路軍很不給力,連連失敗,蒙哥汗在1259年初就不得已把忽必烈重新啟用,主導東線戰場。忽必烈也確實不負眾望,很快就打開了局面,打贏了幾場戰役。捷報傳到蒙哥汗軍中時,蒙哥汗的妒忌之心又起,因此不管其他將官的請求,執意要打掉釣魚城。不然,以英明的蒙哥汗,竟然受困於區區一座小城,傳出去有損蒙哥汗的聲望。
主不因怒而興師,可是蒙哥汗剛愎自用的性格和猜忌之心,使得蒙古軍在釣魚城下損兵折將,最終無功而返。忽必烈的臣僚聽聞變故,勸說忽必烈立刻回師爭奪汗位。可是忽必烈卻堅持在東路再打幾場勝仗,還要接應正在南方轉進的兀良合臺南路軍。西路軍已經撤走,如果東路軍也撤了,那麼兀良合臺南路軍只有13000多人,必然陷入宋軍合圍,極有可能全軍覆沒。忽必烈一直堅持到等到了南路軍,才率領全軍北撤。兀良合臺感恩於忽必烈的救命之恩,他的家族此後都是忽必烈一系的鐵桿粉絲。
(釣魚城之戰讓南宋躲過一劫)
忽必烈全師而還,還帶回了南路軍,這在這次不成功的攻宋戰爭中,是為數不多的亮點,忽必烈藉此在蒙古人中的威望更加高了。因此,勸進的人數越來越多,還沒等到進入草原,忽必烈就在開平召開了忽裡臺大會,登上了汗位。阿里不哥一看忽必烈這麼不講究,也拉著一干人馬在漠北稱汗。蒙古宗王各自站隊,蒙古帝國因此分裂。
在這個意義上看,蒙哥汗此次折損於釣魚城,是為忽必烈做了嫁衣。蒙哥汗千防萬防,最終還是沒防住。是否忽必烈做天子,也是天意不可違?
而知而行的歷史
前兩天剛看了個央視播的紀錄片,確實讓人很震撼。
釣魚城之戰
在公元1259年 ,蒙古號稱幾十萬人馬,圍攻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釣魚城,卻始終無法攻克,戰亂中連蒙古大汗蒙哥也陣亡在城下,守將王堅將軍可謂中華英雄。
之後忽必烈在漢臣擁護下建立元朝。直到南宋滅亡後,大勢已去,忽必烈又答應絕不傷害城中百姓,守將王立這才棄城投降,時間為公元1279年。棄城後,沒有一個人乞求憐憫,守城的32名(一說36名)將軍全部拔劍自刎,可謂忠烈千秋。
從1227年開始到1279年結束,四川、重慶軍民抗戰時間居然長達半個世紀,其中堅守釣魚城36年!
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寶座,穩定了蒙古政局,並積極策劃滅宋戰爭。蒙哥為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長子,曾與拔都等率兵遠征過歐、亞許多國家,以驍勇善戰著稱。1252年,蒙哥命其弟忽必烈率師平定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夾擊之勢。
1257年,蒙哥汗決定發動大規模的滅宋戰爭。蒙哥命忽必烈率軍攻鄂州(今武昌),塔察兒、李璮等攻兩淮,分宋兵力; 又命兀良合臺自雲南出兵,經廣西北上;蒙哥則自率蒙軍主力攻四川。蒙哥以四川作為戰略主攻方向,意欲發揮蒙古騎兵長於陸地野戰而短於水戰的特點,以主力奪取四川,然後順江東下,與諸路會師,直搗宋都臨安(今杭州)。
釣魚城之戰
1258年秋,蒙哥率軍4萬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軍及從各地徵調來的部隊, 蒙軍總數大大超過4萬之數。蒙軍相繼佔據劍門苦竹隘、長寧山城、蓬州運山城、閬州 大獲城、廣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蒙哥汗遣宋降人晉國寶至釣魚城招降,為宋合州守將王堅所殺。 宋開慶元年(1259年)二月二日,蒙哥汗率諸軍從雞爪灘渡過渠匯,進至石子山扎 營。三日,蒙哥親督諸軍戰於釣魚城下。七日,蒙軍攻一字城牆。一字城牆又叫橫城牆, 其作用在於阻礙城外敵軍運動,同時城內守軍又可通過外城牆運動至一字城牆拒敵,與外城牆形成夾角交叉攻擊點。釣魚城的城南、城北各築有一道一字城牆。九日,蒙軍猛 攻鎮西門,不克。這日,蒙古東道軍史天澤率部也到達釣魚城參戰。 三月,蒙軍攻東新門、奇勝門及鎮西門小堡,均失利。從四月三日起,大雷雨持續 了二十天。雨停後,蒙軍於西月二十二日重點進攻護國門。二十四日夜,蒙軍登上外城,與守城宋軍展開激戰。《元史·憲宗紀》稱“殺宋兵甚眾”,但蒙軍的攻勢終被宋軍打 退。五月,蒙軍屢攻釣魚城不克。蒙哥率軍入蜀以來,所經沿途各山城寨堡,多因南宋守將投降而輕易得手,尚未 碰上一場真正的硬仗。因此,至釣魚山後,蒙哥欲乘勢攻拔其城,雖久屯于堅 城之下,亦不願棄之而去。儘管蒙軍的攻城器具十分精備,奈何釣魚城地勢險峻,致使其不能發揮作用。
先鋒主帥戰死
釣魚城守軍在主將王堅及副將張珏的協力指揮下,擊退了蒙軍一次又 一次的進攻。千戶董文蔚奉蒙哥汗之命,率所部鄧州漢兵攻城,董文蔚激勵將士,挾雲梯,冒飛石,履崎嶇以登,直抵其城與宋軍苦戰,但因所部傷亡慘重,被迫退軍。其侄董士元請代叔父董文蔚攻城,率所部銳卒登城,與宋軍力戰良久,終因後援不繼,亦被迫撤還。然而驕橫自負的眾將領卻主張強攻堅城,反以術速忽裡之言為迂。蒙哥汗未採納術速忽裡的建議,決意繼續攻城。然而,面對釣魚堅城,素以機動靈活,兇猛剽悍著稱的 蒙古騎兵卻不能施其能。 六月,蒙古驍將汪德臣(原為金臣屬)率兵乘夜攻上外城馬軍寨,王堅率兵拒戰。 天將亮時,下起雨來,蒙軍攻城雲梯又被折斷,被迫撤退。蒙軍攻城5個月而不能下, 汪德臣遂單騎至釣魚城下,欲招降城中守軍,為城中射出的飛石擊中,汪德臣因重傷,不久死於縉雲山寺廟中。
蒙軍損失慘重
蒙哥聞知死訊,扼腕嘆息,如失左右手。汪德臣之死, 給蒙哥精神上以很大打擊,釣魚城久攻不下,使蒙哥不勝其忿。 蒙軍大舉攻蜀後,南宋對四川採取了大規模的救援行動,但增援釣魚城的宋軍為蒙軍所阻,始終未能進抵釣魚城下。儘管如此,被圍攻達數月之久的釣魚城依然物資充裕,守軍鬥志昂揚。一日,南宋守軍將重15公斤的鮮魚兩尾及蒸麵餅百餘張拋給城外蒙軍,並投書蒙軍,稱即使再守10年,蒙軍也無法攻下釣魚城。相形之下,城外蒙軍的境況就很糟了。蒙軍久屯于堅城之下,又值酷暑季節,蒙古人本來畏暑惡溼,加以水土不服, 導致軍中暑熱、瘧癘、霍亂等疾病流行,情況相當嚴重。據《馬可波羅遊記》和明萬曆 《合州志》等記載蒙哥汗被炮石擊中身負重傷,不久不治身亡。
戰爭影響
蒙哥汗在釣魚城下的敗亡,其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它導致蒙古這場滅宋戰爭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續20年之久。進攻四川的蒙軍被迫撤軍,護送蒙哥汗靈柩北還。率東路軍突破長江天險,包圍了鄂州的忽必烈,為與其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也不得不撤軍北返。從雲南經廣西北上的兀良合臺一軍,一路克捷,已經進至潭州(今長沙) 城下。由於蒙哥之死,該軍在忽必烈派來的一支部隊的接應下,也渡過長江北返。蒙古的南北兩支軍隊基本上是按預定計劃進軍的,只因西邊主攻戰場的失敗而功虧一簣。 其次,它使蒙軍的第三次西征行動停滯下來,緩解了蒙古勢力對歐、亞、非等國的 威脅。1252年,蒙哥汗遣其弟旭烈兀發動了第三次西征,先後攻佔今伊朗、伊拉克及敘 利亞等阿拉伯半島大片土地。正當旭烈兀準備向埃及進軍時,獲悉蒙哥死訊,旭烈兀遂留下少量軍隊繼續征戰,而自率大軍東還。結果蒙軍因寡不敵眾而被埃及軍隊打敗,蒙 軍始終未能打進非洲。蒙古的大規模擴張行動從此走向低潮。因此,釣魚城之戰的影響 已遠遠超越了中國範圍,它在世界史上也佔有重要的一頁。 其三,它為忽必烈執掌蒙古政權提供了契機,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義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傳統的政策。這種帶有濃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極不適應統治廣大中原漢地的需要。而忽必烈則是蒙古統治集團中少有的傾慕漢文化之士。蒙哥即汗位後,忽必烈受任掌理漠南漢地,他大力延攬漢族儒士,極力推行漢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但卻引起蒙哥汗及其保守臣僚的疑忌,忽必烈因而被罷了官,其推行的漢化政策也被迫取消。忽必烈登上大汗寶座後, 繼續推行其漢化政策,逐步改變蒙軍濫殺的政策,使中國南部的經濟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壞。
滴水之悟
對於釣魚城之戰的歷史和影響世人多有了解,筆者不需多做介紹。歷史上蒙軍幾乎已經拿下四川全境,卻為何非的拿下這座小城,筆者結合戰爭發生的背景,總結了以下原因。
背景和經過:
1235年,蒙元戰爭全面爆發。1257年,蒙軍兵分三路大舉攻宋,其中四川戰場即為西線戰場,也是三路戰場的主戰場,由蒙哥汗親自統兵。1358年,四萬蒙軍入川,川北川西淪陷,蒙軍駐紮閬中,蒙軍派遣招降釣魚城的晉國寶為守將殺死。1359年,蒙軍切斷釣魚城與重慶聯繫,圍困釣魚城。蒙哥重臣汪徳臣招降釣魚城被擊成重傷,不久死去。蒙軍圍困期間,損失慘重。1359年8月,蒙哥搭臺查看釣魚城情況被釣魚城宋軍擊傷,不久死去,蒙軍遂北還。忽必烈知道蒙哥死訊,率湖北蒙軍北還。
蒙軍非得攻下釣魚城有以下原因
1、地理位置上(眼中釘) 釣魚城是三江匯流之地,經涪、嘉、渠三江可通往川中、川北、川南、川東乃至通往長江中下游地區,是巴蜀交通咽喉,鎖鑰之地。得到釣魚城就得到戰爭主動權。
2、軍事上(決定因素) 釣魚城是一個軍事堡壘,在川渝地區是一支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蒙哥的戰略意圖是征服巴蜀後沿江而下攻打兩湖。如果蒙哥調走四川蒙軍主力,四川必然空虛,這會給釣魚城宋軍造成可乘之機,不僅剛打下的四川可能會丟掉,而且自己的後路也會被切掉。作為一位優秀的帝國統治者,必須瞻前顧後,這是他否定“繞過釣魚城”計劃的根本原因,從而決定了必須解決釣魚城問題,要麼打,要麼招降。證據就是蒙哥不像攻打其他地方那樣,對釣魚城是先招降,後攻打,因為他也知道可能不好打,但必須拿下釣魚城。
3、政治思想上 蒙古帝國的意圖是滅宋。作為強大的進攻者,當打下一個地方後必然要宣示自己的權威和正統性。如果全川都被拿下而唯獨剩下了釣魚城,勢必讓漢人內心存在一絲復宋的希望,同時也影響這這位征服者的權威。
4、戰鬥心理(導火索) 蒙哥作為帝國大汗和四川蒙軍最高統帥,其決策直接決定的軍團行動。蒙古大軍自成吉思汗時期便所向披靡,4萬強大的蒙軍足矣摧毀一切,何況這座小城。蒙軍可以輕易幹掉一座小城,雖然釣魚城不好打,但也可以派點部隊盯著,所以這並不是蒙哥對釣魚城動手的原因。真正促使蒙哥下令攻打的導火索是他的特使被釣魚城宋軍殺死,他的權威受到挑戰,而他的輕敵推動了他下攻擊命令的決心。當戰爭進行的時間遠超他的預期時,可想這位統帥的怒火。作為帝國統治者,他的權威又被大大的羞辱了,必然堅定了他打下釣魚城的決心。
5、蒙哥的位置 蒙哥作為蒙古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的地位其實並不十分穩當,這從他死後汗位的爭奪就可以看出。連一座小小的城都拿不下,其地位必然受到挑戰。
原創觀點,個人看法,僅共分享,謝謝!
蝶聞軼志
為了說明釣魚城為什麼難以攻克,我們先來研究一下,釣魚城的城防和一般城市的城防有什麼不同。
其一、防線。
一般城市的防線有兩道:城牆和護城河。為了加固這兩道防線,都是把護城河挖得儘量寬,儘量深;把城牆修得儘量厚,儘量高。不過,古代技術有限,要做到這點,並不是很容易的。
釣魚城的防線有三道:一是江水。釣魚城是三江匯合之處,江水形成一個U字形,把釣魚城三面包圍。二是外牆。外牆剛好修在江邊上。這道外牆,其實大部分是直插到江裡的懸崖峭壁,只有一小部分地方,是人工挖土石填起來的。而且因為是就山挖山,填起來非常容易,也填得非常高。三是內牆。除了外牆外,釣魚城還有一道內牆,這座內牆的高度,約莫等於一般城市的城牆高度。
這樣一對比,我們就發現,世上的城市根本就找不到比釣魚城更好的城防了。
其二、糧草。
一般城市裡都儲存有糧草,引用的水主要來自於井水。不過,儲存的糧草畢竟有限,只要外面的攻城軍隊一直圍攻下去,就算圍而不攻,城中的糧草也有耗盡的那一天。井水也很容易被汙染,因為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同時,也可能瘟疫流行。這樣,井水勢必被汙染。一旦井水被汙染,就不能引用,引用反而造成流行疾病傳播得更快。
釣魚城上的糧草,一方面來自於城外稻田的出產,這一點,和其它城市差不多。但是,釣魚城裡面卻又有糧食的自生能力。一是山上有土地,可以種莊稼。二是城中有大小兩個天池,有泉眼往天池裡進水。天池裡面出產魚,可供食用。飲水問題上,因為有天池,有活水,因此更不成問題。
其三、武器。
一般城市的武器主要有箭簇、石炮以及滾木。箭簇是鐵製品,儲存再多,射完就沒了。最多等敵人撤退的時候,冒死跑出城收集一點回來。但是這都很危險,收集的可能性很小。石炮和滾木也是預先收集,打完就沒了。
釣魚城的武器,箭簇和一般城市差不多。但是石炮和滾木則可以源源不斷地採集。山上有的是石頭和木頭。就算滾木有限,石炮也是應有盡有。
我們再來研究一下,進攻釣魚城為什麼比進攻一般城市要難?
古代攻城的辦法,不外這幾樣:一是用雲梯攀上城牆,二是用拋石機把城牆轟塌,三是挖地道進城,四是從上游放水淹沒城市,五是圍而不攻讓其坐以待斃
然而,這幾招在釣魚城面前都不管用。用雲梯攻城,因為釣魚城的城牆很高,根本就沒有那麼長的雲梯,夠不著。所以這一招不管用。拋石機也不行,沒有任何拋石機可以飛過江,飛到對面山上。釣魚城下面也很少有操作面,無法安放拋石機。挖地道,那得沒有護城河,而且城下是沙土之類,不能是石頭。放水淹城對處於山上的釣魚城也沒用。至於圍而不攻,前面已經說了,完全不可靠。
有人可能會說,可以放火燒山。但是,釣魚城早有防範,再加上隔著兩道城牆,火根本燒不進裡面去(古代的房屋,只要有風火牆,就很難燒起來,何況是城牆)。
由此可見,釣魚城的確是很難攻破的。而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最終在釣魚城面前折戟沉沙,也是必然。
國學小陳
南宋弱,蒙古強,這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多數人心中的一個印象。南宋積弊多年,即便是出現了多位良將,也很難挽回頹敗。蒙古縱橫歐亞,從成吉思汗開始,鮮有敗績,戰線推至歐洲,幾乎沒有遇到對手。
但蒙古卻在南宋四川釣魚城這裡毫無辦法,足足花了44年才將城池攻下來,那為什麼蒙古為什麼對釣魚城久攻不下,又為何一定要拿下釣魚城呢?
蒙古為什麼對釣魚城久攻不下
蒙古剛開始攻打釣魚城的時候,守城的將軍叫餘玠。這個人很有軍事才能,餘玠利用釣魚城險峻的地勢,建造了一套堅固的防禦體系,使得釣魚城固若金湯,易守難攻。蒙古軍隊的鐵騎再怎麼厲害,也拿釣魚城毫無辦法,雙方僵持了近16年之久。
蒙古又為何一定要拿下釣魚城呢
後來,蒙古的大漢蒙哥即位,新官上任三把火,蒙哥一聽這種情況,就一定要拿下釣魚城,他想靠攻下釣魚城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蒙哥後來把釣魚城圍了個水洩不通,但沒想到圍攻了幾個月,釣魚城絲毫不見缺糧的跡象。反倒是蒙軍因正值夏季,軍隊中爆發很多傳染病,導致很多士兵死亡。蒙古軍隊不得不撤軍,在返回的途中,蒙哥自己也因病身亡了。
蒙哥死後,忽必烈即位。他用了20多年的時間都滅了南宋,釣魚城也沒被拿下。最終還是釣魚城的守將自願放棄抵抗,才使得蒙古軍隊得以進入城內。因為國家都滅亡了,再怎麼守城也無濟於補。
蒙古軍隊進入釣魚城,足足用了44年時間!
關河南望
1.蒙古軍意氣用事,蒙哥汗不允許在強大的蒙古大軍面前有頑強的反抗力量存在。
作為遊牧民族,蒙古非常強悍,在古代的時候與我們漢族發起了不少的戰爭。說起他們為什麼非要打下釣魚城,就要找一下他們民族的征服者性格。當時,蒙古軍隊非常勇猛,他們一路的南下,勢如破竹。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了大宋的天府之國,開始圍攻釣魚城。相信此時,他們還不知道攻釣魚城任務的艱鉅性!這時也還沒有產生非攻不可的念頭。
但,釣魚城裡的軍民同仇敵愾,誓死不要蒙古軍佔領自己的領土。為了保衛自己的家鄉,他們奮起作戰,早🈶了視死如歸的態度與和與城池共存亡的決心!蒙哥汗先派遣宋朝投降過來的人晉國寶到釣魚城招城內軍民開門投降,被宋合州守將王堅斬殺,以表示寧死不屈的堅強決心。蒙哥汗是傲嬌與不可一世的!他非常的生氣,就決定用武力來解決這座城池。並且志在必得,這個時候才萌發了非攻不可的念頭。
2.後來蒙哥汗怕丟面子。
釣魚城守軍團結一致,在主將王堅及副將張珏的協力指揮下,擊退了兇猛的蒙軍一次又 一次的進攻。釣魚城易守難攻,蒙古攻打了很久都沒有攻打下來,且城內有源源不斷的資源來補給他們。這時,蒙古軍處於兩難境地,自知攻不下來,撤去又覺得丟了面子。
於是蒙古的軍營中有人出謀劃策,還是先繞開這座城市,佔了其它地方回頭再來攻這座城。但蒙哥汗就是不信邪,非要攻打釣魚城。他甚至親自帶領著手下的諸多兵力,對釣魚城進行了長時間的圍攻,發起了很多次的戰爭,都是被宋軍給一一擊破,到了最後也是沒有攻打下來這個釣魚城。這個時間是爭面子給忽必烈看吧?人,都🈶虛榮心,蒙哥汗也不例外!3.與蒙古族較真的性格有關。
釣魚城久攻不下,蒙古軍開始軍心不穩。宋軍是正義戰爭,是保家衛國的行為,士氣高漲,信心滿滿,根本不急不慌。後來,蒙古的軍隊開始對環境不適應了,出現了明顯的水土不服的現象,疾病橫行,戰力大減。但,依然不肯放棄,這是較真的民族!4.在當時,釣魚城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位於南宋西面,佔🈶此城後,就能順水而下,南宋背後的屏障就清除了!這也是非攻不可的原因之一。據明萬曆 《合州志》等記載,蒙哥汗被炮石擊中身負重傷,不久不治身亡。至此攻打釣魚城的行動,才結束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蒙古對南宋的戰爭構想是,先取四川,然後順江而下,攻取江南。南宋也知道長江上游重要性,所以一個四川,一個湖北襄陽必須經理好。
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兩淮抗蒙戰爭中戰績頗著的餘玠入蜀主政,以扭轉四川的頹勢,鞏固上流。餘玠在四川採取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 軍事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創建了山城防禦體系。 即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選擇險峻的山隘築城結寨,星羅棋佈,互為聲援,構成一完整的戰略防禦體系。釣魚城即是這一山城防禦體系的核心和最為堅固的堡壘。
釣魚城坐落在今重慶市合川區城東5公里的釣魚山上,其山突兀聳立,相對高度約 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水,地勢十分險要。這 裡有山水之險,也有交通之便,經水路及陸上道,可通達四川各地。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期間(1239—1240年),命甘閏初築釣魚城。
1258年,蒙哥大汗率主力入四川,攻佔許多地方,釣魚城卻巍然屹立,成為阻擊蒙古軍的堅強堡壘。並死於釣魚城下,蒙古諸王為了汗位,互相征伐。南宋得以喘息。
1268年元世祖發起元滅宋之戰,首先派劉整與阿術率軍攻打襄陽,史稱襄樊之戰。1274年元軍攻下襄陽,宋將呂文煥投降,隨後中書丞相史天澤和樞密院使伯顏率軍順漢水南下長江,目標建康。1275年降將呂文煥率元水陸聯軍於蕪湖擊潰賈似道的南宋水軍,史稱丁家洲之戰。隔年元軍攻陷臨安(今浙江杭州),謝太后與宋恭帝投降元軍。然而陸秀夫等擁立7歲的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張世傑與陳宜中等大臣持續在江西、福建與廣東等地抗元。元軍陸續攻下華南各地,1278年南宋朝廷退至廣東崖山。隔年3月,張弘範在崖山海戰攻滅南宋海軍,陸秀夫挾持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亡。
釣魚城是四川防禦的一個重要支點。蒙滅宋,也用過大迂迴策略,因氣候原因,失敗。無論蒙古攻取湖北還是四川,南宋都要亡。襄陽和釣魚臺是四川和湖北古代冷兵器時代重要的城市防禦工事。
小貓打卡古蹟
13世紀是屬於蒙古人的世紀,也是一個令世界恐懼顫慄的世紀。
從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開始,蒙古大軍不斷對外擴張,橫掃中亞、西亞以及東歐,所到之處毀滅一切,以殺戮為樂,忠實踐行成吉思汗的人生價值觀:“戰勝敵人,奪其所有,使其親人流淚,納其妻女才是人生之最樂。”面對呼嘯而來的“黃禍”,歐洲人驚恐地認為,這是上帝的懲罰之鞭--不然怎麼會如此瘋狂且勢不可擋?
1259年夏天,在中國西南四川盆地嘉陵江流域的一個山城要塞,“上帝之鞭”卻意外地折斷了。一年前,蒙古大軍分三路準備滅亡南宋,蒙哥大汗親率主力攻擊四川,一路所向披靡,次年卻在合川釣魚城久攻不克,蒙哥身亡。
對於蒙哥死因,史學界至今尚無定論。《元史》等記載為病死,酷暑季節,軍中痢疾流行,蒙哥染病而亡;另有一些史料認為,系被釣魚城守軍炮矢擊中,傷重不治而亡。
鑑於蒙哥大汗親自攻城的可能性較小,而且在冷兵器時期,遠距離被冷槍冷炮擊中的概率也很低,蒙哥死於“酷暑+疾病”的可能性大一些。位於嘉陵江上游的合川釣魚城距下游重慶僅60多公里,氣候跟著名“火爐”重慶差多不。
重慶30度以上暑熱天氣平均70天以上,盛夏40度以上極端高溫天氣持續近1月,戶外地表溫度超過60度,摔一跤可能就是“三級燙傷”,“非洲留學生哭著要回非洲避暑”是重慶媒體每年必報的“老梗”。蒙哥進攻恰好是重慶最熱的七八月份,釣魚城又位於三江交匯處,水汽多,溼度大,高溫加高溼,從早到晚“蒸桑拿”,對於北方遊牧民族而言,這絕對是致命的。
蒙哥意外身亡,不僅使南宋國祚又延續了20年,而且改變了世界歷史。為爭奪汗位,蒙古西征大軍匆忙從歐、亞各地撤軍,歐洲各國以及阿拉伯世界得以躲過覆滅危機,釣魚城因此被稱為“上帝折鞭處”“東方麥加城”。
此後二十餘年,釣魚城如同滾滾歷史大潮中的中流砥柱,任憑蒙古軍隊長期圍困、持續攻擊,我自巋然不動,創造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蹟。直到1279年南宋滅亡後,釣魚城守軍以不可殺城中一人為條件與蒙古軍隊談判,才終止了抵抗,釣魚城落下歷史帷幕。
四川是南宋支持戰爭的財力、物力供應基地,戰略地位相當重要,蒙古軍一旦奪佔四川,即可出三峽,順流東下,直逼江東,徑取臨安,因此蒙古統治者對這塊風水寶地早已虎視眈眈。
南宋寶祐五年(1257年)秋,雄心勃勃的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急於想建立超過父祖的功業,實現四海一統的夢想,不顧諸王大臣們的諫阻,決心對南宋發起全面進攻。他吸取窩闊臺汗全線進攻,兵力分散,難以突破長江防禦的教訓,決定把戰略突破口放在四川。計劃兵分三路,西路主力攻四川,南北兩路分取潭州(今湖南長沙)、鄂州(今湖北武昌舊城)。企圖先佔四川,再取荊湖,三路大軍會師後,順江東下,奪取臨安。
在戰爭準備大體就緒之後,蒙哥即於寶祐六年(1258年)二月頒詔天下,徵諸道兵,屯聚於六盤山。以滅亡南宋政權為目標的步調統一的大進軍,就此拉開了戰幕。
七月,蒙哥親率西路主力四萬人,號稱十萬,從六盤山出發,入隴州(今陝西隴縣),經寶雞,入大散關,然後分道沿嘉陵江、渠江、涪江南下,於是年底進抵合州(今重慶合川),把攻擊矛頭直指南宋的四川軍政大本營——重慶。這時,四川數十座山城,或降或陷,或圍或困,能夠擔負起屏障重慶、支撐四川戰局重任的,只有重慶北面七十公里的合州州治釣魚城(今重慶合川東)了。
釣魚城位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交匯之衝,下可控扼三江展開的扇形地區,背依華鎣山脈,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既可阻止南下的蒙古鐵騎長驅直入,以蔽重慶,又可連接諸江,組成一道封鎖開達、夔峽之路的防線。
此時,擔負釣魚城防禦任務的守將名叫王堅。王堅原是南宋名將孟珙的部下,孟珙任四川宣撫使時,他隨孟珙一起來到四川。入蜀後,王堅參加了四川制置使餘玠指揮的北伐漢中之役,因戰功卓著被任命為興元都統兼知合州。
王堅知合州以後,進一步加強釣魚城的防禦。他發動軍民修固城牆,開池鑿井,並在釣魚山的南、北兩面各築了一道“一字城”,延伸至江邊,以攔截來敵於城牆和江流之外;與此同時,王堅率領城中軍民,春季出屯耕耘,秋季收糧運薪,收穫儲備了大量糧草物資。經過一番努力,釣魚城城堅、糧豐、水足,佈置得當,具備了長期堅守、獨立作戰的良好條件。
開慶元年(1259年)正月,蒙哥汗駐蹕青居山(今四川南充南),歡度新年,並召開前線軍事會議,商討下一步的進軍方案。
大臣術速忽裡進言說:“重慶以釣魚城為藩屏,此處地勢險要,宋人依險為固,若死守抗擊我師,則不易攻破。不如用降人為嚮導,繞道東下,出荊楚,與鄂州渡江諸軍會合,如此則東南之事一舉可定。”諸將恃強好勝,邀功心切,加之一路東伐勢如破竹,未遇大礙,都沒有把小小的釣魚城放在眼中,認為“攻城則功在頃刻”,因此紛紛指責術速忽裡見解迂腐,要求蒙哥出兵攻打釣魚城。
蒙哥思量再三,也認為拿下釣魚城,則攻取重慶易如反掌。如此全取川蜀,再揮師東進就無後顧之憂了。主意拿定後,深諳“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蒙哥並未急於出兵,而是派了一個叫晉國寶的南宋降官前去勸降守將王堅。
晉國寶到了釣魚城,勸降未成,反而被王堅罵了個狗血噴頭。在返回途中又被王堅派人捉了回去,押赴閱武場處決了。釣魚城軍民看到這個變節漢奸的可恥下場,人心為之大快,抗蒙情緒日益高漲。晉國寶被殺事件大大激怒了蒙哥。他明白該是用武力說話的時候了,於是合諸道兵進圍合州,直抵釣魚城下。
蒙哥首先作了切斷釣魚城與外界的聯繫,堵絕荊蜀通道的部署。一方面,他派親王末哥(蒙哥異母弟)率軍攻打渠州禮義山城(今四川渠縣東北),曳剌禿魯雄率軍攻打巴州平梁山城(今四川巴中西),以切斷釣魚城與渠江流域諸城的聯繫,陷釣魚城於孤懸之中。另一方面,蒙哥又命令紐璘率一部兵力向重慶下游江面進攻,在涪州的藺市(今重慶涪陵西)造浮樑,以阻長江下游宋軍增援,造成“蜀道梗絕”的態勢。
蒙哥在部署停當後,便於這年二月帶著精心準備的攻城器具,率軍從釣魚城東北的雞爪灘渡過渠江,在城東南的石子山紮下營寨,準備攻城。
二月七日,蒙哥督師釣魚城下,指揮蒙古軍從東面向東新門與護國門之間的一字城發起了猛烈攻擊。城上的宋軍早有準備,箭矢、石塊雨點般傾瀉下來,蒙古軍屢次發起衝鋒,都未能奏效,傷亡者極多,蒙哥只得下令停止進攻。九日,蒙古軍轉攻鎮西門,再次受挫。
兩戰的失利,給蒙哥當並頭潑了盆冷水,使他清醒了許多。他開始意識到,釣魚城將是塊難啃的骨頭,一味靠單向強攻、死打硬拼是很難成功的,於是他開始考慮變換戰術。
對付一座孤城,蒙哥自然想到了一個“困”字,到手的肥肉,又何必急於吞下呢?於是,蒙哥命令部隊原地休整,一連一個月沒有發動攻勢。其間城中宋兵每日站在城頭上聲詬罵,蒙哥絲毫不予理會。
一個月後,蒙哥推想城內糧草大概已所剩無幾,認為是重新發動攻擊的時候了,就選拔勇敢的士卒組成敢死隊,準備再次攻城。蒙哥吸取了前兩次失利的教訓,決定採取“環攻”的戰術,同時從東、北、西三面向釣魚城發動強攻。
三月,蒙古軍兵分三路,分頭攻打東新門、奇勝門和鎮西門。蒙哥命令各路人馬在陣前架起石炮,以配合攻城。在飛石的掩護下,敢死隊隊員們肩扛雲梯,手執刀盾,喊殺著向城下衝去。許多人在衝鋒途中就被城上射來的箭矢、飛石擊中倒下,也有不少人被射程不夠的己方石炮所誤傷。不多時,釣魚城下的江岸上已遍佈蒙古兵的屍體。
但蒙古軍的攻勢並未因此而有所減弱。他們踩著同伴的屍體,繼續奮勇前衝。一頓飯工夫,已有成群的蒙古兵冒死衝到城牆下,用盾牌護住身體,開始向城牆上架設雲梯。當蒙古兵不顧一切地把雲梯支好後,卻發現了一件悲慘的事情。原來釣魚城依山而建,城邑高厚,雲梯搭上雲,距城頭還差了一大截子,蒙古兵登時傻了眼,洩了氣。
城上宋軍則在王堅等人的指揮下,乘機用鉤槍鉤翻雲梯,又不斷髮射利箭、檑石,對城下蒙古兵予以痛擊。只聽慘叫聲從城牆下不斷傳出,撕心裂肺,此起彼伏。幾個時辰過後,城牆下已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三路蒙古軍攻了大半天,不是因傷亡慘重而苦戰不前,就是因後軍不繼而被迫退回。蒙哥發動的第二次攻勢又以慘敗而結束。
進入四月後,蒙哥又捲土重來,採用“夜襲”的戰法,乘著夜色曾一度攻入外城。形勢危急時刻,王堅、張珏及時率援軍趕到,開城出擊,經過奮戰,終於把蒙古軍趕出了外城。此後,風雲驟變,連續下了二十天的大雷雨,惡劣的氣候條件使得蒙古軍攻勢頓減。釣魚城中的宋軍則在王堅的指揮下,夜晚不斷出城“斫營”,襲擾敵人,使得蒙古軍士氣大為低落。
釣魚城經過數月的堅守,給了南宋軍民以很大的鼓舞。宋理宗趙昀以王堅忠節,守城拒敵,萬折不回,可為列城之倡,特命優加旌賞。為了確保長江上游地區的安全,他讓四川制置副使兼湖北安撫使呂文德率軍逆江而上,增援四川戰區。呂文德進抵涪州,經力戰沖垮江上浮樑,突破蒙古軍的封鎖,於六月初到達重慶。然後又率戰艦千餘隻,逆嘉陵江而上,增援釣魚城。蒙古大將史天澤軍分兩翼,順流縱擊,在槽山(在今重慶合川境內)大敗呂文德軍。呂文德入援釣魚城不成,只得領兵退守重慶。
這時,蒙古軍圍攻釣魚城已有五個月,仍不能攻下,而巴蜀炎熱的夏天已經來臨。這一年的夏天奇熱無比,又逢天旱,田裡的禾苗全都枯死了。蒙古軍長期征戰,加上水土不服,疫病開始在軍中蔓延,病死了不少人,其部隊的戰鬥力大為減弱。
這時內心最焦急的恐怕就是蒙哥了。這位雄心勃勃的蒙古大汗,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儘快拿下釣魚城,以扭轉不利的局勢。因此他派前鋒大將汪德臣去城下對王堅進行招降。汪德臣多次前往,均被王堅嚴詞拒絕,不由得惱羞成怒,發誓說:“我大軍旌旗所向,無不披靡,獨此旅拒。捐軀圖報,正其時也。”於是他挑選銳卒乘夜進攻外城馬軍寨。王堅率兵進行反擊,兩軍一直相持到天亮。
第二天,汪德臣又來陣前勸降,大聲喊話說:“王堅,我來是給你們指條活路的,趕快投降吧!”話音剛落,城上忽然飛來一塊巨石,不偏不倚,正把汪德臣打下馬來。汪德臣受重傷被抬下,送往重慶北碚的縉雲山寺溫泉養傷,不久便一命嗚呼了。
汪德臣的死訊傳來,蒙哥扼腕嘆息不止,直呼失去了左右手,蒙古軍的銳氣也因此大受挫折。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釣魚城內糧草仍舊豐足,城內軍民士氣高漲,鬥志旺盛。為了顯示城內的儲備和必守的信念,王堅命宋軍發炮,向城外拋擲了三十斤重的鮮魚兩尾和數以百計的蒸麵餅,並在城上喊話說:“爾等北兵可烹鮮魚、吃麵餅,我們再守上十年,你們也攻不下來。”
蒙哥氣得吹須瞪眼,但卻無力強攻取勝。他又不甘心棄城撤軍,只好加強對釣魚城的封鎖和監視,以待有利時機。為了觀察釣魚城內的情況,蒙哥命人在西門外建築瞭望臺,並親自到城下督視。當蒙古兵爬上瞭望臺向城內窺探時,城上宋軍瞅準時機,發射飛石,把探望的蒙古兵打下來摔死。
蒙古軍在此期間,傷亡甚眾。蒙哥也不幸在一次督戰中被飛石打中,身負重傷,蒙古軍被迫從釣魚城撤退。不久,蒙哥在撤退到金劍山溫塘峽(今重慶北溫泉)時因傷勢過重而死去(關於蒙哥的死因有多種說法,一說因病,一說中箭,還有的說中飛石受傷而死;死的地點也有所不同,一說在釣魚城下,一說在壁山西溫泉,也有說在北碚北溫泉)。進攻四川的蒙古軍隨即在史天澤等大臣的率領下,運著蒙哥的靈柩奉喪北歸。
九月,南宋朝廷宣佈合州圍解,擢升王堅為寧遠節度使。十月,宋理宗又詔諭四川守臣“恤軍勞民,庶底興復”。至此,釣魚城之戰宣告結束。
釣魚城之戰在中國戰爭史上,創造了以山城設防擊敗蒙古軍鐵騎的奇蹟。此役的勝利,使蒙古軍會師鄂州、順江東下滅亡南宋的戰略計劃徹底宣告破產,從而使南宋王朝暫時免遭滅國之禍,又延續了二十年。
青史流煙
要看從哪個角度來看。如果是為了拿下整個四川,徹底解決南宋的力量,必須要拿下釣魚城這個南宋的軍事和精神堡壘。而如果為了拿下重慶,則不必非要拿下釣魚城,繞路直奔重慶即可。當時元軍打釣魚城也有一根筋的因素,從歐至亞戰無敵手,在釣魚城卻遇上阻擊,憋了一鼓氣,非要打下來,沒想到打了三十多年。
艾迪特
宋朝是一個悲催的時代,它在三百多年的分裂史中不斷的和少數民族政權相對抗,始終沒有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反而成為了漢人文明沉淪的低谷時期。那從遼國到金,從金國到蒙元,一次次的入侵與殺戮給古漢人文明帶來了沉重的災難,那為什麼當年蒙古軍隊非要打下釣魚城?
釣魚城之戰是宋朝時期中國軍民最後的底氣。
南宋自宋高宗殺死岳父之後便失去了北伐的真正力量,只能夠在淮河一帶佈置防線,但是淮河的水再深也擋不住蒙古人的鐵騎,蒙古人從打敗金國之後就把矛盾放到了南宋身上。因為南宋成為了蒙古人統一天下的最大阻礙,不消滅南宋的話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開始的時候,蒙古人準備從淮河一線進攻南宋,但是淮河一線經過許多名將的打造已經成為了一個銅牆鐵壁。在遭到許多次失敗之後,蒙古人放棄了對淮河一線的進攻,準備從四川進行戰略性大迂迴。成都本來號稱天府,但是因為內部漢奸的出賣使得整個四川盆地都淪陷了。只剩下成都東部的一些孤城,就是現在的重慶合川一帶。
而重慶則是以釣魚城為中心營造的金湯城池。蒙古人的先鋒多次進攻都是無功而返,到最後就是用人命開始填釣魚城這個坑了。但是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死在釣魚城之下的蒙古人以數萬計,整個淮河戰場都是死人一片,但是死的人數還是沒有超過釣魚城這個地方的人。
所以說釣魚城這個地方成為了蒙古人心中的惡夢。它是蒙古人無法解決的難題,從底層士兵到蒙古皇帝都為此傷透了腦筋,連後來的蒙古大汗都死在了哪裡,那就是蒙古著名的黃金子孫蒙哥,這次戰役在一定程度上被南宋君臣當成了反攻北方,收復開封發前奏,可惜的是南宋君臣沒有抓住這次機會,反而把反攻的機會當成了議和的首選,賈似道誤國把南宋推向了滅亡,但是釣魚城這個地方卻被蒙古士兵和廣大少數民族勇士當成了南宋最後的底氣。
為了統一天下必須打破四川防線的最後一道屏障。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統一夢,那是從秦始皇時代就開始的底蘊。
到了宋朝時期,這個夢想已經不單單屬於漢人集團了,它由一個狹義的統一理論推廣到了廣義的統一夢想,不僅僅是由漢人來實現,還可以由其他民族來實現,包括蒙古族。
當時的大蒙古帝國就是這樣,她已經從相約攻打金國的事情中看到南方漢人的懦弱,覺得漢人已經失去了當年的血氣之勇,但是統一這種大事情無論生活在那個時代都是需要人去做的,而身為漢文化圈內的蒙古遊牧民族認為自己是最強者就應該承擔氣責任起來,而進攻軍事重鎮釣魚城就是這次統一大業的重要一步。
誰都沒有錯,錯的是那個時代沒有給漢人時間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