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富察皇后怎麼死的?

一米一粥皆生活


富察皇后,也稱孝賢純皇后,享年37歲,乾隆原配嫡妻,也是乾隆一生最愛的女子。

富察皇后出身滿洲鑲黃旗,鑲黃旗為滿洲上三旗中的首旗,有皇帝親統,地位尊崇,富察氏出身於累世高官的家族,出身高貴,性格婉約恭儉,姿容美麗優雅,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名門貴女。


雍正五年,在一次選秀中,16歲的富察氏被雍正皇帝選中,賜婚於早已密定為皇儲的四皇子弘曆為嫡福晉,同年七月,富察氏和皇四子弘曆大婚,婚後夫妻鶼鰈情深,富察氏深得弘曆喜愛。富察氏一生與乾隆皇帝生有二子二女,雍正六年,即成婚後第二年生下弘曆長女,雍正八年生下次子永璉,雍正九年生下弘曆第三女,乾隆十一年,生下皇七子永琮。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病逝,乾隆即位,在雍正皇帝病逝當天,富察氏被冊立為皇后,在乾隆二年十二月,舉行冊封禮,從子嗣和封后之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后的寵愛可見非常。

富察皇后身居中宮之位,又深的皇帝喜愛,與太后更是相處融洽,將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按理來說一生該是幸福圓滿的,可是人活在世上,就逃不過天災人禍,避不開生老病死。富察皇后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她與乾隆生有二子,卻都在年幼時夭折。

她一生有二子,剛出生便被密定為繼承人,可惜,二子皆夭折。次子永璉出生後,乾隆喜愛非常,在年僅26歲那年,便密定永璉為太子。乾隆三年,年僅九歲的永璉染病去世,帝后悲痛,乾隆罷朝五日。

下諭旨:"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是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注行。"

按皇太子之禮隆重舉喪,諡號端慧。

富察皇后喪子幾年後,在乾隆十一年,又誕下皇七子永琮,永琮出生便被當成繼承人看待,沒想到第二年因為出痘於臘月29日身亡,未滿兩歲,接二連三的喪子之痛使得富察皇后悲悼成疾。

富察皇后憂思甚重,偶然夢見仙人,告訴乾隆病好後想登泰山還願。乾隆十三年正月,皇帝恭奉皇太后東巡,富察皇后陪同,拜孔廟,登泰山。三月初,在要回程途時,富察皇后在濟南一病不起,乾隆決定在濟南停頓修養,富察皇后不願因為自己耽誤乾隆要處理的家國大事,催促乾隆回京,三月初八隊伍啟程,三月十一日晚,富察皇后在山東德州與世長辭,未來得及回到京城。

富察皇后病逝後,喪妻喪子的乾隆悲痛萬分,更是在籌辦皇后葬禮的過程中遷怒懲戒諸多大臣,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病逝這一年,清朝官場遭遇了一場大風暴。

乾隆一生寫了許多詩詞,寫給富察皇后的上百首是最好最動人的。作為一個痛失所愛的普通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那上百首詩詞記錄著乾隆對富察皇后的愛與思念。

富察皇后一生對乾隆影響深遠,在她病逝後,乾隆皇帝性情大變,不負當初“君使臣以禮”,乾隆餘生中一直思念著她。


閒話茶館


富察氏孝賢純皇后,滿洲鑲黃旗

生於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薨逝於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

寶親王嫡福晉→皇后

葬於清東陵裕陵

乾隆帝的結髮妻子,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傅恆的姐姐,清朝唯一一位富察氏皇后。與乾隆帝少年時成婚,她姿容窈窕,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飾珠玉。並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使得乾隆對她“每加敬服,鍾愛異常”。

史料記載《清列朝後妃傳稿》

雍正五年(1727),16歲的富察氏被雍正帝選中。雍將這位名門之女指配給未來皇儲皇四子弘曆為嫡福晉。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己丑(即雍正帝去世當日),奉懿旨冊為皇后。

乾隆帝即位後,立她為中宮皇后,於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舉行了冊立禮。

富察氏是一個賢良淑德的女人,嫁入皇家後,就是一個心繫天下蒼生的好皇后,對長輩孝順有加,對後宮也管理得很好,性子溫和,生性節儉,根據《清史稿》中的記載她身居皇后,卻不喜歡奢靡,不用金銀珠寶,只佩戴絨花,效仿祖制,憶苦思甜,以身作則幾年如一日,還號召後宮也效仿祖制,為乾隆省了不少開銷用度,可以不用操心後宮的事,專心在朝堂上處理國家大事,可惜這麼好的皇后,命運多舛卻早早地就被上天收去了生命。在電視劇《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是被嫻妃和純妃設計殺了兒子,自盡而死的,但歷史上卻不是這樣的。

史書記載,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乾隆恭奉皇太后東巡,皇后隨駕出巡。謁孔廟、登泰山。二月二十四日,東巡隊伍來到山東曲阜,遊覽了著名的孔廟。第二天,在孔廟舉行了盛大的釋奠典禮,這一天還謁了孔林。二月二十九日,他們還登上了東嶽泰山。三月初四日,到濟南遊覽趵突泉。三月初六日這天,他們遊覽了歷下亭。三月初七日,再一次遊覽趵突泉。三月初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迴鑾,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三月十一日,棄車登舟,沿運河從水路回京,當晚亥時,孝賢皇后就病死於船上,年僅37歲。三月初,富察氏於濟南一病不起。皇帝聞訊,立即決定停止按程趕路,就近在濟南府駐蹕,以便皇后調養。皇后不願因自己而貽誤皇帝的國家重務,故一再促請皇帝旋轡北還。皇帝沉吟良久,命三月初八日迴鑾。由於本體弱加之舟車勞頓,加重病情,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富察氏撒手人寰。

在當時的年代,雖然醫療條件沒有現在發達,但寒症也並不是什麼不治之症,更何況太醫醫術高明,不應該拿小小的寒症都沒辦法啊。退一步說,就算富察皇后喪命,是這場寒症導致的,當年東巡時,皇太后也去了,為什麼皇太后一個老人家都沒事,她卻病得這麼嚴重,甚至丟掉了性命呢?

原來,富察皇后本來身體就非常虛弱,所以才這麼容易染上風寒,染上後還不容易好,其實按照她的身體,本來也活不了幾年了,風寒只是加速她死亡的催化劑而已。

那麼是什麼給只有三十七歲的富察氏帶來了這麼嚴重的創傷呢?其中最重要的應該就是生育問題。富察氏一生一共給乾隆生了四個孩子,其中前三個都是她在十六歲到二十歲時誕下的,三年半的時間裡,年紀輕輕的她就在鬼門關闖了三次,生下這三個孩子讓她元氣大傷,直到將近十五年後,才能懷上了第四個孩子,也就是永琮。接連失去了三個孩子,更讓她的精神受到了重創,一度崩潰,這個時候她的身體就已經像風中的燭火一樣脆弱了。長女是富察氏和乾隆的第一個愛情結晶,初為人母的富察氏很是欣喜,但次年的十二月,孩子就夭折了,給了她沉重的第一擊;次子永璉,是他們的嫡長子,據說"聰明貴重,器宇不凡",夫妻兩人對他寵愛非凡,乾隆要把他立為儲君,連詔書都寫好了,可命運再一次狠狠地給了富察氏第二擊,這個孩子只活了九年,也病死了。痛心之餘,乾隆把詔書公之於眾,追封永璉為太子,以太子的標準厚葬,甚至為他輟朝五日。

乾隆十一年,皇后生下次子永琮,因為是嫡子,太后和乾隆都非常疼愛這個孩子,對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這個孩子同樣重蹈了哥哥的覆轍,一年多後,永琮出痘而亡。這是命運給她的第三次沉重打擊。

生了四個孩子,夭折三個,只剩下了一個公主,富察氏在頻繁生子傷了身子的情況下,又頻繁地痛失愛子,傷其根本,從此富察氏再也沒有誕下一子。

乾隆帶富察氏東巡散心,本意是為了舒緩她的喪子之痛,沒想到旅途舟車勞頓,再加上氣候不好,本就千瘡百孔的身體經受不住,富察氏便一病不起,與世長辭了。乾隆深為哀慟,為其親定諡號“孝賢”,作《述悲賦》悼之。乾隆十七年(1752年),葬於勝水峪裕陵地宮。後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諡,全諡“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聖純皇后”。





剎那紅塵


孝賢皇后富察氏朝服像

名門閨秀,鶼鰈情深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十二,富察氏出生於一戶名門世家,其父是察哈爾總管富察.李榮保。她的家族最早可追溯到後金時期,富察.旺吉努率部落歸順努爾哈赤,從此成為對清朝開基立業有大功的豪門世家。曾祖富察.哈什屯(太宗、世祖兩朝重臣)、祖父富察.米思翰(康熙朝巨擘)、伯父富察.馬齊、富察.馬武(一文一武,康雍兩朝寵臣)都是在清史當中赫赫有名之人。


正因祖輩的累世功勞,所以富察氏這一支才被劃分到由皇帝親管的鑲黃旗(上三旗首旗)當中,得到的待遇令人豔羨無比。

1727年(雍正五年),經雍正帝親自做主,將時年僅16歲的富察氏於七月十八指婚給皇四子弘曆為嫡福晉。與我們當代所不同,古代兩個人成婚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況是等級森嚴的皇宮之中。所以,在富察與弘曆成婚之前,是沒有時間和機會來進行了解和相處的。

雍正帝畫像

因此在大婚之後,二人才開始互相瞭解。富察氏系名門閨秀,自幼秉承了良好的家訓和教養,為人溫文爾雅,在吃穿用度方面素來節儉樸素。給夫君弘曆所精心製作的荷包也是用鹿羔皮而非金絲銀線,以此來表示不失老祖宗當年流傳下來的本心。富察氏不僅對弘曆關懷備至,而且就連公婆也是格外孝順。

有如此賢內助,弘曆定然十分感動,二人婚後自然和諧美滿鶼鰈情深,令人豔羨。在弘曆尚在藩邸之時,富察氏就已為其誕育一子二女(皇長女【1728年】、皇二子永璉【1730年】、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1731年】)。

孝賢皇后富察氏劇照

正位中宮,御下寬仁

1735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58歲的雍正去世,時年25歲的皇四子寶親王弘曆入承大統,以翌年改元乾隆,當天即奉皇太后(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懿旨封富察氏為中宮皇后,1737年(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行正式冊禮(一封一冊才為完整)。

在統御後宮時期,與常人所理解的位尊氣盛所不同,富察氏雖處高位但沒有絲毫架子。在後宮,以處事公允、御下寬仁為特點,因此不論是眾妃嬪還是太監宮女等,都對她敬愛有加。外加乾隆從藩邸時期就對其恩寵非凡,二人恩愛至深羨煞旁人。富察氏所居長春宮、圓明園別具長春仙館無不與乾隆的“長春居士”別號息息相關,縱然在歷史上乾隆會有風流倜儻多情無比的形象,但富察始終是其心中亙古不變的那抹白月光。

乾隆劇照

痛失兩子,身心俱疲

乾隆對富察皇后的重視,不僅體現在與其的恩愛程度上,還有對其所誕育的兩位皇子的格外青睞。前面說到,在乾隆未繼位之前,富察氏就已經誕有一子二女,其中永璉作為嫡長子,深受祖父雍正及父親乾隆喜愛,就連他的名字都是祖父親自所擬,代表“承繼宗器”之意。

眾所周知,從雍正朝開始,為了防止康熙時期奪嫡事件的發生,創立了“密立皇儲之法”,在1723年(雍正元年)八月,雍正繼位之初就將四子弘曆選定為皇儲。到了乾隆初年,亦有立儲之意。與以往先輩選立儲君所不同,乾隆對立嫡立長十分熱衷,所以在1736年(乾隆元年)七月初二就將永璉選為皇太子,只可惜僅僅過去兩年零三個月,永璉便因病去世了,年僅9歲。

長子(相對富察氏而言)的早夭,令富察氏痛心不已,以致幾年之內都鬱鬱寡歡。終於,1746年(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富察氏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兒子永琮,乾隆對於這位嫡子同樣關懷備至,但沒曾想僅過去不到兩年,永琮便因為痘症早夭而薨。兩位愛子的先後夭折,令外表堅強的富察氏再也經受不住,身體日漸羸弱。

孝賢皇后富察氏劇照

1748年(乾隆十三年)正月,乾隆以奉迎崇慶皇太后為由東巡,為了緩解富察氏的心中鬱結,乾隆命愛妻一同前往。在東巡去途當中,富察氏還隨乾隆拜謁了孔廟登了泰山,遊覽了趵突泉、歷下亭,歷經兩個多月,於三月初八正式迴鑾踏上回京的返途。三天後(三月十一),為了加快進程,乾隆令陸路改為水路,沿運河回京。

由於舟車勞頓,加上富察皇后本身就日漸羸弱,所以最終使其感染風寒,於搭乘水路的頭天晚上,薨逝於乾隆專門為她準備的青雀舫御舟之上,年僅37歲。乾隆聞訊痛心不已,命允祿、弘晝二人先行恭奉皇太后回京,自己留在德州處理愛妻身後之事。三月十四將愛妻隆重入殮,親自護送其梓宮回京,暫安於其生前所居的長春宮之內,三月二十二親定諡號為“孝賢”,由於當時乾隆裕陵還尚未營修完成,所以直到1752年(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孝賢皇后梓宮才葬入裕陵地宮之內。

裕陵鳥瞰

小結:

縱觀富察皇后一生,溫婉淑德,敬老順夫,御下寬仁,諸多優點集於一身才換來乾隆對其的一生摯愛。只可惜,因兩位嫡子的先後早夭,令她身心俱疲,最終在東巡途中兼之車馬勞頓,玉殞於德州御舟之上,無不令人惋惜。

我是“史海甄客百曉生”,一個資深的歷史迷,如果認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多多關注與支持,謝謝各位!


史海甄客百曉生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一生雖然很得寵,但是身居皇后之位,責任重大,加上接連失去兩個兒子,還被自己的侍女爾晴背叛,導致她最後對皇帝徹底死心,從高樓跳下自殺了。

富察皇后,乾隆原配妻子,家族地位顯赫,滿洲鑲黃旗人,出身名門望族而生性節儉,前期深受皇帝寵愛,由於接連兩個兒子夭折,打亂了她的陣腳,和皇帝漸行漸遠。內心渴望宮外自由。與魏瓔珞亦師亦友,相伴相持。

永琮夭折,遭受喪子之痛的皇后,神志不清,再加上爾晴故意說出懷有皇嗣之事,大受打擊,終於徹底陷入絕望。在看透皇帝寡情面目之後,存了死心。一個人走上了宮牆至上,縱身跳下……臨終前,留下書信希望乾隆饒恕瓔珞性命,命其離開皇宮,自由自在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