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能書會畫的一個人,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到底有沒有才華?

文化人更應該以身作則,多點兒考據精神。

這麼多人找出這樣的錯誤,我們應該欣慰。這不該被認為吹毛求疵,文化確實需要一些鑽牛角尖的精神,否則以後越錯越多。兩代人之間說話,都互相認為對方沒文化了,這樣下去,有些東西會變樣的。大眾媒體上真的需要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淵學之士嗎?那些能書會畫、口吐蓮花、風采卓然的飽學鴻儒都需要登上大眾傳媒嗎?不要吹毛求疵、過分苛責,無論你的學識深淺,都應取長補短,多看正面。康震教授確為國內不可多得的電視學術明星,這也是普羅大眾需要的。我覺得他不必是不接地氣的“專家”,不必是高水平的書畫家,更不必是演說家。你們對康老師的要求有點高!殊不知有多少孩子因為康老師的電視節目而愛上了古詩詞,這樣的功績也是值得點讚的。詩乃隨心而發,方有詩之靈性,意為詩之魂,境為詩之魄,音為詩之修飾,律為詩之網規之用,不以附而輕其主也,唐詩宋詞之前非格律,卻不乏佳作之巔峰,無後人創新,何來音律、格律之出現!其唐詩宋詞豈不是胎死腹中?

康震,能書會畫的一個人,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到底有沒有才華?

人世間有完人嗎?有高大全嗎?就這臺節目,康震老師已發揮極致,深入人心了,為什麼這麼挑剔,非得讓人們去質疑,特別是在孩子心上留下陰影。人是要崇拜和敬仰的,這有問題那有問題,這不信那不信,現在的人心多麼浮躁,還信啥呀?真希望這些好老師永遠成為人們心中好導師,好楷模,少功利,多高雅。首先應指出,用“文化水平”這一概念表述康震學術水平並不準確。“文化水平"這個 概念是就個人學歷和或自學達標程度而言的,如小學畢業可稱之為有小學文化水品,中學畢業可稱之為有中學文化水平,而大學本科和研究生畢業,可稱之為有大學本科、研究生文化水平。自學成才者,亦可根據其實際所學,稱其具有不同的文化水平。就康震而言,他是大學教授,有學術專著且擔任了詩詞大賽的評委,因此宜稱之為學者。作為學者,要看其教學與著作學術水平的高低而作出判斷。但這兩方面,我們都無從知曉,不便妄下結論。我們所能判斷的依據,只是他在詩詞大會上的點評。

康震,能書會畫的一個人,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到底有沒有才華?

就他的點評而言,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講解清晰、流暢而準確,較好地傳達了詩詞的意蘊及技巧,作為評委是合格的。但由此仍難確定他學術水平的高度,因為學術水平需要看他的研究成果的創新度、深刻度和廣博度。而這些,從他的點評中實在看不出來,因而很難判斷他學術水平的高低。至於他的現場作畫和題寫,那其實是一種對詩句的圖解。圖解比較清晰,速度亦快,這也算是一種才能吧。但你要說他繪畫水平和書法水平有多高,那是談不上的,或者說還處於“初級階段”吧,無需也沒有評價的必要。作為文學教授,圖解能幫助學生把握詩詞內涵,這就夠了,我們也不必以畫家和書法家的標準去評論他。總之,根據他在詩詞大會上的水平,可以肯定他講課不錯,是一個稱職的大學教師。但學術水平的高低無法確定,因而不好判斷他堪稱 哪種水平的學者。

不能用書法家的標準來要求康老師,這不是他的專長。

別的姑且不說,這手字還是可以的。坦率講,作詩是要有天分的,研究詩詞的,真不一定能應景的,即興做出一首好的古體詩。真正能寫詩有靈性的,不一定是研究詩詞的。駱賓王七歲就寫出了詠鵝,我個人感覺這個是天賦。研究不出來,也學不出來,甚至也教不出來。康震憑著一口伶牙俐齒,和深厚的文學歷史文化底蘊,以及淵博的知識沉澱,對所評詩詞精準闡釋。如作者藉貫,其人性格,嗜好,仕途,作品寫作背景,假以激情吟詠讓聽眾聽詩如見人,見景,見狀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詩詞大會的受眾面不是碩士、博士,而是大眾。

康震老師能把古詩詞講得深入淺出,讓大眾明白,讓更多人愛上了古詩詞,從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我想這是詩詞大會的目的。

康震,能書會畫的一個人,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到底有沒有才華?

康震的博學多才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得到完美體現,其不但即席評詩非常到位、精彩,而且現場的沙畫繪製技藝出眾,同時,其語言表達能力上佳,普通話標準,帥氣儒雅的形象,是觀眾非常喜歡的文化學者和明星。世界是多稜鏡,站得高望得遠,繁花似錦只為其中一境點,繁華落盡是蒼桑,蒼桑也是一種美,更具有警示之功能,活遍生活酸甜苦辣鹹,才知生活的真諦之美,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才是生活的主人。

詩詞的落末起源於畫地為牢,詩詞歌賦的昌盛是建立在廣大的群眾基礎上的,沒有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畫地為牢,設定圈子,外人此步,詩詞就一朵枯萎的塑料花,只有到博物管去尋找詩情畫意了。

康震,能書會畫的一個人,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到底有沒有才華?

​康震,王立群,蒙曼,餘秋雨,酈波還有深深研究漢字的老師是國家一寶。中國的詩句,成語,漢字,一句一故事,一字一故事。

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底蘊尤長,是中華民族的精髓!要繼成要發揚!學不夠,學不盡,文化知識的海洋。文化史者,發揚者學習致敬!人不能出名,只要有了名氣,各種質疑之聲就會不絕於耳。這就是目前的現狀。平心而論,康震先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老師。他在詩詞大會上的精彩點評,用詞貼切,表達流暢,堪稱一流。但我並不是說他就達到了顛峰,比誰都高明。我個人認為他是一個人才。現在我們上大學的人不少,名校畢業的也不少,但真正在知識的海洋裡辛苦耕耘,學有所成的人並不多。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到了大學,不是談戀愛,做生意賺點小錢,就是看電影,上網吧,都是抱著混一張文憑而已,一兩科不及的不少。步入社會後小事不想幹,大事幹不了,有的連一個請示報告,策劃文稿都寫不好,不是文理不通,就是錯白字不少。

康震,能書會畫的一個人,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到底有沒有才華?

我說這個事情就為了證明像康震等等一些有才華的人,在大學校園裡的四年肯定是那種孜孜不倦,寒門苦讀的精英。才能取得驕人的成績。作為人才並不是沒有缺點十分完美的人,只要是人才我們就要尊重人才,愛護人才。對某些缺點,不足,應該包容,更不能求全責備。其實于丹也一個人才,人們肆意放大他的缺點,攻其一點不及其餘,有些嫉妒的心態,展露無疑。我只想說我們一定要從廣闊的視角保護,愛護人才,是中國的發展進步的需要。康震能把他的墨水發揮到極至,我就是聽他在百家講壇上講唐宋八大家,對他印象深刻的,有些專家也講了許多,就是不生動,讓人不想聽,這就是差距。教師的水平不是光在那寫論文,要讓你的知識蘊育到學生的心中。有的教師滿肚子蝴蝶飛不出來,就不是合格教師。

學術中包含應用與研究型類,康老師偏重於學術中的應用,即社會的實踐應用。

這是不可否定的。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不可以認為是教授,就有三頭六臂!康震教授也是人,不是神。論文再多,不能在社會發展進步以及推進一個領域的進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僅僅停留在文字上是毫無價值的。說明白了,當今的博碩抄襲以及換概念,拉虎皮包自己的案例比比皆是。不要再被那些輿論忽悠了。康老師在詩詞研究上還是不錯的,不過他把詩詞在歷史上的地位看的太重,這就過了。

真正串聯歷史的主脈絡依然是儒學,有些人把偽儒看做是儒學,因為李鬼而汙李逵,儒學是不是一樣呢?好在,現在我們能夠讀到原著,可以尋找到中國歷史的本來面目。我時常在思考寫這麼多論文有什麼用,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浩如煙海的學術著作,除了圈子裡面互相引,普通人誰會去讀?有時候感覺做學術的好像也就活在這一個圈子裡。文人相輕,學術界更是山頭林立,令人厭惡。你可以不喜,但請保持尊重!

康震,能書會畫的一個人,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到底有沒有才華?

詩這東西是需要很深的文學素養和天賦的。一件事物在頭腦裡發酵,文字排列組合完美表達,是需要靈光一現的契合的。說不清,但就是出現了意境,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強求不得。看著他和董卿他們的點評及音容笑貌,真是超級享受,中度焦慮症的我看後竟然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我骨子裡就是喜歡我國精髓文化,特別是古文詩詞,由於有些覺得看不懂,給他們一解讀,底蘊厚重,美極了!有句古話,米脂婆姨綏德漢,康震教授是陝西綏德人,可見是個特別帥氣的漢子!康震老師博學多才,幽默風趣,談吐儒雅,特別喜歡鳴聽他的點評。難得能聽到北師大教授親自詮釋,也使我們增長了不少知識!有些老師學識高,但課不一定講得好,有些老師講課形象生動,但學識不見得有多高。正常操作不就是應該讓課講得好的去當老師,學識淵博的去做學問麼?物盡其才,人盡其用不才是理想狀態麼?不管怎麼說,人家作為一個老師是合格的,這就足夠了。

康震,能書會畫的一個人,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到底有沒有才華?

康震,在中國詩詞方面造詣之深,很少人能及,但在點評也有隨心所欲,如在評點白居易的長恨歌時說,句句精典,長恨歌全篇六十句,共八百四十字,不可能句句經典,是好文章必有序白起伏,全是精典,也就是沒有精典。又如點評,說,白居易一點不比李白差。李白與杜甫是唐代詩人雙子星座,是有定論的。其次,兩者處在不同時期,李白死後十年,白居易才出生。就像貝利與馬拉多納比球技,沒有可比性。康震幽默風趣,酈波聲情並茂,錢文忠深邃洞明,蒙曼娓娓道來,王立群嚴謹治學,易中天引經據典裝神弄鬼,紀連海像個公鴨嘎嘎嘎,于丹譁眾取寵,閻崇年戲說滿清。

康震,能書會畫的一個人,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到底有沒有才華?

對康震老師有微詞的都是聽說“學而優則仕”,聽說康震教授個人帶點官銜,說話冠冕堂皇,應該是對康老師的誤解。康震老師是幾位老師中最風趣的一個。康震生在廬山中,當局者迷。但話要說回來,他是授業解惑之責在身,在當今這個浮燥的社會中,又在聚光燈下,難免有失文人的風範!不過像康震、酈波還是少參加綜藝節目為好!那都是毀人清譽的火坑。

康震,能書會畫的一個人,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到底有沒有才華?

聽康震老師對詩詞的解說真使人激情澎湃!特別是對七律“長征”的解釋精準到位!我就以“長征”的精神勉勵自己的工作:即有紅軍不怕遠征難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同時又有萬水千山只等閒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真心期盼康震老師在今後的專業道路上守正不移!電視節目很直觀,每位現者都予觀者以足夠的印象。在文化綜藝節目中,自己感覺王立平老師、康震老師、蒙曼老師,都是學問深厚、知識淵博的大家。雖在臨界解講中,有應對的偏差,這和準備了又準備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人無完人,孰無失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