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送林黛玉回家一趟後,有了兩個變化,曹雪芹這樣寫有何用意?

賈璉之所以能夠護送林黛玉南下回家探望林如海,最主要的原因是有賈母的安排。賈母選他出門,除了因他是負責賈府外事的男人外,還因為他有官位在身。賈璉圓滿完成了護送任務,不僅圓滿的向賈母交了差,回來之後還有了兩個變化。因為不明顯,所以易被人忽略。

賈璉送林黛玉回家一趟後,有了兩個變化,曹雪芹這樣寫有何用意?

1.兩個變化

第一個,夫妻兩人相處有了變化

賈璉護送林黛玉回來之後,王熙鳳在屋裡設宴款待她。在此期間,旺兒媳婦將王熙鳳私下把放高利貸的利錢送了進來。平兒擔心事情敗露,謊稱是薛姨媽派香菱來借東西。賈璉聽到之後說了這樣的一番話:

“正是呢,方才我見姨一媽一去,不防和一個年輕的小媳婦子撞了個對面,生的好齊整模樣。我疑惑咱家並無此人,說話時因問姨媽,誰知就是上京來買的那小丫頭,名喚香菱的,竟與薛大傻子作了房裡人,開了臉,越發出挑的標緻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

香菱雖然是甄士隱的女兒,被拐賣之後,成為薛蟠買來的丫頭,雖然有了小妾的名分,但是地位還是很低的。對於這樣的人,賈璉甚至還能說出為她悲嘆的話,可見心裡是有了新的變化的。

這種變化是非常明顯的。除了為香菱感嘆之外,賈璉回來的當晚,竟然與王熙鳳一宿無話。這與平時是大不一樣的。周瑞家的送宮花,中午就碰到賈璉在房間戲熙鳳;巧姐出痘,兩人分別十來天,就小別勝新婚;賈璉去送林黛玉,兩人分別幾個月,回來當晚竟然一宿無話,這種變化對王熙鳳的衝擊應該是明顯的。

賈璉的變化表明,護送林黛玉回來之後,他眼裡的女人不再單單是男人的附庸,也不再是尋花問柳的對象。

賈璉送林黛玉回家一趟後,有了兩個變化,曹雪芹這樣寫有何用意?

第二個變化,對林黛玉的態度有變化

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後,賈璉和她之間沒有任何交集,對於這個表妹,賈璉採取的策略是不管不問。但是他第二次將林黛玉帶回賈府,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最典型的是,賈母得知薛寶釵要過15歲生日,自己拿出20兩銀子讓王熙鳳張羅。王熙鳳對此拿不定主意,私下裡問賈璉時,賈璉說出了這樣的話:

“你今兒糊塗了。現有比例,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麼給林妹妹過的,如今也照依給薛妹妹過就是了。”

從賈璉的話中不難看出,此時的賈璉把林黛玉看得很重。雖然他和薛蟠的關係比較好,薛家也比較有錢,但是在講到過薛寶釵生日這樣的事情上,他不假思索地說出了林黛玉是標準,可見在他心裡,林黛玉的位置是很高的,以至於是高於薛寶釵的。

賈璉送林黛玉回家一趟後,有了兩個變化,曹雪芹這樣寫有何用意?

2.賈璉為何會有兩個變化?

賈府在京都,林家在蘇杭,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地域差別很明顯,人物風情也不相同。王熙鳳對賈璉說,從往蘇杭走了一趟回來國,也該見些世面了,還眼饞肚飽的。脂硯齋側批:這“世面”二字,單指女色也

賈璉是一個浪蕩公子,也是一個離開王熙鳳就要生事的人。巧姐生病,他在外書房居住,沒過幾天就同多姑娘混到了一起;王熙鳳過生日,趁著大家喝酒之際,他同鮑二家的混在了一起。這些其實卻說明王熙鳳說得對。

但是他護送林黛玉南下,出發前有賈母交代,林黛玉年齡還小,又是林如海病重之際,所以路上他不會有心思、有時間去與女人打交道。同樣,在回來的路上,因為賈元春封妃,他要急著回賈府,又有賈雨村的一路陪同,自然也不會做出什麼醜事來。在林家的時間很長,林如海病重之前,他要幫助林黛玉照顧林如海;林如海死後,他又要幫助林黛玉處善後事。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他有時間、有機會留情於女人之間,實際上卻沒有。

更重要的是,林家和賈家家風截然不同。林家祖上是詩書之族,四世為侯;林如海本人更是探花郎出身,是血統純正的讀書人家。賈家雖然也號稱是詩禮大家,實質上卻是“內囊盡失”。榮國府管理的一般,賈赦帶頭不務正業,好好的官不做,天天在屋裡和小老婆在一起;寧國府更亂套,爬灰和養小叔子的醜聞被下人罵出了口。在這樣的環境裡,賈璉想學好也難。離開了賈府進入林家,林如海的官位和官威對他是一種震懾,林家的家風對他是一種感染,就如同一個人進入了豪花賓館,輕易不會往地上吐痰一樣的道理。在林家,賈璉接觸的沒有亂七八糟的人,自然也就不會做亂七八糟的事。當然這種變化是短暫的,賈璉回到賈府後,很快就恢復到以前的模樣。

賈璉送林黛玉回家一趟後,有了兩個變化,曹雪芹這樣寫有何用意?

賈璉之所以對林黛玉高看一眼。根本的原因他的內心有了變化。

一方面是林如海留下的財富讓他不得不高看林黛玉。林如海在巡鹽御史的官位上經營了多年,攢下的財富不在少數。王熙鳳曾經跟林黛玉開玩笑,明確說出她的傢俬能夠配得上他賈寶玉;賈璉曾私下裡對王熙鳳說,能再發個兩三百萬的外財就好了。這兩處細節若明若暗的表明,林如海給林黛玉留下了不少的財產。有了這樣的身家,賈璉自然會對她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當然,就算是林如海沒有留下大量的錢財,他留給林黛玉的一屋子藏書,也足以讓賈璉震撼。

另一方面林黛玉的表現可圈可點。林黛玉如何照料病中的老父親,如何應付林如海死後的局面,無從得知。但是從兩個細節中可以看出來林黛玉應付自如,處置有度。一個是賈璉派昭兒回家向賈母報告林如海的情況時,賈母沒有異議,王熙鳳跟賈寶玉說林黛玉要在賈家裡長住了,說明林黛玉對自己的何去何從其實拿定主意的。另一個是林黛玉回到賈府後,賈寶玉看她越發顯得超逸,不僅如此,還帶了一些紙筆分給寶玉,寶釵和探春等人。一個孤女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又託著有病之軀,從容處置人生大事,更彰顯出林黛玉的不同凡響。這種氣度也會讓賈璉對黛玉高看一眼。

賈璉送林黛玉回家一趟後,有了兩個變化,曹雪芹這樣寫有何用意?

3.曹雪芹為何安排賈璉有了這兩個變化

曹雪芹在寫《紅樓夢》過程中,往往是事中見人,人中見事,他之所以這樣寫賈璉的兩個變化,至少反映了有兩個方面的情況。

一是寫出了人性的複雜性。《紅樓夢》的人物不僅僅不是千篇一律,而且每個人都是立體的,在大多數人的的身上,有時是好人模樣有時是壞人嘴臉。如同賈雨村所說的那樣,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惡兩種,許多人都是正邪賦予一身,亦正亦邪。而這恰恰就是最真實的人性。賈璉喜歡女色,糟蹋女人,用現代的眼光來看,確實是值得批判的。但對於當時的年代,對富貴的賈家,對於霸道的王熙鳳來說,他一個公子哥流連於風花雪月,其實並不為過。我們常說好的時代使壞人變好,而壞的時代使好人變壞,賈璉生活在當時的環境裡,自然是一個壞人。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心中嚮往美好的事物,尊重美麗的女人。事實上,在曹雪芹的筆下,賈璉交往的都是多姑娘、尤二姐和鮑二家的這種水性楊花的女人,正而八經的女人他從未侵犯過。

二是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賈璉送林黛玉回家後的兩個變化,雖然表面上看,意義不大,其實是給後續情節留下了一些伏筆。一個是對於香菱來說,賈璉的話一語成讖,香菱最終被薛蟠和夏金桂打罵的無立錐之地,薛姨媽甚至要把她再賣給別人,最後雖然被薛寶釵收留,但是最終命運也逃脫不了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的命運。另一個是賈璉的變化,為後來處理石呆子古扇留下了伏筆。很多人認為賈璉是一個有底線的人,主要原因是賈赦逼他巧取豪奪石呆子的古扇時,賈璉寧可挨賈赦的一頓棍棒,傷及了臉面,也不肯弄得別人家破人亡。如果沒有他送林黛玉南下這一趟回來後的變化,賈璉能守住做人底線的這一事件就顯得很突兀,甚至不合情理。

賈璉送林黛玉回家一趟後,有了兩個變化,曹雪芹這樣寫有何用意?

賈璉護送林黛玉第二次回賈府後,之所以有了這兩次變化,無論是從事件發展的本身看,還是從人性的角度看,或是從小說文本的結構的看,都是一筆多用,一擊雙響的。簡單地看,無法深刻理解其內涵,只有綜合的、整體的感知,才能真正理解她這一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